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近真實的楊振寧

(2008-07-20 12:10:34) 下一個

以82歲之身迎娶28歲的女研究生,2004年底爆出的這條新聞,使楊振寧一下子成了全球矚目的新聞焦點。且不說新浪網上數以萬計的留言評論,就連大名鼎鼎的路透社、美聯社,也借此機會,八卦了一回。

有人說,楊振寧已經成為一個中國成功男性的符號:生於學術世家,學術上,35歲就得了諾貝爾獎,自此成為一代宗師;政治上,地位超然,曆代領導人都禮為上賓;生活上,妻子杜致禮是大家閨秀,子女雙全且均事業有成,到了耄耋之年,又有“上帝恩賜最後的禮物”……

但符號從來都不是全部的真實。今年早些時候,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楊振寧題為“《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的演講,經網絡和大眾媒體的輾轉相傳,成了一場中西符號大戰。具諷刺意味的是,仔細探究之下,你會發現,在這場大戰中,聲音最響亮的那群人,既不知道楊振寧到底說了些什麽,也不知道《易經》說過些什麽。同樣的事情在幾個月後重演。很多人都知道楊振寧是“著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但他究竟做過些什麽,是個什麽樣的人,卻很少有人清楚。但其實,隻有把這些弄明白,你才可

能會明白,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楊振寧,這樣的中國科學界,這樣的故事……

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因他父親當時正在安慶一所中學教書,安慶又名懷寧,故此給長子取名振寧。

楊振寧的父親是楊武之。現在說起這個名字,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但半個多世紀以前,在學界提到楊武之,真是“天下無人不識君”。楊振寧才10個月大,楊武之便考取安徽公費留學,前往斯坦福大學學習,隨後在芝加哥大學數學係師從著名數學家迪克森(L.E.Dickson),成為中國第一名因數論研究獲得博士的學者。歸國後,楊武之在清華大學擔任算學係(後改稱數學係)教授和係主任長達20年之久,陳省身、華羅庚等均出自他門下。華羅庚曾寫信給楊武之道:“古人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我之鮑叔乃楊師也。”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中,楊振寧的早慧很早就被發現和善加引導。楊武之教兒子天文、物理、數學、英文、唐詩宋詞、易經八卦,為他延請的家教,也均是當時清華燕大名師最得意的門生。在清華園和燕園中,“楊武之之子”成為許多教授教育子女的榜樣。

迄今為止,共有6名華人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探究他們的身世,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丁肇中的父親丁觀海,早年留學美國,是臧克家的同學,山東大學著名教授。李遠哲之父李澤藩是著名水彩畫家,台灣新美術運動先鋒之一。朱棣文是著名化學家朱汝瑾之子,母親李靜貞也是負有盛名的化學家。隻有李政道和崔琦,出身貧寒,但他們的成功,也多賴吳大猷、吳健雄等名人之後的提攜。

這種世家的力量,在生於20世紀早期的科學家群體中,表現得非常明顯。舉國烽火,中原板蕩,隻有世家子弟,才可以奢侈地躲進學術世界自成一統。1945年8月29日,23歲的楊振寧從昆明飛往印度,然後乘船過紅海、地中海和大西洋,來到紐約。從哥倫比亞大學到普林斯頓,再到芝加哥大學,輾轉反複,楊振寧才最終找到戰時因為參與原子彈研製工作而行蹤被保密起來的物理學大師費米。經費米推薦,楊振寧得以成為美國氫彈之父特勒的學生。

楊振寧在芝加哥大學最初的研究工作並不太順利。雖然師長們對他的見識非常欣賞,但缺乏動手能力卻成了楊振寧的死穴。他自幼便是左撇子,好不容易才被母親糾正過來。關於他的笨手笨腳有個笑話:楊振寧小時候曾用泥捏了一隻雞,拿給父母看,楊武之夫婦為了鼓勵他,誇獎說:“這支藕做得真不錯哦!”而在芝加哥大學,“哪裏有爆炸,哪裏就有楊振寧”的笑話,更是一直流傳至今。1948 年初,獲知楊振寧在實驗室不順經曆的特勒給出了建議:轉攻理論物理學。

楊振寧在西南聯大師從吳大猷做分子光譜與群論研究時,采取的是推演法,即從數學推演到物理的方法。而在特勒門下,主要的研究法卻是歸納法,也就是從物理現象引出數學表達的方法。對研究方法的掌握被楊振寧視為早期學到的最重要一課。正因為有這些當年的經曆和經驗,50年之後,楊振寧才會在人民大會堂侃侃而談:以《易經》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有歸納法而無推演法,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生的原因之一。

1949年春,楊振寧前往奧本海默主持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從事量子電動力學研究。在這裏,他遇到了自己未來的妻子杜致禮。

