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藏南 中國承認麥克馬洪線的趨勢愈加明顯[轉自鐵血社區..."> 傷心藏南 中國承認麥克馬洪線的趨勢愈加明顯[轉自鐵血社區..." /> 美麗的藏南,沉重的話題。 (圖) - 博客 | 文學城
正文

美麗的藏南,沉重的話題。 (圖)

(2008-04-21 05:46:46) 下一個


美麗的藏南一:沉重的話題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49998_5849998.jpg" border= 0 >

傷心藏南 中國承認麥克馬洪線的趨勢愈加明顯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那一片被中國收複又放棄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饒的地方。那裏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幾百米,有印度洋暖風的滋潤,屬亞熱帶生態環境。土地極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夠生長菠蘿香蕉。自然景觀奇異。礦產豐富雅魯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彎”,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如果橫切大拐彎建一條40公裏長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我們失去的這片土地,是西藏人民曆代居住的土地,是西藏氣候最好、物產最豐富的一片寶地,然而這片領土卻在我們手中,被隨隨便便地丟掉了。

  國際上有以下規定:一國占據某地50年以上,國際上就承認該國對這一地區的合法擁有權。藏南,這片肥沃而富饒的土地,看來已經永遠失去了,中國的麵積已經不是960萬平方公裏了,因為已經有9萬平方公裏的藏南永遠不屬於中國了。

  維基百科全書關於“藏南”的條目是這樣寫的:

  藏南屬於西藏的一部分,並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為西藏自治區的下屬地區。中印邊境戰爭之後,主體為印度控製,並且現在為阿魯納恰爾邦。

  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會談,在會上英國全權特使威廉·亨利·麥克馬洪提出麥克馬洪線為西藏和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該線將藏南地區割與英國。後來英藏代表皆簽字批準該線,中方代表則因中央ZF反對而沒有簽字。中方至今的觀點是: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西姆拉會談條約隻有單方簽字(即英國),應視為無效。中國所堅持的是中印傳統線。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國曾經奪回藏南,打得阿三潰不成軍,望風而逃;但由於種種原因而退回實際控製線,甚至還想候撤20公裏。中國當時的領導人的想法是,既然我們教訓了他們,他們就應該知道厲害,我們不妨作出高姿態,感化他們和我們談判。豈不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國與國之間沒有道義沒有禮儀,信奉的永遠是實力。你不派兵當然我去占領。之後,印度在1982年建立阿魯納恰爾邦,遭到中國的強烈抗議。但中國並沒有采取軍事行動以奪回該土地。

  解放軍作家金輝對藏南那片土地這樣換算:

  ——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一個浙江省;

  ——相當於三個台灣、六個北京;

  ——相當於一個匈牙利、兩個丹麥、三個比利時;

  ——相當於六個科威特;

  ——相當於十個英阿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相當於二十個日俄吵得不可開交的北方四島;

  ——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一國被另一國強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國版圖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00_5850000.jpg" border= 0 >

美麗的藏南二:藏南大事記

藏南,是指位於中國國境線境內、中印邊境東段西藏南部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麵積為6.5萬平方公裏(一說9萬)。該地區自古以來為西藏地方ZF管轄區域,生活著門巴、珞巴、藏族和僜人等中華子民。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被印度非法占領,是現代一國非法侵占別國領土最大案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10-1911年,清駐藏大臣趙爾豐派程鳳翔部進軍該地區的察隅,該部在察隅中印邊界地區進行了樹立界碑等活動,宣誓了中國對該地區的主權。

1914年的3月24日,在“西姆拉會議”上,印度殖民ZF外務大臣英國人享利?麥克馬洪背著與會的中國ZF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以秘密換文的方式炮製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界線把原本在西藏境內資源最豐富的九萬多平方公裏劃進了英國的印度殖民地,將中國西藏地方曆來有效行使統治權的地方向北壓縮了一百多公裏。中國北洋ZF當時不予承認,後來曆屆中國ZF都不予承認。

1938年,英印ZF在出版的《西藏高原與周圍國家的地圖》中,第一次改變過去同中國主張的傳統習慣邊界線相同的畫法,用“未經標定”的符號,畫出了“麥克馬洪線”。

1948年,印軍開始進入門瑜地區;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侵入門瑜的中心城市達旺,武力將西藏當局派到當地的行政人員趕走,達旺淪陷。

1954年,印軍完全控製麥線以南原西藏的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  同年,印度ZF在該地區建立“東北邊境特區”,並修政官方地圖,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由原來的“未經標定邊界”第一次改標為“已定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59年8月25日印度在中印邊界東段朗久地方挑起第一次武裝衝突, 10月21日在西段空喀山口挑起武裝衝突。

