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天以曉生死,學儒以知人生

平常上文學城網站我的中國,看看時事,發發言。說多了,心說起個博客吧,全當收集後自己的發言吧,以後要查也有個好去處。歡迎留言。
個人資料
正文

從性本善說起

(2007-09-22 18:16:24) 下一個

《孟子·公孫醜上》篇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具有四體也。”

儒家以人性本善為出發點,構建了以“仁政”為特點的一整套治國方略。這本是儒家先賢基於對封建專製社會的觀察而得出的結論。隻是有個要求,皇帝需是個聖人,方能以身作則,眾人隨之。在封建社會,仁政算是最佳選擇。很可惜,孔孟的捧上神壇,性本善的思想就左右了中國人2000多年。曆朝曆代無不希望有位善良的君主來施行所謂的“仁政”,這種執政思路一直延續到今天。

再細察曆史,並不是所有的朝代都采用儒家的主張。例如秦,在商鞅變法的後期法家思想指導下,統一了中國。可惜中國的法家,一貫主張君權獨斷,法是君王的法。《商君書·修權第十四》說:“權者,君之所獨製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秦始皇自稱皇帝,權力超過古之三皇五帝,也正是法家君權獨斷理論的特定表現形式。它對中國封建社會所帶來的影響,集中表現在,兩千餘年來,幾乎沒有一個人去想我們為什麽非得要有一個皇帝?

治國的根本在於吏治,吏治不清,國家必亡。對吏治,儒家諸人主要是提倡官員的自我教育,也就是要“修身養性”,“從孩子抓起”,在國家設立的“庠”、“序”、“學”之中,大力推行道德教育。這種做法,聽起來很不錯哦。如果人人都能夠成為道德上的完人,腐敗就沒有了。可惜人類,除了真假,善惡,還有個美醜的概念。人皆以吃山珍海味,穿林羅綢緞,住高級別墅等享受為美,這也是人性。腐敗就源於人對所謂美的東西的追求。道德與對美的東西的追求發生衝突的時候,人會怎麽選擇呢?尤其是對沒有約束的皇帝而言。號稱名君的李世民晚年也開始修造宮殿,貞觀十一年在東都洛陽修飛山宮,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宮,勞民傷財。儒家所謂的內聖外王,始終是一個夢而已。

二千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中國曆史表明,以人性本善為出發點的“仁政”無法製止皇權專製製度下吏治的腐敗,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敗亡在自己的手中。吳晗先生說: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貪汙史。中國吏治之腐朽是中國傳統專製製度的不治之症。中國封建社會的曆史幾乎就是一部腐敗與暴亂相循環的曆史。

這就是性本善的思想加上封建皇權專製的惡果。

西方文化,源自古希臘與古希伯來, 古希伯來人的宗教——猶太教以及猶太教的變種基督教。西方人,絕大多數都是基督教教徒,基督教主張原罪說,也即性本惡。古希臘,蘇格拉底定義的“善即知識”貫穿了古希臘哲學,而“善即知識”的觀點本身即隱喻人性本惡,因為知識不是與生俱來的。

民主及民主思想源自古希臘。雅典民主政治自梭倫改革開始,到克裏斯提尼改革時確立,伯裏克利時代發展到頂峰,其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西方民主製度建立以前,專製也貫穿了西方的曆史,十四世紀意大利文藝複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把歐洲曆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二是「黑暗時期」。黑暗時期持續了將近一千年。當然,由於曆史的連貫性,現在基本不說那是黑暗時期了。但是那段時期,特權階級是極其腐敗的。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會,是西歐各國最有勢力的封建主。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賄賂當選的,教皇賣官鬻職,提拔親故。高級教士都過著奢侈淫逸的生活。

西方的曆史證明,性惡論加上專製製度,也無法避免吏治的最終腐敗。

結論:不管性善性惡,東西方的幾千年的曆史都證明,專製無法最終避免吏治的徹底腐敗。所以,要想長治久安,專製是首先必須消滅的。

西方人,在15世紀左右,搞了一個文藝複興。文藝複興,始於但丁的《神曲》,以含蓄的手法批評和揭露中世紀宗教統治的腐敗和愚蠢,掀起了對古代希臘民主與文化的研究熱潮。這就是後來所有西方的憲政民主初步的觀念基礎。

性惡論,是西方法治的思想源泉,再加上民主的曆史淵源,最終產生了今天的西方社會。

於是,以性惡論為思想根源的民主製度,就是人類社會的最終答案嗎?

可是西方民主社會的代表美國,可真夠惡的。其醜惡的建國曆史就不去談了。直至今天,美國的大兵還在伊拉克隨意殺人。它的影視文化,無不充斥暴力。西方的現代文明,對這個世界的破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國,性善論的思想雖然沒有誕生出真正的法治,中國的封建社會,雖然沒有走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環怪圈,但是原始的、封建的、以及工業時代前的自然農業經濟對整個自然界,人類生態環境的破壞卻是最小的。在某種程度上,對整個人類社會的長治久安,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對中國人而言,性善論的思想根深蒂固。性善論加上專製製度肯定是不行的。可是性善論,無法作為現代法治的思想基礎。就算是加上民主製度,會給中國人帶來長治久安嗎?還有其他選擇麽?

還好,中國人的聖人裏,有一個老子,他說道法自然,於是人性即自然,無所謂善惡,善惡觀念的形成,與後天有關。你入基督教,即認為人性本惡,你學儒,即認為人性本善。對惡人,需得立法,對善人,自然有其心法的道德約束,道德的起點,自然比一般的法律為高。無論如何,你承認人性本自然,法治是必不可少的。於是乎法治,就有了思想支撐。

性本自然,不僅是善惡的起點,而且是真假,美醜觀念的起點。你承認性本自然,也即承認自然為真,於是源於自然而生的人類的自由,平等等等支撐民主法治的觀念自然就有。民主法治也就有了起點。承認性本自然,你也承認自然為美,對自然界產生的萬物,包括人類自身,你也就有了自然的欣賞尊重之感。

各位大師們,想想老子吧!

李察天寫於 2007/09/2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