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列車盒飯0.30圓漲至50元的變遷 (圖)

(2008-01-28 22:02:31) 下一個



列車盒飯0.30圓漲至50元的變遷

一.日前討論毛澤東的夥食費,曾援引汪東興的原話:毛澤東的日夥食費2.50圓.

二.毛澤東時代列車盒飯是0.30圓,某網友說是蓋澆飯,味道不錯,有菜有肉,物美價廉.

三.某網友剛從國內回來,說現在列車吃頓飯要50元,買方便麵要5元,還得自己衝開水.俺有點不信.(該網友似是上海人,所述似為滬杭,滬寧段,大致屬實.)

四.現國內大雪災,網路新聞見到:

京廣鐵路4萬旅客滯留 列車盒飯暴漲至五十元。

車上的方便麵賣到了10元,

車外有當地村民來賣吃的,茶葉蛋漲到了4元一個。


五.毛澤東時代物價參照係數:

月薪:大學生56元,學徒工16元,新兵入伍月津貼6元.

列車盒飯,全國統一,是0.30圓,免糧票.

————————————



也許吧:) 此文可做參考 Local Access打往中國電話卡1.3¢/分種


來源: 黑色的公爵 於 08-01-17 08:14:07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師範給夥食費 that was true, but you didn\'t need 20/m for food 由 聶耳 於 2008-01-17 08:07:37


1952—1955年的校園生活
  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濟形勢好轉。大學生的學雜費、住宿費、講義費等一律免收,全是供給製“中灶”待遇。從1953年開始,高等學校學生還享受公費醫療待遇。

  大學生普遍發給助學金

  1952年7月23日教育部發出通知,對於大學生廢除供給製,實行人民助學金製。凡在校學生,秋季開學後,高校學生全部領取助學金:普通學生每人每月12.5萬元(老人民幣),作為夥食費(仍享受中灶待遇)。高等師範院校本科生每人每月14萬元,專科生每人每月16萬元,而“調幹”學生每人每月32萬元。他們的待遇,不亞於在工作崗位上的收入。(注:考慮到物價變化的因素,1952年舊幣1萬元=1955年舊幣13000元 = 1956年新幣1元3角左右。詳見本書附錄。)

  以北京大學為例,中文係1953年級(秋季入學)的新生,由學校供給每月12萬5千元的夥食費。所謂“大夥飯”飲食好、營養高。開飯時,大飯廳百多餐桌,縱橫排列,主食為大米飯、白麵饅頭或麵條等,不限量隨便吃;副食(菜肴)是每人每頓兩碗,均為肉、蛋、魚等,喝湯和調料不算錢。節假日還經常“改善生活”,豐盛的菜肴,8人一滿桌。

  1955年以後,根據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發放不同標準的助學金;夥食改“中灶”大鍋飯為食堂製。

  學生食堂的夥食

  1953—1955年,大學生每月夥食費舊幣12萬5千元(新幣12元5角、合今150元),學生自己隨意買飯票、菜票。可供選擇的菜肴,種類很多:

  甲菜舊幣1500元(新幣l角5分,以下可類推),有宮保雞丁、古老肉、溜肝尖、木須肉等;

  乙菜1000元(1角),有葷素搭配的肉炒菜,如菜花炒肉、燒茄子等;

  丙菜500元(5分),有素菜,如蝦皮熬白菜、土豆絲、拌茄泥等;

  特菜2000—3000元(2角或3角),就是最好的菜了,有紅燒魚、排骨、肉丸子等。

  早飯的小菜有數十種之多,隨意挑選。

  每逢節日,菜的品種特多;這樣的夥食下相當滿意,1個月下來,有時還吃不到12萬元。

  學生宿舍尚待改善

  當時,院係調整後的北京大學,已經由城裏的沙灘紅樓遷往西北郊原燕京大學校園內。新校舍正在擴建,1953年剛開工的新宿舍一時蓋不起來,新生入學時,男同學暫時住進第一體育館,幾十張雙層鋼絲床排列起來居住。一學期後,蓋起新宿舍樓,4人1間,兩張雙層鋼絲床,屋內有兩個書桌,一個書架,大家合用。住宿不交費,宿舍樓道、廁所均由工友清掃。樓道有電話,免費使用。那時,一些調幹的同學更發給30多元的助學金,除了吃飯,還有足夠的零用錢。

