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華網:不倒才不正常——電力工人談湖南電力倒塔的真實原因

(2008-02-03 07:34:00) 下一個
新華網 社區首頁 

· 本帖位置:發展論壇 > 新聞熱點 ·本帖隻代表網友個人觀點。本文版權歸作者和新華網共同擁有,轉貼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標題:不倒才不正常!電力老員工談湖南電力倒塔的真實原因

說一說湖南電力倒塔的真實原因

作者:電力線路工人

我是一名電力職工,從事電力線路工作已16年,學的是輸配電專業,即是通常講的電力線路設計及運行檢修專業, 看到08年01月26日對湖南電力倒塔搶修徇職3人的評論,以及多數人對對電力常識的誤解, 我隻想從我所學的專業和工作經曆,講一講相關常識,盡量客觀反映當前電力部門的工作,讓所有有良知的人做出自已的正確判斷。

首先講電力線路的杆塔,線路要架空就必須有兩種杆塔---即一是直線塔、另一種是耐張塔,簡單的比喻就是你要曬衣裳拉一根線,兩端要固定在牆上,中間用竹杆撐起。

好了,直線塔就有了,竹杆就是直線塔,其作用就是挑起導線,一般隻承受導線的自重,專業講就垂直荷載。

同時耐張塔也有了,即是曬衣裳固定的牆,所以電力線路線路最易出危險的是耐張塔,因為導線受張力架空後,沿導線縱向拉起的力全部掛在耐張塔上,即耐張塔要承受電力線路架空後的張力載荷,也就是要當成牆壁一樣承受導線的拉力。

再說說專業名詞:

導線的標稱截麵,400/35,即400表示導線的鋁股部分橫截麵積為400平方mm,35表示鋼芯部分橫截麵積為35平方mm。

當前500kV高壓送電線路多為該型導線,然後每相導線有4根,一條線路為3相導線,共12根導線,還有兩根避雷線。

湖南的倒塌線路就 是這樣的導線結構,架空在天上的共有14根線。

導線的自重,1米400/35導線的自重是1.511kg,
按湖南的多年的氣象條件,設計時冰厚為10mm,

導線上履10mm厚的冰後的增加重量計算是:1.04kg.計算式是y2=〔3.14*(d/2+b)^2-3.14*(d/2)^2〕*1000*0.9 b是冰厚,d是導線直徑,A是導線橫截麵積,冰密度0.9

由此:每一米導線的上加冰後的重量是:1.511+1.04=2.551kg。

耐張塔正常設計時應承受的張力G是:

2.551*1000米*4根子導線*3相=30.612噸。 取平均水平檔距1000米 (多數為500~700米,考慮山區的連續上山檔等因素取1000米)

耐張塔的高度一般在20米左右。此30噸縱向拉力掛在塔上,對基礎的扭力力距為20米,基礎即按此不利的受力條件進行選取。

耐張塔身要承受的扭力即為抗拒30噸的扭力力矩。

而當履冰達到50mm厚時,代入計算式:y2=10.85
G=(10.85+1.511)*1000*4*3=148.332噸。

當冰厚為100mm時,y2=35.839

G=(35.839+1.511)*1000*4*3=448.2噸。

由此可見:
50mm的冰產生的張力是10mm冰的148.33/30.612=4.85倍。
100mm冰張力是10mm的448/30.612=16.63倍。

雖然線路設計取了2.5倍的安全係數。但是由於冰厚產生的荷載是平方關係的增長,耐張塔不可能按幾十年不遇的天氣條件來設計。

如果為了抗拒100mm冰的而設計耐張塔,其塔身強度和基礎強度都是不可想像的。

在線路工程的造價中,鐵塔投資占20%。

而三峽到上海的線路2000公裏,塔量為2000基以上,總造價為40億元。單位造價為200萬元/公裏,

如要每基塔均增加投資去抗衡50~100mm冰,電力線路的總體投資翻10倍左右。即達到400億,

按此推算,當前電力建設每年建設電力線路均在5000公裏左右。按10倍的關係,即光電力線路建設即達到1000個億。

而一個國家級的三峽工程也不過2000億元,

另外,電網投資均由電力企業自行投資,完全是為了保履冰而這樣投資是
不合理的,也不經濟的,將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至於網友質疑,為何導線不斷而塔倒的問題,這很好理解,這是因為耐張塔要承受不利的力矩效應(塔高20米),而導線隻單純的承受縱向張力。

