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戳穿中國是所謂四大文明古國的荒謬騙局 收藏

(2008-07-01 23:07:20) 下一個

戳穿中國是所謂四大文明古國的荒謬騙局


  一直以來,中國官方在對國內的宣傳中都宣稱什麽中國是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曆史的古老國家,以此做為教育國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可笑的論調還流傳頗廣,深入人心,其實呢,隻要稍有一點世界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隻是個笑話。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所謂“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國際上和學術界是不會有這種幼兒園口號式的提法的,比較近似的隻有“幾大文明發源地”的提法,即便是這樣,中國也是排不上什麽“四大”的。

  如果是按照“四個最古老的文明國家”的定義的話,那麽,我們中國,不要說四大,連前十大恐怕都排不上,它的文明開始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王朝,不過三千多年的時間,而其他幾大文明早於此之前已經分別存在了兩千到一千年,中東兩河流域文明開始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尼羅河流域文明也開始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希臘愛琴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這隻是就大的區域來說,在各大文明區域周邊,還有更多次要文明如赫梯文明,亞述文明,腓尼基文明,波斯文明,猶太文明等(這些古代文明正是今天西亞很多國家的前身,這些古代閃米特人和波斯人也正是今日猶太人,阿拉伯人,伊朗人等的祖先)。要按照前麵“四大古國”的定義的話,也隻能是在這些文明和國家裏去排,那裏輪得到中國呢。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從上麵列舉的文明開始時間來看,排在前麵的“四大文明”分別應該是中東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印度文明。並沒有中國的位置。何以在中國官方的宣傳中,希臘的位置消失了,反而變成了晚於其後1000年的中國?

  這並不是什麽無意的錯誤,實際上,這隻是長期以來在官方操縱的反西方政治背景下,有係統有計劃地貶低西方文明的各種宣傳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因為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中國官方出於意識形態原因,不樂於見到任何表現了西方文明優越性的信息出現,對西方文明的任何方麵都要盡可能貶低,再加上掌權的“民族主義者”對西方文明那種極度仇視和嫉妒的心態,所以搞了這樣一個偷梁換柱的小手腳。

  讀者可能會問:中國官方宣傳的不是“五千年文明”嗎?何以實際上隻有3500年?

  那麽我們需要搞清楚一些考古學和曆史學上的基本常識和概念,而中國的某些“曆史學家”長期以來正是靠著混淆這些基本常識和概念來誤導愚弄民眾。這就是關於“文化”和“文明”這兩個概念的區別的問題,以及構成“文明”的幾個基本特征。

  考古學曆史學上所說的“文化”和“文明”這兩個概念是有嚴格區別的(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把它們混用)。簡單說來:“文化(culture)”是一個屬於石器時代範疇的概念,用於專指石器時代特別是新石器時代包括金石並用時代的原始部落人類遺跡,而“文明(civilization)”是屬於青銅時代範疇的概念,專指人類進入青銅時代以後的國家階段。

  其實,從“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這兩個英文單詞的詞源上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兩者的區別。“文化(culture)”這個單詞的詞根“cult-”的原始意義是“耕作”,這很清楚地表明了“文化”這個概念的本義是屬於與“農耕”相聯係的原始部落時代的範疇的;而“文明(civilization)”這個單詞的詞根“civ-”的原始意義是“市民”,這也同樣清晰的表明了“文明”這個概念的本義是屬於與伴隨著“市民”的出現而同時產生的“城市”及工商業相聯係的青銅時代的範疇的。(城市city這個單詞就是從詞根“civ-”的變體“cit-”演繹而來的。)

  而“文明(civilization)”的幾個主要特征:文字,金屬冶煉術,城市國家(城邦),宗教禮儀,等等(雅斯貝爾的定義),正是與工商業的出現密切相關的。要判定一個文明是否開始了,什麽時候開始的,正是按照上述幾個標準來核定的,而且是按照考古發現來核定的,而不是用什麽神話傳說,民間故事,野史雜書,或者是像什麽《史記》之類的晚於考古年代兩千年之後的所謂“曆史紀錄”來判定的。這是一個考古學曆史學常識。

