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毛澤東的故事匯總(組圖) (圖)

(2008-01-20 10:26:52) 下一個


http://www.jgsol.com/article/2006-11-29/3431-1.htm

首頁 -> 紅色文化 -> 人物軼事 -> 關於毛澤東的故事匯總

關於毛澤東的故事匯總
作者:站長
來源:井岡山旅遊在線
日期:2006-11-29
閱讀量:22436

張戎和她的丈夫喬-哈利戴花了12年功夫,去追蹤,訪問很多人,收集資料,得到很多第一手、鮮為人知的珍貴材料,在香港出版的中文版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書有700多頁,比李誌綏那本《毛澤東的私人醫生》還厚。

張戎書中的第一句話就是:“毛澤東是主宰了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統治者,在他統治之下的和平時期,有7,000萬以上的人死掉”,這話已經確定了這本書的內容。

開放雜誌在9月刊選登了毛澤東33歲到36歲的年齡段(第7章)和59到60歲年齡段(第36章)的兩章全文刊出。裏麵有很多生活中的小故事,很能說明毛澤東的為人。

例如在第36章裏有一段非常精采的描述:

一天爬到山腰亭子裏,毛看見遠處一座草房著了火,房子裏的人隻來得及抱出幾件行李?無能為力地看著火焰把家燒光。侯波回憶道:「哎呀,並火了!」我驚叫著。毛澤東回過身來,看了一眼,不慌不忙地就:「著火好。燒了好,燒了好。」咦,著火還好,他怎麽說這樣的話?「不燒了,他就老住茅草房。」「那燒了,他住哪裏呀?人家蓋不起瓦房才住草房呀!」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好像沒聽見似的……自言自語地說:「唉,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是《紅樓夢》裏的一句話。毛不光是在念詩句,他也在抒發喜歡毀滅的一麵,年輕時他就對毀滅心向往之。看著草房被燒掉,毛說:「這叫不破不立」。可毛是管「破」不管「立」的。

解放已經57年了,曆來是管「破」不管「立」的,文革破四舊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楊開慧之死」這章裏,談的是1927年到1930年間發生的事情,此時毛澤東33-36歲。文章開始就說到了悲劇人物彭德懷的身世。

文章寫道:一九二八年,蔣介石建立南京政府之後,著手讓各地軍閥交出軍權,以建立統一的國家軍隊。一批軍閥頑強抵抗,一九三O年初,有幾十萬大軍參加的「中原大戰」一觸即發。莫斯科決定利用這場大戰幫中共建立全國性政權。周恩來三月離開上海去蘇聯討論此事,帶去紅軍的詳細材料。當時紅軍共有六萬二千七百餘人,分散在八個省,編為十三個軍,朱毛紅軍是最重要的一個軍,近一萬五千人。

周走後,中共負責人是李立三,毛澤東的湖南同鄉、從前的下屬。李立三的晉升得益於他善於組織勞工。他與莫斯科駐上海代表製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畫,要奪取一大片中國腹心地帶,包括像南昌、武漢這樣的省會,要把紅色政權的首都建在武漢。給毛的命令是攻打南昌。講究實際的毛澤東很清楚,不管國民黨之間怎樣內戰,共產黨也沒有辦法長期控製那些大城市。剛開始,毛對命令表示躊躇。但幾天工夫,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特別積極起來。原因是他意識到,李立三的幻想給了他機會,使他能夠兼並彭德懷統領的當時中國第二大紅軍。


●毛澤東與彭德懷

彭德懷的夫人被迫與他離婚。

彭德懷在大陸人心目中是個有人性的領導人。在此書中有對他童年和青年時代的詳細描寫。

文章寫道:彭德懷比毛小五歲,出生在離毛家不遠的村子裏。在未來的紅色中國,他是第一任國防部部長,也是領導階層中對毛最直率的批評者──為此他付出的代價是在毛澤東手裏痛苦地死去。

彭的眼神裏、嘴唇上有著很多磨難的痕跡。與大多數中共領導人不一樣,彭有一個悲慘的童年。多少年後,彭這樣寫道:「八歲時母死、父病,家貧如洗……四弟半歲,母死後不到一月即餓死。」「我滿十歲時,一切生計全所。正月初一,鄰近富豪家喜炮連天,我家無粒米下鍋,帶著二弟,第一次去當叫化子…:我兄弟倆至黃昏才同家,還沒有討到兩升米,我已餓昏了,進門就倒在地下。」