在所有的導線中心均用鋼絞線進行承力,在履冰時,首先崩潰的一定是耐張塔,再才是倒塔的衝擊力掙斷導線。

這就好比用繩子拴到一棵樹上,用力扯繩子,斷掉的一定是樹根,因繩子隻受縱向拉力,故先斷的是樹,樹斷後,對繩子產生衝擊,再斷繩子。

另有:湖南的事件中,徇職的是在電力線路上除冰時,由於導線受損後,突然斷裂,倒塔和導線掉下地麵傷到線下的工作人員造成。

因為突然的斷線無法預計,不除冰又影響送電運行,故造成事故難以避免。


還有一點我說明的是,北方未倒塔的原因是:天氣幹冷,塔身不會凝冰,導線上隻是有附著積雪,沒有大量掛冰,

而且在設計時冰厚就取得大, 般在30mm左右。

而湖南的事故中,導線上全部凝冰達50~100mm,塔身及絕緣子上全結成了水桶。

這樣多的額外荷載均由鐵塔來承受,遠遠超出了國家規定的鐵塔使用條件。

不倒塔才不正常。

說句極端的話,按100mm冰設計的定型塔圖,估計國家當前還沒有可選用的定型塔呢!


再有:電力線路工人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高山大嶺,均要每月到位一次巡線檢查。一條線路往往幾百公裏,全靠人走,還要上塔工作,工作勞動強度很大,而待遇也不過是2k到3k之間。

隻是電力的宣傳太少,外界了解不多,有所誤解,這很正常。

最後向奮戰在一線的我的親愛的同行們致以崇高的敬意,祝你們身體好!家人幸福!工作安全順利!

向為工作徇職的戰友 獻上我深切的哀思!好人一生奉獻,一路走好!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此主題共分: 1 2 3 4 5 6 7 8 9

 第1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九斤老太 於 2008-02-01 11:23:5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由此可見:
50mm的冰產生的張力是10mm冰的148.33/30.612=4.85倍。
100mm冰張力是10mm的448/30.612=16.63倍。


如果為了抗拒100mm冰的而設計耐張塔,其塔身強度和基礎強度都是不可想像的。

在線路工程的造價中,鐵塔投資占20%。

而三峽到上海的線路2000公裏,塔量為2000基以上,總造價為40億元。單位造價為200萬元/公裏,

如要每基塔均增加投資去抗衡50~100mm冰,電力線路的總體投資翻10倍左右。即達到400億,

按此推算,當前電力建設每年建設電力線路均在5000公裏左右。按10倍的關係,即光電力線路建設即達到1000個億。

而一個國家級的三峽工程也不過2000億元,
----------------------------------------------

拿全國‘當前電力建設每年建設電力線路均在5000公裏左右’‘1000億’和三峽工程說事兒,沒有可比性。

--
認真學習‘主義、思想、理論、講話’。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CCTV“二” 於 2008-02-01 11:41:5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實事造英雄”。這幾天供電戰線上有幾名員工在工作崗位倒下了。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在電力行業的最底層,幹的是最艱苦的工作,超負荷工作。他們的領導呢?他們在那裏?在溫暖的家裏,在眾人簇擁的所謂的工作崗位。他們和工人不在一起,他們拋棄了工人,讓他們為領導賣命。事故排除了,他們可以說兩句冠冕堂皇的話:“功勞屬於大家”但是手已經伸向了“政績”和利益。
電力。同是雪災,看看北部地區,極少聽到有電線被壓斷、甚至線架會斷裂的事情。怎麽到南方,經過這次事件後就這麽多?采用的設備有地區分別?還是在謀些地方存在著偷工減料的問題,以至於在這個特殊事件的得以暴露出來。供電機構是個壟斷機構,他們的錢這麽多是從哪裏來的?都用在什麽上麵了?一方麵喊著虧損,一方麵員工發的福利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年年都有旅遊的機會。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始皇帝陣前一步將 於 2008-02-01 11:56:59.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很多人的心早就是盜得與道德分不清的豆腐渣了,何況這樣的人幹出來的事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zz40 於 2008-02-01 12:00:2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樓主的文章是有理有據,不是那些靠謾罵來說事的。很好。網絡要整風氣。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5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山東慧雨 於 2008-02-01 12:11:2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這樣的文章有說服力,很好。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6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王大雄 於 2008-02-01 12:15:5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問題在塔的用材,

1)鐵,還是鋼???

2)塔基如何???

3)為什麽有的不倒??

4)沒倒的[不正常]???