1962年10月20日中印邊界戰爭爆發。印軍一戰即潰,10月25日我軍收複達旺,11月19日收複邦迪拉,察隅地區11月16日收複瓦弄,逼近傳統習慣線。

中國ZF於11月21日宣布停火,中國軍隊從12月1日起後撤,單方麵撤到1959年11月7日實際控製線中國一側的20公裏以外。

1963年2月28日,中國邊防部隊完成了主動後撤,並釋放和遣返全部被俘印度軍事人員,歸還所有繳獲的武器彈藥。戰爭曆時1個月,總計殲滅印軍8900餘人。我軍共傷亡2400餘人。

1964年印軍重新占領藏南地區,並重新與中國軍隊形成對峙。

1972年印度將該“東北邊境特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86年,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

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

1985年――1987年,由於印度在該地區大行增兵並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中印兩軍多次形成對峙,造成邊界局勢劇烈動蕩,幾乎開戰。

1993年9月7日,中國和印度兩國ZF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製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等4個文件。邊界局勢趨向緩和。

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雙方發表聯合宣言,中國首次承認被印度強行占領錫金國為印度的一個邦。

2005年4月***訪印,4月12日,雙方簽訂《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協定》。中國承認麥克馬洪線的趨勢愈加明顯。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美麗的藏南三:版圖

請大家先回答2個問題:

1、 中國的國土麵積是多少?

2、 其中有多少麵積在被外國侵占著?

沒錯,我們都知道中國國土麵積是960萬平方公裏。而第二個問題,可能很多朋友會納悶的問:“侵占我國國土?不可能!”

但我要告訴朋友們,這卻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我們96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上,在西藏,在喜馬拉雅山脈南坡與印度接壤地區,確實有一塊7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被外國侵占著,這塊土地就是——藏南,那個侵占我們的國家是——印度!

也就是說,現在中印邊界東段的實際控製線並不是《中國地圖》上標著的國界線,而是我們的地圖上沒有的、屈辱的“麥克馬洪線”!這條非法的“麥線”在1914年由英印殖民ZF炮製而來,此線深入西藏境內100多公裏,把原本在西藏境內土地最富饒的7萬平方公裏土地劃進了印度境內。近半個世紀來,此地區一直被印度非法占領。 7萬平方公裏,什麽概念?——相當於2個台灣!奇恥大辱!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07_5850007.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08_5850008.jpg" border= 0 >

藏南————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位於中國境內,但沒有中國軍隊,有的是印軍的軍事防線;

依舊生活著門巴、珞巴、藏等我中華子民,卻沒有中國國籍,有的是大量的印度移民;

叫著同樣的中國地名,卻不在中國ZF管轄範圍內,有的是印度的掠奪性開發。

那裏現在是印度的一個邦,印度管她叫——“阿魯那恰爾邦”,當然,中國不予承認。

你想象不到那塊土地有多好——她是普遍處於高寒地帶的西藏唯一的亞熱帶地區,接收印度洋送來的大量水分和熱量,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可以種植多種亞熱帶作物,素有“西藏江南”之稱。

對於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我們的曆屆ZF,即便是懦弱無能的北洋ZF和內憂外困的蔣介石ZF也沒有承認。而我們的毛主席更是為了這塊土地和印度在1962年大打出手。可當時戰爭的結果是——印軍大敗、藏南實地盡複,我軍卻主動撤退到“麥線”以北,於是印軍很快重新占領藏南。一轉眼,40多年已過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40多年了,國人企盼藏南光複,望斷天涯。藏南在泣血、印占區同胞在泣血,崴崴中華也在泣血!

但對於這些,我們從來沒有放棄信心!我們認為隻要信念堅定,臥薪嚐膽,他日條件成熟時藏南必定光複!

但是,我們讓愈發擔心的事情是,中國有可能為了尋求同印度的和平關係而放棄我們的信念。近年來中印邊界談判愈演愈烈,我們先是正式承認錫金國為印度的一個邦,然後是今年4月12日,雙方簽訂《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研讀條款,不禁讓我們心驚肉跳!因為我們看到了中國愈來愈有承認“麥克馬洪線”、徹底放棄藏南的跡象!

領土,是最重要的國家利益,是5千年曆史的中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遺產。有了領土,我們才能生生不息,中華民族才能發展。

安定和平的國際環境固然重要,但我們反對為了尋求安定和平,而以放棄領土為代價。我們堅決反對“用土地換和平”的觀點,堅決反對承認屈辱的“麥克馬洪線”,堅決反對放棄藏南!

同胞們,我們已經丟失了太多的國土,我們還有太多的國土可能丟失——釣魚島、南沙……在這樣的時刻,如果我們放棄了富庶廣袤的藏南,我們又有什麽理由不可以放棄小小的釣魚島和一盤散沙的南沙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我們相信我們的ZF,會從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考慮,認真的對待中印邊界問題,認真考慮全國人民的呼聲,做出正確的選擇。

每一個關心國家命運、關心民族前途的同胞們,為了我們祖國母親不再被侵略、不再被割地、為了藏南的光複、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請在反對放棄藏南、反對承認“麥線”的簽名上鄭重的寫下你們的名字!