杜致禮是杜聿明的長女,與楊振寧相識於西南聯大,曾是楊的學生。雖然曾為權傾一方的高官之女,但此時,杜聿明在淮海戰役中戰敗被俘,杜致禮的學費也就沒了著落,隻好打工維持學業。1949年聖誕節,楊振寧和普林斯頓的同事、物理學家魯丁格(J.M.Luttinger)到中餐館“茶園餐廳”吃飯,邂逅杜致禮。相逢於患難之時,兩人很快就談起了戀愛。1950年8月26日,楊、杜二人在普林斯頓結婚。兩人育有二子一女,攜手度過53年的人生風雨,直至杜致禮於2003年10月因病去世。

楊振寧翁帆訂婚的消息傳出後,有家北京媒體登出了一篇《吳大猷與愛妻終生廝守》的文章,一半內容倒是憑空的臆測。一位台灣物理學家對記者說,上世紀60年代,往返於加拿大和台灣之間講學的吳大猷,曾瞞著妻兒在台灣收養了24歲的義女吳吟之,一度鬧得滿城風雨。直到80年代,吳吟之的身份才被公眾所知。1998年,吳大猷曾送詩給吳吟之:“把斷線風箏拴在地上,使其能高揚的吟之,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雖然議論紛紛,但在學界卻也是一段佳話。換成今日大陸的楊、翁,卻不知為何成了窺私的狂歡,令人慨歎。其實,像吳大猷、陳省

身這樣的大師,當年都是風流倜儻的翩翩佳公子,遠不是幾十年來僵化語境下的“上大人老夫子”。而學者的聲色犬馬之欲、愛恨情仇,皆是私事與個人選擇,又和他們的貢獻、身份有什麽必然聯係呢?

提到楊振寧,一個不可忽略的名字是李政道。從1946~1962年,兩人的合作長達16年,曾經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同出吳大猷和費米門下,因宇稱不守恒理論永被後世學者銘記,同獲諾貝爾獎,最後卻斷然決裂,數十年雖對麵而如陌路,不能不謂遺憾。

李政道比楊振寧小4歲,生於上海,在西南聯大讀大學二年級時,經吳大猷推薦進入芝加哥大學當研究生。當時,楊振寧在芝大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學生老師”,李政道卻還是“後學小子”,楊振寧對李政道的幫助甚多,以至於後來回憶道“在芝加哥的歲月裏,事實上我倒成了他(李政道)的老師”。1951年,在楊振寧的建議和幫助下,李政道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兩年後又轉去哥倫比亞大學。兩人一直保持每周定期的互訪。

從 1954~1956年,楊、李二人都在關注後來將他們推上成功巔峰的宇稱不守恒問題。1956年4月初,第6屆國際高能物理會議在羅切斯特大學召開。楊已是第5次參加這個會議,在最後一天的討論會上應邀做該問題的介紹報告。第一次參加該會議的李政道也參與了討論,物理學家費曼和布洛克還同他交流了一些看法。一個月後,楊、李二人就提出了宇稱不守恒的假說。

對於是誰最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楊、李二人各執一詞。作為外人,沒有探知真相的可能,也沒有這樣的必要。我們隻知道,這一年5月,本來計劃前往日內瓦參加學術會議的吳健雄因為深知此事重要,留下來與美國國家標準局的4位物理學家進行了檢驗實驗。1957年1月9日,實驗結果證明了楊、李假說的正確性。楊振寧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介紹這一成果時,會場爆滿,以至於有人甚至“爬上了吊燈”。宇稱不守恒定律是如此的重要,一向矜持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也打破了常規,不到一年就把物理學獎授予兩名年輕的中國人。

就在兩人的聲望如日中天之時,不和的陰影卻也開始彌漫開來。未出名時,論文的排名或許可以風水輪流轉,但成名後,尤其是論文的重要性開始凸現出來,爭執卻變得無法避免。這種爭執在1962年隨《紐約客》上的一篇文章到達頂點,這年夏天,兩人公開決裂,“永遠分手”。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恩怨,在許多人看來,無非是“學院裏的分贓不均”,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楊、李後來都有多次與他人合作的經曆。楊振寧三大成就中另外兩項——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和楊-巴克斯特方程,也是與人分享,但卻沒有蹈楊、李之爭的覆轍。

其實,這種不和,或許可以從更久遠的過去中找到解釋。無論是世家還是貴族,它們的力量和魅力,都在於可以超脫於凡世,維持一個自我的外人無法輕易進入的小圈子。在貴族式微的時代,轉向高深的不足為稻粱謀的學術,成為許多最後的貴族的選擇。所以,會有袁家兄弟、吳家兄弟、陳省身、楊振寧……身為圈外人的華羅庚、李政道,不可能不與圈子中的人發生接觸,但卻又無法越過那道看不見的障礙。那種發自內心的沮喪與失落,同今日網絡上因楊、翁訂婚而引發的俗世百相,大約並無本質的區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綠一 回複 悄悄話 受教了,多謝!
歡喜冤家 回複 悄悄話 如果真是這樣,何必要進那個圈子?
科學界與其他任何領域一樣,
很多人白手起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