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指鹿為馬到“指驢為鹿” 新三座大山與舊三座大山 (圖)

(2008-10-10 02:28:08) 下一個

當前位置:中國百姓喉舌網文章中心研究觀察 → 文章內容

從指鹿為馬到“指驢為鹿”

作者:暫時無派  來源:烏有之鄉  發布時間:2008-9-17 7:51:57


 您現在的位置: 烏有之鄉 >> 文章中心 >> 網友之聲 >> 正文

從指鹿為馬到“指驢為鹿”

作者:暫時無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8-9-10  http://www.wyzxsx.com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帶給中國社會怎樣一個現狀呢?

換句話說,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今天的中國是個什麽樣的社會呢?

也許有人對於這樣的問題沒有多大興趣,對於這些人來說,隻要自己的日子過好了,這個社會叫什麽名字一點都不重要。

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人,這卻是個必須回答的問題,尤其是對那些“改革家”們來說,一個能“正”起來的名字,是他們紀念這場“偉大”的變革時能夠“言順”的必要條件。


今天的中國不是叫“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嗎?的確,是有這個說法。但在我看來,這純粹是無稽之談,而且我相信,那些“創新”出這個名詞的人,自己都不相信“有特色的”的後麵,限定的真是什麽社會主義。無論是經濟基礎,還是上層建築,它都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風馬牛不相及。

那麽,它到底是個什麽社會?最近幾年,社會上對此有很多的爭論,我本人就在網上發過不少與此有關的貼子。

在中國,不同的人說話的“份量”是不同的,一般地講,隻有“主流”的話才算數。

讓我聊以自慰的是,在反複表達“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這個觀點很長時間以後,我終於在一家頗有點知名度的“主流”媒體上找到了“知音”。這家“主流”媒體,就是《炎黃春秋》。

在今年的第七期上,這家雜誌刊登了一篇署名“辛子陵”的文章:《合成一個新東西——我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說到:“改革開放以來,每推出一項有利於發展生產的世界通用的政策,必進行一層社會主義理論包裝,開始還有減輕阻力的作用,越往後副作用越大,施政官員沒底氣,老百姓看不起,極左派批評打著紅旗反紅旗。如此怎樣凝聚人心,樹立對改革開放的信仰呢?”

他接著說,“當總結改革開放30年的時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已經居於主導地位,但宣傳很不夠,還沒有壓住極左思潮,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權威。中國第三次思想解放,首當其衝的是直麵私有製和資本主義,指鹿為鹿。承認當今社會中資本主義的出現是改革開放題中應有之意,名至實歸,不再指鹿為馬。把改革開放以來可意會不可言傳、能做不能說、要群眾跟著走又不向群眾說明白的問題說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隻有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才能建設成功,這是不能超越的經濟規律。”

他還說,類似今天的中國社會,“美國叫做新資本主義,社會民主黨人叫做民主社會主義,在中國,我們可以叫它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這裏,作者告訴了我們這樣幾點:

第一,“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隻是一種包裝;

第二,這種包裝對於改革的作用,已經由原來的正麵變成現在的負麵,它已經成了“聚集人心,樹立對改革開放的信仰”的障礙;

第三,“特色社會主義”並不是什麽社會主義,而是“新資本主義”;

第四,現在已經到了“名至實歸,不再指鹿為馬”的時候了。

其實,本文的作者並不是第一個提出“名至實歸”的“精英”。幾年前,在一個人們稱為“新西山會議”的精英聚會上,一位賀姓的前北大教授就曾建議去掉匕首上的“圖”,不再搞打左燈向右轉。也許是因為時機未到,那個建議沒有被廣泛地宣傳。

上述的那篇文章發表以後,有人寫文章說作者向什麽什麽發出了“挑戰”。其實,無論是“賀精英”還是“辛精英”,都沒有膽量挑戰任何事物。

上下五千年的中國,的確有敢於鐵骨錚言、向權勢挑戰的文人和知識分子,但這些人並不包括改革開放以後被納入“主流”的現代“精英”們。改革“精英”們之所以被納入“主流”,並不是因為他們敢於“挑戰”什麽,而恰恰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挑戰”什麽。他們的“精明”,完全表現在不斷地揣摩“上麵”的意思上,表現在總是試圖以自己的小聰明來裝模作樣地“解讀”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的一個又一個所謂的“創新”理論上。

一方麵因為那些“創新”理論本身就充滿了自相矛盾,另一方麵也因其自身的理論素養太低,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這些以教師爺的身份為老百姓指點迷津的“精英”們總要鬧出點低級笑話來。

就拿上麵的那篇文章來說吧,當作者板著嚴肅的麵孔告訴我們:“當總結改革開放30年的時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已經居於主導地位,但宣傳很不夠,還沒有壓住極左思潮,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權威”的時候,他忘了前一分鍾他自己就說過,這個“已經居於主導地位”的理論體係,不過是一種用來推銷“世界通用的政策”的“包裝”。

既然是一個包裝品,又怎麽可能“壓住極左思潮”,怎麽可能有“權威”呢?


