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長征”到底有多長? (組圖)

(2009-06-12 16:08:19) 下一個



引言

從2002年10月16日至2003年11月3日,兩個英國年輕人李愛德和馬普安用了384天重走了長征路。並且出了一本書——《兩個人的長征》。他們有一個觀點引起了爭論:他們說長征沒有過去說的25000裏那麽長。他們走的時候用GPS做了精確測量。他們認為紅軍長征走了不到6000公裏。——這個最新“發現”一經報紙、網站炒作,立刻在輿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那麽70年前,長征的紅軍究竟走過了多少裏路?《中國國家地理》第七期“‘長征’專題”寫出了不同的人對於當時紅軍究竟走了多少路,做出的不同詮釋……

“長征”不等於“二萬五千裏長征”

“長征豈止是二萬五千裏,我覺得四萬裏都有了。”電話的那邊傳來了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的女兒張小艾博士的聲音。她正在與一位以色列的退伍老兵,也是一位攝影家——武大偉重走長征路。在張小艾的感覺中,紅軍長征所走的路太漫長了。



紅軍到達陝北後集會,誓師抗日。

 



“圍剿”紅軍的國民黨飛機

 

我感興趣的是,對於長征的裏程數,作為長征紅軍將領的後代張小艾的感受與兩個英國人的感受是如此地不同。其實二萬五千裏長征本來就是一個粗略的說法。用今天的精密測量去衡量當年紅軍的長征裏程,並不合適。

既然討論長征的裏程,首先需要確定什麽是長征。通常,人們把“長征”與“二萬五千裏長征”等同起來。大型工具書《辭海》把“長征”一詞解釋成“二萬五千裏長征的簡稱”,《現代漢語辭典》等也認為“長征”特指“中國工農紅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這些都是不甚準確的。

回顧中國近代史,在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先後舉行長征的紅軍部隊共有4支:

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後改稱紅一方麵軍),於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西的吳起鎮(今吳旗縣),行程達二萬五千裏;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後編入紅一方麵軍),於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衝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同陝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裏;

第三支是紅四方麵軍,於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陝蘇區,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麵軍會師,行程一萬餘裏;

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後同紅一方麵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麵軍),於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麵軍會師,行程兩萬餘裏。

由於分別處在敵軍的分割、包圍之中,這4支紅軍部隊在舉行戰略轉移時,起始的時間、地點各不相同,行程亦大相徑庭。

由此還可以看出,4支長征隊伍的總行程約六萬五千裏,而 “二萬五千裏”隻是其中的1支——紅一方麵軍的基本行程。



紅軍當年北上時走過的白龍江棧道。

“二萬五千裏長征”——革命的象征

1935年,毛澤東先後於10月23日在吳起鎮、11月5日在甘泉縣象鼻子灣發表講話說,根據(紅)一軍團的統計,(長征)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裏,“這確實是一次遠征,一次名副其實的、前所未有的遠征!”

很快,“二萬五千裏長征”引起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廣泛重視。而中共中央對這種說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11月13日,中共中央首先明確地宣布了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裏”的結論。緊接著,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國宣言》中,再次明確指出:“……曾經派遣了自己的紅軍主力,經過二萬五千裏的長征,曆盡艱難困苦北上抗 日。”

由此可見,“二萬五千裏長征”的說法,是經過計算並鄭重負責地向國內外宣布的,絕不是虛構的。況且,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已經在世界軍事曆史上占有輝煌的地位,對此問題也沒有必要去虛構。

1936年,埃德加·斯諾在陝北采訪4個月後,撰寫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書中他是這樣評價長征的:“無論你對紅軍有什麽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認他們的長征是軍事史上偉大的業績之一。”他認為,與長征相比,漢尼拔經過阿爾卑斯山的遠征看上去就像一次假日遠足。

1984年,哈裏森·索爾茲伯裏驅車兩個半月、行程七千四百英裏(約兩萬四千裏),沿長征路考察後,撰寫了《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在書中,他說,“但是任何比擬都是不恰當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它所表現的英雄主義精神激勵著一個有十一億人口的民族……”

隨著“二萬五千裏長征”的說法得到更廣泛的肯定,這種稱謂漸漸約定俗成,以至於後來人以為“長征”就是“二萬五千裏長征”,而且“二萬五千裏長征“漸漸成了追求理想與光明的精神的象征。於是誕生了“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正如索爾茲伯裏所讚歎的那樣,長征精神激勵著每一個知道這段曆史的中國人。

(整理編輯網上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