  新中國成立初期,高校招生人數逐年迅速增加,舊有的學生宿舍不夠使用,新建速度趕不上急劇增長的需要,因而一般大學生宿舍都住得很擠。北大(原燕京校園)、清華的住宿條件還算好些。北大多是4人住一室;清華男生6人一室,女生4人一室;通常為雙層鋼絲床。但北大、清華常因新宿舍尚未蓋成,新生入學時便暫住幾十個人一間的大廳,待新樓蓋起後再搬遷。

  在北京西北郊大學區,新建的礦業學院、鋼鐵學院、石油學院、地質學院、航空學院、郵電學院、醫學院、林學院等(俗稱八大學院)連成一片,以及西直門外的中國人民大學、民族學院、外國語學院、師範學院等,皆為8個同學住一間宿舍,四個上下鋪。這種擁擠的大學生宿舍格局,一直延續到20世紀末。

  教育工作者月薪改為“工資分”計算

  1952年,各學校教職員的月薪也改為每月多少工資分(按糧、布、油、鹽、煤多種實物價格綜合折算)。據1952年4月的檔案資料,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教授月工資426—659分(合今人民幣1475—2250元),副教授405—489分(合今人民幣1375—1680元),講師304—405分(合今人民幣1045—1375元),助教203—312分(合今人民幣700—1075元);等等。

  1952年7月起調整工資,教師平均月增59分;清華大學教師中有262人晉級,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講師100人,助教149人。

  采用“工資分”作為計算單位,是個有成效的積極措施。在當時物價不穩、人民幣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可保證職工收入免受物價波動的影響。

  根據1954年12月的統計材料,全國劃分為288個“工資分”值區。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的廣大地區“工資分”價格一般為舊人民幣2200 元—2800元(合新人民幣0.22 — 0.28元),西北、西南的邊遠地區因物資稀缺,物價反而昂貴,工資分值較高。

  到1955年貨幣改製前夕,上海市的工資分值穩定在2663元(合新人民幣0.2663元,即2角6分6厘)。北京的工資分值穩定在2210元(合新人民幣0.221元,即2角2分1厘)。一個成人維持生活的最低費用為50工資分;也就是說,當時北京最低個人生活費定為老幣11萬元(新幣11元,合今 110元),上海最低個人生活費定為老幣13.3萬元(新幣13元3角,合今133元)。

  1955年改行貨幣工薪製的前夕,北京一個工資分折合0.22元新人民幣,教授工資折合新幣165.88—232.23元(約合今1658元8角—2322元3角)。

  知識分子開始習慣以“新人民幣”在中國人民銀行存款,存期一般在半年以上。而在40年代內戰時期,法幣不值錢,人們很少存款,即使短期存款也不會超過幾個月。

  由此,人民政府新政權贏得了廣大知識分子的信任和擁護。

  教授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改變原有的歐美模式,按照蘇聯教育模式改造,進行大規模院係調整。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各係合並組成“綜合性”的北京大學,遷入西北郊燕京大學舊址燕園。

  建國後,各大學都安排了教師住宅;教師們基本上不在校外租房居住了。北大的老教授們住在燕南園、燕東園、朗潤園、鏡春園,在原來燕京大學的別墅式洋房中,每家住1幢2層小樓或1所平房小院,園中頗富園林之美,住房條件較好。年輕一些的教師、職員住在新建的中關園、蔚秀園宿舍樓,也較為寬敞,單身教師還有公寓,或在未名湖畔的雅致房間裏。50 年代馬寅初、湯用彤、周培源、馮友蘭、侯仁之、林庚、朱光潛等都住在燕南園,翦伯讚、遊國恩、浦江清、何其芳、楊晦、馮至、周一良、鄧廣銘、李汝祺等都住在燕東園,季羨林、金克木、吳組緗等住在朗潤園、鏡春園;王瑤、林燾、力揚等住在中關園。

  清華大學的老教授們,除了一些因院係調整而調走的以外,仍住在清華園幾個老住宅區:北院、西院、南院、工字廳、西客廳等處。

  據1952年12月底北京大學總務處起草的《北京大學校園麵積房屋設備使用情況調查分析》報告,當年新建築麵積48454平方米(使用麵積占73 %);全校用於教學部分的建築有八座大樓:外文樓、物理樓、化學樓、民主樓、俄文樓、生物樓(新建)、文史樓(新建)、教室樓(新建);飯廳六處:大飯廳 (新建)、第一食堂(肺病專用)、第二食堂、東歐食堂(群齋飯廳)、業齋飯廳、工人食堂。

  在中關園新建教職員工宿舍18548平方米,其中100平方米一套者20戶,75平方米一套者96戶,50平方米一套者64戶,35平方米一套者72戶,24平方米一套者30戶;另建公寓樓2幢,可住43戶,共能容納325戶。

