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左傳:王孫滿觀秦師 與 王孫滿對楚子

(2008-10-17 01:36:33) 下一個
左傳:王孫滿觀秦師 與 王孫滿對楚子

王孫滿觀秦師

【原文】

二十四年,秦師將襲鄭,過周北門。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觀之,言於王曰:“秦師必有謫。”王曰:“何故?”對曰:“師輕而驕,輕則寡謀,驕則無禮。無禮則脫,寡謀自陷。入險而脫,能無敗乎?秦師無謫,是道廢也。”是行也,秦師還,晉人敗諸崤,獲其三帥丙、術、視。

【譯文】
 
周襄王二十四年,秦國軍隊想要偷襲鄭國,行軍通過周王城北門,每輛兵車上的左右衛都隻是摘下頭盔向王宮禮拜,算是向周天子表示敬意。但剛一下車又一躍而登車前進的有三百輛兵車的左右衛。
王孫滿看見了這情形,對周王說:“秦國軍隊一定會遇到大災禍。”王問:“為什麽呢?”王孫滿說:“秦國軍隊舉動輕狂而驕橫,輕狂無禮就缺少謀略,驕橫就不注意禮節。不注意禮節就會隨隨便便,缺少謀略會自己陷入困境。進入險要之地還在隨隨便便,漫不經心,能夠不失敗嗎?秦國軍隊不遭到災渦,那自古傳下來的道理就不管用了。”
這次偷襲鄭國的軍事行動勞而無功,秦國軍隊回國途中,遭到晉國伏兵在崤山的痛擊,秦軍的三個主帥白乙丙、西乞術、孟明視全被晉軍俘虜。

王孫滿對楚子
 
【原文】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洛,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譯文】

楚莊王討伐陸渾之戎,於是來到洛河,陳兵於周王室境內。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問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輕重。王孫滿回答說:“大小、輕重在於德行而不在於鼎。以前夏代剛剛擁立有德之君的時候,描繪遠方各種奇異事物的圖象,以九州進貢的金屬鑄成九鼎,將所畫的事物鑄在鼎上反映出來。鼎上各種事物都已具備,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惡的事物。所以百姓進入江河湖泊和深山老林,不會碰到不馴服的惡物。象山精水怪之類,就不會碰到。因此能使上下和協,而承受上天賜福。夏桀昏亂無德,九鼎遷到商朝,達六百年。商紂殘暴,九鼎又遷到周朝。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雖小,也重得無法遷走。如果奸邪昏亂,九鼎再大,也輕得可以遷走。上天賜福有光明德行的人,是有個盡頭的。成王將九鼎固定安放在王城時,曾預卜周朝傳國三十代,享年七百載,這個期限是上天所決定的。周朝的德行雖然衰退,天命還未更改。九鼎的輕重,是不可以詢問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