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梅蘭芳耿耿於懷——魯迅與梅蘭芳的過節

(2008-02-06 09:43:41) 下一個

  魯迅與梅蘭芳除了1933年在上海共同出席過一次歡迎英國文豪蕭伯納的聚會外,並未有過什麽接觸與交往。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舉辦的紀念魯迅生辰和忌辰的活動中,作為中國文聯副主席的梅蘭芳不僅從不講話,而且很少出席,勉強來了,也往往是遲到和早退。
  
  一代京劇大師對魯迅如此的態度,這又是為什麽呢?
  
  對於京劇,魯迅小時候就不怎麽喜歡。他自1902年至1922年的20年間,總共看過兩回京劇,而給他留下的印象無非是“咚咚咣咣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蕩”,“一大班人亂打”,“兩三個人互打”。
  
  到了五四時期,魯迅對京劇的偏見並沒有改變,甚至不承認京劇是戲,認為它隻是“玩把戲”的“百納體”,“毫無美學價值”。據鬱達夫回憶:“在上海,我有一次談到了茅盾、田漢諸君想改良京劇,他(魯迅)根本就不讚成。再如對於人們公認的京劇表演中的象征藝術,魯迅就很不以為然。他說:臉譜和手勢,是代數,何嚐是象征。除了白鼻梁表醜角,花臉表強人,執鞭表騎馬,推手表開門之外,哪裏還有什麽說不出、做不出的意義?”
  
  如果魯迅僅僅是否定京劇也就罷了,最要命的是他對梅蘭芳苛刻的人身攻擊,以至於梅蘭芳在建國後還耿耿於懷,並在一些公開場合表現出對魯迅的“不恭敬”。
  
  1924年魯迅寫了《論照相之類》,認為梅蘭芳飾天女,演林黛玉等,眼睛凸、嘴唇太厚,形象不美。對於京劇藝術,魯迅最反感的就是像梅蘭芳這樣的“男旦”,他挖苦說:“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異性大抵相愛。太監隻能使別人放心,決沒有人愛他,因為他是無性了……然而也就可見,雖然最難放心但是最可貴的是男人扮女人了,因為從兩性看來,都近於異性,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所以這就永遠掛在照相館的玻璃窗裏,掛在國民的心中。外國沒這樣的完全的藝術家,所以隻好任憑那些捏錘鑿、調彩色、弄墨水的人跋扈。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也就是男人扮女人。”
  
  1934年11月,魯迅化名“張沛”在《中華時報·動向》上又發表了《略論梅蘭芳及其他》。文章說,梅蘭芳不是生,是旦,不是皇家的供奉,是俗人的寵兒,這就使士大夫敢於下手了。士大夫是常要奪取民間的東西的,將竹枝詞改為文言,將“小家碧玉”作為姨太太,但一沾他們的手,這東西就跟著他們滅亡。他們將他從俗眾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來,教他用多數人聽不懂的話。緩緩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玉葬花》,先前都是他做戲的,這時卻成了為他而做。凡有新編的劇本,都隻為了梅蘭芳,而且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梅蘭芳,雅是雅了,但多數人看不懂不要看,還覺得自己不配看了……
  
  梅蘭芳被魯迅批評過於高雅的劇目,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因此而修改或停演。魯迅有關京劇及梅蘭芳個人的評論,表現出了不少的片麵性和偏激。《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一文發表後,由於魯迅用了筆名的緣故,當時並未引起軒然大波。更何況梅蘭芳正忙於赴蘇演出,進行文化交流,顧不上去打聽“張沛”的真實姓名。
  
