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屬於後起的工業國家,在列強排行中並不領先,在領土、人口、殖民地、資源、科技等各個方麵都不占什麽優勢。在二戰各個參戰國中,日本的錯誤是最徹底的,日本的建軍戰略、國家利益戰略、外交戰略與軍事戰略整個來說,是根本不配套的,也是超越自身實力所能及範疇的。這一係列問題決定了其二站失敗的命運。
啟示之一:二戰前日本崛起,得益於“軍事立國”, 分析3000字略
啟示之二:二戰前日本崛起,得益於追求至惡、精益求精。分析2500字略
啟示之三:二戰前日本崛起,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分析2200字略
日本的戰略,所有戰略都有一個特點---短視和自大!
二戰的結果是日本完全被戰敗,二戰以後,日本人眼見搞政治,軍事沒有出路,掉頭搞經濟,但基本的戰略思維方式還是老套,經濟發展目標是成為全球經濟領袖,80年代有段時間甚至叫囂買下整個美國.結果,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爆發金融危機,整個國家經濟深陷失去的十年而無法自拔。此番金融危機,盡管日本金融機構涉及次貸問題沒有歐美那麽嚴重,但日本實體經濟深受打擊,要想翻身很難.目前,日本經濟界普遍認為,日本能不能更快的走出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
終極啟示:一大群螞蟻,如果樹立了一個進軍大海的目標,遲早是要整體進入大海的。一個大國,如果把她的人民,利用某種所謂的精神,變成一大群螞蟻,那要樹立的,應該是螞蟻的目標,可千萬不要妄想進軍大海,哈哈!
讀讀下列新聞,金融危機尚未結束,日本又欲引領世界了:
-------------------------------------------------------
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提出長遠經濟發展目標 欲引領世界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國清):日本首相麻生太郎9日在日本記者俱樂部演講時提出日本經濟長遠發展戰略,即到2020年將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加120萬億日元,並創造400萬個就業崗位。把日本打造成一個能夠“引領世界低碳經濟革命”、“建設健康長壽社會”和“發揮日本魅力”的國家。
麻生太郎說,目前世界經濟正在經曆重大調整期,日本不能再走依靠出口促進經濟發展的老路。為此,麻生提出了以“引領世界二氧化碳低排放革命”、“建設健康長壽社會”和“發揮日本魅力”為三大支柱的經濟增長規劃。依據這一規劃,麻生說,在今後3年裏要創造出40萬億到60萬億的國內需求和140萬人到200萬人的就業崗位。
為了充分發揮節能環保領域的技術優勢,打造“二氧化碳低排放型社會”,麻生提出日本將在2020年左右將太陽能發電規模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二十倍,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並將太陽能係統的價格減半使其可以普及到尋常百姓家,在今後3到5年的時間裏,將太陽能發電設備價格降至到目前價格的一半;要在公立中小學裏集中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要加速建造節能型建築,爭取到2019年有50%的房屋達到節能要求;要積極普及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車,計劃到2020年將這種車的占有比例提高到50%,並力爭打造十個“電動汽車先進典範城市”。
麻生還提出,日本要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實現資源大國計劃。為此他指出,要製定手機回收製度,爭取在今後3年裏回收手機1億台,這樣就能從手機裏回收大約3噸黃金;另外要使廢塑料的回收再利用率達到90%以上。
日本國土麵積僅有37.8萬平方公裏,但旅遊資源比較豐富。因此,麻生提出要“發揮日本魅力”,日本要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旅遊大國,爭取在2020年來日本旅遊的外國遊客達到2000萬,並由此創造21萬個到39萬個就業機會。為達到這個目標,麻生認為必須在2012年在500個地區推進景點建設,為外國遊客到日本旅遊創造好的條件,從而實現旅遊市場規模翻番的目標。同時,加強以時尚、動漫為主導的文化產業出口規模,力爭比目前擴大十倍,提升“日本魅力”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麻生還強調了日本與亞洲其他國家開展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他說,日本將推動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發展,並為此提供幫助。麻生還提議製定“亞洲綜合開發計劃”,在鐵道建設和資金籌措上進行多國間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日本經濟形勢仍在惡化,並且繼續惡化的可能性很大。麻生太郎提出的長遠經濟發展目標旨在改變目前日本的經濟發展模式,發揮日本在環保領域的技術優勢,尋求節能環保的社會發展新模式,同時通過加強國家“軟實力”建設發揮國際影響力,實現社會經濟良性發展。這一長遠經濟發展目標如果順利實施,將對日本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
回複: 關於TOYOTA 與FORT 和小學生與研究生問題的一點思考
來源: 石頭人 於 09-08-09 18:51:25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日本的崛起使世人震驚,它的民族具有一種
自強於人的武士精神,日本的民族魂是它得以發達的內在因素。
戰後日本崛起的啟示有以下幾個方麵:
啟示之一: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技術立國”。戰後初期的日本幾乎進入“石器時代”,民生凋敝,物資極度匱乏。但在二十年後,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靠的是什麽?靠的是人力資本的積累,靠的就是“技術立國”這四個字。日本政府注意到,要使國家經濟迅速恢複,躋身強國之列,必須集中全國的資源優先發展重工業。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派有澤廣巳在主持“日本複興計劃”過程中,推行“傾斜生產方式”,