彭自尊心很強,再也不願去討飯。他年過七十的祖母於是自己去討。那天寒風凜冽,雪花橫飛,彭的祖母白發蒼蒼,一雙小腳,帶著兩個孫孫(彭的三弟還不到四歲),拄著棒子,一步一扭地走出去。彭看了,「真如利刀剌心那樣難過」。那天晚上,他不肯吃討來的米,一家人都哭起來。彭寫到此時說:「每一回億至此,我就流淚,就傷心……在我的生活中,這樣的傷心遭遇,何止幾百次!」

十五歲那年,彭家鄉大旱,饑民成群。他參與了強迫一家地主捐米的行動,地主說沒有米,彭爬上屋項,將瓦推下,露出米倉。彭被告聚眾鬧事,團防局前來拿辦,他隻得逃離家鄉。1916年,他參加湘軍,當上了軍官,軍官生活內容之一是赴宴,每次總有年輕姑娘陪酒。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認識彭後,告訴他:她是家裏遭了水災被抵押到酒樓來賣唱的,不跟軍官睡覺就要挨打。彭德懷湊了些錢,贖出這個女孩,從此拒絕參加酒宴。他逐漸為共產主義吸引,認為共產主義是為窮人找出路。

從這一段描寫,我們看到彭德懷的惻隱之心,他錯就錯在進入了一個他不應該進入的圈子裏,直到淹沒。

文章寫道:一九二八年初,彭德懷加入共產黨。同年七月,他發動兵變,帶著八百來人脫離了國民黨軍隊。黨要他跟井岡山的毛取得聯係,十二月,他上了井岡山。他到來時毛正打算離開。大批國民黨軍隊正往井岡山開來,毛需要有人守山,以顯示他的根據地巍然屹立。

毛要彭留下,承擔這個危險的任務。彭手下的人不情願,說他們是來建立聯係的,聯係上了應該回去。彭說服了他們。他不願意和毛對抗。國民黨軍隊進攻後,彭和他的人在大雪中突圍。彭事先已探明撤退的路,都是在懸崖峭壁上獵人出沒的小徑。

毛那時在閩西。一九二九年四月,彭前來會師。毛把彭當作下屬發號施令,不讓彭留在富庶的閩西,派彭返回滿是斷壁殘垣的井岡山一帶,「恢複湘贛邊蘇區」。彭默然接受。但是,中央從來沒有明確地把彭劃歸毛指揮。一九三O年初,莫斯科和上海統一組編紅軍。彭的部隊此時已發展到一萬五千人,與朱毛紅軍相等,彭被編為與朱毛平行的一個軍。彭深受部下愛戴,巡視員報告中央說:彭的部下聽從命令,遵守紀律,互相親愛,作戰勇敢,階級的認識…:信仰彭德懷個人也濃厚,如後方醫院的傷兵病好後一定要回到五軍(彭軍)工作,如果地方黨部政權分配他的工作終不願意接受,就接受了也要怠工而且經常的要求到五軍去,在五軍開小差的還少」。

毛澤東一心要把彭的部隊重新抓過來,但彭軍還在幾百公裏之外,他鞭長莫及。中央命令毛打南昌,給他創造了兼並彭德懷的機會,因為彭離南昌不遠。毛一路北上,直到南昌城外。他沒有去攻城,虛晃一招後下令向長沙挺進。彭德懷剛於七月二十五日奇襲打下長沙,正在整休。

長沙是唯一被紅軍打下的省會,彭占了它十一天,司令部設在美國聖經學校。在那裏他成立了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宣布主席是中央的李立三,自己隻做委員。彭的成功震驚了西方,尤其是華盛頓。七月四日,在向長沙進軍的途中,彭的士兵在湘江上向美國軍艦「關島」號開火,打死一名美軍水手,這是美國軍隊第一次跟中共交鋒。八月六日,四個國家的軍艦掩護國民黨軍隊,把彭德懷趕出了長沙。

八月十九日,毛給上海寫信說,彭的形勢十分危險,「頗有犧牲與損失」,說他決定放棄打南昌到長沙去「援助」彭。彭接到消息說毛朝著他來了,派人告訴毛,他不需要援助。但毛是推不掉的,反過來要彭去配合他打介於南昌、長沙之間的永和市。

●楊開慧之死

楊開慧帶著二個兒子。

毛的二打長沙是為了吞並彭德懷的部隊,但給他的家庭帶來巨大災難。這年,他的第二任妻子楊開慧帶著三個兒子就住在長沙市郊楊家老屋。毛離開他們整整三年了。

守長沙的國民黨長官是堅決反共的何健。三年來他沒有騷擾開慧,困為開慧沒有進行任何共產黨活動。甚至彭德懷一打長沙,差點打死何健,何也沒有在開慧身上泄憤。但毛澤東又來二打長沙,何健極為惱怒,決心報複,在十月二十四日逮捕了開慧和長子岸英。那天正好是岸英八歲的生日。何健給開慧留了條活路:隻要公開宣布跟毛脫離關係。開慧拒絕了。她死在十一月十四日這天。

