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美新華僑華人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

(2008-10-24 07:37:18) 下一個
北美新華僑華人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

李其榮

(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 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9 )

2007 年 12 月 19-21 日在上海靜安賓館舉行了北美華僑華人問題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國務院僑辦政研司、上海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上海僑務理論研究中心、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主辦。與會代表提交論文 20 篇,有 18 人在研討會上作了發言。大會開幕式由國務院僑辦政研司副司長範如鬆主持,上海市僑辦主任崔明華、國務院僑辦政研司司長王曉萍、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丁誌堅、暨南大學副校長紀宗安在開幕式上致辭。本次研討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來自北美的教授、博士團一行 9 人與中國大陸專家、學者、僑務部門的領導進行“三結合”的學術、情感、心靈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討論內容主要涉及北美新華僑華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問題,包括:移民問題國際化、東西方文化的碰撞、雙語的社會文化作用、華人社會的階級劃分和階級關係、華人文化社區的作用、信教群體、海外人才在中國、理論與方法等。

一、北美新華僑華人政治與社會

美國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李唯博士具有人口地理學的學術背景。她的論文題目是《新移民的地理分布和居住模式:市區唐人街與郊區華人移民聚居區》。她認為,受全球經濟重組、地緣政治演化、及美國加拿大移民政策變化的影響,自 60 年代以來,赴美、加華人移民日益增多。盡管親屬移民仍穩步增長,由於中國及亞洲經濟起飛,華人技術移民及投資者比重近年來持續增加。其結果是華人移民居住模式發生了極大變化。傳統市區唐人街已經難以容納日漸龐大並多元化的移民群體。中產階級及富裕階層新移民往往選擇避開市區唐人街,而直接遷往房屋寬敞、環境優美、學區優良、設備完善的郊區。北美郊區社區逐漸變得多族裔、多語言、多文化、多國家,從而改變了郊區隻是白人聚居區的傳統觀念。該文簡述了北美華人移民現狀,討論了華人移民的地理分布和新移民的居住模式,尤其是比較市區唐人街與郊區華人移民聚居區的異同。本文還討論了多元居住模式對華人移民融入居住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其對中國及北美社會的影響。

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趙小健博士在《華人社會的階級劃分和階級關係》一文中認為,目前在美國的華人人口有 340 萬之多,其中移民約占其總數的 87% 。新移民為華裔社會增添了新鮮血液,也改變了華人社會內部的階級結構。很多移民然如願以償來到美國,但是卻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由於他們以前所擁有的學曆和專業訓練、職場經驗以及社會關係等往往不能在新的環境立即轉化為就業資本,所以許多中產階級人士不得不從社會的底層重新開始。大批新移民的存在為華人所經營的商店企業提供了廉價勞動力,給都市華人聚居點的商業經濟帶來了蓬勃的生機。本文剖析了美國移民政策對華人社會階級重組所起的作用,提出華人社會階級劃分的新概念,並闡述華人社會各階層之間建立在經濟利益上的一種新的相互依存的關係。

新移民國籍問題是討論的熱門話題,但觀點各異。美國德州女子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楊飛撰寫了《新移民國籍問題探討》一文。文章分析了美國華僑國籍的變遷過程並探討華僑的單一與雙重國籍問題。文章回顧了 1965 年以前華僑的入籍狀況,運用美國人口普查局和國籍與入籍局資料,分析了 1965 年後華僑的入籍狀況與決定因素。一個主要發現可以叫做“積極入籍”,就是說,美國華僑入籍比率非常之高。本文還描述了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華僑社區的一個新趨勢“國籍跨國”。文章討論了華僑的單一與雙重國籍問題,回顧了中國雙重國籍的演變,並分析了其他華人祖居地(台灣、香港、澳門)在處理雙重國籍問題上的差異,描述了全球處理雙重國籍問題的新趨勢,討論對華僑采用單一國籍或雙重國籍政策的利弊。複旦大學葛劍雄教授認為,應逐步承認雙重國籍,可采取對等原則,與持雙重國籍政策的國家相互承認,對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或敏感的國家仍堅持不予承認。王曉萍司長明確表明,我國政府不搞雙重國籍,在雙重國籍問題上不宣傳不炒作,她認為搞雙重國籍弊大於利。雖然我國不提倡搞雙重國籍,但可以介紹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處理雙重國籍問題上的做法。