理論何在???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7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王大雄 於 2008-02-01 12:19:1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很多塔,不是斷。而是扭曲????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8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zwx11111111 於 2008-02-01 12:20:0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南方的設計與北方的設計標準不一樣,不可能海南的鐵塔用黑龍江的標準吧?畢竟這種天氣幾十一遇,也屬於非常標。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浩宇11 於 2008-02-01 12:20:3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路過
---孤單的狐步舞者...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0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王大雄 於 2008-02-01 12:23:0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百年大計!!!!!

可以隨意????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1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民- 於 2008-02-01 12:25:0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如果是發生短線導致倒塔,應該是天災。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2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grandchen 於 2008-02-01 12:27:2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王大雄

問題在塔的用材,

1)鐵,還是鋼???

//////////////////////////////////////////

問題是電線上的絕緣子並沒有拉開斷,塔所能承受的應力應是在導線上所有絕緣子能承受的應力的和。絕緣子沒有一個折斷的,塔怎麽能倒?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3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始皇帝陣前一步將 於 2008-02-01 12:32:5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那塔的造價和每年的維護費用是非常高的!

有關部門如果能把那價格標準公布出來,大家就會更感覺吃驚了

有一年我家的一個親戚和別人一起合夥承包了本地區部分電塔的防鏽維護工程,忙了一個夏天,居然就發了!厲害呀!

不管怎麽賺錢,關鍵是要保證質量也好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4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民- 於 2008-02-01 12:34:0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斷線。
斷線也是特殊情況下出現的……按理說線路問題應該在平時巡回中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不過電工是“良心活”,為什麽沒有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原因就不好說了。

不過不是有14根線嗎?怎麽能都斷了呢?樓主別是忽遊我們吧?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5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王大雄 於 2008-02-01 12:38:3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科學問題不得虛假!!!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6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防護服 於 2008-02-01 12:38:4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樓主純屬胡說八道,按你所說耐張塔應該被導線縱向拉力拉倒,但從電視畫麵看架導線的鐵塔是從頂部扭曲下垮,明顯是垂直壓力壓垮的。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7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zjzb007 於 2008-02-01 12:40:0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要搞清這件事很簡單,統計一下倒塌的鐵塔是什麽時期建的,沒有倒塌的鐵塔是什麽時期建的,就基本搞清楚了。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8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beartrust 於 2008-02-01 12:44:22.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尊重科學,尊重人性!這樣的災害天氣下,大家想得更多的應該是如何向災區和災區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我們不能給予物質上的幫助,也請在精神上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和支持,任何在這種天災下幸災樂禍、無理猜疑和不負責任的下結論都是不可取的!
南方氣候潮濕,很多氣象和地理條件都不是我們沒有經曆過的或者非專業人士能夠理解的。
因為有愛,我們傳遞溫暖;因為有愛,我們一起努力,共度難關!大愛無疆!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老插 於 2008-02-01 12:44:3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問題是電線上的絕緣子並沒有拉開斷,塔所能承受的應力應是在導線上所有絕緣子能承受的應力的和。絕緣子沒有一個折斷的,塔怎麽能倒?
===========================================================
不管怎麽說,是由於塔身承受不了超大的扭矩而倒塌,也許絕緣子的耐張力比較大吧,並不能說絕緣子不斷塔就不該倒,這沒有必然關係。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0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渭水西風 於 2008-02-01 12:48:1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很專業,所以看得不是太懂

但是根據我在北方的所見,現在修的高壓線多數是一根杆,大概一米直徑的,外層是金屬的(裏麵不清楚是什麽),是否這個就是“直線塔”?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1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lalao 於 2008-02-01 12:48:35.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我在懷疑鐵塔的各個節點之間的焊接/鉚接質量。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2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大勇哥 於 2008-02-01 12:54:1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看看吧:
--
Attitude is everything
憑河暴虎非大勇;遇變不驚真丈夫。




帖子附圖: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3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溫水煮青蛙 於 2008-02-01 12:54:34.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天上不行,地下行。學學電信長途光纜埋在地下,隻要把線路做牢固了,高強度絕緣防護,應該可安穩度100一遇天氣。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4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鬧心姑娘 於 2008-02-01 12:54:5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很有說服力,不進行量化計算,難以理解為什麽這麽多的供電塔倒塌!