美麗的藏南四:中印戰爭

中國藏南,位於我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 隸屬西藏自治區錯那,郎縣,隆子,米林,墨脫,察隅六縣管轄. 1962年中印戰爭後,被徹底擊敗的印度ZF軍在西方支持下,重新武裝占領該地區,並最終於1986底至1987初將該占領區由中央直轄地區升級為阿魯納恰爾邦,同時為配合其侵略行為,先後於1988年9月至1991年中在藏北那曲, 藏中拉薩,後藏日藏喀則等地區多次煽動藏獨暴亂.

  中國ZF不承認印控該區及印度邦ZF合法性,並於1988至1989年在成都軍區(包括西藏省級軍區),新疆軍區,山南軍分區,日喀則軍分區, 林芝軍分區等籌備第二次對印自衛反擊作戰.

  由於1989年4月至6月,中國發生嚴重政治風波,直接導致中國國際地位驟變,最終不得不放棄軍事收複計劃。

  回顧: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自1959年達賴出逃至1962年間,印度邊防軍多次綁架, 毆打我邊民, 槍殺邊防巡邏部隊, 印空軍入藏偵察如入無人之境. 更以蠶食方式將邊界據點紮入我邊防部隊後方, 向我國境內方向演練實彈射擊。


"滾出去, 聽不懂人話?"

來,孫子,紮紮試試!

打,狠狠打!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11月16日至21日兩個星期內, 解放軍在後藏地區數萬藏,門巴,珞巴等族同胞的協助下,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收複了藏南地區. 繳獲物資無數, 包括蘇聯援印的最新型直升機等武器. 並全殲印度王牌第七旅,活捉旅長達爾維將軍。



自不量力的印度朝野一片混亂, 新德裏居民大量外逃, 軍隊公然在首都大街挖起戰壕準備新德裏保衛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收複德讓宗,邦迪拉



收複班公措

印度軍隊在班公措地區巡邏,該地區駐軍一個連, 獅泉河周邊地區印度駐軍共達一個營.獅泉河現為我西藏阿裏地區首府.



殲滅印軍



班公措北岸,踏著印軍的屍體追擊殘敵




簞食壺漿迎王師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解放軍決定回撤. 在撤退過程中, 東線西線戰場均存在大量抵觸情緒, 地方群眾亦表示不解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12_5850012.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13_5850013.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14_5850014.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15_5850015.jpg" border= 0 > 




沉重的歎息: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20_5850020.jpg" border= 0 > 

解放軍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惑》書中對那段曆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曆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麽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麽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麽被動和可憐。”

美麗的藏南五:何時回到中國的懷抱!

藏南地區,普遍是指我國西藏境內喜馬拉雅山南坡,海拔驟降的山麓及平原地區.

藏南地區有"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稱謂. 因為平原地區需要數千公裏才能呈現的熱溫寒三帶,在這裏卻隻用了幾十公裏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該地區海拔1100-2200米左右,平均年溫度18-22攝氏度,比同緯度中國東部地區還要高. 年降雨量2500毫米,部分地區高達4495毫米, 是我國高降雨量區.藏南海拔1100米以下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1100-22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千萬畝熱帶植被四季常青, 千萬頃穀物良田一年三豐.這裏曾經是世代西藏地方政權的糧倉與冬宮駐蹕所在, 6世達賴的故鄉,藏傳佛教格魯派聖地. 更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原江南".

而僅隔十數裏的喜馬拉雅山北麓,我國實際控製區內,屬高原幹旱氣候,年降雨量低於550毫米,最低不到300毫米. 最暖月平均6-10攝氏度,農作物以青稞,馬齡薯等溫帶喜寒果木為主. 地圖上擁有"高原江南"的山南地區, 糧食供應卻主要靠我國內地省份捐助.

"都說藏南好地方, 四季燈豐五穀香", 解放軍與藏南同胞揮淚割舍的屋脊江南, 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下麵我們就看一看現在的印占藏南.

達旺地區圖, 與整個藏南區比較就可看出,這隻是印占藏區的極小一部分, 圖中我國實際控製地區在錯納鎮南部沿浪坡, 曲那門一線,西北東南走向. 而圖中中國界內領土,我們都曾收複過.

達旺,德讓宗與邦迪拉,是出入山南地區的最重要通道.

美麗的藏南六:藏南景色

喜馬拉雅山北坡,沙拉山口附近. 看到達旺前, 請記住這山的顏色.

喜馬拉雅山南坡,印占達旺地區, 海拔驟降到2370米.與上圖直線距離不到50公裏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21_5850021.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22_5850022.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30_5850030.jpg" border= 0 >

達旺寺(印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達旺寺, 格魯派聖地, 五世達賴所建.(印占)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31_5850031.jpg" border= 0 > 

達旺風光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32_5850032.jpg" border= 0 > 

丹巴河穀, 這還是你印象中的青藏高寒嗎?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33_5850033.jpg" border= 0 >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丹巴河穀-2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34_5850034.jpg" border= 0 > 

達旺境內遠望祖國,高聳入雲的西藏沙拉山口 16:31:59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52_5850052.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53_5850053.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54_5850054.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55_5850055.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56_5850056.jpg" border= 0 >

中國的山水間,卻來了大量的阿三移民

達旺地區的門巴族同胞,大多從事傳統農耕, 生活普遍困苦. 因印度大量殖民, 藏南地區藏,門巴,珞巴同胞已成少數民族.

