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主席語錄:世界上什麽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

(2008-09-07 22:26:32) 下一個

民以食爲先

朱哂之 

  毛主席語錄:世界上什麽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

  他老人家的這句話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1971年,我們十六七歲,正值胃口最好的時候,從上海上山下鄉到大興安嶺落戶,就碰到了這個最大的問題.
  ……

作者簡介:朱哂之,女,1954年出生.上海知青. 1971年-1983年黑龍江大興安嶺塔河林業局. 曾任塔河林業局蒙克山林場采伐工. 塔河林業局文藝隊演員. 塔河百貨商店營業員. 塔河二中教師. 1983年回城. 1991年移民海外.

出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

“吃飯問題” 上一篇 下一篇
發布者:熊蕾 發布時間:2008-02-13 06:34
最後更新時間:2008-02-13 06:34
本作品所屬分類:域外雜記

我們選擇去北大荒的動力之一,是那裏有食堂,我們吃飯沒有問題。可是沒想到,到了北大荒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吃飯問題”。那要從我們在北大荒的第一餐飯講起。

1968年6月27日10點38分,我們的知青專列離開了北京。

我們的終點站是黑龍江的迎春。因為這一列車的900多知青都是去黑龍江農墾總局八五三農場的(後來改成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21團),而迎春是離八五三最近的火車站--150公裏。八五三在這裏設有轉運站。

這一路,火車開了三天兩夜--當然是走走停停。大約是臨時加開的知青專列,所以很難正點運行。路上還遇到事故,好像有一起臥軌。另外還有若幹臨時停車。比如6月28日夜11點多到牡丹江,一停就停了7個鍾頭。

一個插曲是,我們幾個6月29日清晨醒來,發現火車還停在牡丹江站,便不管不顧地下車出站,一路打聽著,直奔牡丹江而去。

這期間列車要開了怎麽辦?那就搭下趟車唄!反正怎麽也能到八五三。我們很篤定。

沒想到久仰大名如雷貫耳的牡丹江並沒我們想象的寬闊雄壯。好像因為剛下過雨,江水渾黃,水流也很急。江邊也沒有什麽好玩。我們悻悻離去,回到車站,火車還停在那裏。

6月29日早7點,專列從牡丹江開出,晚上9點半才到迎春。

八五三農場接我們的幾百輛解放牌大卡車列隊排在站外,使歡迎的場麵煞是壯觀。

不知為什麽,等歡迎儀式又等了半天。連等候帶儀式,我們在迎春待了4個半鍾頭,最後才分乘各個分場的大卡車,向八五三進發。

150公裏的路,我們走了5個鍾頭,才到了我們的新家--六分場二隊。

我們這一批分到二隊的一共10個人,5個女生都是我們人大附中的,5個男生是123中的。5個女生中,我們4個同進退、最要好的同學都是老初三的,小吳則是老高三的。大概是希望高中生發揮更大作用吧,分場招生的人故意把她們幾個高中同學分開,一個隊一個。

我們隊裏,在已經蓋好的知青集體宿舍中,給我們準備好了房間。我們5個和兩個當地女知青一間宿舍,上下鋪都是新做的。

我們安頓下來,已經到了隊裏開午飯的時間。圍觀我們的大人孩子散去,回家吃飯。有老職工告訴我們,食堂和我們宿舍就隔著橫穿隊裏的唯一一條大道,隊裏為我們準備了午飯,但是以往的北京知青一來,要難過好幾天,且不去食堂吃飯呢,不知我們怎樣。

我們當時也不覺得餓。這三天在火車上,發了每人三頓飯,另外每人還發兩塊三毛零花錢,我們吃的都挺好。到迎春後,又發了我們每人一大包八五三自己出品的餅幹,我們嚐過,雖然粗糙,但是味道很不錯。而且從北京帶來的進口貨還很多,幾天不去食堂吃飯都沒有關係。

可是架不住北大荒食堂的新鮮感對我們很有誘惑。所以我們5個人決定,當天中午到北大荒後的第一頓飯,就要去隊裏的食堂吃。

走進食堂,我們招來了不少目光。

這食堂也兼隊裏的會議廳。座椅是一條條搭在磚頭上的木板,一共兩溜,每溜十幾排的樣子,中間是過道。在這些座椅後邊靠近打飯窗口的地方,支起兩張大圓桌,上邊擺了一些碗筷,還有菜。

那必定是為我們準備的!我們很大方地朝其中一張圓桌走去。正在用餐的老職工們驚訝地瞪大了眼睛,目光追隨著我們直到那餐桌。

我們以為他們是驚訝我們的大方和灑脫,所以都很得意。

在老職工們驚訝的目光中,我們得意洋洋地開始大快朵頤。

正吃著,又有幾位老職工走進了食堂。

這下,輪到我們驚訝了。

隻見剛進來的幾個老職工先在座椅前邊站好,然後麵向正麵牆上掛的毛主席像,掏出紅寶書《毛主席語錄》,開始三敬三祝: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祝副統帥永遠健康!接著又念一段毛主席語錄。然後才去打飯。

這一幕看得我們目瞪口呆。

怪不得人家拿那樣的眼光看我們!

可是,這樣的儀式,完全是對毛主席形象的庸俗化、醜化啊!

在北京的時候,聽說過有這樣的事。但是我們誰也沒有見到過,更沒有身體力行過。到北大荒的第一天,竟然就碰到這種事,我們覺得難以容忍。

那頓飯,我們囫圇吃過。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商討對策。

我們四個初中生,尤其是我,慷慨激昂,絕不願認同這樣的行為。我們決意下一頓飯照舊不敬不祝。

小吳年長我們幾歲,畢竟比我們成熟。她說:我也不認同這樣的形式,但是我們剛來這裏,不能太脫離群眾吧?我們是不是可以先走一走這個形式,同時馬上向領導反映,這樣做是不妥當的,北京都不這樣搞,建議他們取消這個形式?

我雖然還是不情願,但是幾個朋友都認為小吳說的有道理。於是大家決定,先入鄉隨俗。但是我們念的語錄一定要不同凡響。

挑哪段語錄呢?

我們幾個不約而同想到了那一條:世界上什麽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

當天晚上,我們故意挑食堂裏人最多的時候進去,言不由衷地三敬三祝之後,以最響亮的聲音發自內心地念出吃飯問題最大。

然後我們又得意洋洋地去打飯。

後來我們認真地向隊、分場領導提出了取消敬祝儀式的意見。

一、兩個月吧,那個儀式就真地取消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