不計收益得失,將有限的物質資源集中投入在煤炭、鋼鐵、電力、化工四大重工行業,嚴格限製輕工業發展,部分輕工業由於無法從內循環的重工業體係獲得資源而被迫停產。日本人的生活水平被壓到極低,隻能靠本土殘存的農業生存。農地改革又使農民被迫承受很低的糧食收購價格和高的稅收,糧食和極少量生活必需品均采取統購統銷,按人頭配給,自由市場則被取締,每個日本人每天隻有四隻火柴的定額,一年才能得到一塊肥皂。
由於重工業在初級發展階段具有內循環的特點,很少提供最終產品,自然也就沒有利潤,日本政府用發行貨幣的方式彌補帳麵虧空,現金、存款、國債都在劇烈的通貨膨脹中化為廢紙,日本上層與人民同甘共苦,絕不先富。經過數年的艱苦努力,日本再次重建了獨立自主的核心產業,最終能夠做到出口成套設備,進口原材料。戰敗雖然使日本喪失了無法估量的社會財富,但人才猶在,希望猶在。大和戰艦雖然沉沒,但曾經建造了大和戰艦的大量熟練技術工人,鋼鐵、航空、機械、電子、光學、化學等各門類的技術及技術人才完整地保存了下來。物質財富可以被摧毀,但近百年工業化曆程積攢的人力資源是任何國家都無法剝奪的。飛機工廠改造汽車,造艦工廠改造輪船,造瞄準鏡的工廠改造照相機。
工程技術人員日以繼夜、以廠為家、不計報酬、默默奉獻,在基本的食品配給都無法充分保障的條件下,
使日本渡過了戰後最艱難的歲月,工業重新運轉起來,產業大軍又成建製地回到崗位,並將日本逐步推入“黃金時代”。
啟示之二: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戰後最負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寫就《激蕩的百年史》,總結日本民族如何戰勝困難、目光遠大、勇猛進取、善於學習、追求完美。他說日本民族具有一種止於至善的專業精神。除非不做,做什麽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於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曆經明治維新和戰後經濟奇跡,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之主因。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有三位導師。第一位導師是道奇,道奇計劃之道奇也,他教導日本人要發展經濟,首先是穩定貨幣金融,將日元與美元匯率固定於360日元,即道奇之傑作。“這個匯率出台後,日本便以這個匯率作為日本經濟活動的中心。這一匯率穩定了日本的經濟,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日本的出口,複興了日本經濟。”(吉田茂語)第二位導師是戴明,全麵質量管理之父也。德魯克說,質量管理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完美運用、臻於化境的卻是日本人。第三位導師就是德魯克自己。他教會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戰略和實施目標管理。德魯克對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歲時被榮聘為東京大學研究日本藝術文化的教授,引以為傲。德魯克與吉田茂英雄所見略同。
二師皆以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處,便是那種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專業精神。無論做什麽,皆力求最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
此種精神之背後是異常謙遜的學習態度,永遠不懈吸取他人長處之開放胸懷。盛田昭夫說:“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飛躍進步,奧妙就在於企業經營者始終認為日本在一切領域中都落後於他人,從而產生一種緊迫感。他們情願以歐美各國的學生自居,堅持交學費,學習經營手法,吸引新技術。”“在日本,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日本人不管從事何種職業,對本質工作均抱著尊敬態度。”
淺嚐輒止、短期利益、多賺快錢、什麽好賺就做什麽,乃至於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坑蒙拐騙,是不同於當今中國社會之普遍心態。
啟示之三: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夫曾經指出:“從明治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戰後經濟的發展非常驚人,為世界所重視,造成比情況的重要原因,可歸結為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後日本物質資本存量幾乎蕩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還大量存在。” 日本重視教育的曆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法令》時,就在《學製布告》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
要在全國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務不學之人”,
接著,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國實施義務教育,大約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從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範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筆法國早10年。目前,在我國13億多的人口中,文盲還占相當的一部分。可見,普及初等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正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
“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
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