邦迪拉南部地區. 林芝軍分區某大校軍官,曾經在此作戰,回憶當年由此撤退時,官兵情緒波動很大, 無私幫助了解放軍給養後勤的數萬邊區百姓亦不解此舉,一再挽留.

良田何止萬畝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72_5850072.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73_5850073.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74_5850074.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75_5850075.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76_5850076.jpg" border= 0 >
 
江山無限, 邦迪拉南望海拔一路下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江山如此多嬌,62年我們戰士的鮮血難道要白流!

美麗的藏南七:丟失藏南,將成為曆史的罪人!

藏南領土丟在誰的手上,誰將成為曆史的罪人!!!

藏南不能丟.祖先留下的土地.即使現在拿不回來,以後總要拿回來的.

絕不承認麥克馬洪線,隻要阿三不把藏南地區交還中國,永遠不要想和中國邊境正常化!

千山阻隔, 何日光複我故土.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83_5850083.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84_5850084.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85_5850085.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87_5850087.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88_5850088.jpg" border= 0 >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8_10_50086_5850086.jpg" border= 0 >

再看一眼,美得讓人心碎的一片土地!

沉重的歎息: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解放軍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惑》書中對那段曆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曆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麽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麽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麽被動和可憐。”

快要沉底的記憶,今天我們再一次撿起

我要轉貼這篇文章是因為我也是一個軍人,一個從西藏走出來的軍人,我想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我們國家所丟失的土地有多少?

美麗的藏南八:邊境問題中國相當強硬 印取消與中安全會談

2006-11-15 22:14:17

邊境問題中國相當強硬 印取消與中安全會談

(綜合訊)據印度《論壇報》報道,印度取消了原訂與中國舉行的特別安全會談。

中印雙方原訂在中國國家主席胡哥下周一訪問印度之前,兩國將就雙方關切議題如邊境爭議等舉行特別代表級的會談,但由於中方在解決邊境爭議問題上,擺出相當強硬的態度,令印方覺得無趣,隻有臨時取消特別會會談。

報道引述印方人士指,舉行特使級會談首由印方提出,並決定由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與中國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戴秉國代表兩國會談,原訂會談日期是上周四。

據印方外交人士表示,中方拒絕在胡哥訪新德裏期間討論邊境問題,使印方頗為失望,認為如此一來,胡哥之行毫無實質意義可言。稍早,印度其他觀察家已經預測,胡哥此行隻著重雙邊經貿問題以及簽署若幹經貿、文化合作協議。

真令人高興,看來ZF再這方麵絕不會讓人民傷心的!
 
記住他們,更要相信他們終有一天能夠完成祖國統一領土完整的大業!

美麗的藏南九:中印領土爭端:中國已全麵進入戰略進攻階段

      我覺得這次孫大使高調宣傳中國在藏南的立場是對一個對爭議領土收複或談判的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在有利的國際環境和實力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時機啟動領土進攻戰略達到外交目的,這同中國一貫的領土回收戰略一致。

      首先,談判的基礎在乎實力,從進軍西藏開始觸及英遺留領土問題第一代領導人就已經製定了邊疆領土戰略,其原則後繼者不斷修正完善執行而已。在第一階段是中國領土的戰略防禦階段,以穩定內部,經略邊疆為主要的任務,西藏,新疆莫不如此,從新疆領土的守備和對蘇談判可見端倪。從西藏與印度千絲萬縷的聯係來看,進藏初期強硬的領土政策引發的西藏內部危機必須慎重考慮。以我看來毛周的對印談判政策和東段換西段戰術不過是放低姿態,隱藏目的而已。

      中央政權對西藏的主權落實是在1952年以後,以往對西藏的主權宣示更多是名義上的,宗主權更能表述現實狀況。由於軍隊入藏打破了西藏的統治基礎和引發的社會變革需要堅實的民族政策和社會改造來完成西藏的中國化,此時的中印領土爭端一旦我方失敗,引發的西藏反對勢力的裏應外和的反撲勢必動搖藏區的統治基礎。這也是為什麽從52年到62年十年中中國對印度的蠶食政策隱忍不發的主要原因,周的以西段換東段等談判戰術無疑是拖延推諉做法。