  再以廣州中山大學為例,老教授們住房仍然是優惠的。一級教授陳寅恪,起初住在西南區52號;1952年夏遷居到東南區1號二樓,這是一幢兩層樓的洋房,是辛亥革命那一年由美國人麻金墨夫人捐資6千美金建造,所以又稱為“第一麻金墨屋”。陳寅恪在這裏度過了生命的最後16年。這幢洋房座落於康樂園的中區,四周草坪環繞,樓房獨立自成一格。中文係主任王起教授也居住在這裏,與陳寅恪為鄰。(引自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一書)。二級教授容庚住在康樂園南區九家村,是一幢兩層樓房,客廳、書房都很寬敞。

  可惜好景不常。到“十年浩劫”時期,全國各地的老教授們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他們原有的住房幾乎都被侵占,甚至遭到“掃地出門”的厄運。而下一代知識分子住房普遍地簡陋、擁擠不堪。

  對於高校畢業生的“工資分”待遇

  1950年2月,政務院通知:各單位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盡可能實行供給製或低薪製,月薪標準為240斤小米(合今360元),研究院畢業生月薪不超過300斤小米(合今450元)。見習期半年到1年,期滿後適當調整工資。這說明當時一般供給製的津貼待遇比薪給製低。

  1953年到1954年;大中專畢業生實行按學曆和修業年限規定見習期間、臨時工資和定級工資的製度。

  1953年2月政務院對大中專畢業生按學曆規定了臨時“工資分”標準;以後又作三次修改(每次略調低些),並規定見習期半年,期滿後按表現評定工資級別。1954年修改後的規定如下(按照北京一個工資分折合2200元老人民幣計算):

  高等學校研究部畢業:220分,北京月薪48.4萬元;上海58.6萬元;

  大學5年本科畢業:200分,北京月薪44.0萬元;上海53.3萬元;

  大學4年本科畢業:190分,北京月薪41.8萬元;上海50.6萬元;

  大專3年專科畢業:180分,北京月薪39.6萬元;上海47.9萬元;

  大專2年專科畢業:170分,北京月薪37.4萬元;上海45.3萬元;

  專業學校高中班4年畢業:150分,北京月薪33.0萬元;上海39.9萬元;

  專業學校高中班3年畢業:140分,北京月薪30.8萬元;上海37.3萬元;

  專業學校高中班2年畢業:130分,北京月薪28.6萬元;上海34.6萬元;

  專業學校初中4年畢業:115分,北京月薪25.3萬元;上海26.0萬元;

  專業學校初中3年畢業:105分,北京月薪23.1萬元;上海23.7萬元;

  (按上海市的工資分值穩定在老人民幣2663元 計算,月薪的貨幣數額要相對多一些。)

  這個標準從表麵上看來,確實比較低。但是我們還應當看到問題的另外一方麵,就是當時“國家幹部”由公家提供房屋、家俱,日常生活的用水用電,子女送托兒所等,一律不用繳租、納費。就是說,享有的福利待遇要比純粹“薪給製”高一些。

  附錄:北京、上海“工資分”價格統計表

  (1951年一1955年)金額單位:舊人民幣元

  北京 上海

  1951 年

  1952 年 2159 2592

  1953 年 2201 2598

  1954 年 2205 2628

  1955 年 2210 2663

  人民幣改革和幣值

  1955年3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實行幣製改革,在全國開始發行新人民幣(第二套)同時收回舊人民幣(第一套),新人民幣1元 = 舊幣1萬元。最小幣值新人民幣1分 = 舊幣1百元。這時物價就比較穩定了。

  在貨幣購買力的對比上,我們以法幣幣製改革 (1935年11月) 和人民幣幣製改革 (1955年3月) 為兩個主要的參照點,即以銀圓幣值與新人民幣的起始幣值為參照點。

  如果將1935-1936年代的物價(銀圓幣值)抽樣與1955-1956年的物價 (人民幣值) 相比,那麽,30年代中期銀圓1圓的購買力,相當於50年代中期人民幣3元左右。

  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幣值對比——

  30 年代上半期的銀圓,稱為標準可比銀圓單位,簡稱標準銀圓;

  50年代中期的人民幣,稱為標準可比人民幣單位,簡稱標準人民幣。

  標準銀圓1圓 = 標準人民幣3元;