  可能有人會問我這樣一種問題:那麽,我們為什麽要用外國人的標準來判定我們自己的曆史,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判定嗎?完全可以,但是,“文明”和“文化”這些概念本來就是西方傳來的,不僅如此,整個考古學,曆史學的方法體係,都是從西方輸入的觀念,如果要用我們自己的標準,那麽我們就不能再用西方的概念來宣揚什麽“我們有五千年‘文明’曆史”,而應該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們有五千年神話傳說的曆史”。

  但是按照這樣的標準,我們倒是有“五千年曆史”了,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地中海周邊國家地區及中東地區,他們就不僅是“五千年曆史”了,起碼都是一萬年以上的曆史了。這樣我們還是占不到什麽便宜。

  而中國的“曆史學家”長期以來正是靠著混淆“文化”和“文明”的標準來誤導愚弄民眾。比如說把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原始部落文化(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等)偷換冒充成是所謂“文明”時代,這樣中國的曆史一下子就提前了一兩千年,甚至兩三千年。而在介紹其他國家其他文明的時候,又用另一種標準,從人家文明開始的正式起點(文字,金屬冶煉術,城市國家出現)嚴格算起,這樣無形中就縮少了中國與那些最古老文明國家間的距離,甚至給人一種錯覺,似乎中國比這些實際上比中國文明曆史早得多的國家和地區反倒還要早些,而實際上,如果按照中國衡量自己的那種標準,很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地中海周邊國家地區以及中東地區,起碼都是一萬年以上的曆史了。就是諸如此類的小伎倆小把戲。

2.  下麵就讓我們來詳細地從頭審視一下中國及世界的曆史。

  首先從中國文明的曆史開始說起。先開門見山地闡明這個基本事實:中國最早的文明——商文明,開始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距今3500年,地點在今河南安陽一帶。考古依據:中國地區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成熟的青銅冶煉術,及出土的冶煉的青銅器;國家形態已出現。

  要說明的是:這可不是我的發明,隨便找一本國際學術界的世界史著作或者教科書,上麵講述中國文明都是從商王朝為起點開始的。

  當然,中國自己的曆史教科書是從所謂的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開始算起的。但是國際學術界是不承認這個子虛無有的“夏王朝”的,因為沒有任何考古依據:既沒有文字出現,也沒有冶煉的青銅器發現,更沒有表明國家形態存在的任何依據,以及城市遺跡,等等。

  而中國的這些江湖騙子一樣的“曆史學家”“考古學家”,雖然把整個中國地區都翻遍了也沒找出什麽能證明所謂的“夏王朝”存在過的證據,但還是要厚著臉皮硬把這個幻想中的“夏王朝”塞到教科書和宣傳資料中去販賣給世人,又硬著頭皮把在二裏頭等地發現的一些新石器時代文化遺跡包裝一番冒充成是“夏王朝”的所謂“都城”遺跡拿出來蒙騙外行人。

  我們來看看中國的“考古學家”“曆史學家”找到了些什麽?有一次我聽一個《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演講,主講的“考古學者”給我們展示了他們宣稱是所謂的“夏王朝”的“都城遺跡”複原圖,我仔細一看,原來就是幾個爛草棚子,一個標準的原始村落,他們把這個叫做“偉大的”“夏王朝”的“都城”?還有什麽呢,考古現場的幾個爛泥堆,那是什麽——夯土遺跡,夯土是什麽,就是把泥巴堆在一起壓緊做牆基,原始部落用來建造窩棚的最原始技術,俗稱“幹打壘”。他們把這個叫做“偉大的”“夏王朝”的“都城”?還有就是一些銅渣子,大量的石器,骨器!這問題不是很清楚了嗎?隻不過是新石器時代的氏族部落遺跡。所謂的“夏王朝都城”純屬胡扯!