      第二階段是領土戰略對峙階段,62年中印戰爭是轉折點,59年西藏叛亂開始標誌著西藏社會改造的完成,八年經略,西藏達賴統治基礎已經削弱,戰略控製西藏的目的已經完成,西藏叛亂不過是一個契機將西藏千年的統治階層一舉摘除,不過為了不與藏民族結下世仇,毛親自部署的炮兵部隊靜靜的目送達賴部眾渡過拉薩河流亡印度。59年開始中印的領土爭端從前麵的退讓到摩擦階段,至62年中國在西藏平叛剿匪完成後西藏社會改造任務完成,中國正式著手解決中印領土爭端,引發了藏南領土戰爭。對中印戰爭中方的勝利我更願意認為是三年積極戰爭準備的結果,但是中國在西藏與印度戰爭潛力的實力對比後,毛明智的選擇東段領土維持政策,軍事勝利後回退至藏南59年實控線無疑是精確的戰略作為和實力計算。反觀西線爭奪不僅沒有讓步,反而擴張了領土,牢固占據收複的戰略要地,威逼新德裏,這也是西線中國與印度實力對比的結果。

      此後的四十多年中國和印度在藏南的對峙更多的是戰略僵持階段的結果,由於西藏地理的限製,軍事解決的優勢並不中國一方,西藏經濟,交通等的瓶頸限製了軍事潛力的升級,藏南實控線的穩定更多在於中國在麥線戰略要地的擁有。期間中國跟印度的戰略平衡更多的表現在對巴基斯坦的全麵軍事援助和戰爭支持,對緬甸的經略,對孟加拉的政治扶持,對斯裏蘭卡的反印援助等,將集中在藏南的焦點劣勢轉化到對印度全線的戰略進攻優勢中,期間任何軍事解決藏南問題的做法中國不僅不得其利,反而會動搖對印度的戰略封鎖,喪失國際道義,引入他國勢力介入,危及戰略機遇期發展大計。89年中蘇關係解凍和中美蜜月期中國密謀軍事解決藏南問題時機的放棄更多的還是實力對比的結果,這一平衡政策的實力失衡以2006年青藏鐵路建成為標誌,中國對印度領土爭端正式進入第三階段戰略進攻階段。

      印度對中印實力變化的敏感應當比中國更直接,畢竟印度對中國是局部威脅,而中國對印度則是頂頭巨石。中國在青藏鐵路完成後裝甲部隊的運輸問題的解決顯示中方陸權的優勢形成,邊境機場的升級和我戰略俯衝勢態顯示中方製空權的掌控,而戰略導彈部隊的部署更是印度心腹大患,未來青藏鐵路延長線完成後麥線中印實力天平傾倒中國毫無疑問,以中國實力外交和領土強硬立場,麵對越南在75年西沙海戰、88年南沙島礁爭奪戰失敗的實例,印度有理由恐慌爭議領土談判己方的色厲內茬。而反映在印度對華政策的經濟政策中對中資的的保守和排斥中國企業也從側麵顯示了印度ZF的憂慮和焦躁。印度近年來不斷動作的西聯美國,合盟日本,爭控馬六甲海峽的戰略舉動也是突圍中國封鎖,竭力牽引戰略平衡向自方擺動。

      在胡主席對印度訪問前夕,孫大使的強硬發言向印度敲擊顯示了中國地緣優勢的現實和對印度對華政策,外交政策的強烈不滿。雖然孫大使此刻的發言有配合減輕巴基斯坦戰略壓力的考究,是中美全球戰略互動的一部分。但是如此強硬立場的表麵化顯示中印關係從此將進入一個衝突頻發階段,將來更多的表現在中國的主動出擊上,領土爭端的軍事解決將來需要選擇合適時機完成,談判中強硬立場從背後轉入公開,印度市場的開拓更多的以國家層麵推手印度保守大門,企業拓荒團跟進的方式,印度經濟發展的成果引來國際大鱷的覬覦,中國身在其中怎可錯過? 

      中國的利益不僅僅表現在領土的回收上,還表現在市場的爭端中,印度在實力外交的國際政治叢林中將不得不以經濟利益的轉換,戰略從屬等等利益讓渡換取中方領土立場的弱化,中國藏南領土解決的拖延戰略可能將進入新的階段-零敲牛皮糖的階段,在中國對印度有所要求的時候以領土的強硬立場換取印度其它利益的妥協,這種噱頭可一再使用,以狼來了的警告疲勞印度,直到真正的狼到來!在中方隱忍印度多年後隨著第三階段戰略進攻階段的來臨,印度被中國圍剿的困境期終於展現在印度有聲有色的大國雄心麵前。尼赫魯對印度設計的兩難選擇——有聲有色的大國和默默無聞的失敗國家考驗著印度統治精英。 
 
      胡主席的印度之行選擇在冬季,看來勢必要在印度人的心中刮起凜冽的寒風。

      拉賈德賈配裏(印度國際關係評論員解放報評論):中國修建了那條鐵路。--西藏鐵路。這是一把伸向我們的鋒利的寶劍。

————————————

吳越景陽:收回藏南的最佳時機和具體準備

一、解決藏南領土問題的最佳時機未到,現在解決藏南問題麵臨著難以克服的困難,弊大於利,非常不合算。這主要基於以下判斷:

(一)中國對印度未形成壓倒性優勢。中國和印度均是亞洲大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世界大國,國力對比懸殊不大。與印度相比,現在我國僅是國力、軍力略優於印度,此外,我國並不占據壓倒性優勢。解決藏南,現階段中國麵臨的不利因素尚未完全消除,目前,台灣尚未統一,南沙問題、東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等等一切的不利因素尚未解決,中國難以全力傾注藏南!雖然青藏鐵路已經通車,但與印度平原縱橫交織的交通網相比,中國的後勤保障能力仍顯不足,軍力部署仍受製於後勤補給能力的嚴重製約。

(二)中印間在地緣態勢上處於戰略平衡,印度難以完全倒向敵方。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周圍高山阻隔,印度在陸路方向的發展受到地緣方麵的天然的限製,空間極為有限。由於西藏是中國領土,中國擁有了西藏,就占據了兵家必爭的戰略製高點,在陸路方向緊緊扼住了印度的咽喉。印度麵對天然的地緣劣勢,也隻能徒歎奈何,難有作為。但另一方麵,印度在印度洋上卻有著天然的優勢,對中國形成反製。印度半島伸入印度洋1600多公裏,極利於其控製印度洋。作為中國海上生命線的印度洋,直接暴露在印度的鼻子底下。除印度半島外,印度還占據著尼科巴群島和安達曼群島,扼住了馬六甲海峽的西大門,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因為中國無印度洋出海口,進入印度洋路途遙遠,又麵臨著馬六甲困局易受遏製,所以中國在海路上容易受到印度的製約。中印兩國之間的戰略態勢是:中國陸強海弱,印度海強陸弱。兩國互有製約,又互有所求。這就決定了印度難以全麵倒向西方與我敵對,雙方必然長期處於鬥而不破的狀態。雖然出於共同遏製中國的需要,印度在國際上受到美日俄的多方拉攏,其麵臨的外部環境比起中國要優越的多、輕鬆得多,但兩國間基本戰略態勢已決定了印度難以在反對中國問題上走得太遠。

(三)選擇與中國對抗,是印度戰略上的失敗,這一選擇會使印度付出越來越多的代價。印度獨立後,不切實際地對中國提出了領土要求,導致了1962年的中印戰爭.雖然中國在戰爭中取的勝利,由於當時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的實際困難,中國軍隊主動撤退到實際控製線以北.給印度在領土方麵撿了個大便宜,但卻因這塊領土使中國人深深地恨上了印度,纏上了印度。兩國間的敵對關係到現在也還沒有根本的改觀。出於國家戰略的需要,中國轉而全麵支持其勁敵巴基斯坦,不但使印度吞並巴基斯坦的美夢破滅,而且使中巴徹底結盟,在中巴鉗型壓製下,北方反而成為印度的長期夢靨。此戰後中國人念念不忘藏南,令印度如刺在喉,惴惴不安,不得不設置重兵,加以守衛,牽扯了其相當大的精力、軍力和財力,何況最後能不能保得住,尚未可知。這影響到了其更大戰略目標的實現。從短期看,印度侵占中國藏南9萬平方公裏領土,收獲巨大。但從長遠看,卻是個戰略失誤,它使自身增加了兩個永遠難以戰勝的強大敵人,自己拿到手裏的藏南,能不能最終吃到嘴裏還充滿了變數。如果印度在藏南問題上不作出實質性的重大讓步,中印兩國就難以達成領土協議,印度將長期背上與中巴軍事對抗的包袱,並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進一步增強。時間越拖後,中國越強大,印度受到的戰略壓力也就越大,相應地,付出的代價也就更大。

(四)領土難以輕易解決,亦難以通過解決領土增進兩國關係。換言之,中印兩國間既不會因領土解決而更友好,亦不會因未解決而變得更壞。領土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利益,怎麽可以輕易放棄?怎麽可以長期置於敵手?領土問題,對於我國是這樣,對於印方,也同樣敏感。這就決定了藏南問題不會輕易解決。如果中國人為了更遠大的目標,比如台灣問題,而在領土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會不會使印度感恩戴德呢?會不會使中印關係更友好呢?結果是同樣不會。印度的胃口很大,它不但要吞掉這9萬藏南,還垂涎我中段和西段領土,永遠沒有滿足。另外,即便印度能在未來的劃界中再次獲得重大利益,兩國間因長期敵對形成的不信任關係亦難以在短期內改變。中印關係表麵熱絡、暗中防範的局麵不會有根本改觀。我們切不可抱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真那樣做,我們最終不但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還會熱臉碰上人家的冷屁股!相反,如果我們與其保持現狀,兩國關係也不會差到哪裏去。這兩方麵的問題一定要看清、拿穩。