  而標準人民幣1元 = 90年代後期人民幣10元左右。

  對於日用品的購買力,1951—1952年人民幣舊幣1萬元相當於1955年舊幣1萬3千元、1956年新幣1.2 — 1.3元,或今日(1997年)的12 — 13元左右。

  大致說來,50年代中期標準人民幣1元的購買力相當於

  1960年1元1角左右;

  1963—1966年(官價)1元2角左右;

  1977—1979年(官價)1元3角左右;

  1982—1983年(官價)1元5角左右,

  1985年2元左右,1988—1989年3元,

  1991年4元,1993年5元,

  1994年7元,1995年8元,1996年9元,

  1997—1998年10元左右。

  (參看本書附錄)

  國家幹部廢除“工資分”改行貨幣工資製

  到1955年國民經濟狀況繼續好轉。由於物價基本穩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工資分”所含5種實物(米、布、油、鹽、煤)已不能完全包括生活的實際需要,因此,國家決定:先行在幹部係統廢除“工資分”。

  1955年6月31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全部實行工資製和改行貨幣工資製的命令》,規定:自7月份起,國家機關部分工作人員中原來實行的“包幹製”待遇,一律改為工資製待遇。此後,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的一切生活費用,都由個人負擔,現行包幹製的一切費用規定同時廢除。凡工作人員住用公家房屋,使用公家家俱,用水用電,子女送托兒所等,應一律繳租、納費。改行工資的同時,廢除“工資分”計算辦法,改行貨幣工資製。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標準分為29級,最高1級649.6元,最低29級為2l元,最高比最低多30倍。又為解決各地區之間的物價差額,製定了物價津貼。

  命令還規定,為了符合“同工同酬”原則,自11月份起,取消部分工作人員的“保留工資”。因取消保留工資及由供給製改為薪給製後生活確有困難的,可由機關福利費予以補助。

  這是建國後製定的第一個關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工資標準,是基本製度,以後也便按照這樣的原則來製定教育、工程技術、文藝、醫藥衛生等行業的工資標準。這種基本工資製度一直延用到改革開放的時期80年代。

  乒乓球冠軍薑永寧的待遇

  1952年,薑永寧榮獲了香港單打冠軍。這個冠軍真是來之不易!他先在乒乓球房為別人揀球,後來又充當陪練,那真是從低層一步一個腳印熬上來的。當時他的正式工作是《星島日報》職員,待遇優厚。中華體育總會廣東分會邀請他代表廣東省參加1953年的“全國第一屆乒乓球賽”,他又榮獲冠軍。有人帶話給他,賀老總(賀龍,負責分管中華體育總會)希望他留在北京,而他在香港的一切待遇可以保留。薑永寧對比了香港和大陸,表示樂意留在北京中華體育總會工作。每月工資135元(新幣),比在香港待遇低,但是比北京的其他教練員工資高。

  市場製自由職業者的消失

  新中國成立前,實際上就存在“市場製作家”和“供給製作家”的區別。那時身處國統區的作家基本上是以稿費和版稅維持生活,他們是“自由職業者”,或稱為自由撰稿人。即便是已經身為職業革命者的作家,也要用寫作的稿酬收入去補給他的革命者的活動。

  作家們不斷有著作問世,因為作品是自由撰稿人的衣食來源。建國後除少數作家,如老舍、巴金、傅雷、張恨水仍以稿費、版稅為生,更多的作家則接受了供給製。全國解放以後,出版社、報社已經由國家控製起來。例如,50年代初張恨水一度生活困窘,經文化部研究,決定聘請他擔任文化顧問,每月支他一筆錢,幫助他一家渡難關。後來他大量寫民間故事,認為可以靠稿費維持生活,就辭去了國家的補助(據袁進的《張恨水評傳》)。但是私營出版社分期、分批地逐步“公私合營”,後來又納入國營企業;出版界的私有製在改造中逐漸取消。稿費、版稅已降得較低,多數作家已不可能以稿費為生了。

  一個特例:齊白石依舊賣畫為生

  畫家和書法家的“潤筆”收入,是我國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常規。到新中國成立之初,一時還不能杜絕。例如北平的國畫大師齊白石,一輩子以“潤筆”為生。

  齊白石多年來身受北洋軍閥、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欺壓和敲榨,一直盼望著有太平盛世、政治清明的一天。徐悲鴻來北平辦美術專科學校以後,他們經常來往。徐悲鴻給老人許多照顧,包括讓齊白石到美專教畫,得些酬勞。當時他賣畫隻收銀圓,換成金條。