  要是這算是“都城遺跡”,那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的“都城遺跡”就太多了,瑞士汪金的湖居文化(早於公元前5000年),人們用五萬根木樁作地基建在湖上的大型村寨,那就比“偉大的”“夏王朝”的“都城遺跡”大到不知那裏去了。看來西方人臉皮還是太薄了。

  還有一些考古學家聲稱在中國其他地方發現了一些銅器,更是誤導,那是什麽?金石並用時代的用天然銅打造而成的銅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出現的產物,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跡中多的是,以此為標準的話,那我前麵所提到的那幾個古文明地區的曆史更要往前提前一兩千年。

  而其他那些古文明地區都發現有標誌文明起點的大量完整的城市遺跡,而且都是磚石結構,埃及就不用說了,希臘,西亞,印度河,特別是希臘米諾斯文明遺跡的克諾索斯王宮(公元前2000年),其宏偉華麗,在各早期文明中是首屈一指的,我們中國直到四千年之後的現存很多近代宮殿建築都無法相比。這一點無須多說,實地參觀一下就知道了。

  還有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哈拉巴文明(公元前2500年),在摩亨佐與哈拉巴等地發現了許多完整的城市遺跡,磚石結構,構造複雜。據考證當時城市人口已達到三四萬人。

  還有埃及的南城遺跡等(公元前3500年,涅伽達文明時期)。某些書上錯誤地說埃及沒有城市,瑪雅文明印加文明沒有文字,實際上都有。比如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我早就說過他這本書在細節上是錯誤百出的)

  說老實話,所謂“商王朝”的殷墟遺跡其實也不過就是一些夯土遺跡而已,隻不過規模稍大一點,根本還不是城市遺跡。要不是發現了甲骨文,冶煉青銅器,國際上也是根本不會承認商文明的。畢竟跟其他國家地區比起來,證據太少了。

3. 中國有些人為此找了一種借口:說中國文明的早期建築都是磚木結構的,所以不容易保存下來,而其他國家地區特別是西方主要用石材建築,所以保存下來多一些,甚至還厚著臉皮反吹一把:中國的磚木建築比其他文明的石材建築技術程度更高。其實恰恰相反,我上麵提到的幾大文明地區,其發掘出來的早期文明遺跡實際上都是大量使用燒製的磚塊建築的,最典型的就是那個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遺跡,以及兩河流域最早的的烏爾,巴比倫,蘇薩等城市遺跡,埃及的南城遺跡,希臘的米諾斯文明遺跡,等等,實際上西方建築的典型代表--古羅馬的建築,也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都是用石材建築的,也大量采用磚塊,混凝土等建築,如現今在法國西班牙等地都還保存著的高架水渠等,這些都很好地保存著。

  而中國早期文明遺跡恰恰不是用磚建築,而是夯土加木材建造,當然不容易保存,但那正是因為其技術水平低下的原因。中東,西方等地用磚石建築比中國用泥土木材建築所需要的生產力水平和技術水平要高得多,造價也要昂貴得多,也更堅固,當然便於保存。(希臘邁錫尼文明時期的城市遺跡,其巨石建造的城牆,厚達二十米。)

  所以找不到所謂“夏王朝”的遺跡是毫不奇怪的,因為根本就不存在過,隻有一些石器時代原始村落的遺跡。

  而找不到更關鍵的兩個證據——文字的出現,和金屬冶煉術的出現,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現在更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問題不僅僅隻是沒有所謂“夏王朝”存在的任何證據那麽簡單,而是反倒有大量證據證明其根本不存在。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時間上緊隨所謂“夏王朝”其後的商王朝,其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中竟然找不出有關這個前一代“王朝”的任何記載。這不是很荒謬嗎?不是已經很清楚地說明了事情的真相了嗎?你能想象周王朝,秦王朝,漢王朝等在他們的政府文件和檔案中不記載他們的前一代“王朝”的任何情況嗎?隻有商王朝這樣的初始文明才會是這種情況,因為在前麵什麽都沒有,一片空白。

  而有些無聊文人絕望之餘,幹脆對外撒謊說商代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上已發現有關於“夏王朝”的記載了。好笑的是,考古部門的負責人馬上就出來予以否認。顯然他們也還不敢於拿自己的職業聲譽來開國際玩笑。