50mm的冰產生的張力是10mm冰的148.33/30.612=4.85倍。
100mm冰張力是10mm的448/30.612=16.63倍。

比原先按10mm冰設計的數值高出這麽多倍!觸目驚心!向作者致敬!!!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5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sfdz 於 2008-02-01 12:55:07.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我相信沒有質量問題,是雪太大,設計時沒考慮到。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6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大勇哥 於 2008-02-01 12:55:5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還有:
--
Attitude is everything
憑河暴虎非大勇;遇變不驚真丈夫。




帖子附圖: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7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溫水煮青蛙 於 2008-02-01 12:58:0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如果沒考慮到雪災,為啥北方的電纜行,南方不行? 難道裏麵有文章?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8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鬧心姑娘 於 2008-02-01 13:01:24.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作者:溫水煮青蛙 於 2008-02-01 12:54:34.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天上不行,地下行。學學電信長途光纜埋在地下,隻要把線路做牢固了,高強度絕緣防護,應該可安穩度100一遇天氣。

======================
嗬嗬,可行性太差!地下輸電技術倒已成熟,但造價在2000萬元/公裏左右;而輸送同樣的電力走地上造價隻是其1/10左右。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鬧心姑娘 於 2008-02-01 13:04:1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作者:溫水煮青蛙 於 2008-02-01 12:58:0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如果沒考慮到雪災,為啥北方的電纜行,南方不行? 難道裏麵有文章?
======================
你太浮躁了。請用科學說話,用腦袋想問題。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0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王大雄 於 2008-02-01 13:04:35.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現在的討論,不就是為以後的參考嗎?

何錯之有???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1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嶺南有東江 於 2008-02-01 13:09:1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加拿大上次鬧冰雨,那些高壓線塔跟多米諾骨牌一樣,成排成排地倒了。

大概是98年吧。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2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溫水煮青蛙 於 2008-02-01 13:11:0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第2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收藏
作者:鬧心姑娘 於 2008-02-01 13:04:1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作者:溫水煮青蛙 於 2008-02-01 12:58:0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如果沒考慮到雪災,為啥北方的電纜行,南方不行? 難道裏麵有文章?
======================
你太浮躁了。請用科學說話,用腦袋想問題。

==========================================


不是每位網友都是電力專家。但按常理, 比較才能看出優劣。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3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飄影無蹤 於 2008-02-01 13:11:22.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南方濕度大,北方幹燥。

北方一般隻積雪,不結這麽厚的冰。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4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溫水煮青蛙 於 2008-02-01 13:12:32.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第2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收藏
作者:鬧心姑娘 於 2008-02-01 13:04:1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

但按常理,有比較才能看出優劣。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5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wenshu4321 於 2008-02-01 13:16:02.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對付雪災隻能待在屋裏等,不能和老天爺叫勁.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6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公平、正義 於 2008-02-01 13:18:3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先抗災!另:塔與塔之間距離,塔材料的抗壓能力。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7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KO不得了 於 2008-02-01 13:25:34.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天命不可違,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必定受到懲罰.....


帖子附圖: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8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pas 於 2008-02-01 13:29:19.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1,是不是由於導線上的結冰厚度不一至,或除冰人員沒有同時對同一塔兩側的三相導線同時除冰而使線塔承受了扭力而導致倒塔事故?
2,對於導線除冰,因為導線的大小規格是按負載的需求來進行設計的,能否加大負荷側用電,使導線輕微發熱來進行除冰?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無濟於事 於 2008-02-01 13:31:5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搞過機械的人都知道,鋼與鐵的機械強度區別.結構設計以及應力和保障係數,還有突發的積冰,風力和加工製造安裝等等因數,都會影響設施的使用性能.
倒一座二座不奇,若是倒塌的量占到一定的比率,當應重新思考不能再大意了.
交了學費要學會東西,要理順關.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0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msgg 於 2008-02-01 13:38:47.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主帖有理有據,理論上可以說明問題。

但也不能排除“豆腐渣”什麽的,因為有的並沒有倒。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1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grandchen 於 2008-02-01 13:41:35.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老插

問題是電線上的絕緣子並沒有拉開斷,塔所能承受的應力應是在導線上所有絕緣子能承受的應力的和。絕緣子沒有一個折斷的,塔怎麽能倒?
===========================================================
不管怎麽說,是由於塔身承受不了超大的扭矩而倒塌,也許絕緣子的耐張力比較大吧,並不能說絕緣子不斷塔就不該倒,這沒有必然關係。

/////////////////////////////////////////////////

我的意思是說應該斷絕緣子,不應該斷塔。絕緣子是瓷燒成,沒有塑性,經不起拉、更經不起折。而鋼、鐵有塑性。從塔架的結構來說,內中都燒結成三角形,這小小的一個個三個形中的鋼梁,實際上都把力變成了拉與擠,要麽拉長,要麽擠短,幾乎沒有折的。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2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tvman101 於 2008-02-01 13:42:2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南方的溫度隻有零下幾度,形成了很特別的雨雪逐層結冰的“澆冰場”模式

