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長白山

喜好詩歌,唱歌,攝影,再湊個趣兒,嚐試寫故事,和散文。
個人資料
正文

觀《尼克鬆在中國》

(2011-02-22 15:50:57) 下一個

觀歌劇《尼克鬆在中國》(附圖)
今年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重新上演歌劇《尼克鬆在中國》,想必該歌劇有很多版本,近年上演率增高。歌劇取材於 1972年尼克鬆訪華,主要角色有尼克鬆、毛澤東、周恩來、江青、基辛格等。這部歌劇具有19世紀浪漫主義歌劇的宏大莊嚴特性,首演之後廣受歡迎,是上世紀下半葉重要的歌劇作品之一。該劇是美國作曲家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作曲,詩人艾麗斯•古德曼(Alice Goodman)作台詞的一部三幕歌劇,1987年在休斯敦首演。大都會歌劇院首次上演這部歌劇,由亞當斯親自擔任指揮。該編劇在寫作之前準備了兩年,閱讀了大量有關曆史和中國領導人的書籍,借鑒詩歌形式將尼克鬆訪華升華到曆史與現實的概括、哲學的思考及人性的揭示。劇中使用了大量的隱喻、雙關語等,讓觀眾會別有一番回味。該劇音樂和舞蹈都很美,扮演三軍儀仗隊合唱隊莊嚴肅穆地唱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尼克鬆和周恩來互相祝酒的場景,作曲家還引入了當年解放軍樂團演奏的堪薩斯州州歌 《山腰上的家》的旋律,盡可能地還原曆史場景。雙方領導人觀看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的舞蹈場景,長達20分鍾,令人耳目一新。
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係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本月於多倫多加拿大國家歌劇院將於下個月上演的《尼克鬆在中國》。這已經是袁晨野自2004年以來,第6次在該劇中扮演周恩來。這是我去年在當地歌劇學院班看的一幕場景。。

觀歌劇《尼克鬆在中國》(修改稿)

擋住太陽的光芒
也遮蔽月亮的光輝

黑夜
一排桌子
一排椅子
一架鋼琴
一個抽水馬桶

周恩來
孤獨瘦小 東方人
尼克鬆和夫人及其隨從
江青毛澤東
都是高大洋人

飛機降落 
中美握手序幕
省略

序幕
周恩來鋼琴獨奏
演繹序曲,黑夜見證
尼克鬆時代的使者
說比唱得好
百老匯的新星

毛澤東周恩來是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此刻
不爭楚河漢界
不做黑白生死
最後風雲定盤國際象棋

麵向光明
把陰影留在身後

沒有高山,不見河岸
攀登在沒有山的高原上
跋涉在沒有水的河流裏
周恩來桌上獨步
徘徊由西向東,自東向西
再西向東,再東向西
桌子,周恩來最後的舞台
最後的漫步
信心和陰影徒增

太陽照耀的地方
沉默著群山,沉默著河流
桌下賓客起舞
尼克鬆真正交際舞者
舞步為之沉默

偉人伴侶,江青
時代最後的舞者
沒有跳完忠字舞

毛主席,最後的鬥士
一言不發
留下最後一盤棋
拾起英文報紙
坐上馬桶
痛快淋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