所以,我一向認為,將這些“精英”作為批評的對象,既是找錯了目標,也是抬舉了他們。他們的確混在“主流”裏麵,但他們本身並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掌握著經濟和權力資本的利益集團。

而他們,不過是跟著喊幾句口號,換兩個小錢的幫閑。

如果說知識分子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或階層,而是附著在不同的階級或階層這些“皮”上的“毛”的話,那麽,改革“精英”們,就是斷了根的、哪張皮硬就往哪張皮上粘的“脫毛”。

這樣說來,我們是不是就可以不重視他們的話呢,也不是。這些自己搧自己嘴巴的話,代表的並不是他們自己的見解,而是他們對“上麵”的意思的很拙劣的“宣傳”。

透過這些顛三倒四的言論,我們能得出什麽結論呢?

很簡單:那個欺騙了善良的人們三十年的“特色”,開始卸妝露出真容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騙子比受騙的人更痛苦,因為一個謊言要用十個謊言來圓。長期地編造謊言,不能不說是對人的心理的巨大折磨。

改革開放之所以是個“創新理論”層出不窮的年代,說穿了,就是因為謊言隻能用新的謊言不斷地搪塞。

這就難免出現作者所說的現象:“改革者”沒底氣,老百姓看不起,左派們批評“打著紅旗反紅旗”,人心聚集不起來,改革開放沒人信仰。

如果前一段時間有人對“第三次思想解放”究竟要從什麽東西裏“解放”出來不理解的話,現在他們應該明白了:這一次解放思想,就是從謊言中解放出來。

應該說,這是“主流”的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因為“盜亦有道”,搞私有製即使自己覺得不好意思,也不應該長期地用“社會主義理論包裝”,這不僅卑鄙,也顯得很虛弱。

現在好了,占據“主導地位”了,不用指鹿為馬,可以放心大膽地“直麵”和裸奔了。

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不指鹿為馬,就一定是“指鹿為鹿”嗎?不一定。

作者承認“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但他說的“新資本主義”就一定是資本主義嗎?

不久前,有一個在網絡上有點名氣的左派學者在一個論壇舉辦的講座上說:全世界隻有一個國家在搞資本主義,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我猜想,他大概是看出了中國的私有製與資本主義國家私有製的不同。但我認為,他也許並沒有看出這種不同的實質。事實是,別的國家的確是資本主義,中國卻不是。

敞開自己的大門,以自己的土地、勞動力和資源來乞求別國資本家開工廠,然後將產品交給人家,汙染留給自己,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跨國集團享受超國民待遇,弱小的民族企業和個體商販卻處處受到刁難,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國內外的資本家在中國可以任意剝削工人,而中國的工人卻沒有罷工的權力,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不是以就業率和GNP(國民生產總值),而是以GDP(國內生產總值)來作為考察經濟的指標,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在自己國家的股市上,外國資本和大的利益集團不管是“熊市”還是“牛市”都隻賺不賠,而普通股民永遠是隻賠不賺,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老百姓辛辛苦苦上繳的積累,不用來救中國的股市,而是用來救別國的股市,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在事關民族利益和國家主權的問題上,對外卑躬屈膝,乞求“和諧”,對內壓製民主,打擊愛國行為,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政府官員可以為所欲為,老百姓卻連上訪都被說成是“違法”,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貪汙受賄幾千萬的政府官員,隻要不交代贓款的來源,就可以在兩三年內脫離牢獄之災,而平民百姓隻因為“申請示威遊行”就被勞動教養,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我相信任何一個有半點實事求是觀點的人,都不會認為這樣的社會是真正意義上資本主義。

事實上,這一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典型特征!

將“特色社會主義”說成是社會主義,的確是指鹿為馬,但是,將它說成是什麽“新資本主義”卻是“指驢為鹿”。

既然想從謊言中“解放”出來,為什麽又要開始新一輪的謊言呢?

