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盛開幸福花
(2008-10-25 23:47:01)
下一個
天路盛開幸福花
——記守護千裏新藏線的武警交通八支隊
本報通訊員 舒春平 溫常青 本報記者 陳勁鬆
發布時間: 2008-06-15 08:13
來源:光明日報
站在山頂似乎能看到地球的彎曲度,滿載貨物的車隊暢通無阻……這是6月12日,記者在橫穿海拔6700米的界山達阪的新藏公路上看到的景象。
2002年初,武警交通八支隊承擔起新藏公路西藏境內1375公裏的養護保通任務。6年來,在這個被生物學家稱為“生命禁區”的地方,廣大護路官兵挑戰極限,前赴後繼,用熱血和生命忠誠守護這條“鋪在雲端的天路”,譜寫了一曲維護民族團結、造福各族同胞的動人篇章。
在八支隊保障中隊,每次點到戰士黃帥的名字時,全體官兵都齊聲答:“到!”支隊政委薑雲生含淚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黃帥的父親曾是高原上的一名老兵,為追尋父親的足跡,黃帥告別大連美麗的海濱風光來到新藏線,剛完婚就隨部隊向阿裏高原開進。一次,他帶領3個戰士向阿裏運送物資,在途經海拔5200米的黑卡孜達阪時,因極度高原缺氧引發腦水腫,獻出年僅25歲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說:“如果我死了,就把我埋在新藏線,我要永遠守護天路。”
一個生命倒下了,一個路標立起來。在烈士守望的新藏線上,一茬茬像黃帥一樣的護路官兵,把青春和汗水傾灑在這天路上。
界山達阪地區高原凍土凍融翻漿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是困擾完成養護保通任務的“瓶頸”。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支隊專門成立攻關小組,爬冰臥雪,利用半年時間,掌握凍土層翻漿規律,研究出“入冬前開挖盲溝導流,冬季巡查疏導排水”的整治措施,徹底改善了路況。為了掌握新藏線凍土、翻漿、沙害等病害的整治技術,43歲的支隊總工程師郭誌明跑遍新藏線的每一個角落,為此,他患上高原高血壓、心率不齊、心動過緩等多種疾病。
6年來,交通八支隊官兵還攻克了“草原沙化病害”等7個世界高原公路病害難題,界山達阪、多瑪溝、日鬆橋等長年翻漿、雪害、陷車的“卡脖子”路段得到徹底整治,通行能力和安全係數得到大幅度提高,新藏公路被稱為“高原高速路”。
新藏公路橫跨昆侖山脈10多個雪山達阪,尤其是海拔5000多米的“死人溝”和海拔6700米的界山達阪,過去在這裏凍死、患高原病死亡、翻車死亡時有發生,是過往旅客和司機聞之色變的“鬼門關”。6年來,廣大官兵時刻把各族群眾的安危放在心頭,哪裏有險情就戰鬥在哪裏,把一道道“死亡溝”、“鬼門關”變成幸福平安路。
為保證過往旅客遇到險情時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援,八支隊官兵沿線設立13個車輛事故報警點和27個醫療救助站,每隔5公裏樹立起“有困難找武警”的指示牌。
今年元月,阿裏地區遭遇強降雪天氣,大雪封路,100多台車輛和500多名司乘人員陷入困境,八支隊官兵接到救援命令後,迅速出動400多名官兵投入除雪保通戰鬥,官兵連續奮戰4天4夜,疏通道路,保證了藏胞按期返鄉過年。
2007年3月,新藏公路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暴風雪襲擊,沿線三個縣、五個鄉鎮成為雪域孤島,800多藏胞和近2600頭牲畜被困雪海。八支隊三大隊官兵火速出動,一邊用裝載機破冰開路,一邊組織人工運送救援物質,經過20個小時的晝夜奮戰,終於打通一條通往救災現場的生命通道,保證了救災物資及時運送到受災群眾手中。
近年來,八支隊共參加搶險救災3000多次,解救被困車輛1300多輛,解救遇險群眾4000多人。今年1月27日,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和主席向巴平措發來慰問電,稱讚八支隊官兵是“人民群眾的守護神”。
八支隊養護的新藏線路段貫穿阿裏、日喀則地區的16個鄉鎮,沿線居住著藏族、門巴族等少數民族群眾8萬多人。路通了,如何讓生活在新藏線上的各族群眾盡快脫貧致富,過上文明富裕的小康生活,成為八支隊官兵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支隊長邢秀銀動情地說,作為高原護路軍人,我們承受著常人所無法想象的苦,但看到新藏線那些比我們過得更苦的各族群眾,我就常想,如果我們高原軍人的苦,能換來西藏各族同胞的福,這種苦更是一種幸福。
新藏公路沿線農作物比較單一,基本上是以青稞為主,藏族群眾平時所吃的蔬菜都是從新疆葉城經過10多天運來的。因此,在雪域高原上種植新鮮蔬菜,一直是阿裏人民企盼多年的心願。
“不管多難,我們一定要讓藏區群眾吃上綠色蔬菜!”九中隊官兵們在駐地普蘭縣附近開墾出400平方米的菜地,從20多公裏外的果洛鄉運來土壤,搭起溫室大棚,進行蔬菜種植試驗。從選苗、育苗、人工授粉到培植,官兵們一次又一次實驗,逐漸探索出一整套的高原種植經驗,終於收獲了第一批葫蘆瓜、黃瓜、生菜等大棚蔬菜700多公斤。
周邊的農牧民紛紛前來取經學藝。很快,九中隊與縣良種站和農業局結成互助夥伴,向農民傳授大棚種植技術。如今在普蘭縣、噶爾縣,大棚蔬菜發展迅速,達到120畝。僅此一項就使當地農牧民人均收入比往年增加1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