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生在帝王家的殘酷悲哀:中國曆代橫死王子 (組圖)

(2008-01-31 10:31:18) 下一個

  中國古代無疑是個等級社會,最高貴的當然是皇家。然而出生在皇家的人的人生道路卻往往充滿了凶險。

  從春秋戰國開始,公子們為了一個國家的權力,就開始了權位之爭。鄭莊公作為春秋初年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使鄭國達到了頂峰,但他死後,幾個兒子輪番上陣,公子忽和公子突都是兩度在位,子突也就是鄭厲公笑到了最後,但其他那幾個人無不以被殺告終;齊桓公的悲慘結局大家都很清楚了,這時齊國還真得感謝宋國,要不然又不知亂多少年,相似的還有趙武靈王,雖然隔了那麽多年,但遭遇卻是十分相似;晉文公那段悲慘日子也是很有名的;還有等等等等。到了封建社會,這類事更是層出不窮。隋煬帝的兒子皇泰主在被殺前許願:願自今以往,不複生帝王家。想來,這番臨終是願望無疑是最懇切的,這是多麽悲慘。然而,悲劇卻是一代代流傳著。

 扶蘇

  秦是中國第一個封建國家,雖然我覺得分清奴隸製和封建製並沒有什麽太大的作用,但是這個大一統的國家說起來是比戲獎愕摹7鏊盞比徊皇塹諞桓齔漵斜?頤?說耐踝?雖然春秋戰國的公子比不上皇帝的兒子,但是意思都是一樣的),他之前早就有申生等人,但是扶蘇的悲劇卻是比較典型的。

  其實想想,如果秦始皇早定扶蘇之位,也就沒有這麽多事了,而秦朝也不是沒有這項製度,隻不過放在秦始皇那裏誰也不敢提,看過一部小說,裏麵的扶蘇更是活的驚驚兢兢。最糟的是皇帝死前他不在眼前,這可是犯了大忌,我們從曆史中可以看到,往往皇帝死時不在身邊的那個王子是很倒黴的。康熙的兒子十四阿哥就是因為身在遠方失去了爭位的條件(他要在的話雍正麻煩更大),當他回來時已經晚了;五代的朱友文就被朱友珪鑽了空當。扶蘇被“發配”到遠方當然怪不得他,也不能太責怪始皇帝,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時候會出事。

  趙高真是一個有膽量的人,李斯行事之前還猶豫,而趙高則是真正的指揮者。李斯之所以猶豫,應該說還是因為害怕,但是真是沒有必要。胡亥的得位大概是最簡單的了,假詔書一下,扶蘇就立刻自殺了。因此,他們此前的擔心都成了虛驚。從此胡亥可以胡作非為了,他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殺掉了,而且死法十分淒慘,就連親生兄弟都不放過。和他們相比,扶蘇的死法算是最好的了。

  若論忠孝,扶蘇真的堪為榜樣啊,趙高等人偽造的詔書放到後世絕對會激變,至少後來的王子們不會那麽輕易相信,就是相信了,也未必會服服貼貼的按詔書上做。當時秦朝到了那步境地,胡亥的登基無疑雪上加霜,如果換作扶蘇的話,以他的“仁”或許還能讓秦生存下去,後來陳勝吳廣起義,還要打著他的旗號——那可是在楚地啊,楚人向來不怎麽服秦的統治,連楚人都對扶蘇這麽尊敬,可見扶蘇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我們不無擔心,“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般善良的扶蘇真能駕馭的了這個帝國嗎?他可以殺趙高,但是未必沒有第二個趙高出現,善良的扶蘇必須用鐵手腕才能站住腳。不過,說這些已經沒用了,因為當扶蘇接到詔書後,他真的以為是秦始皇要他死,所以報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想法毫不猶豫的飲劍自盡了。可歎扶蘇空有仁政愛民的理想和安邦治國的才能,卻被愚忠愚孝的觀念所迷惑,至死他都不知道自己因何而死,從而成為這起陰謀的犧牲品,可悲啊。然而更可悲可歎的是這根本不是他父皇下的命令,如果父子二人地下相逢,彼此又該是多麽痛心。扶蘇糊裏糊塗的死使秦朝最後一絲希望也化作了煙影。秦朝也就隻有等待著滅亡了。

