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子孫後人(圖)

(2009-02-28 12:40:39) 下一個

  他們早已靜默如塵埃,分散在角落裏,隨著各自命運的轍痕起伏。祖宗阿太(胡雪岩)的傳奇,隻是童年傍晚,祖父母偶爾與子孫閑聊的片斷。胡雪岩出身寒門,由極盛而衰,僅曆時十三載,家族剛形成便遭遇變故而解體。說到顯赫,這個家族隻有個人,並沒有先跡或後續的傳承。與祖宗胡雪岩“拉”上關係,那是“文革”年代,子孫們不堪回首的痛苦經曆。曾被批判為“買辦資本家”的胡雪岩,在近些年,忽然成為民間文化熱捧的“紅頂商人”。但對子孫而言,日子一如既往。

  逃離“芝園”

  “夜裏火苗從帳子上燎起,發著藍色的光”,1918年“芝園”的一場蹊蹺火災,結束了餘息尚存的杭州最顯赫家族的曆史。時值嚴冬,為防火災而設的大銅缸裏,水全部凍成了冰塊。胡雪岩的孫媳婦戴泳霓在慌亂中大喊一聲,“是我的人跟我走”,帶著丈夫胡萼卿這一支的老老少少,逃了出來。整個家族人多平安,但是“芝園”被燒得不堪收拾,隻殘留門口的轎廳一間,一家人殘度臘月新年。這一天也成為胡家的“家難日”,往後每年此日,全家吃素一天,年年不忘。當若幹年後,戴泳霓向長孫女胡筱梅念及此事,一直覺得“火裏好像摻了油的”,認為與爭家產的糾紛相關。

  “芝園”和胡慶餘堂給了文家。接過胡慶餘堂的文煜,為了讓胡慶餘堂保留“雪記”的名號,給了胡家子孫一點“招牌股”,成為他們聊以度日的主要來源。胡慶餘堂的老藥師趙玉城說,1股“招牌股”大約值1萬銀元,文家給了18股,分給胡家三房男丁。

  胡雪岩有三子五女,長子胡楚三19歲便早歿,次子胡緘三育有兩子,三子胡品三育有四子。這些大大小小的分支中,各房積蓄了不少私房錢,加上平日穿戴的金銀細軟,仍舊算得上富裕人家。隻是胡雪岩富甲一方的日子,子孫們已覺得恍若隔世。


  胡萼卿是胡品三的長子,在孫輩中年歲最大,因而也是胡雪岩的長孫。胡萼卿資質聰穎,中了前清的舉人,在孫輩中最為風光。胡筱梅記得,祖父胡萼卿不喜歡講舊事,但是每逢夏天納涼時,祖母戴泳霓時常讓她與堂兄允嘉為她搓背揉肩,興起時講一些胡家的家史。

  “‘阿太’(胡雪岩)是五短身材,個子不高的,屬猴,所以發達。”戴泳霓的觀念中,胡雪岩是命中注定要發跡的。而胡雪岩破產是因為做蠶繭生意,被洋商排擠,蠶繭賣不出去,在倉庫中都爛了,“每天請人翻動一下,就要花一個元寶,家業都倒閉了”。

  戴泳霓告訴孫輩,“原來我們祖上是姓李,做官的,因奸臣陷害,逃到安徽,為姓胡者相救,所以改姓胡。因此我們與姓李的不能通婚,原是一家人”。在祖籍上,“老祖宗(胡雪岩)是安徽人”。這點胡雪岩同宗的研究者、安徽績溪人胡維平也說,胡雪岩是“明經胡氏”這一支,與大學問家胡適也同宗同源。

  大家庭的最後時光

  今年79歲的胡筱梅出生時,祖母戴泳霓和祖父胡萼卿已經帶著自己這一支,搬到了杭州姚園寺巷30號。這是一個曾經相當氣派的舊式五進院落。

  由於胡雪岩長子胡楚三早亡,長孫胡萼卿便繼承了長子房的“招牌股”,經濟相對富裕。前清舉人胡萼卿後來留學日本,在日本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一心想要參加革命。妻子戴泳霓是官家大小姐,雖然管理家務非常潑辣,思想卻相當守舊。眼見著丈夫在街頭演講,想要剪掉辮子幹革命,不僅不讓胡萼卿去日本參加運動,還給後輩定下規矩:不準進洋學堂。

 整個家庭又回到了舊式大家的軌跡上,胡萼卿從此賦閑在家,吟詩作賦,不問國事家事。祖母戴泳霓相當能幹,成為大家庭的實際家長,財權在握。

  大家庭保留著一些老規矩。每逢農曆過年,祖宗堂裏會懸掛許多男女祖先的手繪彩色像,有生卒年月,“穿著朝服,也不知道誰是誰”。雖然幼時生活優越,胡筱梅回憶起來,卻沒有多少快樂。“大家庭的氣氛永遠是冷冰冰的,幾乎不講話的。”父親同二叔不說話,媽媽總受小姑子的氣,寡居的姑母寄人籬下,十分淒慘。

