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獲悉,位於南陽市城區八一路與工業路交叉口處的兩座春秋古墓已經發掘完畢,除了出土大量的禮器、樂器、兵器、玉器外,考古人員還清理出了720件皮甲,並從一件青銅戈上發現了古文字。
記者看到,所清理出來的皮甲都編寫了號碼放在盛有藥液的塑料袋中,其形狀有菱形、方形、三角形、不規則形等,每一片上都有穿孔。但縫綴皮甲的皮條已不見,每片皮甲都各自散落。
據專家柴中慶介紹,一號墓中發現的皮甲數量多、保存完好。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這些皮甲是用哪種動物皮製作而成的。但一下子出土這麽多皮甲,讓人振奮。這些皮甲將被複原,展現給廣大市民。”
記者在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個鏽跡斑斑的青銅兵器——銅戈。記者看到,銅戈上有幾個像鳳凰一樣的圖案,非常優美(如圖)。南陽市文物專家赫玉建說,這種鳳凰圖案是“鳥蟲篆”,又稱“鳥書”。
鳥書屬於金文裏的一種特殊美術字體,文字中常可辨認出形如鳥的全身或局部(喙、翅、爪等)的筆畫,即文字與鳥形融為一體,或在字旁與字的上下附加鳥形做裝飾,因而得名。
古墓內發現的青銅戈上雕刻有精美鳥書
750) this.width=750" />
古墓發掘現場。首席記者郭啟朝圖
750) this.width=750" />
鳥書在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蔡國等南方諸國,鳥書多見於青銅器銘文,湖北宜昌附近出土的越王勾踐劍,上麵的八字銘文就是鳥形字。
專家們對一號墓出土的銅戈上的鳥書進行辨認後發現,所刻四字是“彭所之戈”。
南陽市八一路與工業路交叉口發掘出的一號墓、二號墓均為春秋貴族墓葬。其中一號墓主人身份是大夫,二號墓主人身份是元士。
據赫玉建講,一號墓青銅戈上所刻的銘文“彭所之戈”,表明了墓主人是彭公的後代,兩座古墓屬於春秋晚期楚國申縣彭氏家族墓地。
南陽市文物部門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南陽城區發現了一座西周末年的墓葬。據該墓出土的一件文物上的銘文記載:“中 父宰南申厥嗣作其皇祖夷王監伯尊簋……”另一件簋銘是:“南申伯太宰中父厥嗣作其皇祖考夷王監伯尊簋……”銘文記載的是,周宣王封申伯於謝的同時,還派遣了楚國貴族中 父,輔佐申伯到南陽建立申國。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南陽市文物部門在南陽西關煤場發掘了一座春秋中期古墓。專家們從墓中出土的一件文物上發現了珍貴銘文:“隹正月十又一月辛巳申公彭宇自作淄簋宇其眉壽萬年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之”。依此推斷,墓主人是“申公彭宇”。這座墓葬就是轟動中國考古界的、最早的貴族墓葬。
據專家講,當時的申公,即申縣的縣公。
此後南陽市文物部門還在南陽城區發現了申公的孫子“彭無所”的墓葬。
專家們講,這裏的“申公”與“彭公”是同一個人。“彭無所”、“彭所之戈”的“彭所”,均為“彭公”的後裔。
春秋古墓發掘出的文物對研究楚國曆史文化的發展、古申國、古申縣等有著極為重要的資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