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囚籠中的富裕畫餅——華西村的富裕真相

(2008-03-08 23:59:45) 下一個
首頁>>學術與爭鳴>>百家爭鳴

華西村:囚籠中的富裕畫餅

作 者:見森
來 源:天涯

華西村人“富裕”,似乎是無可置疑的。“家家戶戶住400多500平方米的別墅,有小汽車”,每家“最少有存款幾十萬元、最多有幾百萬元”。因此,華西村人家家都是百萬富翁。

  這些數字背後的真實情況如何呢?華西村人真的有那麽富嗎?
    

  華西村人是不是真的那麽富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為如下四個較小的問題,即:
  
  (1)上述這些數字是否真實?

  (2)如果這些數字是真實的,它們所代表的財富在法律上真的屬於華西村人嗎?

  (3)就算這些數字是真實的,而且所代表的財富也真的屬於華西村人,那麽它們財富現在在哪裏?或者說以什麽形式存在?

  (4)就算這些財富是真實的,而且法律上也屬於華西村人,現在還好好的在那兒,那麽華西村人可以自主充分完全地支配它們嗎?或者說,這些財富在事實上是不是屬於華西村人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妨先引用華西集團的核心企業,即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為了敘述的方便,下文中我們用上市公司來稱呼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些有關職工收入的數據。

  請注意,

  華西集團2000年“可用資金”(可用資金這個指標很有華西特色,相信也是他們獨創。是不是基本相當於通常所說的利稅?)3億元,

  而2000年上市公司一家的利潤總額即達到了7218萬元,

  因此,相信上市公司是華西集團中效益較好的企業成員,其職工的收入也應該處於較高的水平。

  那麽,上市公司的職工收入到底怎樣呢?對此,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的相關項目透露了一些信息。

  下麵所引的數據都是上市公司本身的數據,由於需要合並報表的子公司很少,合並數與之相差不遠,在此省略。
    

  上市公司1999年度報告的現金流量表顯示,“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1630.75萬元,而資產負債表顯示,年初“應付工資”餘額為906.49萬元;年末餘額為745.92萬元。
    

  上市公司2000年度報告的現金流量表顯示,“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2093.80萬元,而資產負債表顯示,年初“應付工資”餘額為745.92萬元;年末餘額為798.71萬元。
    

  上市公司2001年中期報告的現金流量表顯示,“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1248.44萬元,而資產負債表顯示,期初“應付工資”餘額為798.71萬元,期末“應付工資”餘額為1333.03萬元。
    

  另外,據2000年度報告顯示,2000年末,上市公司華西村在冊職工人數為2661人。
    

  為了分析的方便,我們假設所有職工一年可以獲得的工資已經都反映在上數的數字之中。

  這樣,大體上,

  1999年上市公司所有職工的總收大概為1470.18(1630.75+745.92-906.49)萬元,

  同理,

  2000年為2146.59萬元,
  2001年上半年為1782.76萬元。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200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職工半年總收入的平均值為:0.5366(計算方法如下:[2146.59/2+1782.76]/2661/2)萬元,即平均每月894元左右。

  因為高級管理人員、業務員、工程技術人員等的收入要高於平均數,一般職工的收入肯定達不到此數。

  但我們不妨假設具有華西村村籍的職工收入要好一些,可以達到並超過這一平均值,不妨假設為1000元每月,相信這已經是到頂了。
    

  但是,這些收入並不是完全可以拿到手的。

  我們從上述所引的數字可以看出,華西村拖欠工資的情況非常嚴重(意外咧!吃了一驚吧?)。

  1999年底沒有支付給職工的工資達達745.92萬元,

  2000年底增加到798.71萬元,

  2001年上半年結束的時候,更加激增到1333.03萬元,達到員工同期所有收入的74.77%。
    

  其實,上述的分析還遠遠沒有揭露問題的全部,上市公司的應付福利費餘額也是非常驚人,報表顯示,2001年中期達到了1031.98萬元。
    

由此,我們已經可以大體上推斷出:
    

  第一,就一般華西村村民來說,一個正式就業的職工一年的收入不會超過1.20萬元,這是2000年或2001年的收入,在以前肯定不可能有這麽高。因此,每家每戶都能積累起50萬以上的存款這一點值得懷疑。
    

  第二,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職工的收入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不能即時兌現的。據我們從其他渠道的了解,華西村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拖欠情況較少,那麽所拖解欠的大部分是華西村本村職工的工資和其他收入了。事實也正是如此,據說,在華西村,由吳仁寶領頭,所有村民的獎金都不能全部真的發到個人手中,個人最多隻能拿到30%的獎金,其餘部分由集體統一管理,用作生產發展的資金。
    

  而且,華西村人要裝修自己的房子,或購置大件物品,要使用自己的錢,都必須提出申請,經批準後再由村裏從他自己(?!)的帳戶裏撥給。
    

  行文至此,我們已經部分地回答了在一開頭提出的幾個問題。即

  (1)眾口相傳,眾文相抄的關於華西村人很富裕的統計數字真實性本身可能還是一個問題。

  (2)就算這些財富是真實的,但普通的華西村人是不可以自主完全地支配它們的,因為很大一部分被集體保管了。從產權的角度來說,華西村人對自己的財產的權利是受到限製的,他們有部分財產權利是被剝奪了的。
  

  上麵所說的主要是有關華西村人存款的問題,接下來再談一談房子和汽車的問題。
    

  房子能不能算作自己的財產,最直接和最表麵的證據是房地產登記部門的房產登記簿上所記錄的事項。如何房子沒有登記為我所有的,而是登記為別的什麽人所有,那麽就算我在這裏住,我也隻能算是房客,這房子的價值是不能算到我的財富裏麵的。我不知道華西村這方麵的是怎麽規定的。
    

  就算這些房子已經明確地歸華西村村民所有,那麽是不是真的值上百萬呢?我們知道,房地產的估價,前提在於它是能夠自由流動的、可以在自由地市場上買賣的,華西村的別墅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因此,市價不能適用於對華西村房子的估價,
    

  這樣,就隻能來算造價了。因為不用地價,造價絕不如想像的那樣貴。
    

  汽車的問題也類似,不再重複了。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沒有一個華西村村民離開華西村到外麵定居。原因是什麽呢?因為華西村有一個規定,凡想離開的人,都必須把村裏分配給他的各種福利,包括別墅、汽車等等全部退回,這樣一來,這個要離開的人就是究光蛋了,可能還要倒貼呢。原來,房子不是他的,車子也不是他的。
    

  我們還知道,華西村人是不能隨便離開華西村的,凡要離開村子,即使是為了公事出去采購原材料或推銷產品,也必須請假,獲得批準。更加不用說個人出去旅遊或幹什麽私事了。當然村裏領導會告訴你,你用不著自己出錢去旅遊的,集體會組織大家一起出去旅遊的。平時呢,沒事幹,大家在一起開會、唱歌、背語錄好了。
    

不知道我們這個下麵比喻是否恰當呢?大部分華西村人好比是一群關在籠中的人,另外有一些人把許多金銀財寶堆在籠子旁邊,對籠中人說,你們都是富翁,這些財寶遲早都是你們的,但是你們不能用,還是我們來幫你們用比較好。其實呢,不僅自己的財寶要由別人來用(要是我,心痛死了!肯定的),而且,這些財寶是一堆外表看來珠光寶氣的破銅爛鐵也不說不定。

來源:天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