長期以來,研究中美關係的專著,琳琅滿目。但很少有人關注美籍華人如何看待和參與中美關係的論述。美國洛杉磯西方學院美國研究學係教授尹曉煌的論文題目是《“當事者明”:淺析華人移民對中美關係之參與及影響》。作者認為,華人自 19 世紀中葉移民來美至今,由於事關切身利益,始終對中美交往極為關注。容閎於 1870 年代創立中美教育使團,華人在 1905 年間發起抵製美國排華法運動以及二戰期間促進中美聯手參戰,乃至近年來新移民積極推動中美兩國相互了解與交流之舉,均為明證。自 1990 年代起,華人在中美關係上的影響更是與日懼增。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美國華裔人口飛速增長及跨太平洋移民和經濟文化圈之形成與發展,為華人加入中美交流添加了新的內在動力。再者,後冷戰時期及全球化進程裏,中美交往突顯重要,由此為華人參與中美關係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有利的外在條件。

北美新華僑華人經濟特點與作用

北美新華僑華人經濟、特點與作用,受到與會代表的極度關注。餐館業既是華人的重要族裔文化標記,又是華人在海外謀生、就業的重要機會之一。餐館業不僅是華人移民經濟的支柱,為移民社區及其族裔成員提供了創業和就業的機會,從而影響了華人族裔文化傳承和發揚,還極大地豐富了美國的多元飲食文化的發展。來自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劉海銘教授在《“民以食為天”:華人飲食傳統以及華人餐飲在美國的發展》一文中討論了美國中餐業在華人就業、社區建設、人脈關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新華人飲食業在美國的傳播、變遷和紮根,分析其影響及遇到的一些挑戰與問題。本文強調華人餐館業是中國也是美國飲食史的一部份;華人飲食文化紮根於美國社會其實是各種文化在一個移民國家裏的互相磨合,互相適應,互相融化的結果。因此,中餐館的曆史不是一個“同化”故事,一個少數族裔融進主流社會單一文化體係的故事,而是一部多元文化潮流在一個移民國家中日益高漲、勢不可擋的社會史。

從 1979 年到 2000 年,中國向美國輸送了至少 20 萬留學生。其中大部分學習理工,大部分學成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留在了美國,成為高技術、高學位的專業人才。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王作躍博士的論文題目是:《學好數理化 ┅┅ : 1978 年後大陸留美科學家研究》,他認為研究留學曆史,對於新移民研究具有關鍵的價值。本文考察了 1978 年後留美潮流開啟的曆史,理工科學生學成後留美的經曆,以及他們在中美科技發展中的作用。

加拿大懷雅遜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林曉華的論文題目是《直銷中的華人新移民:跨越中國城?》。他認為,在加拿大,華人新移民對直銷的參與是一個突出的現象。本文呈現了直銷公司獨立經銷商的一係列研究結果,並提出疑問:哪些條件促成了這一現象的出現?從事直銷的華人新移民有哪些特點?這些華人企業家采取何種商業和組織模式?更重要的是,直銷是否是一種新的民族商業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區別於傳統的中國城內的華人生意?研究發現,和中國城內的華人經濟類似,華人新移民利用本族資源,通過本族內部聯係和文化傳統,為他們的直銷生意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與老一輩華人移民不同,新的華人移民在銷售產品和吸收新人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跨越出了中國社區。林教授的研究,為研究海外華人新移民的商業行為提供了新的視角。

