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為什麽安葬國民黨軍中將孫殿英在武安
(2007-10-27 08:52:54)
下一個
頑固不化 垂死掙紮
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孫殿英的部隊被國民黨改編為新編第四路軍,調往平漢線新鄉至安陽間牽製八路軍。這段時間,孫殿英勾結國民黨控製運輸飛機的要員,大做黃金買賣,發了一筆大財。
1946年6月,內戰全麵爆發,全麵進入解放戰爭階段。這時,孫殿英部又被改編為第三縱隊,進駐湯陰。爾後,孫殿英一麵抓民夫,拆民房,構築工事;一麵積極協助縣黨政當局訓練地方武裝,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1946年冬,孫殿英奉蔣介石全麵發動內戰旨意,狂言要“鯨吞湯陰,占領林縣城,威懾太行山”。並於10月24日,集結5000兵力,分兩路向湯陰西部解放區發起進攻。
1947年3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解放了黃河以北至汲縣城,平漢鐵路以東廣大地區,揮師北進。4月3日,太行五軍分區部隊攻克淇縣城,又連克回隆、楚旺、宜溝、鶴壁等十處據點,並徹底破壞了汲縣至安陽的平漢鐵路,全部掃清了湯陰城的外圍據點,解放軍主力迅速向湯陰城集結,全麵包圍了湯陰城。
蔣介石得知湯陰被圍後,急令王仲廉率部從新鄉出發,沿平漢線東側前來援湯。在解放軍的英勇堵擊下,援湯失敗。13日,王仲廉重新組織兵力,複率部分三路北上援湯。17日,解放軍主力從兩麵夾擊,迅速插入敵後,將援軍分割包圍,解放軍以營為單位直搗敵群,迫其建製混亂,指揮失靈,各個圍殲,經過兩個晝夜的激烈戰鬥,解放軍擊斃援軍4000餘人,俘獲援軍9000餘人。遭此打擊後,王仲廉率殘部退回新鄉,不敢輕舉妄動。圍殲王仲廉援軍的戰鬥結束後,解放軍主力立即回師湯陰,這時,湯陰已是一座孤城。
為了給孫殿英立功自新的機會,解放軍在圍城前對孫殿英做了不少說服教育工作。多次給他寫信,勸其棄暗投明。但孫頑固不化,一意孤行,決心與解放軍為敵,繼續進行垂死掙紮。
4月30日,解放軍攻城部隊指揮部下達了攻城命令,當晚20時,解放軍打響了奪取城壕前沿陣地的戰鬥。5月1日18時30分,解放軍總攻湯陰城開始。在解放軍淩厲的攻勢下,城內守敵徹底潰亂,紛紛放下武器投降。經6小時激戰,湯陰城內守敵大部被殲。
孫殿英見大勢已去,慌忙率殘部鑽入早已準備好的地道,企圖奪路潛逃。解放軍跟蹤追擊,在城東南角將其團團圍住。孫殿英連續三次突圍,均被擊退。此時,四麵八方“繳槍不殺”、“不要替孫殿英送死”的喊聲此起彼伏。伴隨著喊聲,抵抗的槍聲漸漸稀疏了。孫殿英日暮途窮,驚恐萬狀。2日拂曉,孫殿英頹喪地對副司令說:“投降吧,不中用了。”隨後,他周圍的隨從副官、參謀長們向外喊話:“請別打了,我們繳槍。”至此,孫殿英率領的第三縱隊全軍覆滅,孫殿英等人被解放軍生俘。
不忘舊情 以誠待之
孫部覆滅後,孫殿英被活捉的消息迅速傳開。戰士們恨得咬牙切齒,個個怒發衝冠,恨不能把他即刻剁成肉泥。經部隊首長三番五次勸阻,戰士們仍不能放過他。為了給陣亡的將士報仇,為了給受害人出氣,戰士們拿出所有的步槍,全部裝上刺刀,架成數百米長的刺刀交叉人字陣,讓孫殿英從這頭鑽進,從另一頭鑽出。當孫殿英從刺刀陣出來時,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
孫殿英被押到司令部後,劉伯承司令員親手給他鬆綁。劉伯承司令員說,抗戰時,孫殿英是一個軍長,在八路軍129師懲罰國民黨頑固派時,他曾讓過路,熱情地請首長吃過飯,以後又主動送給八路軍一些槍支。雖然孫殿英現在追隨蔣介石,積極反共,但他過去曾經幫助過我們,我們應不忘舊情,以誠心待之。
劉伯承接著說:“我和鄧政委還要請孫殿英吃頓飯,招待他一下。”隨即,李達參謀長親自準備了這頓飯。席間,大家談笑風生,孫殿英非常激動,一再感謝解放軍的不殺之恩。
當把孫殿英等戰俘押往後方武安時,劉伯承一再叮囑保衛處長張之軒,“這一帶情況複雜,搞不好,半路上會被人劫了去。押送他們時,你要親自去。一定保證安全,不能出事!遵照劉伯承的指示,一路小心,才把孫殿英等戰俘安全押送到目的地——位於武安縣牛頭村的晉冀魯豫軍法處。
孫殿英被押送到軍法處後,受到特別寬待,解放軍把他安排到村民肖連全家,獨人獨院,並派專人照顧。
患上煙後痢 病死武安縣
由於孫殿英感到徹底失敗,精神沮喪,整日抑鬱寡歡,加上他吸食鴉片幾十年,患上了當時屬不治之症的煙後痢,對自己的前景持悲觀態度。盡管如此,軍法處的解放軍戰士為了挽救他,一方麵對他進行政治教育,另一方麵不惜重金到蔣管區買來鴉片,采取逐步減量的辦法,使孫殿英幾十年的鴉片癮戒除。在解放軍戰士寬大為懷的教育下,孫殿英逐步恢複人性,表示悔過。但終因中毒太深,鴉片毒素擴散,不可救藥,於1948年2月病重死在武安縣牛頭村。
孫殿英死後,解放軍戰士和牛頭村村民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用9塊柏木為其做了棺材,將其葬在該村後江溝南崖根,並立碑標示,碑上刻有“孫魁元之墓”。文革期間,牛頭村村民在建戲院時,將此碑拉到工地,做了一塊建築材料。後來,村民又將該碑取下,放置在戲院舞台前。受日曬雨淋、自然風化和人為因素等影響,碑麵已經變得模模糊糊,但碑上字跡隱約可見。
就這樣,國民黨高級將領、陸軍中將、軍閥孫殿英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永久歸宿。
摘自《文史精華》孟慶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