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鼓勵同學們
“多難興邦”一詞出自:
《左傳·昭公四年》:“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 失其守宇。”
多難興邦,溫總理再次感動中國
5月23日,溫家寶總理來到在四川綿陽市區內設立的北川中學臨時學校,看望在地震中幸存下來的師生。溫家寶走進高三(一)班的臨時教室,誠懇地和同學們談心。總理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一側一筆一劃豎著寫下四個大字:“多難興邦”。(2008年05月24日羊城晚報)
2008年,對於崛起的中國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在剛剛過去的幾個月裏,我們經曆了太多的不幸和苦難,雪災、藏獨、火車撞車、EV71病毒、火炬傳遞衝突、汶川地震等等。這些苦難,這些不幸,一下子都集中在一起,這是對中華民族嚴峻的考驗,更是對13億炎黃子孫的考驗。“夫治或生亂,亂或資治。有以無難而亡,多難而興。”災難,當然不是什麽好事,但是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災難,砥礪了我們的鬥誌、凝聚了我們的力量、讓我們患難與共、眾誌成城。華夏文明五千載,曆經無數內憂外患,中華民族並沒有屈服,更沒有倒下,而是鬥誌彌堅,愈挫愈勇,愈挫愈奮,一次又一次地從艱難困苦中挺了過來,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屈不撓地實現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這再次驗證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多難興邦!
“地震”是上天降臨到中華民族頭上的一場新的災難,但在屢經磨難而愈加強盛的中華民族麵前,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地震”之難又有何懼?多難興邦,震災麵前,中國人不會趴下,更不會被壓跨。中華民族有著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天性,在與不幸和災難進行不懈抗爭的征程中,中華民族更加堅毅、成熟,湧現出一批又一披衝鋒陷陣、舍生忘死的民族脊梁。魯迅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在抗震救災現場,無數共產黨人、解放軍指戰員、人民子弟兵和白衣戰士舍生忘死、義無返顧;溫總理不知疲倦,不知走了多少山路,不知和多少群眾握手交談,汗水濕透了衣衫,都不願歇一歇,他們為災區人民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災難是上蒼賜予我們的甘露,是我們堅強成長的乳汁,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多災多難,但始終是壓不垮的。災難終將過去,家園也會重建,天災無情人有情。我們相信,在偉大而又堅強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誌成城,一定能戰勝震災,災難中的國人,擦幹眼淚,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雙手,用我們的辛勤和智慧重建美好家園。磨難造就強勝之邦,中華民族必將在曆經這一磨難之後更加興旺發達,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