複旦大學徐培華教授在《新華商——世界經濟中暫露頭角的新生力量》一文中討論了新華商的八大特征、發展趨勢和麵臨的新挑戰。新華商的特點是:教育層次較高,國際視野廣闊,開放意識濃厚,經營理念創新,學習意識強烈,商務經驗豐富,關注人才培養,民族責任感強。海外新華商的發展趨勢是:新華商發揮比較優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趨勢;新華商重視科技進步、加速企業轉型的發展趨勢;新華商增強社會責任、注重文化融合的發展趨勢;新華商改善家族模式、推行現代管理的發展趨勢;新華商運用華商網絡、與世界經濟共發展的趨勢。但是,新華商也麵臨挑戰:一是華商企業傳統經營方式轉變的難度和問題;二是華商企業家族經營的前途和問題;三是華商企業發展中文化衝突和融合的問題;四是華商企業投資方式、融資渠道的問題;五是華商企業參與政治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問題。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盧漢龍在《發揮新華僑在全球化經濟中的人際媒體作用》一文中論述了新華僑在溝通中國和世界中的人際媒體作用。他認為,隨著教育程度和職業地位的改變,新華僑在國外的社會網廣度和強度(層級)都在相對提高。新華僑的海外“中國資源”關聯者都身兼主體與媒介的雙重角色,他們縮短了所在國與中國的溝通距離,發揮著雙向傳遞信息、破譯異文化符號的作用。全球化經濟帶來全球文化的碰撞,新華僑華人作為兩棲或多元文化的載體,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李其榮教授的論文題目是《新華僑華人的職業結構及影響因素——美國與加拿大的比較》。新華僑華人在法律上沒有界定,在學界有不同意見。李其榮教授認為,從 20 世紀 70 年代以後進入美國和加拿大的華人應被視為新華僑華人。海外華僑華人大約 3500 萬,其中美國華人有 330 萬,加拿大華裔有 120 萬。美國和加拿大新增加的華人人口中,新華僑華人約占 2/3 。加拿大的新華僑華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其中 70% 以上集中在多倫多、溫哥華。 19 世紀至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華人移民基本上集中在西海岸地區,從 1970 年開始,華人集中而居的狀況開始發生變化,區域分散化趨勢日漸明顯。從 70 年代以來,美國和加拿大新華僑華人的職業結構總體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即由體力型向智力型轉變。新華僑華人的經濟地位與過去老移民相比,提高了很多。但是,新華僑華人中貧富差別嚴重。影響新華僑華人職業結構的因素包括:第一 , 美、加、中三國移民政策的調整,放寬了對移民出境和入境限製;第二 , 華人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即祖籍結構多樣化、年齡結構年輕化、男女性比趨於平衡,影響了其職業結構;第三 , 知識結構的變化和勞動力市場也對新華僑華人職業結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北美新華僑華人文化教育與宗教

北美新華僑華人文化與教育,涉及子女教育、雙語教育、宗教等問題。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周敏教授是從社會學視角來研究新華僑華人問題的。她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一文中認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傳統家庭對下一代的期望,而教育則被看成是達到這一期望值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美國,華人移民家庭除了受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儒家觀念影響外,還出於更實際的原因。讀書的目的不是單純做“官”和“耀祖光宗”,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子女將來找到一份高薪和穩定的職業,成家立業,在主流社會立足。另外,一些華人父母還把子女的成功當成他們的“社會保險”( social security ),以便將來可以靠子女為他們養老送終。因此,督促子女念好書、上名校是華人家長的頭等大事。本文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一是從移民家庭的角度看代際關係(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文化衝突( bi-cultural conflict )對子女教育的正負麵的影響。二是從華人移民社區的族裔社會環境( ethnic social environment )的角度探討特定的族裔社會結構如何直接和間接地影響教育,為移民家庭、尤其是貧困的新移民家庭,提供主流社會所缺乏的精神和物質資源和一種保護性的社會環境。以緩和代際衝突,使青少年一代免受外界的各種不良影響,並為其提供有利的學習和成長條件,使之能在美國主流社會立足,並穩步健康地向前發展。本文的重點在於揭示家庭與族裔結構的互動功能,這種功能不僅在於推崇教育的價值觀,還在於如何使這種價值觀得以實現。