  1948年底,齊白石聽徐悲鴻說北平要和平解放,就日夜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過去,他被人欺侮慣了,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他把一些金條裝在一個袋子裏,藏在一個大木箱中,這是他多年賣畫刻印積攢下的財富,以備自己後半生和留給子孫們用。在動亂的年月,他怕這些東西被人偷去、搶去,睡覺時便背在身上,直到聽說北平要和平解放,他才把袋子卸下,藏進箱底。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齊白石欣喜異常,欣逢盛世,他作畫更勤奮了。他還收了一些弟子,比如評劇演員新風霞,就跟齊白石學畫,還成了他的義女。

  新中國成立後,齊白石仍以賣畫為生。那時他的畫,400塊大洋可以買170幅。平均每幅大約23銀圓,相當於新人民幣70元。在琉璃廠,一件齊白石的扇麵或畫,也隻能賣幾元錢。到50年代中期,齊白石畫的成扇,極精彩的,才12塊錢一把。這時,齊白石仍是過著很簡樸的生活。齊家門房老尹,平時不領工錢,齊白石每月給他一張畫,作為工錢。老尹就把手頭的畫轉賣給顧客。

  吳祖光先生曾告訴筆者:那時(50年代初)齊白石老人的畫“潤例”是按照畫幅大小計算的。對於熟人,價格為人民幣十元一尺,這算是便宜的呢。有一次陳毅同誌來吳先生家,要吳祖光新鳳霞夫婦陪他同去齊老家,提出要老人畫一幅畫。齊老當時畫了一幅螃蟹給他,那幅畫是三尺,吳祖光代陳毅付了三十元。他們辭別老人出來時,陳毅說:“還要給錢的啊?”吳祖光先生至今記得他的四川口音。

  齊白石的作品能賣上較高的價錢,是他到了90歲之後。不過,那時他的一幅畫也就賣100元左右(新人民幣)。

  其他許多國畫家,就沒有齊白石那樣幸運了。他們大多數被納入配給工資製的軌道,成為“幹部畫家”。

  “幹部作家”還是“自由撰稿人”?

  供給製在共和國成立初期,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各機關、各單位幹部的基本分配方式。在文藝界,首先從文學研究所開始。用這種共產主義分配體製培養作家、管理作家,在中外曆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建國後成為作家隊伍中主力作家的,很多都是共產黨員,他們多是有著雙重身份:既是黨的幹部,又是作家。對內對外,他們總是聲稱自己首先是一個共產黨員,其次才是一個作家。這時,他們都自覺地確立著自己在新的體製中的位置。

  當時的作家更羨慕蘇聯的作家待遇。蕭三在他的《重遊蘇聯》一文中寫道:“戈爾巴托夫對我們說:‘蘇聯作家的生活好不好?看他工作得好不好。誰工作得最好,誰就生活得最好,黨和政府給他完全的生活保障。現在蘇聯的名作家每個人都可以買一個別墅,芬蘭式的,價值五萬盧布;可以自購汽車、汽油……作家有必要去各地考察、生活、訪問……的,作家聯盟給他一種創作的旅行派遣,給他旅費,他在那裏可以住幾個月。”

  軍事共產主義性質的供給製,到了和平時期不便於長期維持。那麽,是轉向實行配給工資製,讓作家們獲得某級別的幹部身份呢,還是回到過去的自由市場製、依舊靠稿費為生的自由撰稿人?當時的選擇隻能是前者。這是因為:

  (一)社會已經不具有自由出版的市場,如何有自由支付稿費、版稅的社會空間?靠稿費生活的除了此前創作量很大、版權尚多的作家外,一般的作家靠多少年寫出一本書、幾篇文章,是無法生活的。如早期“湖畔詩人”汪靜之說:“我多年沒寫詩了,上海解放後第二天就寫了三首詩,投稿不登,以後就提不起興趣了。”像這樣的詩人心情,怎能讓他們靠稿費生存呢?對於新體製內的作家,工資製的實施,使他們即便長期不發表作品,也有生活保障。建國後17年間版稅製逐步取消,稿酬也一減再減,稿酬的有無隻是生活水平高一些和低一些的標誌。詩人郭小川在日記中常提到,拿到了多少元稿費,陪夫人去買布料做衣服。從當時多數作家的生活情況看,稿酬再不是生活僅有的依靠了。不會像30年代周揚在上海時,妻子即將臨盆,手裏硬是連妻子住院生孩子的錢都沒有,急得他到處告借。

  (二)當國家在大範圍內實行供給製(和包幹製)時,正是計劃經濟初期建立的時候,完成了向指令型計劃經濟的過渡,也就完成了作家由自由職業者向配給工資製的轉變。

  (摘自陳明遠著《知識分子與人民幣時代》,文匯出版社2006.)

