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傅作義起義的二個關鍵人物:徐悲鴻及愛女(組圖)

(2009-05-09 10:17:03) 下一個

傅作義的愛女傅冬菊


力求把北平完整交出

  傅作義最初考慮“罷戰求和”的路到底是什麽樣的,他的親信人物也尚難猜中,就是按照傅作義頭腦中設想的“和”,要成為事實也麵臨很多困難和阻力。

  傅作義說,爭取和平解放,我是冒著三個死來做這件事的。一個是和共產黨打了幾年仗,不了解我的人可能要打死我;二是蔣介石和他的嫡係部隊,隨時都會殺害我;三是咱們內部不了解情況的人,也可能要打死我。傅作義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國民黨軍統和中統的特務、中央軍在北平橫行,很多是他控製不了的。比如1949年1月6日,國防次長鄭介民來北平時,34集團軍總司令李文就悄悄地給他遞信,密告傅作義的行動。在國民黨的高級軍政人員中,固然大多數都認為和平是條生路,但也不盡然。傅作義的老上司閻錫山就是死硬分子,北平被圍的同時,太原也同時被圍,解放軍通過邯鄲起義的高樹勳將軍,策動國民黨第30軍軍長黃樵鬆起義,黃接到徐向前、高樹勳的信後當即決定起義。但其部下27師師長戴炳南告密,閻錫山誘捕黃樵鬆,並逮捕了接應起義的解放軍第八縱隊的參謀處長晉夫。1948年12月27日,黃、晉二人在南京被殺。閻錫山在北京有自己的私人代表,耳目很多,一有風聲隨時會向國民黨的特務組織通風報信。這些都不能不防。而傅作義的下屬是否都會同意他的選擇,部隊能不能穩定下來,也很不確定;中央軍這時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傅作義的部隊,而且都駐守北平的關鍵位置,13軍還曾有反對和平的軍隊嘩變,這都是重重難題。

  1948年12月15日,傅作義秘密召開高級幹部會議,主要議題是征求部下的意見:未來的路怎麽走。年輕氣盛的311師師長孫英年出口就說:“打”!傅作義問,你能打幾下?孫英年想了想說:隻能打一下半。傅接著問:一下半完了怎麽辦?孫說:不成功便成仁!傅作義反問道:我們打仗就是為了死嗎!傅作義語重心長地說:北平唯一的辦法是和平,軍事已經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了。人家共產黨公布了土地法大綱,就不應該再打仗了。我們的土地局幾年也想不出個辦法,就是有辦法,也不能實行。這些年來我們就是給地主做了看家護院的打手,能分他們的土地嗎?孫英年還不服說:那總司令一年前為什麽不帶我們走這條道路呢?傅作義厲聲說:一年前我說今天的話,會有人掏槍打死我,也許就是你!但孫英年對和平通電很不以為然,認為是“哀鳴”,傅作義無可奈何地宣布散會。盡管傅作義的部下忠心、信任他,但統禦起來仍然十分艱難。一個多月後,傅作義部下的認識才逐漸轉變,他們相信傅作義多年的威望,決定跟他走和平道路。同時,傅作義把城內部隊的中央軍分散調開,以確保不發生兵變,並命令孫英年監視中央憲兵三團特務和城內的各項防務,力求把北平完整地交給解放軍。的確,實現和平,不僅對傅作義及其部下是180度的大轉彎,就是對共產黨的幹部官兵,也是180度的大轉彎。雙方多年打仗都打紅了眼。和平接管後,有的戰士想不通。一次鄧寶珊要進城開會,戰士們問他是不是反動派,鄧寶珊說:“是反動派,過去是,現在反不動了。”他被扣留了幾個小時,陶鑄來了才解圍。

  即便是雙方軍隊交接完畢後,對未來命運不確定的情緒在傅作義及其部下的心中還在延續。孫英年接受改編出城後,到傅作義的住處辭行,說他要開赴新駐地楊柳青,傅作義沉默不語很長時間。最後囑咐他聽解放軍的話,好自為之,不要犯錯誤,今後還有事業。傅作義破例把他送出門,孫英年“懷著像一個遠嫁的女兒、又不知婆家是什麽樣的心情離開了他”,這大概是他們共同的情緒。

  徐悲鴻:戰則敗和則安

  傅作義集武將之威、儒將之風於一身。他求知心切,常識豐富,堅持學習英語十餘年。在天津任職時就與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大公報》社長張季鸞過從甚密,成為終身朋友。在北京這個著名的文化古都,他十分敬重文

  化教育界人士,禮賢下士,虛心求教,愛護有加。1948年3月15日,四中教員白傑被傅部的一輛軍用卡車撞傷,傅作義專程派人訪問,送去慰問金,並保證承擔全部醫療費用,白傑十分感動。