劉據

  漢朝從開國以來,也有很多政治的犧牲者。趙王如意大概是第一個吧,這個可憐的孩子,從他開始,呂後向劉氏無情的下手了。本來逃過呂氏當政到了文帝朝的淮南厲王劉長,卻因“兄弟不和”被文帝溫柔的殺掉了。景帝算是夠狠的一位漢帝了,他殺掉了自己的兒子劉榮——盡管他錯誤並不大。

  劉據是漢武帝的太子,他和扶蘇有類似情況:秦皇漢武都是很“武”的那種,而劉據和扶蘇都是和自己的父親很不一樣都是很仁善的那種。不過劉據情況真的好了很多,漢武帝雖然不太喜歡他的性格但對他還是很信任的,很多次有人陷害太子武帝都沒有輕信。可是有一點不幸的是,漢武帝比秦始皇多活了很多年,終於,征和元年,有名的巫蠱大案拉開了序幕並持續了若幹年。對太子的這一次陷害,就連劉據本人都有口難辯,武帝終於相信了。為了不走扶蘇的老路,劉據動用了軍隊力圖自保。結果當然是失敗了。隱藏在一戶農家的劉據不慎走露了消息,官兵聞風追來,包圍了農戶,劉據的兩個兒子和農戶主人奮勇格鬥,都被殺了。望著門外的激戰,劉據自知再也躲不過去,回到屋中自縊而死。雖然他曾極力避免與扶蘇一樣的命運,但最終還是沒有躲開這命中注定的結局。巫蠱案結束後,真像大白,武帝不無後悔。

  好在劉據的孫子(劉據死時才三十八歲,就有孫子了,古人結婚真的好早啊)劉病己被暗中保護和撫養,在巫蠱案結束後平安的渡過了這段險情,總算為劉據留下一脈血胤。劉病己在漢昭帝死後被立為宣帝,追諡劉據為“戾”,因此後人稱劉據為“戾太子”。


劉旦

  大家知道劉旦吧,當年挖老山漢墓就有人推測那是他的墳墓(後來證明不是)。他是劉據同父異母的弟弟。和劉據的被人陷害不同,他走的是吳王劉濞和淮南王劉安造反那條路。景帝時暴發的七國之亂,其中除吳王是被殺,其他人幾乎都是自殺,後起之秀劉安和劉賜也是造反不成自殺身亡。情況好點的是梁王。電視劇《大漢天子》中那個一心造反的梁王劉武,在史上其實是和景帝作對,而且也沒有頑固到底。應該說,竇太後也有責任,就像春秋時鄭國武薑那樣,但是梁王比叔段的興兵來講要輕了很多,再加上有母後的保護,在向景帝認錯之後,沒有什麽處罰,但從此景帝對他疏遠了很多。景帝三十六年,梁王去世,諡曰“孝”。可見,他根本不可能去和劉徹這個侄兒去爭什麽皇位了。

  巫蠱案結束後,漢武帝為了劉據的事傷透了腦筋,這時劉旦又自請“身入宿衛於長安”,就是向武帝表明自己想繼承皇位。劉徹大怒,狠狠處罰了他。然而這並沒有使劉旦醒悟,卻反而增加了他對武帝的怨恨,並從此走上陰謀奪權之路。

  武帝駕崩的消息傳到燕國,劉旦卻沒有哭,反而派人暗中刺探朝中動靜。昭帝劉弗陵是武帝最小的兒子,劉旦對於弟弟的即位不服,然而昭帝已經即位,可說是大局已定,但這位燕王卻毫不甘心,三番五次製造麻煩。

