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貼:擊壤古今談

(2008-08-11 00:40:46) 下一個
擊壤古今談 吳靜男   ■夜讀偶拾  □吳靜男  上小學之前,玩過一種類似棒球的遊戲:參與者分成兩邊。一邊擊“球”,一邊接“球”。  所謂“球”,實際是一根兩頭削尖的棍棒,兩指粗,長約兩寸,狀似織梭。  擊“球”者用一長約兩尺的竹片,似劍,將平放在眠磚上的“球”斫起(隻需用竹片的背部剁棍棒的尖尖),用竹片奮力將其打遠在指定範圍,越遠越好。分散在遠處的對方數人,張衣接“球”。如若沒接住,罰一人出局。  若接住,接球人張口呼O(漢語拚音字母)跑回擊球圈,中途不能換氣,否則判罰出局。如若堅持呼O跑回擊球圈,則擊球者出局。次輪由接球方擊“球”,如此循環,直至在局人數多者一方獲勝。  不知什麽原因,我搬到異地上小學後,沒玩過這種遊戲,也沒見人玩過這種遊戲,連遊戲的名字也忘了(好像叫“打梭”),比賽規則也不一定記得準確,隻是在看奧運會棒球比賽時,才會依稀重溫一下當年的場麵。  後來從明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得知,小時候玩過的這個遊戲有可能叫“擊壤”。  劉侗記雲:“二月二日龍抬頭,小兒以木二寸,製如棗核,置地而棒之,一擊令起,隨一擊令遠,以近為負,曰打柭,古所稱擊壤者耶。”  這條記述與我玩過的遊戲有重疊部分。所不同者,也許是時代創新之故,使其更有趣味性、競技性。現代棒球沒準就是擊壤的最新進化版本。  由劉侗往上溯源,還可以得到擊壤的不同版本。  明人楊慎《丹鉛餘錄·卷九》就記錄了宋元時代的擊壤:  “宋世寒食有拋堶(音駝,磚)之戲,兒童飛瓦石之戲,今之打瓦也。梅堯臣《依韻和禁煙》詩:窈窕踏歌相把訣,輕浮賭勝各飛堶。或雲起於堯民之擊壤。”  “堯民擊壤”是引漢王充《論衡·藝增》中的典故:帝堯之時,“有年五十擊壤於路者,觀者曰:大哉,堯德乎!擊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  我自得其樂,關堯帝屁事!傲骨神態倒是躍然紙上,可是遊戲方法卻讓人如墜煙中霧裏。好在漢人邯鄲淳《藝經》上有記載:“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四,闊三寸,其形如履。將戲,先側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  原來,這裏的壤不是土壤,而是木製的道具。三國時的吳人盛彥曾在《擊壤賦》中說:“論眾戲之為樂,獨擊壤之可娛,因風托勢,罪一殺兩。”擊壤是他那個時代的第一大運動,類似於今日的足球地位。  從五十歲的老者,到文人學士,再到民間童少的遊戲,其中的“進化”中間環節也是今人饒有興趣的對象。  劉侗說擊壤的遊戲規則是“擊遠”。而邯鄲淳的“中者為上”說明古代的擊壤還強調“擊準”,而在宋元,則是另外“進化”出拋磚的遊戲來收獲這方麵的享受,  《太平禦覽》卷七五五《擲磚》條有說明:“以磚二枚,長七寸,相去三十步,立為標。各以一枚方圓一尺(磚)擲之。主人持籌計多少,甲先擲破則得乙籌,後破則奪先破者。”如果奧運會要創新比賽形式,這是現成的素材。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