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宋徽宗趙佶繪畫書法真跡研究:能書善畫的昏君(組圖)

(2009-06-14 06:19:02) 下一個


宋徽宗 趙佶 自畫像


    北宋第八代皇帝。1100~1125年在位。年號先後為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宋神宗趙頊之子, 哲宗趙煦之弟。他重用蔡京、王黼、童貫、高俅、朱□、梁師成、楊□、李彥等人,橫征暴斂,驕奢淫逸,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置造作局,專門製造供皇室享用的奢侈品。又設蘇杭應奉局,搜括民間奇花異石,用大量船隻一批批運至開封,稱為花石綱。在開封用人工築成一座周圍十餘裏的艮嶽,在山上興建亭館樓台,耗費巨萬。設“西城括田所”,以沒收荒地及戶絕田為名,霸占大量民田。他迷信道教,極力抬高道教的地位,設道官階二十六等,和政府官吏同樣領取俸祿。徽宗的腐朽統治,激起了方臘、宋江等農民起義(見方臘起義)。宣和二年(1120),派人與金朝訂立盟約,相約夾擊遼朝。在對遼作戰中,更加暴露了宋朝政治的腐敗與軍事的無能。宣和七年金兵滅遼後即乘勝南下攻宋。徽宗慌忙傳位給太子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與欽宗同為金朝所虜,押解北上。後死於金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徽宗在藝術上有多方麵的成就,能書善畫,書法稱“瘦金體”。


《欲借風霜二詩帖》,紙本,楷書,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由兩首七言與五言律詩合並而成,也名為“欲借、風霜二詩”帖。過去學者推測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歲(1110)時所作。




趙佶的瘦金體


趙佶《芙蓉錦雞圖》


    趙佶於花鳥畫尤為注意。《宣和畫譜》記錄了他收藏的花鳥畫二千七百八十六件,占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見其偏愛之深。《畫繼》記載趙佶曾寫《筠莊縱鶴圖》,“或戲上林,或飲太液,翔鳳躍龍之形,擎露舞風之態,引吭唳天,以極其思,刷羽清泉,以致其潔,並立而不爭,獨行而不倚,閑暇之格,清迥之姿,寓於縑素之上,各極其妙。”這種讚譽趙佶花鳥畫精致、生動傳神的文字記載俯拾皆是。流傳至今題為趙佶的大量精美的花鳥畫作,則證實了這種記載的真實性。趙佶的花鳥畫,以極其嚴謹的創作態度,既從形象上充分掌握了對象的生長規律,且以特有的筆調活靈活現地傳達出對象的精神特質,達到了高度成熟的藝術化境。


趙佶《聽琴圖》



趙佶:文會圖




《寫生珍禽圖》局部


    《寫生珍禽圖》為水墨紙本手卷,是徽宗寫生花鳥畫的典範,筆調樸質簡逸,全用水墨,對景寫生,無論禽鳥、花草均形神兼備。卷高27.5厘米、全長521.5厘米,共分12段,每段接縫處有宋徽宗的雙螭印,共十一方。

    《寫生珍禽圖》在2002年中國嘉德春拍會上被一位二十多歲神秘青年買走。這位青年開出的2300萬元人民幣的競拍天價創造了當時中國書畫拍賣史的最高記錄。    

    作為皇帝,宋徽宗趙佶的政治生涯灰暗而短促,但作為藝術家,宋徽宗卻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曆史,346位皇帝中最賦藝術氣質、最才華橫溢者。

 


宋徽宗趙佶《瑞鶴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ildpoet 回複 悄悄話
本是天子命
卻為藝術生
國破山河在
坐井觀天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