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炎帝陵 (圖)

(2008-03-04 23:02:41) 下一個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炎帝陵

  新中國成立後,炎帝陵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燭,引燃殿內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禮亭被焚。

  “文化革命”期間,陵殿及其附屬建築又重遭破壞,除陵墓外,全部夷為平地。

  1996年11月20日公布為:中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下第一陵——炎帝陵[湖南株洲]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東部炎陵縣塘田鄉炎陵村太和山前,素有“神州第一陵”之稱,始建於何時以無法考證,但據史書載當不晚於五代前。

  宋太祖時於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在陵前建廟,清代康熙、道光年間均立過墓碑。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現年稱“炎黃”,即指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
  
  曆史傳說中,炎帝神農氏是我國傳說中上古時候薑姓部落的首領,是他開發了華夏的原始農業,是農耕文化的創始人。

  傳說他創造木製耒耜,教民耕種,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傳說他遍嚐百草,為人醫病,是華夏中草藥的第一位發現者和利用者。

  不僅如此,還傳說他利用火為人類造福,製造樂器,倡導物質交換……

  總之,炎帝神農氏在曆史傳說中是與農、工、商、醫、文等各領域的發明創造分不開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曆朝曆代的炎黃子孫的無比敬仰和祭祀。

  傳說中炎帝為了嚐遍百種草藥,以解人民的病苦,便來到了湖南。

  在此,他誤嚐了“斷腸草”而卒於長沙茶鄉之尾,也就是今天的炎陵縣。

  當時的人民為了紀念他的功德,遂於此地修建了“炎帝神農氏之陵”。

  太和山前之炎帝陵高6米,底徑27米。陵前立有道光年間鐫有“炎帝神農氏之墓”碑文的墓碑。

  1986年炎帝陵修複工程竣工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曾題寫了“炎帝神農氏之墓”鐫於一塊漢白玉碑上,立於墓前的碑亭中央。

  整個陵區處於群山環圍之中,洣水在山下緩緩流淌,林蔭濃鬱,氛圍靜謐,景色幽中透雅。

  炎帝陵景區包括炎帝陵、炎陵廟、奉聖寺、崇德坊、胡真官寺、鹿原亭、聖火台等人文景觀,還有鹿原洞、龍堖石、洗花池等自然景觀,均是引人入勝的去處。

  炎陵廟位於炎帝陵之前,據史載建於宋朝,亦在1986年經大規模修複。

  炎陵廟座北朝南,分為三進,整個院落以紅牆圍之。

  主要建築有午門、行禮亭、大殿和碑房等。

  至午門,可見這是一座門牆牌坊式大門,正門有三進,正門兩邊紅牆各開邊門,均為上下方結構。

  進入午門後至二進行禮亭,這是一座八角形石基支柱亭,8根石柱支撐梁枋,亭上懸匾橫題“民族始祖光照人間”,下有聯曰“德照千秋光盛業;功垂萬世展宏猷”。

  亭中擺香爐,供人行禮。第二進是炎陵廟的主體建築大殿,24根石柱支撐殿頂。

  殿內懸匾題“炎黃子孫不忘始祖”。

  兩邊聯曰“製耒耜奠農工基礎;嚐百草開醫藥先河”。

  殿內神龕內供奉炎帝神農氏像,炎帝像為金身,左手拿稻穗,右手拿靈芝,像前有一裝有五穀和藥材的竹簍。

  神龕上懸“齊天鼻祖”橫額,兩邊有聯為“名垂宇宙;恩澤神州”。整個殿內雄偉壯觀,氛圍肅穆。

  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因而從古至今對炎帝陵的祭祀都極為莊重、盛大。

  據史載,在康朝時開始祭祀炎帝陵,宋朝自宋太祖建廟後定例為三年一大祭,清朝進的祭典更加頻繁,僅大祭就多達41次。

  平時,更有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來此進香祭祖。

  現今,炎帝陵已被國家旅遊局、建設部等單位列為全國36塊“擁有一片中華故土工程”之一。

————————————


[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   


  位置提示:紅網首頁 > 湖南頻道 > 正文

株洲炎帝陵

紅網   

神州第一陵--炎帝陵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炎陵縣城西17公裏的鹿原鎮境內。這裏洣水環流,古樹參天,景色秀麗。