其中奧秘並不難揭開:有人不喜歡社會主義社會,但也不一定喜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有人不喜歡“無產階級專政”,大概更不喜歡當亡國奴。

要構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和諧社會”,一個喜歡私有製的社會基礎是必不可少的,不“指驢為鹿”,這樣的社會基礎又從哪裏來呢?

如果說指鹿為馬是用來欺騙廣大工農群眾以及黨內和社會上的左派的話,那麽,“指驢為鹿”就是用來欺騙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白領”以及黨內和社會上的右派的。

對於前一部分人,“主流”認為可以撕破臉皮了,對於後一部分人呢?也許他們還不能不顧忌“阻力”。

可能有人會說,堅持改革開放,就會在中國建立一個真正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深化政治體製改革,搞“政黨輪換”,中國就能避免走上殖民地的道路。

我雖然擁護在中國搞社會主義,卻也尊重有資產階級共和國夢想的人。但是,很可惜,無論是從理論上看,還是從實踐上看,也無論是從曆史上看,還是從現實上看,中國都不存在一條資本主義的道路。其理由,我將在下一篇《“新三座大山”的後麵,是舊的三座大山》裏談到。

   烏有之鄉    http://www.wyzxsx.com      
 
文章錄入:heji    責任編輯:heji  

“隻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新三座大山”的後麵,是舊的三座大山

(此文是本人前兩天所發《從指鹿為馬到“指驢為鹿”》的續篇)

暫時無派

  在今天的中國,人們將看病、上學、住房這三個高價的生活必需品稱為“新三座大山”。

  之所以用“新三座大山”來形容它們,大概

  一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以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曾被比喻為“三座大山”;

  二是因為它們的價格之高已經到了普通百姓無法承受的程度;

  三是因為它們是改革後出現的“新生事物”。

  其實,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壓力,絕不僅限於這三個方麵。

  對於千千萬萬下崗工人和一億多四處飄泊的農民工來說,這所謂的“新三座大山”甚至隻是奢望。保證最低的衣食需要,才是他們眼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這 “新三座大山”和其它大大小小的“山”,雖然在字麵上帶有強烈的貶義,卻實實在在地是改革開放的“成果”,而不是什麽改革中出現的暫時現象。

  我這樣說,並不是想刻意去摸黑改革開放,而是認真地陳述一個事實。這些壓在多數人頭上“大山”,難道不正是少數人腳下的貨真價實的金山和銀山嗎?讓這些人富起來,正是改革開放的目的;“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也就是代表他們發財的要求;“以人為本”的“人”,恰恰就是這些人。

  於是,中國這個“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就很自然地以“山”為界,被隔成了由命運截然不同的人組成的兩個部分。

  山頂上的那群,大概不到中國人口的百分之五,是改革的堅定擁護派;山底下的那群,大概占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其中的許多人對改革怒氣衝天,而另外一些則已經被大山壓得麻木不仁了。

  在這兩者之外,還有一批人。他們的日子不象山頂上的人那麽極意,也不象山底下的人那麽痛苦,他們或多或少地都在改革的過程中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他們有自己的住房,有病也還治得起,倘若子女考上了大學,手頭稍微緊點,也能供下來。這批人對改革的看法是最複雜的。那麽,這批人是否就是中國的“中產階級”呢?不是的。

  中國社會的現狀告訴我們,這個所謂的“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既不是社會主義,也不是資本主義,而是一個頗具神形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見前文)。“新三座大山”的後麵,是舊的三座大山。而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是不可能產生真正的中產階級的。

  也許有人不這樣看,他們覺得中國有可能變成一個真正的資本主義社會。

  應該承認,這並不是一個不合理的想法。當今世界比較發達和先進的國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我們既然談到要振興中華,就沒有理由將資本主義道路排除在中國發展方向的選擇以外。

  但是,非常遺憾,這個願望即使是良好的,也隻是空想,中國不存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可能。

  建立一個資產階級的共和國,並不是今天部分中國人的夢想,這個夢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就開始了。中國社會經曆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到鴉片戰爭前,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它將緩慢地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的入侵,改變了中國曆史的自然進程,中國由此變成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

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驅,是第一批試圖實現資產階級共和國夢想的人。但是他們領導的辛亥革命不僅沒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反而催生了一個“有中國特色”的資產階級----官僚買辦資產階級。

  從此,中國人民的頭上除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這兩座大山,又增加了官僚資本主義這第三座大山。這三種勢力互相勾結,不僅殘酷地剝削壓榨工農階級,而且嚴重地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並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完成對世界的勢力劃分以後,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痛失了發展的機會。