(五)現在解決藏南,我國必然難以收回絕大部分領土,不利的邊界線一旦劃定,未來難以變更。但是話又說回來,現在解決藏南問題,我國是絕難討到多少好處的。要全收回來,根本不可能。那麽爭取收回多少呢,收回領土的1/2?肯定全國人民都不會答應!那收回多少可以呢?如果能通過談判收回7萬平方公裏,我們還是能接受的。如果實在達不到,收回4/5,即80%的領土也還可以,但是不能再少了,即使這樣,我國也還是會失去3萬多平方公裏的領土,相當於一個台灣啊!但即便如此還是困難重重啊。現在似乎有一種觀點很流行,即印度現在是核國家了,兩國不能因藏南發生核戰爭,能收回一點是一點!這是十足的賣國言論!要知道,藏南本來就是我國的領土,如果不能全部收回,就是我國的損失。我們能多收回一點就少一點損失。印度雖然擁有核武器,但與我國相比,仍然是不對稱的,我國仍占據著較大的核優勢。如果和平談判沒有條件,中國人就是要冒著打核戰爭的風險,誓死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武力收複藏南!這一點上,我們就是要向日本學習,日本麵對俄羅斯,不是還一直咬住北方四島不鬆口嗎?我們有什麽理由因此在藏南領土上做重大讓步呢?這可能是我國最大的一塊未定界的領土了!我們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就暫時擱置吧!我們在東海、南海都能暫時擱置,為什麽在藏南問題上就不能呢?這可能是變數最小的一種擱置了,其他的都比這風險要大得多、難度也要大得多。另外,領土問題一旦劃定,要再改變就變得困難重重。不能等到我們強大時,後代人再感歎已經失去了收回領土的一切條件!那將是多麽大的遺憾!我們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堵上後人的嘴。是得是失、是勝是敗、是榮是辱,我們沒有最終的評判權,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六)中印間一旦貿然解決領土,將對周邊形勢產生重大影響。我們並不想與印度敵對,但這由不得我們。鄰居我們是無法選擇的,強加到頭上來的侵略、非法占領,我們是無法避開的。想不對抗都不行,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不得不被動接招啊。如果我們兩國間草草解決領土問題,我們失去的不但是被占領土,還會對中國的周邊態勢產生深遠而巨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印度將把用於北方的軍費大部分投向海洋,進一步增強其優勢,減輕其劣勢,這將對中國的印度洋戰略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海路受到的威脅將進一步加大。何況,印度還對中國南海有野心,還在推行“東進”戰略,這將對我解決南沙問題極為不利。如果與中國解決了領土問題,印度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會盯上巴基斯坦,將其鬥爭矛指向巴方,巴基斯坦勢必獨木難支。中方會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會走向一個悖論。如果中國支持巴基斯坦,中印關係勢必會再次惡化,那中國通過領土讓步獲得的所謂“中印友好”必將失去,那中國失去的領土的價值何在?如果中國保持中立,顯然會失去中巴聯合對印這一戰略基礎,中巴關係還會如此友好嗎?這符合我國對巴基斯坦的戰略定位嗎?也必然嚴重損害中國在巴方的戰略利益。巴基斯坦一旦遭到嚴重削弱,中國的戰略利益勢必會受損嚴重,那時會嗟悔無及!收拾完巴基斯坦,印度的下一步目標就是緬甸,我們不要忘了尼赫魯還夢想著成立印度支那聯邦!緬甸就是其幻想中聯邦的一部分。印度對緬甸是有領土野心的。我們千萬不要忘了巴基斯坦和緬甸都是對我國具有重大戰略利益的國家。應該說,選擇對抗,我們實在是迫不得以,但我們不能不這麽做。

二、為收複藏南布局造勢,創造條件.對於藏南領土的解決,收複領土聯盟認為,我們不可操之可急,也不能操之過急,實力不夠一切都是空談。現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布局謀勢,創造條件,凝聚力量,等待時機。

(一)著眼“大周邊”布局,使中國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中國崛起以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伊朗、緬甸、朝鮮及我國的台灣為戰略支點的戰略構想。就象美國借助日本這一戰略支點進而控製西太平洋一樣,中國一旦在上述六大支點站穩腳跟,則中國的崛起將變得不可阻擋。這同樣對中國今後解決藏南問題十分有利。