  始元元年,他的第一次謀反被鎮壓了下來,昭帝放了他一次,這可謂是仁至義盡了。但是死不回頭的劉旦卻一心要一條道跑到黑。誣害霍光不成,又要暗殺他。正準備之際,事情再一次敗露。這次,昭帝也無法容忍了。燕王劉旦覺得大難臨頭,於是擺酒設筵,一番“歌舞”後――記得有篇文章寫的就是漢代淒涼無比的“絕命舞”,並以劉旦這次宴舞為例——用王印的綬帶自縊了。

  凡是走這條路而死的王子們,多少都有點罪有應得。

司馬遹

  東漢的小皇帝們個個淒慘;三國中魏國曹丕向弟弟們磨刀霍霍(當然了下沒下手是另說),後來又有了司馬一家,曹家的子孫們就更是可憐;東吳那裏也是爭得不可開交,比較同情孫亮,這個孩子聰明的緊,真是可惜了。倒是蜀國,由於劉禪在位時就滅亡了,倒免去了嗣位之爭,隻可惜了北地王因為國家滅亡憤而自殺。晉武帝的弟弟齊王司馬攸,很受父母的寵愛,因此“文帝”(司馬昭,當然沒當皇帝了,是諡號)和太後臨死前,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囑托司馬炎善待弟弟,但結果還是不怎麽好。但司馬炎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兒子權位的鞏固,也無可厚非。可是,晉朝的皇位倒還真不如傳給司馬攸一係,雖說司馬冏也不怎麽好,但總比個白癡強很多。

  惠帝司馬衷天生弱智,搞得武帝都想要廢掉他了,但是他的兒子司馬遹卻很得祖父歡心,要不是這個孩子,司馬衷的未來還真不好說。

  可是幼年聰明的孩子長大後卻變得頑劣不堪,讓人想起了唐太宗的兒子李承乾,他們兩人真有很多相似之處啊。本來這還不夠要命,但上天偏安排一位叫賈南風的醜女子當皇後,她為人心狠手辣,又很有心計,——這又是一大忌,凡是有位得寵而且很是非的皇後或妃子在老爹跟前,王子們就要倒黴了。司馬遹雖然頑劣了很多但是並不傻,怎麽辦呢?賈皇後想出“妙”招來害他,先把司馬遹灌醉——不醉都不行,否則吃不了兜著走,防不勝防——再讓他按照事先準備好的文章去寫,醉的頭昏腦漲的司馬遹也不管上麵是什麽字隻好寫來——那是一篇“造反”的文書。寫完給賈後一看,一半字筆畫不全,沒辦法她親自補全後,交給晉惠帝。結果可想而知。幸好有張華等人求情,也隻不過延緩了他的死期,終於司馬遹還是沒能逃脫被殺的命運。因為有了醜後賈南風,晉朝從此不得太平。此後又暴發了八王之亂,看似強大的西晉瞬間土崩瓦解。中國也從此又一次開始了幾百年的動亂。


昭明太子蕭統

 混亂不堪的東晉和南北朝,有流不完的血,說不完的淒慘,實在不知該以誰為代表。翻開史書,從西秦苻生的暴政到北齊高氏一家的覆滅,滿紙仿佛隻寫了一個字:殺。皇帝們戰戰兢兢,稍不留神就成了原先還是自己手下人或是自己親生兒子的刀下鬼;皇子們如履薄冰,說不定什麽時候自己的父皇獸性大發,自己的小命可就不保了;大臣更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管什麽時候,最弱群體往往是他們。合上書,腦海裏也隻有一個字:亂。太多的悲劇,已經看的麻木了,如果一個人最後是被大卸八塊而死,我是不會感到很意外的。還有比這死的更慘的,比如石虎的兒子石宣,用殘忍的手段殺了弟弟石韜,被父親石虎囚於席庫,“以鐵環穿其頷而[钅巢]之,取殺韜刀箭,舐其血,哀號震動宮殿……積柴於鄴北,樹標其上,標末置鹿盧,穿之以繩,倚梯柴積,送宣其下,使韜所幸宦者郝稚、劉霸拔其發,抽其舌,牽之登梯;郝稚以繩貫其頷,鹿盧絞上。劉霸斷其手足,斫眼潰腸,如韜之傷。四麵縱火,煙炎際天……”石宣是夠慘,但絕不是最慘,在人性已滅的魏晉南北朝,還有什麽樣的事不能發生呢?