  一九四九年,中國革命勝利了,中國人民趕走了帝國主義,打垮了封建主義,也沒收了官僚資本主義的財產。這個勝利,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和提供了新的機遇。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並沒有試圖超越曆史的發展階段,他們領導建設的也並不是他們為之奮鬥的長遠目標——社會主義,而是新民主主義,也就是資本主義。

  但是,國內外情況的變化,使這個階段比預想早得多地結束了,中國提前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朝鮮戰爭爆發了。中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不得不在新中國百業待興的時候,與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打一場極不對稱的戰爭。

  朝鮮戰爭結束後,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實行了長期的經濟封鎖。這種封鎖,並不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已經變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擺脫殖民統治的國家。一個具有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競爭潛能的新興國家,不管它是資本主義的還是社會主義的,都是不能見容於進入帝國主義時代的資本主義世界的。

  在國內,城市發展工業的資金極度匱乏,農村在土改後又出現了新的富農階層。這樣,資本主義的發展尚在艱難起步,封建主義的勢力已經開始抬頭。而此時舊政權的殘餘內外勢力,又向新生的人民政權發起了猖狂的反撲。

  如果此時繼續緩慢地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共產黨就會失去政治和經濟的基礎、失去人民群眾的支持,腐敗的舊政權勢力就會卷土重來,中國就會退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人民就要再次回到三座大山下麵。因此,“隻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絕不是一個主觀的臆斷,而是一個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的結論。

  正是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使中國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迅速地發展起來,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和遍布全國的農業水利係統,具備了打破核訛詐的戰略能力。可以說,沒有當年的社會主義,中國今天可能早以四分五裂,經濟發展可能連一般的第三世界國家都不如,更別說有條件搞什麽改革了。

  那麽,在這樣的基礎上,是不是有可能通過改革,使中國發展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呢?回答仍然是否定的。之所以如此說,既有國際的原因,也有國內的原因。

  盡管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時代並沒有變,世界的基本矛盾也沒有變。今天的時代,仍然是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時代。列寧的“帝國主義就是戰爭”的結論也沒有過時。

  但是,帝國主義並不僅僅是戰爭,戰爭是手段,霸權才是目的。美國,這個當今世界的頭號霸權,比以往任何帝國主義國家都更加充分地表現出它的腐朽性和寄生性。這個有兩億多人口的最富裕的國家,幾乎停掉了所有與民生相關的製造業。它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就業機會在第三產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收入是金融收入。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基本上靠別人養活的寄生蟲國家。

  那麽,它是靠什麽來獲得自己消費品的呢?靠一種稱為“美元”的綠紙(在今天,是一串電腦裏的數字符號)。每當需要東西時,它就印一批這樣的紙(或在電腦上敲出一串數字)去換。那些收到綠紙的國家拿它們能換回什麽呢?基本上什麽都不能。這些紙雖然是綠色的,卻在功能上等同於中國一些地方的“白條”。它憑什麽可以打“白條”?憑的是手裏的武器和由這些武器決定的世界產品的定價權,尤其是石油和糧食的定價權。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強大的寄生蟲國家,是不會允許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也成為資本主義強國,去同它分享這個世界的產品的。相反,它一定會千方百計地將中國變為它的生產基地和它的廢物堆積場。

  在國內,改革開放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它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麽共同富裕,也不是通過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去培育一個占人口多數的中產階級,而是利用手裏掌握的行政權力和公有財產,去製造出少數“富可敵國”的大富翁。

  是的,這三十年,民間的資本主義是有發展,但哪一個通過剩餘價值緩慢積累的私營企業,有能力與一夜之間將價值億萬的國有企業據為己有的官僚集團競爭?哪一個利潤隻有百分之幾的皮鞋生產廠家,敢和一年利潤幾百倍的房地產大亨比富?在這樣的體製下,想通過所謂的“政治體製改革”讓他們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等於與虎謀皮。

  最近,國內外不少的華人經濟學家發現了中國經濟的嚴重問題 ,例如郎鹹平揭示的“二元經濟”現象和“1+6”產業鏈的問題,宋鴻兵向人們發出的金融入侵的警告,左大培對國企賤賣的質問,張宏良針對外匯儲備和股市危機的呼籲等等。這些聲音清晰無誤地從不同的角度上切中了中國經濟的要害。
 
