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廢墟裏的羌族老奶奶(組圖)

(2008-06-05 10:52:52) 下一個
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廢墟裏的羌族老奶奶

廢墟裏,一個讓我們潸然淚下的羌族老母親(組圖)

倍               在完成任務回到成都休整待命期間,給我所有親人們報了平安,特別是我的母親。打完電話,在整理記錄過去120小時這些圖像的時候,看到一組羌族母親的照片,依然會潸然淚下。

  16號上午,完成了整個突擊隊搶修移動基站該我完成的任務,我提著相機開始記錄牛腦寨的受創情況。

  15號我們機降汶川牛腦寨之後,了解到這個600多人幾乎都姓倪的羌族寨子隻找到530人左右,這530人還包括遇難的同胞。其餘的人都在“5.12”到汶川縣城趕集去了,在過去的幾天內一直沒有消息。因為許多房子倒塌,糧食都被壓埋在廢墟下,在救人之後對於牛腦寨的鄉親來說,從廢墟裏麵搶救糧食維持生計成為當務之急。

  耳邊是隆隆的聲音,那是對麵山上石頭不斷滑落的聲音。突然,我的視界裏麵出現一個羌族老人,這讓我無比的震驚。要知道,那是一個極陡的坡,這個佝僂著腰的老人是怎麽艱難地爬上來的,她上來做什麽?

  


  老人背後是極陡的坡,她隻有一隻眼睛有依稀的視力,望著滿地廢墟,她徘徊了很久。家在哪裏,她極力地用很低的視力找尋著。

  


  這個姿勢讓我震撼,老人用細小的棍子支撐著自己

  她曾經的家就在旁邊,但是滿目廢墟已經讓老人看不出來,她舉目遠眺,期望那裏能看到家的一點點痕跡

  


  


  一個倒塌的櫃子,裏麵裝著一絲希望

  


  老人很吃力地搬動掩蓋在櫃子上的薪柴

  


  老人找到一把木匠用的刨子,老淚縱橫,或許有哪個逝去的親人是木匠。睹物思人,逝者已矣。

  


  老人繼續艱難地翻動,我以為她是為了找尋親人的遺物,下麵還有什麽更重要的物品呢?

  


  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找到了一盆東西,我站在旁邊不知道這覆蓋著塵土的臉盆裏麵裝的是什麽。

  


  隨著老人撥拉著塵土,我才看見那原來是一盆豬油,小心翼翼地拿走上麵的土,老人難道還要依靠這豬油生存下去嗎?

  


  把豬油放在旁邊,繼續找,一把散碎的掛麵出現在我的眼前。她顫顫巍巍地撈起鋪滿灰塵的掛麵。

  


  老人再次流出了眼淚......

  


  這是老人在得到外援之前賴以生存的口糧了,如果不是交通中斷,外部救援進不來,老人家又何必拖著80多歲的軀體,強忍失去親人的痛苦,重新回到這奪取她親人生命的廢墟,尋找這點點掛麵。老人是真餓了......

  


  老人仔細地收好掛麵,收好掛麵就是收好生的希望

  


  


  老人佝僂著腰,低聲喃喃地念著那兩句話“你們走了,我可怎麽活”,拿著那對我們身處城市的人們微不足道的豬油、掛麵,遠去了......

  拍完這組照片後我才知道,5月14號軍用運輸飛機第一次給汶川空投救援物資就掉在牛腦寨,受災的村民們沒有占為己有,而是汗流浹背地走了兩個小時背到山下的縣城交給政府。 
 
圖文/於誌力 (四川移動搶險隊隊員)

————————————————————————

令人潸然淚下的羌族奶奶已經找到了(圖文)




  老奶奶今年77歲

  

  老奶奶的右眼看不清東西了

  

  綁在小腿上的麻布

  

  雲朵上的廢墟。。。。牛腦寨

  

  住了30年的老房子,如今成了廢墟

  

  在自家菜園裏收拾家當

  

  老奶奶每天都在挖她家的房子

  

  羌寨老奶奶的房子,她來來回回在廢墟裏掏家當,中間那塊廢墟已被踩踏的很結實

  

  十個大缸子隻剩下一個,裏麵裝的是泡白菜

  

  什麽都沒了,鍋碗都沒了,連棺材都壞了

  

  碎掉的棺木

  

  老人家為自己準備的棺材,隻剩下一個了,另外一個被壓斷了

  

  老奶奶抱著鄰家的娃娃,後麵晾著的是解放軍的被單

  

  老奶奶養的豬被壓死,這是死豬的骨架,晾在樹上風幹。

  

  房子塌了一半牆,裏麵還掛著三大塊臘肉,主人不敢進去取

  

  挖出來的牛油,老奶奶說不敢吃了

  

  屋頂上的玉米。當時老奶奶正在屋頂掰玉米。

  