美國薩夫勒克大學副教授鄭達的論文題目是《雙語的橋梁:試探華人社區報紙和雙語的社會文化作用》,本文介紹了報紙《舢舨》的創辦背景及使用雙語的原因;討論中英語言的對譯可能和雙語的政治因素;探討中英版麵的對象、區別和作用。中英文版麵的文章布排和內容,因讀者對象不同,不盡相同。即使同樣的內容,因具體的細節或者記者的觀點的區別,也時有刪減。中文版主要針對來自大陸、台灣、香港的第一代移民,提供許多生活、社會、法律、醫療、財務等方麵的信息指導,而英文版則適應於所有對華埠或中國亞洲文化有興趣的英語讀者,包括第二、三代華裔、亞裔、其他族裔等。正因為此,《舢舨》這份極具特色的社區報紙,成了協助新移民踏入主流社會協助華裔與社會各界相互溝通的雙語橋梁。

美國華人宗教在國內學界研究比較薄弱,在國外卻有一定的深入。美國普度大學楊鳳崗的論文題目是《北美華人基督教的社會曆史和現狀》。他認為,最早的華人教會是由美國人為中國人而成立的。 1965 年美國出台新移民法後,華人人口的迅速增加促成華人宗教的迅速而多樣化的發展,基督教迅速發展為北美華人第一大宗教。到 1990 年代末,美國和加拿大的華人教會已達千家以上。華人教會有著跟北美基督教非常不同的特色:在華人教會當中,保守神學即福音派和基要派為主流,而且一半以上是非宗派的獨立教會。這些特色是與華人人口的社會屬性和特征緊密相關的。當代美國華人教會有兩個共同特征:一是組織獨立,二是神學保守。與早期華人教會不同的是,新的華人教會基本上都是由華人移民自己組織建立的,很少借助美國教會或宗派的財政或領導資源。

海外人才與僑務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會上有的學者聯係中國的實際,討論了海派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以及海外人才在中國的發展。上海社會科學院歐亞研究所潘光研究員在《海派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僑務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一文中認為,海派文化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和國際特色,這是與上海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開放性和國際性密不可分的。海派文化在當今世界上的影響力主要從三個層次體現出來;第一在海外華僑華人社區的影響力。第二,對周邊國家的影響。第三,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影響。海派文化及其國際影響力已成為中國推動對外交流、特別是做好僑務工作的寶貴資源。進一步擴大海派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對於促進僑務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認為在這些問題上特別重要。首先,要擴大海派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必須進一步發掘海派文化發展過程中積累的曆史資源;其次,繼續積極拓展對外文化交流的渠道,是擴大海派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必要條件;最後,多樣文化的競爭互補是海派文化發展的動力,也是擴大海派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必經之路。

從人口學的角度探討華僑華人問題,具有新意,在這方麵有兩篇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人口研究所的駱克任教授的論文題目是《海外人才在上海》。他認為,上海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目標,正積極吸引全球精英人才,一個開放、融合、輻射性強的“國際人才港”正在初露崢嶸。他把改革開放後海外人才在滬的發展劃分為 1978 — 1991 年的計劃體製階段; 1992 年— 2002 年的引入市場機製階段,以及 2003 年以來進入全麵創新階段這樣三個階段及不同階段的特點。作者從留學回國人才、來滬外國專家,以及來滬港澳台專才三支隊伍介紹了來滬海外人才的規模、結構、素質、行業現狀和特征。認為海外高層次人才為落實上海人才強市戰略,增強城市的國際競爭力以及自主創新的能力,促進上海經濟社會全麵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大都市貢獻了重要的力量。海外人才近來良好的發展與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密切相聯。最後作者對上海人才的重點需求領域作了介紹,並預測了留學人員回流的趨勢。華東師範大學人口研究所的桂世勳教授分析了在上海常住人口中有直係親屬的北美華人的特點。作者在 2003 年 8 月— 2004 年 9 月開展了上海市基本僑情調查,采取的方法是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在 2003 年末已常住上海市半年以上,並具有歸僑、僑眷、港澳同胞眷屬、留學生眷屬、外籍華人眷屬身份的人員中,他們的直係親屬在國外居住的共有 14.25 萬人,其中居住在北美的有 6.91 萬人,占 48.5% ,其中高學曆人員為 4.10 萬人。為更好地為居住在北美的華人及其在上海的眷屬服務,吸引在北美居住的華人積極參與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和 2010 年世博會,作者建議在“十一五”期間,上海市應更加重視和盡快製定《上海市華僑在滬權益保護條例》,更好地保護華僑在滬正當權益;更加重視和充分利用海外華人的高層次智力資源,建立和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大力促進與海外華人的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更加重視和切實解決涉僑群體的民生問題。