  北齊,這個仿佛中了魔咒的家族,除了高歡自己,他的兒孫們竟沒一個活過四十。大概是天譴吧,他們實在太殘暴,就拿高洋來說,他還曾在佛寺裏住過一陣(當然和梁武帝不同了,梁武帝是真要出家,高洋才不會呢),但就是這期間,他還停不下殺人。看過了這些人的遭遇,再對照一下寺裏的高洋,真是“老虎念佛”。此外,就是有賢王之稱的高演,其實也不是那麽好的,但是相對來講,算是仁慈的了。比較可憐的是高長恭,他就是有名的“蘭陵王”。蘭陵王長相很好,是出名的美男子。而且勇武善戰。但在戰場上那樣的容貌沒有威懾力,大概還會起反作用,不然怎麽逼的蘭陵王非戴付麵具呢?邙山大捷,士兵們編了歌舞,名為《蘭陵王入陳(陣)曲》。幾百年後,同樣善戰的大唐秦王李世民也是在一次大勝之後士兵編了《秦王破陣樂》。高長恭這次大捷,卻為自己埋下了禍根,終被齊主“酖殺之”。

  說過這麽多不幸,在南北朝的紛亂之中,卻有人有莫大的幸,這個人就是昭明太子蕭統,就是他派人編了《文選》這部著作。中大通三年,蕭統作為太子還沒當上皇帝就去世了,沒辦法,他碰上了一個就是放在曆史上也算活得很長的老爸(蕭衍死時年八十六)。這對他來講其實應該算是幸事。蕭統是一個寬和容眾的人,這樣的人往往在政治鬥爭中吃虧,而且他還是個文人,文人皇帝大多不得善終。蕭統就是在別的時期都難保平安,更不用說他生活的年代還是南北朝,如果他真當了皇帝,將來可怎麽應付這個亂局,怎麽應付侯景之亂啊。雖說他這一生也不怎麽太平,但總算有驚無險的過來了。這也算是眾多不幸裏少的可憐的萬幸了

李建成

  隋朝終於結束了數百年的動亂,可隨後隋朝也亂了,楊廣陷害楊勇得以成為太子,幾年後文帝去世,隋朝從此沸騰了。李氏一家攻占了長安,建立了大唐王朝,經過十年的幾場大仗,統一了中原。問題來了,也是和前朝一樣的嗣位問題。本來名份已定,但是唐朝定天下的幾場大仗都是秦王李世民打下來的,所以作為太子的李建成無論名氣還是人氣都落在了弟弟後麵。不管是誰的錯誤,總之,兩兄弟鬧翻了。

  李建成明顯不想重蹈楊勇乃至所有前輩們的覆轍,所以行動上積極了很多,也確實是湊效了,李世民在他的攻勢麵前一籌莫展。要不是最後他冒險一擊,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這場宮廷之爭的最後結果還真不好說。但攻擊不需要多,隻要是致命的,一下就夠了。從玄武門騎馬馳來的李世民張弓就是一箭,給了李建成致命一擊。李建成可能至死都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太意外了。在就要成功的時刻,李建成卻大敗,敗得身首異處,敗得家破人亡,敗得昏天暗地。李建成又和他的許多先驅不同,至少,前輩們的名譽還保留著,而他則從此被後世寫成一個很差勁的太子,甚至根本就沒資格做太子。新舊唐書中是有一點歪曲,但相比於後世小說家們的描寫,實在留情了很多。看看明清小說裏的李建成,再看看新舊唐書(成書稍早的舊唐書比新唐書要留情一些),你就知道之所以李建成後來在人們印象中是那樣子,更多還是“得益”於小說。從李建成本人來講,他還是很有才幹的,隻是遇上了比他更強的李世民,運氣太差了。