給人們留下的教訓很大!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3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bushijiefu 於 2008-02-01 13:43:02.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geini zhichi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4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東方貴族 於 2008-02-01 13:44:0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拿下鐵塔化驗一下嘛!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5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最美的太陽 於 2008-02-01 13:49:4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看到很多網友的質疑,有些人似乎很偏激,對於這個問題,請網友們理智對待。我也是個地道的東北人,現在深圳上班,對於南北方天氣的差異,可以說是有發言權的。

南方的冬天和北方差別很大,南方非常潮濕,這一點,若非親自感受,北方人很難理解。還記得大四那年去上海實習(四月初,這個時候的上海非常陰冷),住在同濟大學,一日豔陽高照,我將洗好的衣服掛在宿舍樓外麵,到了晚上也沒有要幹的跡象,我就問站在旁邊的樓管,她竟然和驚訝的問我,在北方衣服掛出去一天就能幹嗎?我無語,這是我第一次領教了南方的潮濕天氣,而後發現更讓我難以忍受的是衣服即便是曬幹了也還是感覺濕濕的,宿舍裏更是冷的像地窖一樣,讓我這個地道的東北人著實痛苦難耐。

正因為南北方空氣濕度的巨大差異,麵對同樣的風雪侵襲,才表現出不同的結果。問題的關鍵是,北方不會在電線上凍結那麽厚的冰,關於它的危害樓主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我想說說被網友們廣泛質疑的設計標準問題。

現在南方電網出了事故,大家就責問為什麽南方電網鐵塔設計標準為何與北方差別那麽大,這麽重要的基礎工程建設為什麽還要為了省錢而降低設計標準。我想提出這樣疑問的網友多半對建築行業並不了解,建設規範的製訂一般都會滿足常規情況的基礎上再留有一定的餘地來抵禦意外情況的發生,但這個餘地必然是有限度的,這個餘地的增大是以提高建設成本為代價的,就比如說修路,東北地區因為冬天下雪路滑,道路縱坡極限值要低於南方,如果要求南方也按這樣的標準設計顯然增加建設成本,也完全沒有必要,畢竟東北的冬天要長達3,4個月之久。再說,參照樓主的分析,南方電網即便按照北方的建設標準修建,也無法抵禦如此厚的凝冰。

責問設計標準說不通,那是不是說這次事件完全是天災呢?當然不是,老天爺要下雨雪,我們阻止不了,可是大雪下了那麽多天,難道技術人員沒有看到電纜上已經結了厚厚的冰?難道他們不知道鐵塔無法承受如此重負?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下去塔會倒,線會斷?難道他們不知道電網癱瘓對現代社會而言味著什麽?為什麽沒有盡早除冰預防,早幾天預防,何至於如此啊?非典時如此,現在亦是如此,徹底無語了?

我老公是貴州人,所幸他家裏目前一切都好,因他的緣故,對貴州也會格外關注,那個貴州網友寫的帖子我都看了,可憐那位母親的小寶寶,但願那裏能早點來電,讓人們恢複正常的生活。祝福她家寶寶健康成長!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6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grandchen 於 2008-02-01 13:50:3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有那位先生能說出幾個倒掉了的鐵塔的內鋼號來,能說出這些鐵塔內用了幾種角鋼,在這幾種角鋼能承受多大的擠力時才會彎曲,承受多大的拉力時才會折斷。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7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米米百姓 於 2008-02-01 14:06:2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樓主的文章很有說服力。使我們這些外行初步懂得了什麽叫耐張塔和直線塔的概念。


我們這裏有許多這樣和塔,我想處在電力線路拐點上的那個塔就應該叫耐張塔吧。但我發現這些耐張塔與直線塔好像沒有什麽差別呢?感覺耐張塔應該更結實才對。這些耐張塔好像有被拉倒的感覺。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8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平常時代 於 2008-02-01 14:13:35.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鐵塔質量;

鐵塔使用時間,是否超期服役都應納入總結教訓的視野。
--
舍棄小我得大我,舍棄大我得無我,
無我才是真正我,無我才是永恒我。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wenshu4321 於 2008-02-01 14:26:35.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楚山白,鐵塔倒,腰包鼓,民工哭.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50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snakeforever 於 2008-02-01 14:27:3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鐵塔本就處於兩條線之間的受力平衡,我認為是鐵塔兩邊隻要有一邊的線斷了,必將被另外一邊拉跨,從而導致幾座塔類似多米諾似的倒塌。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29079 個閱覽者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