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推遲法定退休年齡,凸顯養老金體製將崩潰 ZT

(2008-11-12 01:03:22) 下一個
中國推遲法定退休年齡,凸顯養老金體製將崩潰

北京消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最近透露,"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采取‘小步漸進'的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  

據北京媒體報道:何平是在剛落幕的中國勞動論壇上透露這一信息的。

由於未形成養老保險轉製成本支付機製,導致企業社會保險費率過高,養老保險金缺口巨大。在這種背景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醞釀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按照有關方案,在2030年前,中國職工的退休年齡將延遲到65歲。

這一舉措,被網民解讀為中國的養老金體製行將崩潰。

有網民認為,這是養老金出現巨大缺口後政府賴帳的表現。

由於政府籌集養老金製度的缺陷和缺乏有效的監督機製,中國的社會保障體製實際上是一項"社會豆腐渣工程"。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政府發不出養老金幾乎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更何況在已經洶湧而至的經濟危機浪潮之下,養老金體製的崩潰應該是指日可待。

但也有學者為政府辯護,廣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所長鄭梓楨認為,推遲退休年齡是一種客觀趨勢。目前,雖然某些城市表麵上還有很多富餘勞動力,實際上我國已經迅速進入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的社會,預計再過十多年,就會比較明顯地顯現勞動力供給下降的情況,因此,即使不考慮養老金缺口的問題,現在考慮推遲退休年齡也確有必要。

對這種論調,獨立學者趙光瑞批駁說:目前我國每年新增勞動力城鄉加起來超過2000萬人,但我國每年實際隻能提供城鎮就業崗位1200多萬個,這意味著每年有近1000萬城鎮人口找不到工作,這種情況還要延續多年。如果將法定退休延至65歲,必然會進一步減少就業崗位,加劇就業矛盾。一部分人延遲退休,另一部分人就要延遲就業,這其實沒有從根本是解決矛盾。

從另一麵講,企業發展也需要新陳代謝,延遲退休不利於企業的知識更新和技術更新。

目前,許多行業為了發展,采取"內退"、"退養"等多種形式,單位部分職工在法定退休年齡還未到的情況下實際上已經脫離崗位,以此來實現企業的吐故納新,保持競爭活力。國家延遲退休,顯然不符合行業發展要求。

網友們對此發表評論說,中國政府繼推出允許土地自由流轉、斥巨資修建鐵路刺激內需,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之後,又推出這一舉措,實屬在經濟危機麵前亂了陣腳,這也顯示出中國社會危機的臨界點可能已經悄悄到來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