  傅作義初來北平時,北京高等院校的校長和教授們設宴歡迎傅作義,之後,他每隔三五天就約幾位教授到他的總部便宴,以“爐邊談話的方式”縱論古今,盡管他軍務繁忙,即使在局勢十分緊張的時候也沒有中斷。有人形容傅作義的總部是:“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談笑左中右,往來老中青”。傅作義在北平辦的《平明日報》就有聯係高級知識分子的使命。該報請很多著名教授寫評論,發表時政看法,他還請教授們為自己的幹部作過很多專題報告,以擴展幹部的知識。

  1949年1月16日下午,在和平抉擇的最後關頭,傅作義發請帖請北平的學者名流到中南海聚會。當時的文化名人有徐悲鴻、朱光潛、許德珩等20多人。傅作義誠懇地說:局勢如何?想聽各位意見,以作定奪。徐悲鴻說:當前形勢,戰則敗,和則安,這已是目前常識問題。如果說徐悲鴻等人向以“左派”示人,自然讚成中共和平主張的話,第二個發言的是生物學家胡先驌、中國現代植物學的開山泰鬥,他讚成徐先生的建議,呼籲傅將軍以民族大義為重,化幹戈為玉帛,保護北平免遭兵災,這讓人們更感驚訝,胡是出名的保守和右傾人士,因此他的意見有助於形成北平和平解放的勢頭。楊人緶教授更是慷慨陳詞:希望傅先生效法意大利建國三傑,流芳百世。如果傅先生順從民意,采取和平行動,我作為一個曆史學家,對此義舉,一定要大書特書,列入曆史篇章。可見知識階層為著國家的前途和古都的文物,全體讚成北平的和平。

  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對時局的傾向對傅作義再次發生了重要影響。

  自己的大女兒也是地下黨

  由於傅作義本身就具有的為國為民的思想和行動基礎,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十分相近的,所以,在傅作義周圍有不少共產黨員或者傾向“左派”的人士,周北峰就多次被蔣介石的特務懷疑為共產黨,傅作義不得不多次證明他的政治傾向。盡管國民黨是執政黨,抗戰勝利後,得到很多百姓的擁護,但讓傅作義頗為疑惑的是共產黨的吸引力。他與部下董其武的談話時就十分不解說:我有多少好朋友,有學識、有地位,都向共產黨那裏跑,這是什麽道理呢?有多少青年學生也向共產黨那裏跑,這是什麽道理?董說:人家看政府黨派分歧,腐化無能,青年學生是追求進步的。

  傅作義實在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最疼愛的大女兒傅冬菊,最信任的政治處長閻又文都是中共地下黨員。早在1948年春,中共中央就開始著手和平解放北平的工作,在傅作義集團的周圍,有來自於中共各個係統的工作人員,他的《平明日報》,先後曾有20多位中共地下黨員工作過。中共為傅作義留下了充分的出路和承諾,並在關鍵時刻給予幫助。可見民心的向背已經成為勢不可當之勢。

  1948年12月13日,人民解放軍包圍北平,15日,傅作義第一次派《平明日報》總編崔載之代表他出城談判,核心是要求組織華北聯合政府,保留軍隊。這與中共中央的主張差距很大,解放軍督促他必須放下武器。傅作義表示要繼續作戰。

  新保安戰鬥後,傅作義被定為戰犯,1949年1月6日,雙方開始第二次談判,解放軍提出所有軍隊一律解放軍化,所有地方一律解放區化。傅作義認為所談問題不具體,部隊離城改編還需要時間,采取拖延的辦法。

  1月13日,雙方第三次談判開始。14日,人民解放軍用29個小時攻下天津,傅作義最終沒有了退路,1月20日,傅作義接受了解放軍提出的條件,令其所屬的兩個兵團部,八個軍部、25個師,共20多萬人接受人民解放軍的和平改編。

  1949年1月22日,傅作義率部出城,部隊換防交接。

  北京城從此永離戰火,北平的和平解放功績垂史。

  和平解放使著名的文化古城、文物古跡能完整地保留下來;使清華、北大等大學完整地保留下來,沒有受到損壞,至今仍是國際一流大學;北平的工礦企業迅速恢複生產,社會秩序沒有發生混亂。減少了犧牲和物質損失。

  更為重要的是,北平和平解放示範全國,先後有湖南、綏遠、新疆、四川和雲南等地的和平起義,這大大縮短了戰爭進程,避免了人民更多的犧牲,為國家保留了更多的物質基礎,便於國家能在短時期內盡快恢複元氣。

  9月19日,傅作義促成綏遠和平起義。

  傅作義所走的路,經曆了時代的變革,跟上時代的步伐,顯示了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側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