這菜價扁高了點,菜花炒肉片是0.8分,大排骨是0.13 Local Access打往中國電話卡1.3¢/分種

來源: 聶耳 於 08-01-17 08:31:00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也許吧:) 此文可做參考 由 黑色的公爵 於 2008-01-17 08:14:07

不過各地區的物價不一樣。

————————————

您所在的位置: 人民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事圖片 > 正文

京廣鐵路4萬旅客滯留 列車盒飯暴漲至五十元

2008年01月27日04:31  
南方報業網—南方都市報   

“我要進站!” 昨天,廣州火車站廣場大批旅客滯留,很多旅客進不了火車站。一名旅客在人群中向工作人員喊道:“我的火車就要開了,快讓我進站!”當天,因受連續雨雪和凍雨天氣影響,廣鐵集團湖南境內京廣等幹線供電接觸網多處斷電或欠壓,電力機車無法運行,致使京廣線旅客列車出現大麵積晚點。

本報實習生 陳奕啟 本報記者 範舟波 攝

一列停靠在韶關火車站的列車上的乘客正在等待重新發車,據稱該車在韶關停了10個小時,車上食物早已所剩無幾。

滯留列車上乘客的午餐和晚餐大多數都是吃方便麵解決。

廣東陸空春運因惡劣天氣嚴重受阻 啟動應急預案

斷電致廣鐵百餘列車中斷 十萬旅客滯留廣州站

全國鐵路運輸南北斷電致列車停在半路上,大動脈———京廣鐵路南段昨日出現梗阻,基本中斷行車,造成京廣線200列旅客列車和滬昆線60列列車晚點。

新華社昨晚7時消息稱,目前滯留在京廣鐵路沿線的旅客列車達40列約4萬人。

南方大雪 救災難度超98抗洪
[廣州50萬人滯留][大雪預報][圖片][滾動]
·倡議:幫助困在路上的人 寫家書
·吳儀關注南方持續暴雪 感歎管理國家難
·貴州小縣與外界隔斷 糧食即將吃光(圖)
·林丹回應砸拍事件:無法忍受中國人挑事
·記者報負麵遭拘傳 《法人》總編輯辭職

原因是受連續雨雪和凍雨天氣影響,京廣鐵路湖南段供電接觸網多處斷電或電壓不足,電力機車無法運行。

北上列車受阻,至少10萬人滯留廣州火車站。廣州緊急啟動應急預案,18趟列車改線,分別繞行京九線或三茂線,另有23趟列車停運。

經過鐵路部門緊急搶修,昨日下午5時許,京廣鐵路重新開通。

本報訊 受凍雨天氣影響,25日傍晚,京廣線衡陽至郴州段、滬昆線懷化至貴陽段地方電力係統高壓電線9次斷落於鐵路接觸網上,使得接觸網燒壞、電力供電係統波動較大,電力機車無法運行。

同時,受凍雨影響,機車受電弓、接觸網冰凍,機車無法正常受電運行。由此導致京廣線南段基本中斷行車,造成京廣線200列旅客列車和滬昆線60列列車晚點。

湖南境內136列已開出的客車半路被困,這些停開的列車多集中在湖南衡陽至郴州一段。據廣鐵集團有關人士介紹,這136列客車中79列北上,57列南下,已經要求這些列車盡量停靠進車站,以保證車上旅客的食物供給。

廣深停開多趟列車

據介紹,至26日下午3時,廣州火車站當日僅開出旅客列車11列,其中10列要迂回京九線,1列迂回三茂線。此外,26日,廣鐵集團管內廣東至湖南境內的旅客列車全部停運,共停運列車45列。27日繼續停開9列。

目前,廣鐵集團管內廣東、湖南各大站均已增開了退票窗口,免費退票。

廣州火車站和廣州東站昨日中午已經開始暫停售票,隻辦理退票手續。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火車站滯留旅客10萬人左右。廣鐵集團和廣州市已啟動應急預案,封鎖車站廣場前麵道路,並臨時搭建候車棚,為滯留旅客避雨防寒。

