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紐約時報》找文化創(ZT)

(2008-01-23 05:09:51) 下一個

本文作者 : 清雲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王?坪

紐約時報》是世界知名的報紙之一,它不但針對國際政治與經濟時事提供精辟而具影響力的分析評論,更廣泛地報導科技、時尚、藝術及文化等方麵的新聞,其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創意資訊,有助於我們開展文化視野,激發創意所需要的文化意識。所以,本文將以九則《紐約時報》的報導案例,讓您感受一下世界各地文化創意的活力及其背後的啟示。 

飲食與服裝
?
飲食是最能展現文化創意的代表產業之一。《紐約時報》在<噴墨印表機做壽司 菜單可以吃>1一文中,報導芝加哥的莫托(Moto)餐館的主廚坎圖(Cantu),以各種食材做出可以吃的紙,並以調配的有機食物為油墨,將壽司或其他菜肴以圖樣的方式由噴墨印表機列印出來,創造出科技與美食結合的有趣烹調風格,受到美食評論家的讚許,同時也吸引了許多喜歡享受新奇用餐經驗的客人。而在<現實作料 化出科幻美食>2一文中,則介紹另外一些以科學料理為特色的餐廳,包括芝加哥的Alinea餐聽、半島飯店(Peninsula Hotel)的Avenues餐廳,及西班牙布拉瓦海岸的El Bulli餐廳等,以超乎傳統的科學方式調配各種口味,甚至將離心機、脫水機,以及以化學和科技改變食物的方法做為烹調的創新工具,提供如科幻小說中的前衛美食。
 此外,有機食物也為服裝材料的創新帶來靈感,在<食物有機 衣服為何不行?>3一文中,報導了所謂「生態時裝」(eco-style)的概念,其構思主要是出自於環保團體鼓勵服裝設計師,以能夠再生、重覆使用或汙染程度低於傳統材質的織物,如竹子、玉米、有機棉花等,來設計服裝。而且這類以環保概念織物製成的商品,未來可能跟有機食品與美容產品一樣具有可觀的商機。

空間的再造與再利用
空間的再利用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課題之一。《紐約時報》在<景觀改造 廢墟重生>4一文中,報導了幾位景觀建築師在廢棄土地上重建景觀的案例。例如,詹姆士·康諾(James Corner)正計畫將前紐約市垃圾掩埋場,一個高度工程化的垃圾山改造成比中央公園還要大三倍的公園。德國設計師彼得·雷茲(Peter Latz)將廢棄的鋼鐵工廠改建成花草盛開的大型公園,其中的鼓風爐變成了懷舊紀念碑,礦坑提供給攀岩者攀爬,舊的冷卻池則變成遊泳池。此外,李查·海格(Richard Haag)在1970年代所設計的西雅圖瓦斯廠公園,目前已成為西雅圖市及華盛頓州的指定地標。除了垃圾山及工廠外,古茲(Geuze)則在鹿特丹將一座停車場的屋頂變成活潑無障礙的空間,希望藉此新廣場作為鹿特丹港的回憶,並找回該城市的自我核心意識。

在<開羅舊城區 更新願景>5一文中,《紐約時報》報導了阿加汗文化信托基金會(Aga Khan Trust for Culture)為了改進開羅給人們舊有貧窮與沒落的象徵,在使用了好幾個世紀的垃圾山上,新建一座麵積廣達30公頃的阿茲哈公園(Azhar Park),希望利用這個華麗的山頂公園,使這個逐漸沒落的舊回教市區起死回生。然而,報導中認為阿加汗文化信托基金會僅致力於保留古老社區的特色,及培養更深的社區意識(shared identity),而未能將該公園做為回教世界與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是基於一種狹隘的曆史觀。因為它忽視了開羅、卡薩布蘭加、貝魯特或巴格達等地,因接纳東方與西方、現代與傳統的文化摩擦,所引發的驚人創造力。

資訊科技
高科技產品常因融入文化創意的元素而產生高附加價值。如在<為科技添點人味>6一文中,《紐約時報》就以隨身碟及MP3隨身聽的各種創意造型為例,說明科技產品也可以成為人性化的小裝飾品。文中引用了一家專為科技產品設計外型的顧問公司主管的話∶「科技的極致是精準、整潔、有組織,有時甚至帶點神奇。用人們喜歡的形式包裝,科技就會變得友善;反之,則冰冷、死氣沉沉。」及「設計可以讓科技柔軟化,讓它化為一種溫馨友善的經驗。」 
 手
機也是科技融入文化創意的典型例子。在<傷心寂寞嗎?下載一個虛擬女友>7的報導中,介紹了香港軟體公司Artificial Life利用手機結合電腦語音、流動視訊和簡訊的功能,發展出名為薇薇安的「虛擬女友」。另一則跟手機有關的新聞<中國大陸手機 訴說愛的故事>8中,指出大陸的作家專為手機讀者發展出一種新的文學型式∶簡訊小說。文中介紹大陸作家千夫長透過簡訊發送公司「出版」他的小說,每次隻刊登70字,每天連載兩篇。讀者就以收簡訊的方式閱讀,而費用則是直接掛在讀者的手機帳單上。

還有一則<軟體代勞,打造音樂事業!>9的新聞,是以科技協助文化創意的案例。文中介紹的是蘋果電腦所發展的「GarageBand」軟體,可以把電腦取樣的各種樂器片段串連起來的,而且軟體可自動把曲子放進一個小小的聲音檔,貼在網站上。因此,這個軟體可以讓對音樂隻有粗淺認識的人,或沒有受過音樂訓練的人,也能創作樂曲,自得其樂。
 

結語
「科技始於人性,創新來自人文」,文化創意雖帶有人文與藝術特質,但未必與科技絕緣。因為藉由科技的協助,文化創意才易於實現,而唯有文化內涵的融入,才能創造符合人性的科技,所以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是相輔相成的。《紐約時報》的資訊提供了讀者各種整合文化與科技的創新案例,觀摩驚歎之餘,我們應該回頭重視自己的文化資產,思考如何從中找出與現代文化結合的創意。

 注釋∶
1.          David Bernstein,(楊清順譯)∶<噴墨印表機做壽司 菜單可以吃>,聯合報,民國94年2月19日,C7版。
2.          Frank Bruni,(田思怡譯)∶<現實作料 化出科幻美食>,聯合報,民國94年5月23日,B6版。
3.          Amy Cortese,(陳世欽譯)∶<食物有機 衣服為何不行?>,聯合報,民國94年4月7日,C7版。
4.          Anne Raver,(朱邦賢譯)∶<景觀改造 廢墟重生>,聯合報,民國94年3月7日,B6版。
5.          Nicolai Ouroussoff,(楊清順譯)∶<開羅舊城區 更新願景>,聯合報,民國93年11月4日,C7版。
6.          Phil Patton,(蔡繼光譯)∶<為科技添點人味>,聯合報,民國94年11月18日,C7版。
7.          Keith Bradsher,(田思怡譯)∶<傷心寂寞嗎?下載一個虛擬女友>,聯合報,民國94年3月8日,C7版。
8.          Howard W. French,(朱邦賢譯)∶<中國大陸手機 訴說愛的故事>,聯合報,民國93年10月22日,C7版。
9.          Michael Walker,(田思怡譯)∶<軟體代勞,打造音樂事業!>,聯合報,民國95年4月15日,C7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