  李建成的情況應該說比較特殊,和很多前輩不同的是,那些被害人往往都是比害人者強很多的,比如扶蘇和胡亥,而和李建成爭奪的李世民卻是古代典型的明君。因為李世民太出色了,人們雖說對他的作為不無微辭,但也並沒有向李建成投去過多同情的目光。有人根據李世民後來的表現認為李建成實在應該讓位當然是不對的,李淵也好,李建成也好,就是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後來他會那麽出色。而一旦失位,作為廢太子自然悲慘之極,縱能保住命,可是處境也不樂觀。誰也不想如此。有人說後來的宋王成器明智的讓位於李隆基,其實李建成和他的情況不同,宋王當時並不是太子,讓位之後於己無損,而李建成已經當太子多年,而他當太子之初,李世民還沒建那麽大的功勞,讓位無從談起。在鬥爭中李淵站在太子一邊其實是正確的,無可厚非,而且還得說李淵頭腦比前代不少帝王都清醒很多,他深知嗣位之事一旦處理不好,可能會有亡國之險。李建成沒有大過,不廢也是對的。想一想,如果扶蘇、劉據等人都得到父皇這般的保護還能出什麽事呢?不過李淵決心不夠,他不忍狠下心來徹底改變這一切,因為這意味著什麽他很清楚。當陳叔達向皇帝說了“秦王素性剛烈……或有不測之疾”後李淵一聲長歎隻好作罷。曆史和人們開了個玩笑。當皇帝頭腦不清時,被害人往往都是好人;而李淵作的挺好的時候,偏偏李世民是個奇才。李建成隻好自認倒黴。 
  

李倓

  唐朝從開國以來,由於有了太宗皇帝開了先例,因此宮廷鬥爭在唐朝是發生的最多的。太宗自己就不說了,他的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恪等人,還有後來的李弘、李賢、李重潤、李瑛、李璘……幾乎每一代人都有很多因大大小小不同的鬥爭而貶而適而死。從李承乾小時候看來他還是挺聰明的,後來就變得頑劣了;李重潤、李瑛、李璘等人,也都多少有些冤枉,但是作為不突出,名氣趕不上餘下的那幾位;李泰、李恪,都是太宗的兒子,曆史上李世民無疑更喜歡李泰,而李恪,恕我直言,要不是一部《唐太宗李世民》大而特的渲染楊妃(也就是劇中的吉兒,她是挺受寵,但絕不是最愛),從而又渲染出來李恪是李世民最愛的兒子,他們母子也和其他母子一樣很一般,或許李恪是很像李世民,而且李世民的確是有些偏愛他,但是李世民對他並不是最好的,他提出以李恪為太子絕不是要動真格的,隻是發泄一下對長孫無忌的不滿,同時又對李治不甚放心而已。而李泰的耐不住性子而錯誤的向弟弟發出危險信號更令李世民痛心不已。李弘、李賢二人都很傑出,是很值得同情的,但誰讓他們的母親是武則天呢,真是可惜可惜啊。

  到了肅宗這裏,悲劇繼續延伸著。李倓,這個人大家或許了解不多。他是唐肅宗第三個兒子,封為建寧王(皇子一般都是親王,由於肅宗當時算是自立為帝,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隻有等玄宗回來後定位才名正言順,所以在玄宗回來之前,就算是皇子也都是郡王一級,而建寧王沒等到玄宗回到長安就死了)。李倓很有才幹,而且也很英武。安史之亂,李亨一行在馬嵬與玄宗分道揚鑣,然而卻不知所歸。李倓分析了一番後大家決定舍河西隴右而去朔方。一路上“每接戰,常身先”,三軍皆矚目。因此到靈武之後,肅宗有意讓李倓作天下兵馬元帥。要不是有李泌這個大奇人(說實話,古時能從容於仕宦與退隱之間的人,雖出名者為範蠡張良,但他們的退爭不是無奈就是被迫,不像李泌,相對來講自由了很多,而且倒是仕宦上被迫的更多,從肅宗到德宗,三代唐朝帝王都對他恩禮有加,不禁感慨一聲:唐朝就是唐朝)提起舊事,建寧和廣平(廣平王就是後來的唐代宗)這兩兄弟差一點就走了李建成兄弟的老路。事後建寧王對李泌十分感謝,而且敬重有加。廣平王、建寧王還有李泌,這三個人後來交情很好,但是卻不為張皇後(就是先前的張良娣,其實她一開始的作為也挺讓人尊敬的,可是後來卻變了)等人所容,而廣平王是長子,輕易無法動搖(長子還是有這個好處的,唐朝雖然宮廷鬥爭的事最多,但是每次動長子都有一番風波),李泌又得肅宗敬重,而且他對皇家的事也還是很慬慎的,而建寧王則看不慣張皇後和李輔國他們的所作所為,因此總不留麵的和肅宗說起這些事,當然是最受張後等人忌恨的,下場自然好不了了。於是,張皇後等人就誣蔑他恨不得為總兵,又曾在半夜“捫其兄”(就是想害廣平的意思),於是肅宗大怒之下,就下命賜死建寧王。有人寫詩歎道:

  信讒殺其子,作源自上皇。肅宗心忍父,可憐建寧王。

  不記在東宮,時恐罹禍殃。何個循故轍,讒口任翕張。

  君子聽不聰,佳兒被摧戕。遺恨彼婦寺,寸牒寧足償!

  其實從他對李泌的那件事來看,李倓絕對是個孝友的人,沒有野心,而且和李俶(廣平王,後來又改名叫豫)兄弟情深,真真死的冤枉。不過唐朝弟圖兄的事太多,肅宗這麽做固然太過了,但是也還有其合理性在內,隻是他沒有合實一下就做出決定,實在有些說不過去。李倓死後,李俶十分傷心,每次談到他時都嗚咽涕泣,直至若幹年後他登基為帝,仍然對弟弟念念不忘,先是追封李倓為齊王(肅宗後來就是反悔了都沒給自己的兒子一個皇子應有的地位——感覺齊王在唐朝真是一個不吉利的封號,凡封齊王的人都沒有善終),後來更是“以倓當艱難時,首定大謀,排眾議,於中興有功,乃進諡承天皇帝”(進諡皇帝是有先例的,比如讓太子位的李憲就被追諡讓皇帝)。看多了兄弟相殘的事,忽然覺得這對友愛的兄弟實在讓人感動,玄宗雖也有此令名,但一紙不許兄弟結交大臣(大意如此)的詔書露出了馬腳,豈如代宗這般自然?但是,代宗時李倓已經死了,如果他還活著,代宗還能對他那麽好嗎?這是值得商榷的事。唐朝若幹類似事件無不給後世留下教訓,肅宗錯殺建寧王也影響了很久,這次教訓後來保住了兩位皇帝:代宗和順宗。

  生在和平時期固然幸福,但生逢亂世也未必不好。安史之亂中,李倓表現出了他的才幹,但曆史給他表現的機會實在不多,首先兵馬大元帥不能讓他來做,而且沒過多久他就死了。唉,如果他能活下來,也許後來還會有一番作為的。我倒覺得,李倓所欠缺的就是那顆野心……


趙德昭&趙德芳

  宋朝這樣的事比唐朝少了不少。整個宋朝最著名最有疑問的莫過於宋太祖之死以及這以後發生的一些事。伴隨著斧聲燭影的迷團,太祖的兒子德昭德芳的死也都成為了趙光義非正常即位的佐證。同為太宗,李世民事情辦得幹淨利落,血濺玄武門,且不論對錯,這麽做法,卻著實有一番男兒的陽剛之氣;而趙光義這種天知地知他自己知別人無從知曉的陰謀,倒也反映了宋朝的纖弱陰柔——唐宋兩朝的基調似乎從開國就已經定下了。