記者26日中午從深圳火車站獲悉,26日嶽陽開往深圳的N553次、長沙開往深圳的N557次,由深圳開往嶽陽的N554次、深圳開往長沙的N558次列車停運。

部分京廣列車改行京九線,繞過湖南到達武漢後繼續北上,這導致湖南沿途旅客不能乘車,部分列車迂回三茂線,還有23趟列車停運。

京廣線已非首次停擺

作為全國鐵路運輸大動脈的京廣鐵路,在今年雪災中出現故障導致多趟列車晚點,已經不是第一次。

1月24日6時55分,京廣線湖南三門-石灣區間鐵路供電中斷,導致多趟到達廣州的旅客列車晚點。當時廣鐵集團組織1000多名搶修隊員,會同當地供電部門展開搶修,3小時後,京廣線供電係統恢複正常供電。


根據天氣預報,未來一兩天內湖南湖北還會有大到暴雪,這讓人們對京廣大動脈的脆弱更感擔憂。

鐵道部調內燃機車馳援,調度客車由京九等線迂回

派人步行送物援助被困客車

本報訊 供電故障發生後,鐵道部深夜召開緊急電視電話會議,組織應急指揮,同時及時與湖南省省委、省政府領導同誌進行電話溝通,加強路地協作,實施緊急處置。

當前,鐵路部門正采取各種措施全力恢複運輸秩序。一是發布緊急調度命令,將京廣線南段滯留和待開的部分客車改由京九、滬昆、三茂、焦柳等線迂回運行。並要求沿途各鐵路局強化調度行車指揮,由專人盯控迂回列車運行,確保應急組織安全有序,迅速疏解旅客列車受阻局麵。到26日中午,已迂回客車42列。

二是針對牽引供電接觸網因冰雪、凍雨導致電力機車無法運行的情況,緊急調集南昌、武漢、鄭州、北京等鐵路局的內燃機車實施救援,進行故障區段的擺渡或迂回非電化區段運行。到26日中午,已調集內燃機車58台,其他機車仍在調集中。但由於京廣線故障,到達時間還不能完全確定。

三是立即組織客運、公安等有關單位,通過站車廣播等做好受阻旅客的解釋安慰工作,調集食品和飲用水保證旅客基本需求,出動近萬名幹部職工和公安幹警維護站車秩序、加強治安保衛,同時做好因列車晚點滯留車站旅客的安撫工作。

由於湖南地區冰凍導致大部分公路封閉、中斷運行,目前部分滯留沿線中途的旅客列車的供給保障受到影響,鐵路部門已組織沿線職工徒步運送應急物資先解燃眉之急。

[1] [2]

您所在的位置: 人民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事圖片 > 正文

京廣鐵路4萬旅客滯留 列車盒飯暴漲至五十元

2008年01月27日04:31   南方報業網—南方都市報

■一路艱辛

廣州

排隊兩天買到票但沒用了

“在東站排了兩天的隊才買到兩張回家的票,沒想到沒用了。”昨日下午2時,廣州火車東站退票窗口外,江西小夥劉星無奈地看著湖南長沙女友,他準備隨女友回家探望準嶽父,一場天災阻斷了行程。

劉星和女友購買的是東站開往武昌的L522次列車,經過長沙。現在因為湖南境內的京廣線無法通行,該趟列車被迫改走廣深、京九、武九線迂回武昌,不停長沙。劉星無奈退票。“我知道退了這票,肯定無法再買票。”兩人最終放棄回長沙。

廣州站:等火車去韶關等了12小時

昨日下午4時30分,陳宏勝父女倆在廣州火車站第二候車室踢毽子,為了等這趟不知要遲到什麽時候的回韶關老家的列車,他們已經踢了五六個小時毽子,而回家的路程隻有2.5小時。

候車廳裏擠了上千人,頭頂的顯示屏都打著幾個紅字“N618暫時未定”,早上6時陳宏勝帶著妻女從番禺趕來廣州,本來要於7時45分開的車一直沒開,回到韶關原來隻要2.5小時,“現在改搭客車也買不到當天票”。

2.5小時的回家車程一下變得如此漫長,傍晚7點,候車室外數十韶關旅客對著工作人員大吼大叫表達他們的不滿。

廣州東站:開車10餘小時後回到廣州

“平時5塊錢的快餐現在要20元”,昨日下午3時,坐在開往湖北武昌T302次列車上的旅客胡峰說。本來早晨9時12分要發車的列車,快5個小時過去了,還停在廣州東站。等候時間過長,窗子又被禁止打開,車廂內空氣非常差;他又坐在靠廁所的一個位置,由於沒水,廁所幾個小時沒有衝,難聞的氣溫熏得讓人想嘔吐。