上海市僑辦主任崔明華在《新華僑華人工作思考》一文中闡述了在滬新華僑華人群體的主要特點和近年來開展新華僑華人工作的主要做法。上海市僑辦主要做法是:製定和出台了鼓勵新華僑華人來滬創業的政策措施;聚集重點優化載體,積極推進新華僑華人工作;注重為新華僑華人來滬發展事業搭建平台;加強與新華僑華人的聯絡溝通與合作。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的高偉濃教授在《從“去國離鄉”到“返國還鄉”:我國對北美等高檔次華人人才密集地區的人才政策刷新與重構》一文中強調,海外人才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體現為不同的價值。從中國政府的角度來說,要站在更廣闊的視野全景式地審視人才的“長線”流程,全麵準確地把握人才的去留大勢,從而根據不同階段的人才需求曲線提出和調整國家的人才引進戰略。

新華僑華人研究理論與方法

應該說,國內僑務理論研究比較薄弱,因此加強僑務理論研究確有必要。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令狐萍教授在《美國華僑研究的新視角——文化社區理論》一文中深入分析了北美華人社區的成因與演變,以及北美華人社區理論的曆史與現狀。本文通過追述聖路易的華人社區的發展與演變,闡述了作者對美國華裔研究的新貢獻——“文化社區理論”,包括文化社區理論的定義、意義、後顧、前瞻與影響。

複旦大學葛劍雄教授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對華人華僑的研究和相關政策已經有了巨大進步,但仍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方能適應新形勢,麵向現實,麵向未來。他強調應認真調查研究,采取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如實總結,積極提出建議,提供領導和決策部門參考。他指出,我們不應回避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變化。如:長期習慣於雙重人格的表現方法,同樣表現在對我國及各項政策的態度;血緣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不等於利益認同、政治認同、政黨認同;在商言商,長遠的經濟利益是主要考慮;中國文化的吸引力主要來自現實需要,而不是愛國愛鄉的情感,更不等於政治認同;在融入主流與保持與中國聯係或維護中國利益矛盾是,選擇融入主流是必然的結果。

本次研討會是由來自北美的教授、博士團與中國大陸專家、學者、僑務部門的領導進行“三結合”的學術交流,這是一個很好的值得倡導的交流模式。演講者的學術論文涉及諸多研究學科,如曆史學、政治學、地理學、人口學、社會學、文化學、宗教學等。方法包括比較研究、田野調查、問卷分析。研究中的多學科交叉,多種方法並用,有利於學術優勢互補,開闊學術視野。

總之,這是一次學術、情感、心靈的交流。國內學者了解了海外華人的所思所想,國外學者與國內學者進行了坦誠的對話,僑務工作者從學術討論中獲取了有益的理論營養。從文化認同角度來說,海外華人的關切也是我們的關切。用僑務理論指導我們的研究與實踐,將是華僑華人研究和僑務工作的一個發展趨勢。

國務院僑辦政研司司長王曉萍致辭
李其榮教授在會議上演講
上海論壇的北美教授博士團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