  但是,我們看到有關部門對此的回應了嗎?我們看到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的對策了嗎?沒有。不僅沒有,許多問題還繼續沿著原來的錯誤方向發展。如果單純從經濟上考慮,這種現象的確令人困惑。但是,經濟問題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如果我們跳出經濟圈子,從政治的角度去觀察,就不難發現:這些經濟現象的背後,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政治陰影。

  帝國主義對其它國家的掠奪,除了直接的軍事侵略,主要是通過經濟手段。這些經濟手段包括早期的商品輸出,後來的資本輸出和今天的金融輸出。這些經濟手段的實施,是在一個被稱為“經濟一體化”,或者“全球經濟”的框架下進行的。這個框架很象中國成語“請君入甕”的“甕”。

  霸權主義國家通過它們的“遊戲規則”製定權或曰定價權,可以輕鬆宰殺入甕的國家。為什麽中國進口什麽什麽貴,中國出口什麽什麽便宜?其原因就在這裏。

  問題是:既然知道這是個“甕”?為什麽還要入?既然知道按照這樣的“遊戲規則”,中國一定會吃虧,為什麽還要熱心地按照什麽“國際慣例“辦事呢?這個秘密就是:中國的政治和經濟是控製在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集團手裏的,他們是明知而為。

  這樣說來,他們不是太有國際主義思想、太“大公無私”了嗎?那麽多的財富,就是不分給普通百姓,不留點給民營企業,自己留著也好啊,為什麽要讓外人占便宜呢?

  理由很簡單:官僚資本主義的”利潤“不是經營來的,而是搶劫來的、賣國換來的。這種赤裸裸的掠奪式的剝削必須要有一種外來的保護力量,否則,人民要造他們的反、算他們的賬。而要得到這種保護,必須要交保護費。因此,凡是官僚資本主義一定是買辦,也一定賣國。

  知道了官僚資本主義,我們就不難理解製造業冷、房地產熱“二元經濟”的根源了;知道了殖民地經濟,我們就不難理解中國企業隻能拿到產業鏈“1+6”的“1”而拿不到其它的“6”的原因了;知道賣國主義,我們就不難理解外資低價收購國企和在中國股市上隻賺不賠的秘密了。

  當前,世界各國的經濟都處在衰退的階段,尤其是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後,在“次貸危機”和“兩房危機”的影響下,美國經濟出現了較大的動蕩。有的人說:現在就看中國和美國誰能抗,中國要是抗住了,美國就得從世界老大的位置上讓出去,中國就會“大國崛起”。我很欣賞這樣的“革命樂觀主義”,但我還是勸有這樣想法的人謹慎樂觀的好。

  如果這事發生在二十年前,我也許會樂觀,但是今天我卻很恐慌,因為,雖然帝國主義早晚要滅亡,它卻一定不會在殖民地消失前滅亡。有中國官僚資本主義集團的“照應”,美國會先垮嗎?

  有了帝國主義,有了官僚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在哪裏呢?封建主義包括它的經濟基礎和它的上層建築。

  今天的中國還沒有大地主,因此,封建主義的統治,主要表現在封建式的管理體製上。但是,越吹越勁的“土地私有化”的風,預示著封建主義經濟基礎的回歸已經不是遙遠的將來了。
現在回到本文的開始。

  中國不存在資本主義的道路,當改革走向私有化的那一刻,中國就注定會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方向走去。因為這個原因,中國也就不可能產生一個真正的中產階級。

  今天處於“新三座大山”以外的群體,也許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我相信,隨著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最後成型,這個群體中的一小部分也許會爬上“山頂”,但絕大多數將墜入山底,成為真正的無產階級。他們躲過了“新三座大山”,卻很難躲過舊的三座大山。

  許多年以前,有個叫黃炎培的老先生說,中國曆史有個由盛至衰的周期率。看來老先生的話要在我們這一代應驗了。難道中國人民這麽難擺脫苦難嗎?難道我們就真的隻有一條路可走嗎?不,還有一條路,但要靠千千萬萬的人一起走。這條路,我將在本係列的最後一篇《“曆史周期率”的原因,黃炎培說清楚了嗎?》裏談出我的看法。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網友評論:(隻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隻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人 評論內容 評論時間 打分

【wsw1wsw2】 "中國的政治利益是最大的利益,"革命"過的中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想讓他們讓權,隻是夢想!"