昨晚9時30分,坐在開往漢口L194列車上的旅客賀小平說,昨日淩晨,列車從廣州東開出兩個小時,在路上停了10多個小時後,最終又倒回到廣州東站,現在車上食物、飲水非常匱乏,許多旅客要下車購買食物和水,乘務員又不給開門,現在大家都很焦慮。

韶關

“排隊3小時,買不到1盒飯”

昨日下午5時04分,隨著一聲長笛,肇慶駛往婁底的N638次列車緩緩駛入韶關火車站。車門乍一打開,車上乘客就蜂擁而下,撲向站台上的小賣部。

“五包方便麵!”“四盒餅幹!”“六瓶礦泉水!”買到東西的人滿麵笑容,外麵沒買到的拚命地往裏擠。不到5分鍾,小賣部的食品即售賣一空。工作人員急忙又去進貨。人群中爆發出哀求聲:“求求你賣點給我們吧,我們已經一天都沒有吃東西了”。一位姓龔的旅客手裏拿著100塊錢,衝站台上的工作人員說:“錢我們都有,有吃的就可以了。”

旅客小劉說,前日中午11時30分許,他在廣州登上的這趟列車本來昨日清晨六七時就能到邵陽。但列車在一個小貨車站停了10多個小時。在列車上,購買盒飯的旅客排成了長隊。“排了3個小時,都買不到1盒飯。”

醒來驚聞不是長沙

前日晚10時30分,張先生登上廣州到嶽陽的N556次列車,10分鍾後出發,正點應該在次日早晨9時到達嶽陽,全車旅客約千人。但他沒想到,這一次旅程竟然還看不到盡頭。

昨日早上7時,張先生一覺醒來以為已經到了長沙,看清楚時才發現列車停靠在一個不知名的小站。8時,列車廣播說現在是韶關馬壩站,乘務員已經前往馬壩鎮采購物資,盡量保證旅客們的食品供應。

9時左右,50箱方便麵和八寶粥等陸續運來,很快被搶購一空。中午1時30分,列車緩緩啟動。下午5時10分左右,列車在樂昌站臨時停車,40分鍾後重新啟動。截至昨晚9時許,列車已經駛入郴州站,但何時到嶽陽,仍是未知數。

暫停銷售所有火車票

昨日下午4時許,韶關火車站,天空中飄著細雨,候車室裏坐滿了候車旅客,大部分人已經等了10多個小時。韶關火車站有關負責人表示,已和曲江區政府聯合送了一些食品和飲料上車免費分發給旅客。由於滯留旅客太多,隻能優先保證老人和小孩。

據了解,昨天下午3時許,北行的A598次列車率先通過韶關車站,宣告京廣鐵路北行通行。昨天下午5時04分,武昌至廣州的L465成為抵達韶關車站的第一趟南下列車。

韶關火車站昨日暫停發售所有北上、南下各次旅客列車車票。對滯留的2000多名旅客,車站方麵安排辦理退票手續。

清遠

列車盒飯暴漲至五十元

“火車上的盒飯漲到50塊錢一盒了”。上午11時許,乘坐A630次列車的王先生在電話中焦急地向記者說。

他說,A630次臨時旅客列車原定於當天淩晨2時53分從廣州火車出發,開往湖南永州。但列車一直晚點至4時許方才從廣州火車站駛出。但列車駛出不久,剛剛到達清遠境內就停了下來。昨天中午,車上盒飯賣到了10塊錢,不久就提高到20元,最後甚至賣到了50元。這激起了車上旅客的憤怒。在大家理論下,最後終於把盒飯價格降低到了正常的5元錢一盒。


衡陽

來廣州過年,困在衡陽一整天

馬女士是湖南邵陽人,女兒在廣州工作幾年了,去年剛剛買了新房。因為覺得廣州冬天暖和,馬女士今年特意計劃來廣州跟女兒一起過年。

前晚7時多,馬女士在邵陽上了前往廣州的火車,正點應該在昨日淩晨5時許到達。可是天亮了,她才發現火車停開了,問列車員,得知前麵鐵路出現了故障,現在火車還沒到衡陽。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車上的方便麵賣到了10元,車外有當地村民來賣吃的,茶葉蛋漲到了4元一個。馬女士說,但是餓了,再貴也得買呀。

到昨晚11時許,火車已經慢慢啟動。“明天天亮時,我就該到了。”馬女士充滿期待。

采寫:本報記者 周文峰 周鬆柏 張豔芬 陳崢 林勁鬆 陳良軍 鄧恒 張東峰 實習生 龐瑞珍

攝影:本報見習記者 張誌韜 攝
[1] [2]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