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汶川山穀到成都平原——古代蜀國的起源 (圖)

(2008-07-17 01:07:16) 下一個




三星堆博物館文明:從汶川山穀到成都平原
2008年06月20日 09:11:42  
來源:北京日報

成都平原北部的廣漢市,坐落著一座呈螺旋形遞升的現代建築,這就是三星堆遺址博物館。在這片土地上,有過一個轟動世界的發現。

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7公裏的鴨子河南岸,被稱作“三星堆”的三段土埂,遙對著一片月牙形的低地“月亮灣”。

  1929年春天,當地農民在月亮灣無意間挖出了約四百件玉石器。

  1934年春,華西大學博物館副館長林名均和美籍教授葛維漢率領考古隊進駐月亮灣進行調查發掘,發現了這處古文明遺跡,引發了持續半個多世紀的三星堆文物研究。

20世紀80年代,三星堆遺址再次開展了正式發掘。

  1986年兩座祀祭坑的發現,著實震驚了世界。兩坑相隔20多米遠,大量燒殘的大型銅器、金器,滿層的象牙、燒碎的獸骨,橫七豎八堆放在坑裏。

  兩座祀祭坑分別出土了金杖、金虎、青銅立人像、青銅大麵具、青銅人頭像、銅尊以及祭禮用的玉器等等,完整的象牙就多達八十根。

  最引人注目的是銅器,其中真人大小的青銅頭像出土了五十多個。它們瘦削的臉上全長著超比例的突出的吊眼,寬闊的尖鼻子,薄而闊的嘴,有幾件還貼著金箔。

  最大的青銅大麵具寬138厘米,高66厘米,鼻挺口闊,兩耳如翼,兩個眼珠像粗圓柱一樣突兀而出,放射著恐怖的威懾力。

  一尊高大的青銅立人像,頭戴高冠,身穿燕尾長袍,立在怪獸承托的“法壇”上;它吊眼凸出,麵龐方硬,表情冷峻,兩臂平舉在胸前,環形的手像曾經握有神物。立人像超過一般人的身高,連底座通高260.8厘米。

  據分析,它應該具有蜀王兼巫之長的非凡身份。三星堆還出土了一株近4米高的青銅神樹,枝杈上立滿各式各樣的銅鳥,那是不是他們的圖騰、神物?所有這一切,都顯示出無限的神秘感和震撼力。

  此外,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陶器、金器等文物,並發現了墓葬、作坊和商代古城等遺跡。

這是一支神秘的文化。怪異的器物造型,尤其是人物形象,在周邊和中原幾乎找不到相近的跡象和文化淵源。不僅青銅頭像和麵具一律長著突出的吊眼,還出土了大量單獨的青銅眼形器。置身其中,仿佛被四周無數銅綠色的眼睛盯著。看起來,眼睛,是這支先民無限的崇拜。人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詩: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傳說中古蜀國的始祖蠶叢氏最大的特點就是“縱目”。

  這目究竟是如何“縱”的?難道三星堆祭祀坑裏的巨眼銅像,真是縱目的蜀王蠶叢?

  經過科學檢測,三星堆遺址的時間相當於中原的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正與文獻裏古蜀國存在的時間相吻合。

  看來,在廣漢三星堆,真是發現了古蜀文化的遺址,而且找到了早期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緊接著的問題是,這支文化孤立的先民是從哪裏來的呢?

  三星堆處在四川盆地的西北部,再向西北幾十公裏,就是川西高原的東緣龍門山至岷山連綿的山脈。

  《蜀王本記》有載:“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

  考古資料也證明,至遲從蠶叢時代起,這支古蜀先民就來到了岷江的大山幽穀,居住在汶川至茂縣一帶狹長的茂汶盆地,從事農耕生活。

  他們正是從這裏東南下,走向成都平原的。

  據鑒定,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玉器原料,就產自岷江兩岸汶川、茂縣的岷山、茶坪山。

  而在《華陽國誌》等古籍裏,茶坪山名叫玉壘山——古人早就發現這裏產美玉,也早就開始了采玉、琢玉的生產。

  另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三星堆遺址發現的墓葬,一律朝向西北方向。這是偶然的現象,還是他們魂歸故裏的期盼?

但是,這隻是解決了三星堆蜀國先民來源的一個步驟。

  三星堆的青銅文化、玉文化、祭祀文化和政權體製,顯然已經相當成熟,而再向前追溯,這群蜀人又來自何方呢?

  此外,究竟是什麽原因,使他們離開盛產美玉的山穀,走向成都平原的?