13.再來看印度文明。印度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500年(哈拉巴文明時期),地點在今印度河流域一帶,以哈拉巴和摩亨佐兩地發掘出來的完整的磚砌城市遺跡為代表,以及象形文字,青銅器。

  創造最早的哈拉巴文明的是達羅毗荼人,他們與後來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逐漸融合構成了今天印度的主要居民,今天印度的人種混雜局麵就是這種曆史原因造成的。而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500年進入印度後,就繼承了達羅毗荼人的文化,其宗教,哲學都深受前者影響。

  至於印度後來受到蒙古莫臥爾王朝的統治,本質上跟中國地區被蒙元滿清統治時期一樣,而且在殖民化程度和奴役程度上要輕得多。

  今天印度人口的絕大多數都仍然是古代達羅毗荼人和雅利安人等民族的後裔,其信奉的印度教也是從古代就一脈相承下來的,其創造的佛教也深刻影響了整個東亞地區,何來的“文明消失”了?

  實際上,通過對比上述幾個文明,我們可以發現,恰恰消亡得最多的就是中國地區的文明,除了仍然在使用漢字這一點以外,我沒有看出今天的中國還從古代繼承下來了些什麽。

  其實,在學界有一種不便於啟齒的看法就是:真正的古華夏文明,從宋代以後就已經消亡了。今天的中國不是昨天的中國。
14.  我們又來看看中東的兩河流域文明,它正式開始於公元前3500年的蘇美爾文明時期(實際上在公元前4300年已經進入銅器時代,出現了城市,國家的萌芽),這時候出現了象形文字,及稍後的楔形文字,冶煉銅器,以及烏爾,烏魯克,尼普爾等數十個城邦。

  創造最早的蘇美爾文明的蘇美爾人,可能是含米特人,他們很快就與後來進入的閃米特人融合了。而後繼承蘇美爾文明而起的阿卡德文明(公元前2371年),巴比倫文明(公元前1894年),都是閃米特人創造的;創造亞述文明,腓尼基文明,猶太文明的也是古代閃米特人;創造伊斯蘭文明的阿拉伯人也是閃米特人。今天生活在中東地區的大部分居民仍然是這些古代閃米特的後裔。信奉的宗教仍然是從古代閃米特人原始宗教發展而來的伊斯蘭教,使用的文字仍然是從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中提取元素而產生的腓尼基字母文字發展而來的阿拉伯文字。

  至於中國官方宣傳的“四大文明古國”中的那個巴比倫,不過是兩河地區最早的文明出現近兩千年之後才出現的一個晚期文明,中國官方把這個拿來列在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中,給人一種錯覺,似乎中國地區的文明跟早於自己兩千多年的兩河文明是在同一個時間層麵上似的。
15. 閃米特人的另外一個文明:亞述文明,大約開始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發源地在兩河上遊一帶。這個文明最突出的特點在於他的軍事技術上的成就,它建立了當時世界上兵種最為齊全,戰鬥力最為強悍的一個軍事體係,後來其軍事技術體製被波斯所繼承。

  閃米特人在地中海沿岸一帶的另一個文明:腓尼基文明,也大約開始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著名的城邦有推羅等。範圍就相當於今天黎巴嫩的版圖(另外,著名的迦太基古國,也是腓尼基的殖民地)。這個文明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航海及商業上的成就。早在埃及尼科二世時期(公元前611年),腓尼基人已經實現了環航非洲,這是人類航海史上與麥哲倫環球航行,哥倫布發現美洲並列的航海壯舉。

  腓尼基文明的另一個偉大貢獻就是字母文字的發明。它雖然從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得到啟發,但是卻是真正成形的拚音字母文字,從腓尼基文字又發展出希臘文字,拉丁文字;以及阿拉伯文字等。從腓尼基文字發展而來的這種字母文字,是除了東亞之外全世界都在使用的文字。韓國日本等國都曾經進行過文字拚音化的嚐試,現在也還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中國要想實現現代化,將來也不可避免地要向這個方麵發展。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