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轉好文:結婚這點事
(2008-07-25 07:07:39)
下一個
人一閑就容易變八,五一放假期間就在一個聚會上聽到三個朋友的八卦故事,都和婚姻有關。
第一個故事:一個朋友閃婚了。他和他女朋友從認識到領證曆時一周,那幾天正幸福得像花兒一樣地在歐洲度假。我問這位堅守了三十多年單身的朋友這次是怎麽了,他說:“我覺得這人吧一輩子總得做一兩件瘋狂的事,所以就先告訴自己一定要和下一個動了心的女人結婚。結果這次還真有感覺了,那就先接了再說。結婚這事有點像蹦極,你得把自己逼到那個位置,高台上大喇叭一起哄後麵人再一推你你也就跳下去了。”
我開玩笑說:“您這聽起來好像不太像蹦極,更像是喝大。先把自己調整到位置,喝一杯就能美起來。”
換成投資圈的概念,閃婚這件事好比投資的時候不做盡職調查就直接簽了合同。曆史上最著名的“閃婚”大概應該算是上個世紀末時代華納毅然決然地委身於美國在線,雙方領導人在北京參加財富論壇的時候偶然間談到股權層麵的合作,三個月後一個石破天驚的交易破土而出。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我當然希望我的這位朋友比當年促成那起並購的時代華納前CEO、那位可憐的萊文先生運氣更好一些。
第二個故事:一個朋友逼婚了。這位朋友和男朋友同居了六年半,一晃已經三十。在這六年的前幾年裏,幾乎是她用前男朋友留給她的幾百萬養著這位現男友。這兩年,這位現男友的事業逐漸有點起色,但就是不提結婚的事。眼看著自己行情越來越少,她隻好直接向男友攤牌要求結婚。男友也不說不,但總是找借口從五一拖到十一,再從十一拖到春節。與此同時,為了鞏固逼婚的成果,她用自己的錢買了房,卻把房子放到了男朋友的名下。在漫長的裝修過程中,她忙前忙後把自己搞成了半個專家,而房子法律意義上的“主人”卻自始至終連麵都沒露過一次。
我問她這是圖什麽。她反問我不這樣又能怎樣。我說你覺得這樣的婚姻有意義嗎?她說她最好的年華都已近給了他。我說假定你能活到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畢竟未來的歲月更長。她說我付出了這麽多我不甘心。
用我們投資圈的術語,這是典型的“用好錢去砸壞錢”。你投了一個項目眼看著快不行了,一種辦法是割肉止損,另一種辦法是繼續投入期待明天。後一種萬一做成了叫“貴在堅持”,萬一沒做成就叫“用好錢去砸壞錢”。問題是,在你做出決定的那一刻,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是幸運小子還是霹靂貝貝。
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位朋友成為霹靂貝貝的可能性偏高,因為從本質上說我不太相信靠感動能夠換來愛情這件事。賭場上如果你每一次輸錢下一把都加倍,理論上講隻要賭場對下注金額沒有限製而你自己又有無窮多的錢可以撲得上去,那麽你總有扳回來的那一刻。但婚姻就不一樣了,因為人的感情不像二十一點那樣有一套天下通行的規則。你可以一路“加倍”地賭下去,但那副牌可能早就被對方不安分的心做了手腳。
第三個故事:一個朋友離婚了。這位仁兄放棄了至少一半(具體安排不詳)的個人資產(估計幾千萬總是有的),毅然決然地娶了一個在上海酒吧遇到的比他小二十多歲的女孩。很多其他共同認識的朋友說起這件事都煞有介事地給出一個還挺學術的結論:這都是因為補償心理!年輕的時候早早結婚,也沒什麽錢,好容易現在有點條件了,就趕緊抓住青春(其實是中年)的尾巴造上一把。
我對他們說:第一,除了當事人誰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到底怎樣,也許人家真心相愛呢!第二,你們做投資的錯過一個交易之後還經常要在同一個領域再找一個交易補償一把呢,別光說別人了。第三,補著補著自然就知道了,這世界上的好姑娘和這世界上的好機會一樣,越看眼越花,越補越補不完,所以隻能有所取舍。生活和生意一樣,都是關於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