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耀邦和趙紫陽之間的過節

(2008-07-04 01:09:23) 下一個
鄧力群回憶錄批評趙紫陽

【大 紀 元2月1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四日電)

中共左派精神領袖鄧力群出版回憶錄“十二個春秋”,對過去領導人作出評價。一名權威人士說,這本書對中共領導人的針砭可概括為

“恨趙(紫陽)、貶胡(耀邦)、怨鄧(小平)、頌陳(雲)、感宋(任窮)、揚李(鵬)、抬(胡)喬(木)”十四個字。


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鄧力群上世紀八十年代期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中央書記處書記,致力維護中共傳統意識形態。

報導說,鄧力群對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有心結,他對趙紫陽在經濟領域放手私營經濟、在思想領域放任“資產階級自由化”強烈不滿,書中多次借王震等元老之口罵趙紫陽是“走資派”、“陰謀家”。

書中提到幾次鄧力群與趙紫陽針鋒相對的衝突。在一次書記處會議上,鄧力群強調宣傳工作中要反複宣傳四項基本原則時,趙紫陽說:“這種做法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沒有飯吃。”

在個人品德方麵,鄧力群對趙紫陽的評價相當刻薄。他在回憶錄中專辟一節,比較頭號政敵胡耀邦及趙紫陽的不同。

鄧力群認為前總書記胡耀邦“直截了當,批鄧力群就點名批,不同意鄧力群什麽觀點,就直接說;一旦情況清楚以後,他就說沒有事了,不記仇”。

他說,“應該講,在這一點上,胡耀邦不搞陰謀,光明磊落;觀點不同,他就講出來,講出來也是指名道姓。你把事情說清楚了,他也就煙消雲散了…而趙紫陽卻搞陰謀,他整了你,你還不知道他在整你。”

回憶錄還詳細描述胡耀邦和趙紫陽之間的過節,主要涉及的曆史事件包括:

一九八三年三月,趙紫陽批評胡耀邦在經濟領域的主張,中央經濟工作主導權由書記處(胡耀邦)轉到中央財經小組(趙紫陽)。

另外,一九八七年一月,胡耀邦因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下台,趙紫陽在黨內生活會上對胡的批判不遺餘力。

不過,鄧力群也提到,在胡耀邦下台、趙紫陽代理總書記後,胡啟立曾寫信給趙紫陽、薄一波,不點名質疑鄧力群的人馬擅自更動胡耀邦在這場黨內生活會上的表態整理稿。趙紫陽對此批示:起草文件的人違紀行為應該追查。

鄧力群認為事件純屬誤會,並澄清報告“連個圈都沒有(畫),就壓在那裏了!”胡趙係統還向海外放風,導致香港報紙開始罵鄧力群“左王”。

鄧力群回憶至此難掩激動,指責“他們在這件事上欠了帳!”

對於趙紫陽因“六四”天安門事件中下台,鄧力群認為“趙可能也有些委屈。”

書中透露,當時中共中央成立專案組審查趙紫陽,組長是元老王任重,成員有中紀委副書記李正亭及彭真的兒子傅銳。

書上說,“在談話時,王任重一提問題,趙就放聲痛哭,一直冷靜不下來。王讓他冷靜一點,趙一直哭泣不止,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鄧力群還提及一九九五年中共元老陳雲去世,沒有通知趙紫陽參加治喪活動。趙紫陽趕到中南海,要到陳雲家吊唁,結果也沒讓他進去。

回憶錄自述鄧力群一九七五年到北京任職,至一九八七年中共十三大中央委員落選所經曆的政壇事件。

中共當局認為書中內容敏感,對此書采取限量發行、內部傳閱的作法。950214

2/14/2006 12:40:08 PM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