  建國後,梅蘭芳還是知道了此事。或許讓梅蘭芳想不通的是:像魯迅這樣偉大的人物,既然在歡迎蕭伯納的聚會上見過麵,有什麽話為何不能當麵直說呢?寫批評文章,為何又不肯署上自己的真實姓名呢?鑒於魯迅在文壇上的“聖人”地位,梅蘭芳不可能以牙還牙,於是便在魯迅的生辰或忌辰,隻能以遲到、早退或無言來表示心中對魯迅的不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對於女伴男裝,或男扮女裝,或其它藝術門類,人們都有好惡,表示一下看法,或表示一下不喜歡也是常態。
其實魯迅還批評過郭沫若,郭也批過魯迅,諸如此類,思想交鋒,意見不同皆屬常態。平常心對待之。
據說魯迅剛剛發文撻伐某人,旋即又與此君把酒言歡。
文人以文會友,即使意見激烈,不同,對事不對人,胸懷與風度還是要有,遊戲規則也默契。
當然,魯迅也據有一種不寬容之心,比如他說過,一個也不寬恕,額還沒搞懂指誰指哪些。也許魯迅挺好玩,7!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魯迅與所有的人一樣,也是人,也是立體的。
罷了與秀才二位的看法也有道理,不過還是偏激些。
魯迅不屈從,不盲從,隻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不大依附於集團,對中國與中國人懷有愛心。
在當代,像魯迅這樣的獨立學人,知識者也是很少的。
魯文魯思又很多偏激或繆誤之處,魯迅自己一再堅持,算作一家之說。但不能因此全盤否定魯迅。魯迅對人性的思考還是深刻的,如今還有價值。
應該認識獨特的獨立的魯迅。
後來,魯迅被抬高,被利用,先生早已去世,與他關係已不大。
活至文革或也被打倒。
邊城秀才 回複 悄悄話 提示:(漢“女幹”)兩字被版主刪節。
邊城秀才 回複 悄悄話 補充:有人甚至懷疑他很可能是。(兩字)
邊城秀才 回複 悄悄話 魯迅是在攻擊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由於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攻擊京劇就是他的題中應有之義,而梅蘭芳是京劇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以梅蘭芳就成為魯迅攻擊的靶子。
魯迅的攻擊是非常地犀利,亦即他所謂“投槍”,但是他沒有認真鑽研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在攻擊中常常出錯。比如他攻擊中醫,攻擊孔子,他講流氓出於儒和墨,等等,都是錯誤百出。同樣,他攻擊京劇那些話,非常明顯地表明他不懂什麽是像征藝術。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人所見日多,魯迅那些東西越來越顯出其偏激,有許多文章指出他知識上的錯誤,也有的指出其思想上的錯誤,有人甚至懷疑他很可能是。
毫無疑問,隨著中國傳統文化被世界人民所理解、接受,魯迅的身影將日愈矮小,最後可能成為一個比啊Q還要可憐的角色。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水門汀有水門汀的觀點,罷了有罷了的見解,對這樣的問題從來就是見仁見智。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所學所曆不同,思想和觀點當然也不同,這個很自然。

與我而言,一個連家人都不懂得憐惜,心中沒有友善慈悲,為人尖酸刻薄,睚眥必報,狹隘偏激的人很難讓人相信會是一個真正熱愛真理的人。一如其弟周作人所說,魯迅是因政治原因硬給捧起來的。一九五七年,老毛接見上海的一些著名知識分子時,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羅稷南曾問老毛:“假如魯迅先生活著的話,現在會怎麽樣?”老毛回答:“要麽他在牢獄裏繼續寫;要麽他識大體,不作聲,保持沉默。”政治的醜惡性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在我眼裏,魯迅既不是革命家也不是思想家,他的思想其實是相當貧乏的。就做人而言,魯迅遠不如胡適,就作文而言,魯迅遠不及其弟,魯迅在中國文化、政治、曆史上之所以有這樣的地位完全是政治使然。

“魯迅不用本名,算給他麵子了。”這句話聽上去好像有點“盛氣淩人”。在我眼裏,人應該是平等的,不存在誰給誰麵子,誰也不比誰高。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梅蘭芳的名氣和地位遠不及魯迅,但是梅蘭芳的善良和正直眾所周知。

我知道許多人都很崇拜魯迅,對我的話很不以為然,甚至很反感,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還是這句話,水門汀有水門汀的觀點,罷了有罷了的見解,不存在絕對的誰對誰錯,見仁見智而已。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力,我說的也隻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古人說“君子合而不同”,我說“小人也可以合而不同”,但是即使要做“小人”,也要做個真“小人”,所謂“小人也有小人之道”嘛。哈哈哈。。。
水門汀 回複 悄悄話 不同意罷了對魯迅的說法和看法。魯迅針對的是這種文化現象,不是具體某個人,或者說想借某個人說某種文化現象。原來與梅蘭芳就是不相幹的。幹嗎要和他私下裏交流,難道說勸他改行嗎?況且他表達的觀點並不止於梅蘭芳。

這件事情上顯得梅蘭芳的小氣。魯迅不用本名,算給他麵子了。梅蘭芳既然成了一種文化現象,難免要聽任別人的評說,沒有專門期待恭維話的理由。他也應該能夠容納不同的看法和見解,不管這是魯迅說的還是其他無名小卒諸如化名“張沛”。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不是什麽事情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表達不同的意見人雲亦雲需要更多的勇氣。就象皇帝的新裝裏的那個孩子--他還談不上是勇氣使然,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而已。

而魯迅可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做個好人,很容易,隻要道德操守,沒有問題就行了。做魯迅這樣的人,卻是需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二樣都是逆水行舟,所付出的勇氣都是非凡。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補充一下:

梅蘭芳這個人很少耿耿於懷,平時對孩子生氣時說話都很少大聲,是一個十分有修養的人。魯迅這樣或梅蘭芳,他當然不會高興,但想必也不至於耿耿於懷,應該說,更多的是不屑與之為伍而已。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說實在的,無論魯迅多麽有才學,世人對他的評價有多高,在我的心裏他從來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在我眼裏,魯迅是一個內心扭曲陰暗,一個極度的自卑與自尊交織的病態男孩。對於京劇,我說不上喜歡,也不太懂,所以對那些技術上的褒貶也不便發表外行評論,我隻是想,當年魯迅若是把罵梅蘭芳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罵日本人身上,或許得到的尊重還會多一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