  關於炎帝神農氏安葬地的記載,最早見於晉代皇甫謐撰寫的《帝王世紀》,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

  宋代羅泌撰《路史》就記述得更具體: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

  據地方史《酃縣誌》記載,此地西漢時已有陵,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軍興,邑人擔心亂兵發掘,遂將陵墓夷為平地。

  唐代,佛教傳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興寺”,然而陵前“時有奉祀”。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廟之後,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隨著曆代王朝的興衰更替,炎帝廟也曆盡滄桑,屢建屢毀,屢毀屢建。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67—983年),朝廷將事官慮炎帝陵地僻路險,舟車不便,奏請將炎帝廟遷至茶陵縣城南,宋太宗詔許,即移鹿原陂炎帝廟於茶陵縣城南五裏處。

  此後凡二百餘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農氏的活動,均在茶陵縣城南炎帝祠廟進行,鹿原陂炎帝廟幾近湮沒。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劉清之鑒於炎帝陵沒有炎帝廟,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點不倫不類,於是奏請朝廷,廢陵前唐興寺而重建炎帝廟。

  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軍之康樂、霞陽、常平三鄉置酃縣。此後,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屬酃縣境地,隸屬衡州府管轄。至淳?八年(公元1248年),湖南安撫使知潭州陳?奏請朝廷為炎帝陵禁樵牧,設守陵戶,並對炎帝祠廟進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後,元代近百年間,朝廷隻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動,而未有詔修炎帝陵廟的記載。
  
  明代,有關炎帝陵廟的修葺,史書記載頗詳。較大規模的修葺有三次:

  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詔命遍修曆代帝王陵寢,由此炎帝陵廟也得到了一次全麵修葺。

  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酃縣知縣易宗周主持。這次重修是在原廟舊址上拓寬興建,基本上改變了舊廟原貌。

  第三次是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酃縣縣令派人於路旁募款,發起重修。新廟規模雖因循舊製,但廟貌大為改觀。
  
  清代對炎帝陵廟的修葺,有據可查的約有9次。

  清世祖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南明將領蓋遇時部進駐炎陵,屯兵廟側,炎帝陵廟慘遭破壞。是後,當地官民士紳及時進行了補葺,但由於戰爭頻仍,資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清聖祖玄燁遣太仆寺少卿王紳前來炎帝陵告災致祭。王見陵廟棟宇損壞嚴重,入告於朝,奏請修葺,聖祖準奏。由酃縣知縣龔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複前代規模。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縣張浚奉文動用國帑,按清王朝公布頒行的古帝王陵殿統一格式重建,陵廟也統稱陵殿而正其名。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製,形成了“前三門——行禮亭——正殿——陵寢”的四進格局。整座陵殿為仿皇宮建築,氣勢恢宏,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的傳統特色。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複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知縣俞昌會主持、當地士紳百姓募資捐款所進行的一次重修。重修工程自孟夏開始,年底竣工,費時8個月有餘。這次重修後的炎帝陵殿,高大寬敞,金碧輝煌,,莊嚴肅穆,蔚為壯觀,各附屬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與主殿相輝相映,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也為炎陵山增添了無限秀色。
  
  民國年間,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動,據有關文字記載有4次:

  第一次是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酃縣知事瞿燮捐資百元,連同炎帝陵修葺費14元,交人籌措修複,土木將興,旋因湘軍駐陵側,以至無法施工而作罷。

  第二次是民國十二年(1923年),因連年兵禍,陵廟傾圯在即,酃縣政府再次呈文請修,湖南省政府撥款500元,令縣長歐陽枚鳩工修葺。

  第三次是1936年。酃縣縣長夏禮鑒於“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損壞”,於年初組建了修複炎陵籌備委員會。但是半途而廢,修複計劃未能實施。

  第四次是1940年,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嶽主持的一次大修。1940年日軍犯西南,為防患於未然,薛嶽擬將省政府遷酃縣炎陵山。是年春,撥專款於炎陵山修建省政府機關辦公用房和員工宿舍,修築了茶陵至酃縣炎陵山的簡易公路,同時對炎陵殿宇進行了全麵修葺。
  
  新中國成立後,炎帝陵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燭,引燃殿內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禮亭被焚。

