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50年代翻身70年代革命——往昔春節這樣過(組圖)

(2008-11-13 16:22:42) 下一個

對中國人而言,春節不僅形象地重現了先祖祈吉求祥的民俗,更濃縮著家庭圓滿、親朋如意的渴盼,而當我們回眸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如何過春節,會發現在這幅節日生活長卷中處處折射著時代的印跡,是社會發展變遷、時代集體情緒的一麵鏡子。

50年代:過的是“翻身節”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以示慶賀,表示人民的政府尊重人民的風俗習慣。

解放了,老百姓要破除迷信,過年不再興送灶王爺、請灶王爺。“灶王爺”一家之主的地位,變成被掃地出門的角色,神像被扔在茅廁裏,後來這種情況成了侯寶林說相聲必抖的一段“包袱”。

大年三十晚上,再也看不見往日躲債在外的“楊白勞”和上門逼債的“穆仁智”。江蘇省如(皋)東縣新餘村,村上80戶人家原有48戶以討飯為生。解放後每人得到兩畝地,每戶有一輛紡車,兩口豬,蓋上了新茅屋,翻身的農民戶戶磨粉蒸糕、蒸饅頭過年。家家供上毛主席像,大年初一第一件事是給毛主席拜年。

抗美援朝時期,每逢過春節,祖國各地人民都要紛紛寫信慰問人民誌願軍,而誌願軍戰士也要紛紛寫信給祖國人民祝賀新春。1953年,一級戰鬥英雄王海在他給祖國人民的信中寫道:“正當春節就要到來的時候,請接受我——一個戰鬥在朝鮮天空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戰士,向你們——我們偉大祖國人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開始實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預祝你們完成和超額完成今年建設計劃,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使我們人民過著更加美好的生活。”

1957年春節《北京日報》上刊登了一篇《一戶普通人家的大年夜》的文章,描述了當時過年的情景。文章寫道:三十晚上,我到一戶熟朋友家去串門,還沒進屋,就聽見大人、小孩們的—片笑聲。我問主婦鄂老太太過節吃什麽,她說:“我們買了幾斤肉、一隻雞、一條魚,加上點青菜、豆腐,夠我們一家子快快活活地吃幾天的了。”

60年代:過年在公共食堂

  1958年,“人民公社化”風暴驟起,全國普遍建起了以村為單位的集體食堂。這種狀況延續到了60年代初。那個年代過春節,典型的景象是:各生產隊的大街小巷都被打掃得幹幹淨淨,家家戶戶貼上新春聯,掛起毛主席像,大街上吊掛著五顏六色的標語,除夕夜各生產隊集體食堂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大家放開肚皮,拚命地吃,想將一年來虧空的油水,都一下子吃回來。會餐之後,社員們還領了羊肉餡回家包餃子。

年初一,天剛蒙蒙亮,震耳的鞭炮響起。這時公社幹部到烈屬和軍屬家裏賀年。男女社員們挨門串戶,互相拜年。小龍、高蹺、醜車、跑驢表演也上了街。

集體性是60年代春節的特征。城裏的單位發票看電影、操辦遊藝會、團拜,街道統一發票證、購貨本,組織打掃衛生。六十年代,各單位也有組織文藝晚會的。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各自拿出拿手的節目,倒也歡樂祥和。

  70年代:“革命化”的春節

70年代的開篇語是“滿懷革命豪情迎來偉大的70年代”,還有一直持續到1977年的“過一個革命化、戰鬥化的春節”的口號。

到了春節,上級又是“強調”又是“要求”,要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春節之際要狠抓革命,猛促生產,高門兒大嗓幹到臘月二十九,吃完餃子,初一早上再動手。這叫移風易俗過春節,大年三十不歇腳。“四人幫”時的福建霞浦縣沙江公社大年三十要奮戰在農田基本建設工地上,初一要植樹,初二要積肥。

在革命口號震天響的年代,除夕夜的城裏到處冷清清、靜悄悄。隻有革命的紅旗滿天飄,沒有鞭炮,沒有團圓的年夜飯,沒有聯歡會。典型的過節場麵是,一家人在昏黃的燈光下吃年夜飯。桌上,一塊磚用紅紙包著,上麵端放著一尊瓷燒的毛主席半身像和左右兩隻搖曳的紅蠟燭。還有素菜和一盤白菜包的餃子。