  憂慮

  文/圖:鍾汶哲

  8點半上山,中途在一個叫秉裏村的寨子裏停留了片刻,於中午12點抵達牛腦寨。秉裏寨跟牛腦寨一樣,90%以上房子垮塌。為什麽溝裏的寨子缺米,上了趟山我們才能體驗,山路崎嶇遠遠超過我們想象,疲憊中無心計算到底有多少道是45度以上的上坡路,村民背送物資的效率可想而知,背進去的僅能勉強滿足寨子裏的基本需求。

  我背著一堆藥和十包方便麵,兩瓶水,蝸牛般上山。走到一半路,三個中學生已經趕了上來,她們帶著我們走完了剩餘的路,抄捷徑順利抵達牛腦寨。

  我們先找到了村長家的帳篷,村長夫人陳豔正在燒火煮稀飯,她說,中午喝稀粥,晚上吃米飯,節省一點米。在震後初期,救援還沒到來之前,村長一家子掏出了家裏的所有以及村委上留存的200多斤存糧,組織鄉親們吃了幾天大鍋飯。中移動餘老師是最早到寨子上中移動員工,村長夫人知道他拍攝過羌族老奶奶,她指著對麵遠處的一片廢墟,“看那邊,老人家還在挖東西”。

  老奶奶叫柴誌華,77歲。她並不是牛腦寨最老的老人。512地震那會兒,她和老伴正在屋頂掰玉米,房子垮了,老兩口癱倒在廢墟之上,失神落魄,一度以為已經不在這個人間。過了許久才緩過勁,爬了出來。老奶奶說,幸好是白天地震,要是晚上,他們就會被壓死在屋裏。這個房子是老人家自己修的,已經住了30年。老奶奶記不住門牌號,前些天挖出了這個門牌號碼牌,卻想不起放在哪裏了。

  老奶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也在寨子裏頭,震後她都是去大兒子家吃飯。小兒子倒插門到其它村裏去了。三個女兒一個早年病逝,另外兩個嫁了人。他們一家子都幸存了下來。

  老奶奶身體無大礙,現在隻是有點咳嗽。她說她老了,77了,膝蓋疼、骨頭疼,已經半年沒有下過山。她的老伴是村裏家喻戶曉的老黨員,一定很多英雄故事可以告訴我們,可惜我們去到時他下山理發去了。地震時老頭子腰部受了點傷,不過現在已經可以上山下山,看來老爺爺身體結實,生命力很強。我們剛好給老人家帶了止咳糖漿,跌打藥膏,以及一些消炎藥,沒想到都挺合用。我們告訴奶奶,一定要給她兒子看過藥品說明再服用。她說,她兒子認得字。

  她家的帳篷還沒有送到,現在是跟另外一家子搭夥住一個帳篷,吃飯是到她的大兒子家吃。老奶奶每天都在自家的廢墟裏挖東西,今天她希望能夠把床褥挖出來。

  垮塌的房子前是他們家的小菜地,地頭上中了土豆和豆角,其它田裏還種了玉米。這個小菜園周邊堆滿了陸續掘出的家當。三塊臘肉剛掏出來時沾滿了灰,現在掛在果樹上任由風吹日曬。甚至被壓死的死豬殘留下來的骨架,也掛起來風幹。老奶奶說,什麽都沒有了,鍋碗都沒了,連一口棺材也被壓碎。老奶奶希望把完好的家當都收集起,待來日房子蓋好後還能用上。這個等待,不知道需要多久。

  老奶奶說昨天分到豬肉,每人八兩,但是她牙齒不好使,嚼不動。汶川各個村寨分豬肉的分量並不一樣,龍溪鄉蘿卜寨每人隻能分到2兩,秉足村每人卻可以拿到一斤。這個差異由什麽原因造成的,還沒有調查清楚。

  豎起耳朵艱難聽著川話,一個小時飛快就過去了。山上已經開始起風,往下望去,整個汶川縣城籠罩在風沙之中。由於地震破壞了許多山體的植被,稍一起風,滿城便盡是黃沙彌漫。我們擔心路上安全,提前告別了老奶奶。告訴大家,老奶奶安置情況較好,村裏麵的糧食藥物優先供給老人與孩子,雖然目前通往山寨的道路仍未打通,但寨裏的青壯年,包括寨裏的書記,經常下山背物資上去。寨裏的人很熱情淳樸,竭力留我們吃飯,被我們婉拒,畢竟災民們本身吃飯仍是哥問題。

  下午4點回到山下,從馬爾康過來的朋友也順利到達汶川縣城,之前我讓他帶50斤米和半箱抗病毒藥物過來。他卻帶來了150斤大米和一箱藥物。公路局的駐寨幹部方老師安排了村民一早下山背這些物資上去,我叮囑他們,把這些分給寨裏麵最需要的人。這點物資遠遠不能使村民們回複到震前生活水平的二分之一,但,至少給他們支持與鼓勵,讓他們在不餓肚子的情況下,全力重建家園。這是我們的一點心願。

  能夠幫助村民的辦法,最直接的辦法,是直接把物資搬到2500海拔的這個寨子上。

  另外,我擔心他們忙不過來,也出點微薄之力:想幫助老奶奶和這個村寨的網友,在我博客下方留下聯係方式和你的簡介,我整理後,會把這些一一轉達給村長他們。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