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上世紀50年代台美聯手劫持蘇聯油船

(2009-01-09 14:20:11) 下一個


    上世紀50年代初,台灣當局為破壞大陸經濟,在美國的支持下實施“閉港政策”,大肆攔截、搶奪駛往中國大陸的外國船隻,引發了多起國際糾紛。其中,搶奪蘇聯油船“圖阿普斯”號就釀成了重大國際事件。

    美國間諜香港偵獲情報

    1954年5月25日,蘇聯黑海航運公司的遠洋油船“圖阿普斯”號,裝載著1.1萬噸照明用煤油,從烏克蘭敖德薩港出發,駛往中國上海。6月21日,船隻進入香港維多利亞港進行補給,政治協理員特·庫茲涅佐夫帶領一名炊事員上岸采購物品。他們進入一家藥品商店時,結識了商店的老板、俄羅斯人薩姆索諾夫。這位老板十分熱情,一麵稱他早年離開蘇聯,浪跡天涯,十分想了解蘇聯的情況;一麵幫助他們挑選藥品,並給予他們最優惠的價格。

    告別時,薩姆索諾夫問了一句:“油船還要去哪裏?”炊事員隨口答道:“還要去上海,然後回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庫茲涅佐夫立刻製止炊事員往下說,然後兩人返回油船。

    庫茲涅佐夫等人沒有想到,薩姆索諾夫是美國情報組織“西方公司”安插在香港的眼線,專門搜集與中國大陸有來往的外國輪船的情況。在獲悉了“圖阿普斯”號的行蹤後,“西方公司”駐台北總部頭目狄倫馬上通報蔣介石。

    台軍攔截“圖阿普斯”號

    6月22日,“圖阿普斯”號離開香港,準備繞過台灣島,經巴士海峽,駛往上海。此時,美間諜飛機早已出動,在空中密切監視“圖阿普斯”號的行蹤,並將該油船的情況及時通報台灣海軍。

    台海軍“總司令”馬紀壯接到蔣介石的命令後,立即指派多艘艦艇,組成若幹個艦艇分隊,分別向“圖阿普斯”號航行區域進發,進行包抄和攔截。驅逐艦“丹陽”號和“太康”號編成第一分隊,擔任主要的攔截任務。

    6月23日下午,兩艦分別接到緊急命令,要求於17點35分自左營出港,在23日上午8點到達巴士海峽附近的A點(北緯19度31分,東經120度32分)和B點(北緯18度53分,東經120度30分)。兩艦迅速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高速向目標區域前進。

    6月23日淩晨3時許,當“圖阿普斯”號行至台灣島南端125海裏處時,“太康”號打燈號命令其停止前進,接受檢查。“圖阿普斯”號船長弗·加裏寧和特·庫茲涅佐夫在黑暗中無法判明軍艦國籍,決定不予理睬,繼續航行。“丹陽”號和“太康”號立即用機關炮射擊,“圖阿普斯”號被迫停航。兩艦放下小火輪,載著全副武裝官兵數十人,強行登上“圖阿普斯”號,降下船尾旗幟,將全部49名船員禁閉於船上的俱樂部中。15點左右,兩艦挑選熟練的輪機人員和舵手,駕駛“圖阿普斯”號向高雄港進發。

    蘇聯提出強烈抗議

    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蘇聯外交部副部長瓦·佐林就拜會美國駐蘇聯大使查爾斯·波倫,對美國支持台灣海軍扣留蘇聯油船提出嚴正抗議。美國駐蘇使館矢口否認美國參與非法劫走蘇聯油船事件。為此,蘇聯外交部於7月2日再次照會美國使館,嚴正指出,蘇聯油船遭受襲擊的海麵完全是處於美國海軍的控製之下,因此美國政府對此負有全部責任,並希望美國政府立刻采取措施,以使這艘油船及其船員獲釋。

    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裏,蘇聯政府又與美國政府進行了多次交涉。蘇聯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也向瑞典的紅十字會提出釋放蘇聯船員的要求。與此同時,蘇聯海軍派出強大艦隊,在台灣海峽附近遊弋,試圖奪回油船。

    雖然美國政府矢口否認參與了扣留蘇聯油船的事件,然而,美國《每日鏡報》專欄作家德魯·皮爾遜的一篇文章,卻透露了事件的真相。文章承認,在“圖阿普斯”號被扣留以前,美海軍一架水上飛機曾在它的上空盤旋了很久,而這架飛機和台灣保持直接的聯係,並通知他們到哪裏去找這艘蘇聯油船。

    美台策反蘇聯船員失敗

    台當局在美國情報部門的授意下,一方麵決定把“圖阿普斯”號據為己有,將船重新命名為“會稽”號,編入台灣海軍;另一方麵對蘇聯船員進行分別關押,采取威逼、利誘、拉攏等手段,企圖使他們投奔“自由世界”。美國情報部門甚至以“政治避難”為借口,將部分蘇聯船員挾持到美國。

    後來從台灣回到蘇聯的船長加裏寧向外界描述了他們的遭遇:“海員們被安插在單獨的房間裏彼此隔離了起來,匪徒們企圖使每個人相信剩下的隻有他自己一人,而其餘的都到美國去了。食物也停止了供應,一天隻有一杯水和少得可憐的一塊麵包。”

    在以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台當局把船長關進四周包著鋁皮的房子裏,企圖用亞熱帶的高溫烘烤使他屈服。他們甚至把一些年輕船員長期關進妓院,企圖用美色摧垮蘇聯人的意誌。

    從美國回國的蘇聯船員,也向媒體揭露了美國政府的卑鄙行為。機械師希欣說,為了擺脫台灣當局的魔爪,他們由台灣到了美國,以便同蘇聯駐美的外交代表聯係。可是,他們到美國後不久就發現,想要從那裏回國同樣不容易。幾乎每天都有人對他們說:“別想回俄國去了。”美國的情報人員則編造他們的親人已被流放西伯利亞的謊言,企圖阻止他們回國。幸運的是,他們後來見到了蘇聯駐聯合國代表,終於得以回國。直到回國前夕,在紐約飛機場,美國移民局人員還對他們逐個進行恐嚇和威脅。

    大部分船員返回蘇聯

    經過蘇聯政府和船員們的共同努力,“圖阿普斯”號第一批29名船員在被關押了13個月後於1955年7月獲釋。隨後,又有一部分船員,幾經周折,從美國回到蘇聯。隻有少數船員受台灣當局蒙蔽,留在台灣,集中居住在宜蘭和桃園等地,經曆了一段痛苦的時光。其中一人不堪忍受心靈的折磨而上吊自殺,其他人於上世紀80年代陸續離開台灣。

    作為台灣海軍“戰利品”的“圖阿普斯”號,在服役期間因懼怕蘇聯海軍搶回,很少出海,無法發揮作用,於1965年10月退出現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