從1962年提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指示,大批青年奔赴東北、陝北、西南和內蒙古草原,年複一年地體味著遠離親人的春節滋味。從1969年的春節開始,公社和縣革委會號召廣大知識青年在農村過革命化的春節,移風易俗,吃憶苦飯,請老貧農憶苦思甜,開批判會。

  80年代:看春晚過春節

80年代的春節,電影院裏終於開演了《唐伯虎點秋香》那樣的彩色寬銀幕港片。

1983年春節晚會的誕生被稱為是一個奇跡。第一次春節晚會的導演是黃一鶴,主持人是馬季、薑昆、劉曉慶、王景愚。晚會上王景愚表演的啞劇《吃雞》在文革中被批判是用一隻煮不爛、做不熟、咬不動的雞諷刺社會主義,王景愚開始是不敢上台演的。而李穀一的《鄉戀》也曾在《北京晚報》上展開討論。有人說歌詞“纏繞著不健康的情緒,隱約含著毒素”。導演打算如果點播率高過60%就唱。果然,李穀一還是唱了。

不知是有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市場上的彩電才緊俏,還是家有彩電的人多了,春節晚會才愈發火爆,反正節前“搶購”彩電可稱得上80年代的一景兒。三十兒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年飯,預備好記錄晚會公布的謎語的紙和筆,還要為誰坐在離電視最近的位置爭執一番。1987年的大年三十,自打主持人一上場,爐子上水壺開了沒人願去提,想上廁所的忍了又忍,怕錯過了費翔的《冬天裏的一把火》,更怕錯過了節目間穿插公布的有獎謎語。

高檔呢子馬甲、半大衣、純毛華達呢、大紋嗶嘰、法蘭絨的料子擺進了節日的商場。1981年春節前,河南七裏營劉莊大隊社員劉明福家扯了120尺的翠綠色絲綢做窗簾,購了4個大立櫃,一張雙人鋼絲床,兩輛自行車,四塊手表,一部收音機,一部電視機,一部縫紉機過年。貼在他家門上的春聯寫著,“迎新春農家喜盈盈,奔四化萬眾一條心。”

90年代:春節變成黃金周

5個結伴前往哈爾濱看冰燈的年輕人是1992年年三十的新聞人物,團圓年的觀念正在被悄悄改變。1994年的除夕,北京開始拒絕放爆竹。警察在大街小巷捉違禁者,誰也不願出門,家家吃了年夜飯就躲在房裏看電視,孩子早早睡了。後來全國都在跟風,有人說,不如像新加坡那樣,過年的時候用錄音機播放放爆竹的聲音也權當喜慶了。

1996年的春節有了最長的假期,從初一到初七整整一周。這時的中國人即使拜年也縮在家裏打打電話了事。調查顯示,虎年的滬上大約五成的家庭把營養保健品作為送禮的首選,樂壞了保健品的廠家。約10%的家庭要外出旅遊,旅遊業和運輸業要準備接納百萬的遊人;一半的人坐出租車拜年,大年初一、初二看不見出租車空駛。

到1997年旅遊過年有錢也難,還在1996年12月,東南亞以及海南、昆明、西雙版納、廈門、武夷山等國內路線已經爆滿。那年北京春節旅遊過年的人數在10萬人上下。

1999年最流行的歌是《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就盼個團團圓圓”。

  新世紀:尋找年味的回歸

  進入21世紀,到飯店吃年夜飯的人越來越多,年夜飯的規格越來越高;旅遊過節依然是潮流,隻是人們早已不再滿足於在國內轉悠,更多的人湧向了新馬泰、歐美;節前,除了選購傳統的年貨外,一些人還奔向汽車交易市場,將中意的小車開回家。當然,團圓還是年的主題,年根底下,如潮的人群依然奔向大小車站,擁擠著要趕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老一輩的人依然有著濃厚的年的情結,一年年地堅守著過年的習俗,鞭炮、春聯、福字、年畫、祭祖、拜年、壓歲錢等年的專有物事在他們心中分量依然很重。

但,人們還是覺得年味越來越淡,年複一年,媒體上充滿了對年味回歸的討論,事實上,有的地方在嚐試通過一定的活動,喚起人們對傳統的記憶。今年2月1日是小年,南京舉辦中國首屆祭灶節,多年不被重視的灶王爺被4名民間藝人抬著穿過擠滿人群的大街。


  相信這一活動,其作用不僅會讓人們重拾“祭灶”傳統,而且會引發對春節傳統回歸的思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