我認為此話精辟! 不要說想通過抗議,遊行什麽的爭取政治利益,再說這在當今也不允許。
如果用嘴說說就可以了,那毛主席當年為什麽要搞“工農武裝割據”?
 2008-9-12 12:17:14 3分

【無用之人】 中國是社會主義嗎?沒有人會相信;中國是資本主義嗎?也沒有人會相信。中國現在就是要解決這個大問題。走社會主義到路,就認真按照馬列主義理論去走,走資本主義到路就認真按照西方民主社會的方式去緩和各階級的茅盾。不要向現在這種執行一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政策。 2008-9-11 16:50:25 3分

【siyuefeng】 我猜想,他大概是看出了中國的私有製與資本主義國家私有製的不同。但我認為,他也許並沒有看出這種不同的實質。事實是,別的國家的確是資本主義,中國卻不是。
===============================================
頂多算是“初級階段的資本主義”,是帶有封建和買辦色彩的資本主義(看看那些官商勾結,錢權交易);是原始積累血腥味十足的資本主義(看看近年礦難和小煤窯那無數無名礦工的冤魂)。看到作者的分析,我再次體會到毛主席為什麽要帶領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劉少奇的道路……,毛主席早有精辟的分析。那時不行!現在也走不通! 2008-9-11 15:09:02 3分

【烏托邦之子】 皇帝的新裝,咱們都聽過。過去沒見過,現在都見了。
說指鹿為馬,那是書本中。現在現實裏,經常會遇到。中國成語多,個個有新招。濫竽充數樣,當官都那樣。
鐵杵磨成針,功夫自然深。三十年改革,特色早渠成。
貪大求洋說,百步穿楊說,任人唯親說,雞犬升天說。
還有呢?你們說吧!!! 2008-9-11 11:09:31 3分

【狗蛋甲】
   辛子陵比有些吹鼓手,比諸如高尚全、吳敬璉、厲以寧之流好,好在他的欺騙性似乎少一些,有時候還能道出幾句實話來。說他們不是主流,隻是在一定意義上說的,就其根源或者後台,當然是權力在握的大人物了。也是他們這些吹鼓手們才匯成了主流,他們有他們的罪惡。各人有各人的帳。想當年,類似《真理的追求》、《中流》和其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雜誌,是如何被“違法”停刊的?!是誰指使的?!現在,類似《炎黃春秋》《南方周末》《學習時報》等違憲違法報刊又是誰在支持和縱容??2008-9-11 9:11:46 5分

【qchqch】 從指鹿為馬到“指驢為鹿”還不太確切;
應該是從指鹿為馬到"指騾為馬"才對! 2008-9-11 8:41:44 3分

【qchqch】 在中國引進資本主義,隻會把中國改選成肥美的騾子,結果除了自取滅亡,還要賠了廣袤的中華大地! 2008-9-11 8:27:43 3分

【消滅漢奸】 敞開自己的大門,以自己的土地、勞動力和資源來乞求別國資本家開工廠,然後將產品交給人家,汙染留給自己,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跨國集團享受超國民待遇,弱小的民族企業和個體商販卻處處受到刁難,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國內外的資本家在中國可以任意剝削工人,而中國的工人卻沒有罷工的權力,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不是以就業率和GNP(國民生產總值),而是以GDP(國內生產總值)來作為考察經濟的指標,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在自己國家的股市上,外國資本和大的利益集團不管是“熊市”還是“牛市”都隻賺不賠,而普通股民永遠是隻賠不賺,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老百姓辛辛苦苦上繳的積累,不用來救中國的股市,而是用來救別國的股市,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在事關民族利益和國家主權的問題上,對外卑躬屈膝,乞求“和諧”,對內壓製民主,打擊愛國行為,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 政府官員可以為所欲為,老百姓卻連上訪都被說成是“違法”,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貪汙受賄幾千萬的政府官員,隻要不交代贓款的來源,就可以在兩三年內脫離牢獄之災,而平民百姓隻因為“申請示威遊行”就被勞動教養,有人見過這樣的資本主義嗎?我相信任何一個有半點實事求是觀點的人,都不會認為這樣的社會是真正意義上資本主義。事實上,這一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典型特征!
 
+++++++++++++++++++++++++++++++++++++++++++++++

說得好!!!

 2008-9-11 0:23:47 3分

【dffh】 最喜歡讀先生的文章,行雲流水,一氣嗬成,而且有理論有分析。向你學習,致敬。本文對我來說,如醍醐灌頂,原本我以為是要走資本主義的了。 2008-9-11 0:14:24 3分
 
【lljjgg】 經過近二年的觀察,在烏有之鄉網站的發帖作者中,暫時無派先生,堪稱左派的第一理論家!擁護作者觀點! 2008-9-10 23:25:46 5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