  自然,趙德芳的  趙德昭&趙德芳

  宋朝這樣的事比唐朝少了不少。整個宋朝最著名最有疑問的莫過於宋太祖之死以及這以後發生的一些事。伴隨著斧聲燭影的迷團,太祖的兒子德昭德芳的死也都成為了趙光義非正常即位的佐證。同為太宗,李世民事情辦得幹淨利落,血濺玄武門,且不論對錯,這麽做法,卻著實有一番男兒的陽剛之氣;而趙光義這種天知地知他自己知別人無從知曉的陰謀,倒也反映了宋朝的纖弱陰柔——唐宋兩朝的基調似乎從開國就已經定下了。

  自然,趙德芳的死更可疑一些,以二十三的年紀,怎麽就死了呢?趙光義當然十分可疑,但就算我們把他從陵墓中拉出來訊問,他也會把自己洗脫得幹幹淨淨。總之,沒有確鑿的證據,誰也沒法說清這件事,就是把趙德芳也拉出來問的話,他自己也未必知道自己是怎麽死的。太平興國六年就死了的趙德芳,當然不可能成為小說中仁宗朝包拯他們的救星八王了,奇怪後人為什麽在這樣一個人身上做文章。比較而言,德昭的死好像更無謂了一些。北征不利,有個晚上連宋太宗都找不著影了,軍中擁護德昭為皇帝。事後趙光義當然一肚子氣,德昭又諫言不行太原之封的事,放在誰身上能不發火?要說趙光義真無殺機,也把他想的太好了,但是“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這句話,怎麽看怎麽像句氣話,倒未必當真是要德昭的命。而且以趙光義的為人——一向以陰謀行事,這麽明目張膽的殺德昭恐怕也是他不樂於采用的方法——怎麽也得讓他死的不明不白才顯太宗手段(嗬嗬,開個玩笑了,喜歡宋太宗的人可別當真哪),德芳不就是一例嗎?還有廷美,德昭德芳的叔父,也算是被趙光義壓迫至死的,也有些不明不白。然而那句更像是氣話的話卻讓趙德昭怕極了,想來想去,他一定是覺得以後前途難測,與其這麽煎熬的度日子,還不如一死來得暢快。其實想想,本來感覺趙光義對趙德昭還是不錯的,終太祖之世都未曾封王的德昭(當然這可與失愛不大一樣,“太祖以德昭衝年,欲其由漸而進”,不排除也有失愛的原因在內,因為受宋後影響,這夫妻二人就是喜歡德芳的)在太宗時得到了王位,“詔與齊王廷美自今朝會宜班宰相之上”。似乎這位叔叔對這個侄兒還是不錯的,但是在權力麵前親情顯得太無力。德昭揮劍自刎,也有其對處。他很清楚這份親情對他來講其實是沒什麽用的,頂多就是那麽一點障礙,但是命運已注定,他又能逃脫的掉嗎?說不定,以後會死的更慘。就這樣,趙光義的一弟二侄中總算是有個死的明白點的了一些,以二十三的年紀,怎麽就死了呢?趙光義當然十分可疑,但就算我們把他從陵墓中拉出來訊問,他也會把自己洗脫得幹幹淨淨。總之,沒有確鑿的證據,誰也沒法說清這件事,就是把趙德芳也拉出來問的話,他自己也未必知道自己是怎麽死的。太平興國六年就死了的趙德芳,當然不可能成為小說中仁宗朝包拯他們的救星八王了,奇怪後人為什麽在這樣一個人身上做文章。比較而言,德昭的死好像更無謂了一些。北征不利,有個晚上連宋太宗都找不著影了,軍中擁護德昭為皇帝。事後趙光義當然一肚子氣,德昭又諫言不行太原之封的事,放在誰身上能不發火?要說趙光義真無殺機,也把他想的太好了,但是“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這句話,怎麽看怎麽像句氣話,倒未必當真是要德昭的命。而且以趙光義的為人——一向以陰謀行事,這麽明目張膽的殺德昭恐怕也是他不樂於采用的方法——怎麽也得讓他死的不明不白才顯太宗手段(嗬嗬,開個玩笑了,喜歡宋太宗的人可別當真哪),德芳不就是一例嗎?還有廷美,德昭德芳的叔父,也算是被趙光義壓迫至死的,也有些不明不白。然而那句更像是氣話的話卻讓趙德昭怕極了,想來想去,他一定是覺得以後前途難測,與其這麽煎熬的度日子,還不如一死來得暢快。其實想想,本來感覺趙光義對趙德昭還是不錯的,終太祖之世都未曾封王的德昭(當然這可與失愛不大一樣,“太祖以德昭衝年,欲其由漸而進”,不排除也有失愛的原因在內,因為受宋後影響,這夫妻二人就是喜歡德芳的)在太宗時得到了王位,“詔與齊王廷美自今朝會宜班宰相之上”。似乎這位叔叔對這個侄兒還是不錯的,但是在權力麵前親情顯得太無力。德昭揮劍自刎,也有其對處。他很清楚這份親情對他來講其實是沒什麽用的,頂多就是那麽一點障礙,但是命運已注定,他又能逃脫的掉嗎?說不定,以後會死的更慘。就這樣,趙光義的一弟二侄中總算是有個死的明白點的了。 
 