  “文化革命”期間,陵殿及其附屬建築又重遭破壞,除陵墓外,全部夷為平地。
  
  炎帝陵殿被焚以後,重新修複炎帝陵殿已成為廣大炎黃子孫的強烈願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修複條件日趨成熟。

  1986年6月28日,由酃縣人民政府主持,陵殿修複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到1988年10月勝利竣工。

  重修後的炎帝陵殿,規模較前稍有擴大,整個建築占地麵積3836平方米。分為五進:第一進為午門,第二進為行禮亭,第三進為主殿,第四進為墓碑亭,第五進為墓塚。

  殿外修複了詠豐台、天使館、鹿原亭等附屬建築。整個建築金碧輝煌,重簷翹角,氣勢恢宏,富有民族傳統風格。

[稿源:紅網綜合]
[編輯:鄧曉娟]


————————————


  草木祖根,山祖昆侖,江海祖源,滔滔黃河養育了中華兒女,中國許多姓氏都發源於黃河流域。

  我們炎黃子孫的人文始祖——黃帝的陵寢就在黃河中遊陝西省黃陵縣橋山。華夏民族絕大多數的“根”都能在這裏找到出處,是億萬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朝拜聖地。

  三皇之一的神農氏炎帝生於陝西薑水,他發明了農業,開創醫藥之先河,嚐百草中毒而亡。今湖南炎陵縣鹿原鎮鹿原坡長眠著我們華夏兒女的共同始祖——炎帝。湖南炎帝陵自然是海內外中國人的另一朝宗認祖聖地。

  除炎黃二帝外,伏羲、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大禹以及中華各大姓氏的開創奠基者都是我們的先祖。他們的陵寢及後人捐建的祠、廟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華夏兒女。今天仍然有必要追尋故地,或是尋根認祖,或是觀光旅遊,借以緬懷先人功德,祈求始祖保佑。

  炎帝陵位於炎陵縣城西南15公裏處的塘田鄉鹿原坡。

  鹿原坡又名白鹿原,相傳古時常有白鹿出沒,故名。

  民間傳說,遠古時期,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到南方巡視,為民治病,誤嚐斷腸草身亡。

  晉皇甫謐著《帝王世紀》中載:“炎帝神農氏晚年,為民治病,采藥到湖南,味毒草而歿,葬於長沙”。

  宋羅泌《路史》也說:“宿葬於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炎陵、茶陵古屬長沙郡)。

  公元960年,宋太祖登基,遍訪天下古陵,在“白鹿原覓見炎帝陵”,於乾德五年(967)建廟奉祀。

  宋代以後,炎帝陵曾多次毀於戰亂和火災,曆經10餘次大的修茸,規模不斷擴大。

  現炎帝陵是1988年6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株洲市人民政府撥專款修複的,建築仍按皇宮式樣,但規模比清道光十六年(1837)修葺的有所改進和擴充,重修後的陵殿共分五進,在參天古木和環繞山水的陪林下,整個陵殿顯得氣勢宏偉,莊嚴肅穆,古樸凝重。

  炎帝文化與炎帝陵

  始建於宋乾德五年的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的陵寢,是中國惟一有明確曆史記載的炎帝安寢之地。

  宋代以來,曆代官民朝拜、絡繹不絕。明清兩代,每逢國家大事,朝廷遣使炎帝陵舉行祭祀大典,告祭先祖。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炎帝陵得以全麵修複。如今已成為全世界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旅遊勝地,

  炎帝陵,又稱天子墳。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南15公裏處。

  炎帝即神農氏,為我國傳說中的古帝,史稱其教民耕農,嚐百草,發明醫藥。晉皇甫謐著《帝王世紀》載,葬於長沙。宋羅泌《路史》載:“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

  陵前原建有規模宏大的祠、坊、“天使行館”等。

  陵側有明清禦祭碑數方,“洗藥池”傳為炎帝采洗草藥之處。四周古木掩翳,氵木 水環流,岸畔有石若龍首、龍爪,稱“龍腦石”。

  近年修複炎祠、崇聖坊,整理炎陵道路,新建時祭公館、神農閣等,並經常舉辦大型祭祀活動.

  1992年炎陵被列為“友好觀光年”中“尋根朝敬”之首項活動。炎黃聖跡南北遙相呼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