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區別
(2008-08-26 00:23:23)
下一個
轉貼: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區別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我國的武術形式極為繁多,若以門類來說竟有上百種之多。單拿少林拳來說,就有幾十種門。如:紅拳、華拳、查拳、梅花拳、羅漢拳、醉拳、南拳、螳螂拳等等。並且還有南派(特點在上身之拳)北派(特點在下身之腿)武當派、嵩山派等等。
在其他的拳門中尚有形意拳(十二形)、心意拳(十大形)、八卦拳、太極拳以及綿拳、通臂拳、攔手、峨嵋十二莊、金鍾罩、銑布衫等。
但是,就以拳術的哲理、原理言,則分為內外兩種,即內家拳與外家拳。除此之外無他家。
所謂內外者,則因有著各自的特點而存連著不同的差別。現將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區別陳述於下。
以心意來支配內氣的發動而顯現意動,這是內家拳區別於外家拳的主要特點。
一般來說,內家拳重意氣動,外家拳重姿勢力。
所謂“心有所感,意必至動”就是說也有擊倒對方這個念頭,馬上大腦思維(即心意)指揮丹田迅速把氣發動起來,動使而擊之。(有關意氣動的結合問題後麵詳細敘述這裏暫且不談。)
而外家拳由於它在練習時的呼吸法與內家拳不同,因此,常常是以力擊人。
然而從姿勢來看,外家拳優美華麗、而內家拳除了太極拳外,其他的拳幾乎都是動作不易引人入勝。這是內外兩家拳術的區別之二。
其次,由於六合與行氣的關係,固此,內家拳注重於體穩(即根穩)、而外家拳注重於肢體。這是內外兩家拳區別之三。
另外,由於內家拳重意氣而鬆靈,外家拳重而緊猛。固此,練內家拳的人大多肌肉鬆靈敏感,而練外家拳的人則肌肉結實豐滿。這是內外兩家拳術的區別之四。
除了上述的這些區別外,當然還有其他不同之處,這裏隻用扼要的提示。
至於內家拳與外家拳的作用同樣是起著保健強身,自衛保國。所以不能說哪一門拳術好、哪一門拳術不好。
作者的看法是,大家都有各自的數特點。都有優點及不足之處。
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什麽十全十美的絕對的東西,因此無論各家各派都必須本著虛心的精神,互相取長補短,以使自己門中的技法不斷提高,不斷豐富,不斷完善。
過去,由於傳統的習慣的影響,因此常有門戶之見。“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想往來,而且還時常互相瞧不起,互相不服氣以致互相拆台。
就是在內家或是外家同一拳門中也會存在互相不服氣的情況,總認為自己的東西最好,似乎除了自己的東西外,別的什麽也不行。
首先,從外形看,一般來說,外家拳以剛猛為主,是為剛中有柔;
而內家拳則以柔為主,是為積柔成剛。
如少林拳和長拳一類的拳術,往往是直來直去的動作,並且有許多蹦跳和騰空的動作,所謂發拳似流星,腿擊如閃電,講究氣勢和力度。甚至如劈掛拳有硬打硬接一說,也就是臨陣對敵,不避不讓,硬打硬劈,全以功力取勝。
而內家拳,特別是太極拳和八卦掌則是以柔為主,講究引進落空、借力打力,講究圓轉和柔化,講究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太極拳的套路演練,追求的是中正安舒,綿綿不斷,勝人不在力,而在於借力,所謂“四兩撥千斤”是也。
如果深入追究,內家拳與外家拳外形的區別,與練功方法的差別是有關係的。
中國武術講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外練筋骨皮,內外家都差不多,而內練一口氣,兩家則大有區別。
少林拳法的練氣,我們現在稱之為硬氣功,練到高級程度可以頭撞石碑,手開頑石,還可以銀槍刺喉,任由別人用木棒排打,甚至可以用汽車軋。這類少林功夫,稱之為鐵布衫、金鍾罩、鐵砂掌等等。
外家拳的這類練氣法,可以迅速增加練功者的力量和抗擊打力,用於實戰威力極大。不過,這類練氣法,按照道教的理論標準來衡量,就失之於剛猛,意念過重,顯然進功較快,但對於養生卻沒有一點好處,甚至有害於健康。
內家拳的練氣基本上是采用了道教內丹術的方法,也就是遵循了“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的過程,並且練功過程中,講究鬆、柔、靜、空,用這種功法來集聚內氣,打通任督二脈,實現內氣在體內循環,所以又有大小周天一說。
著名的孫式太極拳創始人孫祿堂先生早先就練過硬氣功,他每天積氣於丹田,小腹堅硬如石,鼓動腹內之氣,能仆人於一丈之外。
後來,他求教於山西形意拳名家宋世榮先生,才知道這種練氣法弊病很大。宋先生告訴他,善養氣者就是內家,不善養氣者就是外家。宋世榮先生還給孫祿堂講述了道家內丹術收視返聽、養氣長生的道理。
內外家練功方法的不同,最終是由於他們的文化內涵不同。
在內家拳沒有出現以前,所有的拳術都是以實戰為目的,以戰勝對手為目的,這就是黃宗羲說的“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
所以外家拳以剛猛為風格,講究直來直去,硬打硬接,強調眼快手快腿快。
而內家拳與道教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強調的是以武證道,以武合道,強調了武術的形而上的目的,也因此直接繼承了道家內丹文化的內涵,從而使武術具有了形而上的文化色彩。
這就是為什麽外國人說太極拳是“哲學拳”的道理。
不過,近代少林拳也強調拳禪如一,以佛門的禪風融入少林拳術。
但是,就少林拳的剛猛風格,它與禪宗的空悟不大容易融合,即使強調拳禪合一,恐怕隻是形式上的。
無論是太極拳、八卦掌還是形意拳,它們的理論與道家內丹術的理論是基本一致的。
從它們的理論淵源可以看出,內家拳不僅在技法上有更為豐富的內容和更高的境界,而且它讓拳術成為道家的一種養生術,兼具悟道、內煉、養生、怡情等道家和道教文化特有的價值取向。
如太極拳為現代人普遍接受,甚至成為一種中國文化的特征而走向世界,不能不說是內家拳轉換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