(二)著眼西藏及南亞的“小周邊”,實施吸附和鉗製戰略。西藏顯然是我國的戰略要地,她對南亞的影響舉足輕重。我們能做的就是將這種戰略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第一步,立足西藏,溝通全國。主要的舉措就是修建進藏的戰略鐵路,要不失時機地修建新藏、川藏、滇藏鐵路!難度再大、條件再差也要想辦法上馬,技術方麵即使有難度,速度可以放慢一點,但步子不能停。新藏、川藏、滇藏鐵路自然條件相當惡劣,我們可能采取先易後難的方法,逐步克服,逐步解決,成熟一條建設一條。修建進藏鐵路,這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工程,也可以說是世紀工程,是基礎設施,早修早得利,早修早占先機。這幾條進藏鐵路竣工後才真正將西藏與中國,與中國的西南和西北及整個腹地緊密聯係起來,聯為一體,徹底改變西藏交通落後的麵貌,徹底改變西藏在對印的戰略態勢,尤其是在軍事後勤方麵的製約,為解決藏南領土打下堅實基礎。當然,修建青藏鐵路的支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支線要先與西藏的一些重要城市相連,比如日喀則、亞東等,為最終與國際接軌打下基礎。第二步,著眼周邊國家。主要是修通與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不丹的鐵路,特別是通過中國的鐵路,將中國的西南、西北地區與上述諸國聯係起來,對上述國家形成吸附效應,以經濟帶動、政治支持、軍力保護為基礎內容,互惠互利,打造與上述國家緊密的聯盟關係,將尼泊爾、不丹等小國從印度的魔爪下解救出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要抓緊修通新疆與巴基斯坦的跨境鐵路,盡快實現中國西北內地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鐵路聯係,並進一步向伊朗和中東延伸,為中國打造一個可控的印度洋出海口!第三步,中巴緬形成對印度的鉗型攻勢。隻要中國在巴基斯坦和緬甸做實,則中國對印度的鉗型攻勢立馬形成,中國占據有利的戰略位置,對今後解決藏南領土勢必會大有利益。第四步,對印又拉又打,雙管齊下。其實,對印度預留出了一條共同繁榮的戰略通道,那就是西藏亞東——印度——孟加拉國——印度洋通道,這是西藏出海最近的一條戰略通道。這也是中國與印度最終和解後共同發展的最好前景。這是對印度拉的一麵。其實打的一麵,除了與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不丹等國家的聯合外,中國還可以通過在非洲、斯裏蘭卡及印度洋其他島國的存在,進一步壓縮印度的戰略空間,為我國實施印度洋戰略,解決藏南做好局,謀好勢,打好基礎。

(三)打造中國戰略空軍的“三駕馬車”。中國未來空軍的發展方向是戰略轟炸機、大型運輸機和大型預警機“三駕馬車”全具備!實際上,這“三駕馬車”對西藏來說更是非同尋常。有了這“三駕馬車”,中國對印度的優勢才會充分顯現出來。有了這“三駕馬車”,西藏本身的地理條件對中國軍事的製約作用才會最大限度地減輕。加上到時已經修成的青藏鐵路支線和可能修成的新藏、川藏、滇藏鐵路,中國的後勤保障將實現質的飛躍!將徹底打掉印度賴以支撐的心理優勢,為最終通過談判或是武力解決藏南迎得條件。

三、藏南的戰略定位:重要的戰略基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藏南的戰略地位。藏南無論對於西藏還是對於全國,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我國重要的戰略基地。

(一)重要的糧食基地。藏南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從青藏高原的平均五千多米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幾百米,在印度洋暖風的滋潤下,呈現出一派亞熱帶風光,曆來有“西藏的江南”之美稱。此地土地肥沃,氣候濕潤,植物茂盛,沃野千裏,能夠生長菠蘿香蕉,顯然是重要的糧食基地。未來,藏南不但要養軍,還要養民,不但要養活全西藏人,還要養活大批開發藏南、建設藏南的建設者!中國人將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設美好的家園!

(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旅遊基地。藏南自然景觀奇異,雅魯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彎”,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水能蘊藏豐富。如果橫切大拐彎建一條40公裏長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藏南礦產資源豐富,動植物資源尤其是森林資源豐富,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基地。未來,藏南還可利用靠近印度洋的優勢,建立能源化工基地,為駐軍、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就近提供能源,為未來西藏的經濟大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引擎。另外,藏南獨特的地理位置、相對較低的海拔、奇異的自然景觀、獨特的民族風情等構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未來是我國極好的旅遊基地。

(三)重要的軍事基地。未來收複藏南後,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中國勢必會在此駐以重兵,可在此成立一個類似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組織,拱衛西藏,建設家園,守好西南半壁江山。

(四)繁榮富饒的新家園。藏南收複後,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得以開發,藏南必將是中國人繁榮富饒的新家園。那時,藏南政治安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富足,有密集的人口、美麗的家園、高速發展的經濟、豐富的自然資源、全麵進步的藏南必將呈現在世人的眼前!那時才是中國崛起複興的最美畫卷!

這片巨大的、美麗的家園,是西藏氣候最好、物產最豐富的一塊寶地,西藏人民曆代居住的藏南!離開我們才剛剛四十多年!但是,何年何月才能重新回到我們的手裏?藏南啊,你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成為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隨同藏南一同失去的,還有我們的門巴族、洛巴族兄弟!還有藏族同胞的宗教聖地!藏南,您承載的東西太沉重,也太災難了!這是一個國家的恥辱、民族的恥辱、人民的恥辱,壓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何日去埋藏麥克馬洪線!何日去收複藏南!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立下誓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