三星堆博物館簡介

三星堆博物館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曆史文化名城廣漢城西鴨子河畔,南距成都40公裏,北距德陽26公裏,是我國一座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博物館於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開放。館區占地麵積約530畝,第一展館麵積4200平方米,第二展館麵積7000平方米,遊客接待中心建築總麵積2600平方米。

三星堆博物館集文物收藏保護、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多種功能於一體,采用現代科學手段實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餘件珍貴文物。

三星堆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曆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許多光怪陸離奇異詭譎的青銅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麵具、更有高達3.96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博物館基本陳列,凡8個陳列單元。陳列充分運用各種現代表現手法,通過精心的空間組合,深刻發掘文物內涵,追求陳列內容科普化與陳列形式藝術化的完美結合。該陳列榮獲首屆全國文博係統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博物館主體建築外形追求與地貌、史跡及文物造型藝術相結合的神韻,融原始意味和現代氣息為一體。館外環境布局巧妙,匠心獨具,園內綠草如茵,湖光島影,充分體現了博物館“館園結合”之特色。

三星堆博物館以其文物、建築、陳列、園林之四大特色,成為享譽中外的文物旅遊勝地,是四川的五大旅遊景區之一、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首家同時通過“綠色環球21”與ISO9001:2000認證的博物館。(來源:三星堆博物館)


通過安全評估 四川三星堆博物館重新開放

6月16日,來自美國的23名遊客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三星堆博物館,這是“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三星堆博物館迎來的第一批外國旅行團中廣。

據了解,這批外國客人都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友,雖然是第一次到中國,第一次到四川,但在行程預定之初就注明一定要到三星堆博物館,並對本次的中國之旅充滿了期待。本次校友團的組織者、來自美國佛羅裏達州的邁克先生介紹,“早在一年前確定本次中國之旅時,三星堆就已經進入了我們的行程。汶川大地震並沒有改變我們的中國三星堆之行!”


綿陽文物武裝押運至三星堆 4228件國寶轉移

荷槍實彈的武警押運下,包括漢代說唱俑、搖錢樹等國寶在內的6091件文物從綿陽博物館緊急轉移到廣漢三星堆遺址博物館庫房存放。因擔心唐家山堰塞湖可能潰壩導致洪水毀壞文物,綿陽博物館決定緊急轉移2.5萬件文物,當天轉移了第一批。

陝西:秦俑博物館7件兵馬俑因地震輕微受損

陝西省文物局昨日(27日)發布了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受災情況,全省56處文物保護單位發生災情,41件珍貴文物受損,其中秦俑博物館七件兵馬俑因震輕微受損。

四川65處國家重點文物因地震受損嚴重

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傳說中的大禹故裏,李白、武則天、蘇軾等皆出自四川。但在這場大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諸多沉積千年的人文曆史古跡遭遇了一場大劫難,著名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蘇祠等名勝古跡全都傷痕累累……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日前專程趕赴四川展開調研,前天下午,他向媒體通報稱,截至19日,四川全省12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65處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另有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損傷。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趙川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是建國後對文物造成損失最大的一次天災。”

讓我們在悼念大地震中亡靈的同時,也再看一眼這些因地震而從地麵被抹平的、失而不複得的珍貴文物古跡。


四川文物遭浩劫 受災重點文保單位突破百處

中國新聞網據初步統計,截至十九日,在“五·一二”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共有六十五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百一十九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許多已經全部垮塌或麵臨垮塌;館藏文物損失八百四十一件,其中珍貴文物一百四十八件。

今天下午在成都武侯祠舉行的國家文物局抗震救災四川現場會上,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王瓊匯報了目前掌握的四川文物初步受災情況。她說,這次地震災害,使四川的文化遺產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與災難。許多文物保護單位全部垮塌或破壞,大量的館藏文物損毀。

李白書房千瘡百孔 陳毅故居損毀嚴重

“我好像聽到李白故居在哭泣。”江油市文化局的一位工作人員昨日痛心地表示。有李白故裏之稱的江油市發生6.0級餘震後,記者在“青蓮故居”看到,從唐朝一直保留下來的李白幼時居所的山門全部倒塌變成廢墟,李白的臥室和書房也千瘡百孔。據四川文化係統最新統計,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的文物古跡大麵積損毀。全省至少有4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5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嚴重損失。

國家文物總局已經緊急派人前往災區查看文物受損情況。

  記者了解到,包括

  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
  理縣桃坪羌寨、
  武侯祠、
  杜甫草堂、
  王建墓、
  三蘇祠、
  丹巴古碉群、
  朱德故居、
  陳毅故居
  峨眉山古建築群、
  郭沫若故居

  等一批珍貴的古跡和革命遺跡也“個個帶傷”,有的甚至全毀。這次地震不僅為四川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而且對巴蜀文化造成不可複原的傷害。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