  逃難上海

  1937年,日寇逼進杭州,炮聲越來越近,胡萼卿一家慌忙中決定逃難。祖母把首飾分了,讓各家帶上衣服、被子、細軟,一起逃命。胡家打算回安徽老家,但是路被炸斷,隻得半路返回。隨後又逃到紹興,直到1938年逃亡到上海。二十多口人擠進三間房,祖母戴泳霓總說,“我們是逃難來的,要回杭州的”,並不打算在上海長住。哪知國難時期世事難料,祖父母最後在這座房子裏去世,胡家人在此一待就是50多年,再也沒回杭州。

  到了父親胡亞光這一代,祖父胡品三愛繪畫,外曾祖父戴熙是著名畫家,外祖父戴用柏也有此愛好。因此,1923年,胡亞光在杭州創辦了“亞光繪畫研究所”,青年時就曾擔任浙江美術會長等職,與社會名流頗有交往。

  逃難上海的胡亞光必須負擔家人生活,在學校當美術教師。後來朋友介紹他到上海第一醫學院,專門畫人體解剖圖,“畫油畫、國畫的人,根本不喜歡這些機械畫,但是父親一直堅持到了退休”。退休後他被政府聘為上海文史館的研究員,又與讀書繪畫之人打交道了,胡亞光非常高興。

  來到上海後,家境陡然窘迫了起來,胡筱梅總看到媽媽為生計發愁。“每次新學期要來了,母親就算四個子女的學費”,長子胡允正是一定要保證的,所以媽媽總對胡筱梅說:“如果要停學,隻能停掉你的。”胡筱梅害怕像姑母一樣,一輩子不獨立,所以發奮讀書,居然隻用了8年,從小學讀到了高中畢業。

  到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哥哥考上大學,胡筱梅和妹妹相繼工作、出嫁,沒落大家族的子女們,又靠著各自的努力,離開了這個曾經擁擠不堪的家庭。

  “文革”遭災

  1950年,調到上海某重點中學當老師的胡筱梅,興奮不已。“對我這樣出身的人來說,頭上還有一座封建家庭的大山,自己要背叛家庭,才能成為無產階級的兒女啊。”

  誰料疾風驟雨般的政治運動,再次壓得胡家人喘不過氣。在入黨時交代了家族曆史的胡筱梅,成為學校的主要鬥爭對象。上海人誰不知道有家胡慶餘堂,大老板大資本家的後代就在這裏,還不迎頭痛批?“大字報”上,有人“揭發”胡筱梅家裏藏著8噸黃金,“我家那點小房間,不要說8噸黃金,連1噸煤球都放不下啊”。但是胡筱梅必須做檢討,講述“我們的生活是吸了勞動人民血汗的”。

  胡筱梅的母親辛勞一生,“文革”中首飾全部被抄。老人家完全想不通,自己最困難時,也不願意變賣祖宗遺物,為何片刻化為烏有?1968年,急火攻心的老人病發而去。
  如今胡雪岩直係的第五代孫女胡筱梅,也已經是79歲的老人了。老人說,“6年前我開始單住,照顧孫子的任務完成了,我也得讓自己的晚年充實一些”。原本認為繪畫無法謀生的她,在76歲時拿起了畫筆,臨摹父親的畫作。因為家學淵源,老人的書畫有相當功底,不似新學。

  據胡慶餘堂老藥師趙玉城尋找和研究,胡雪岩的直係後代有200餘人,多在海外,分布在7個國家,幾乎不經商。次子胡緘三賣掉了胡慶餘堂的“招牌股”,送子孫到了國外讀書。而胡雪岩臨終前曾對兒子說:白老虎可怕。意即白花花的銀兩害人,經商是最有風險的事情。於是在胡氏後人中,幾乎無人經商,也無人入仕,基本“從文從教從自然科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pjx 回複 悄悄話 要是逃到安徽老家就會好些,那裏的老鄉重族情,文革很多人都被保下來了。命!
風行水上 回複 悄悄話 感慨萬分。好文
流雲朵朵 回複 悄悄話 感慨呀,被白老虎嚇怕了,其實是因為社會的原因,跟銀子沒關係,我覺得自己說這話有點多餘。從文從教從自然科學,挺好的。做普通人未必不好,但紅頂商人胡雪岩誰忘得了?做什麽人,經營怎樣的人生,也許冥冥之中就有天注定,得失就在方寸間。
rebirth2009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shar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