朱高煦

  明朝也不太平。朱元璋第一個太子朱標因受了刺激而早逝,頭三個孩子都已死,在朱允炆和喜愛的朱棣間,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孫兒,可這卻給明朝帶來了靖難之役。

  朱高煦,這又是一個“反王”。和他父親最大的不同是,他沒有成功。因為他父親有了成功的經驗,斷不會容第二個“自己”成功。

  朱高煦也算是以軍功起家,但以唐太宗自擬的他又和唐太宗最大的不同在於李世民是文武雙全,而他則純粹一介武夫。四肢發達的他在靖難之役中自然更得父親歡心,但即位為帝的朱棣此時也深知道嗣位之爭的麻煩,因此還是堅持了立長子高熾為太子。頭腦簡單的朱高煦此後把自己的野心幾乎是公布於眾,毫不隱瞞——古往今來,敢這麽做的人不是有了十二分的把握就是白癡一個。朱高煦當屬後者。不用說太子朱高熾心裏不自在,但好歹還有點兄弟之情沒有太和他過不去,漢王朱高煦的狂妄更引得深受祖父疼愛的朱高熾之子瞻基的反感,有一次高煦諷刺高熾跌倒時說“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瞻基回以“更有後人知警”。別小看這幾句話,幾句話可是針鋒相對呢,瞻基在此小露鋒芒,讓高煦不得不另眼相看。——後來,他就是是敗在了這個侄兒的手裏。

  朱高煦還有一點失策,就是把自己想做唐太宗的想法也公布了出來,他請得天策衛為護衛,就差貼張告示了。唐太宗文治武功,誰不想仿效?可是又有誰的爹那麽願意自己的兒子是李世民呢?換句話說,誰那麽甘心情願做李淵?《射雕英雄傳》裏完顏洪烈曾對楊康說過他們要仿李氏父子,可那是小說,現實中可沒有。朱棣當然不買帳了。兩次拒絕出藩本來就夠朱棣惱火的,在殺了一個叫“野驢”的正在執法的官員後,朱棣的忍耐終於到了極限,要不是哥哥高熾求情,高煦可慘了。可是高煦並沒有領情,仁宗即位後還是野性不改,就這樣直到宣宗登基,朱高煦終於走到了盡頭。

史書載朱高煦起兵做亂失敗被囚,又有書說後來宣宗探監他還死不悔改要害宣宗,於是就把他用一個鐵的什麽東西罩住(什麽東西想不起來了),然後用火燒,結果就這樣慘死了。可是有的史家懷疑明史中的記載是不對的。因為朱高煦起兵倉促,而且沒打就投降了,一個起兵造反者是不會這樣做的,還有種種疑點,因此懷疑朱高煦並沒有起兵做亂,相反是宣宗設下圈套殺害他。明史的記載做不得真,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以什麽來弄清事實呢?反正,不管怎麽講,朱高煦都失敗了,而且死得挺可憐,但也咎由自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esertman 回複 悄悄話 我認為第一個應該是晉文公的長兄申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