行刑人後來在中共牢裏的口供,揭示出開慧生命的最後時刻。赴死前,她穿著青褲青鞋,青長旗袍,被帶進軍隊司令部的「法庭」。法官桌上放著一支毛筆、一瓶紅墨水、一張寫著地的名字的柙簽。法官草草問了幾個問題,便拿起毛筆,熊著墨水,在柙簽上畫了個勾,把押簽擲在地上。這是傳統的簽署死刑判決書的方式。兩個行刑人把她的長旗袍剝了下來,算作他們的額外收入,外加衣袋,一張手絹包著的兩塊五毛錢。

在冬天的寒風裏,沒穿外套,年僅二十九歲的開慧,被綁著押過長沙的街道。路上,一個軍官下令給她叫了輛人力車,士兵們在兩邊小跑。刑場在城門外,四下是一片荒墳。行刑人開槍後,把她的鞋脫下來扔得遠遠的,怕死者的魂魄追著他們索命。

行刑人回去吃午飯。飯後聽說開慧沒被打死,他們中的七個人又回去補槍。他們看見她臉朝上躺著,在極度痛苦中,手指深深地戳進了凍硬的土地。

親戚們把開慧的屍體運回故鄉,葬在老屋的後坡上。岸英被釋放了,一九三一年初,毛的大弟澤民幫助三個孩子去了上海,由中共地下黨照顧。

……

楊開慧擯棄毛主義。

毛澤東圍攻長沙時,沒有做任何努力把她跟孩子送走,或者提醒提醒她。這其實很容易辦到:開慧的家就在毛去長沙的路上,而且毛在長沙城外待了整整二個星期。但即使是這樣的舉手之勞他也沒有去做。

文章寫道,楊開慧是個生性善良的人,她對暴力與殘酷很厭惡。在她給毛的一封信中這些回憶自己的童年:那時候我是同情牲畜類……每當晚上上床睡覺,這些慘影,如殺雞、殺豬、人死,在我的腦際翻騰起來,那真痛苦!我現在還完全記得那個滋味。我的哥哥;不但哥哥,許多小孩都是一樣,我完全不能了解他們。為什麽?他們能夠下手去提小老鼠玩,靖蜓玩,完全把它做一個不知痛癢的東西待遇。

開慧在十七、八歲時愛上了毛澤東,毛把她帶進共產黨,但後來在實踐中她懷疑自己的信仰,並且擯棄它。這是毛至死也沒想到,也不知道的。

毛澤東在廬山的故事

http://www.jgsol.com/edit/UploadFile/2006112912398198.jpg

毛澤東在含鄱口小憩(1961年)



毛澤東在180號別墅看《廬山誌》(1961年)



毛澤東、江青在含鄱口眺望山景(1959年)



毛澤東在牯嶺散步(1959年)
  
文/兆 言

  1959年、1961年兩次廬山會議,我協助方誌純副省長負責會議警衛工作,幾乎每天都與毛澤東主席見麵。當時正值盛年的我,於今已是耄耋老人了。翻閱會議期間的老照片,毛澤東在廬山的故事,又浮上心頭。


  先看《廬山誌》

  1959年6月30日晨,我隨方副省長站在180號別墅(即美廬)門前迎候毛澤東主席,心情十分激動,雖說擔任警衛工作多年,現又在省公安廳警衛處處長崗位上,但畢竟是第一次接待毛主席。公路上傳來了汽車的喇叭聲,一輛黑色的吉姆車開進了庭院,魁偉的毛澤東走下車,與迎候的領導和工作人員一一握手。他環視了一下花木扶疏的庭院,晨光中並未在意岩石上鐫刻的“美廬 蔣中正”字樣。當我介紹該別墅的曆史背景時,他才饒有興味地再下樓觀看美廬石,並戲謔地喊了一句:“委員長,我來了!”逗得大家都笑了。

  也許是希望更深入地了解廬山,加之又有每到一地先看誌書的嗜好,毛澤東坐在沙發上,看起了廬山圖書館送來的一套館藏吳氏《廬山誌》,不時在誌書頗寬的天頭上作詳盡的眉批。

  看完《廬山誌》,毛澤東臨窗鋪紙研墨。有頃,筆走龍蛇,一氣嗬成寫完了《七律·登廬山》。隻是原稿的頷聯與正式發表的有一句不同:正式發表的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原稿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熱膚揮汗灑江天”。此詩發表後有一種傳說,即首聯末句“躍上蔥蘢四百旋”中的四百旋不是約數,而是確數。據傳一路登山所曆的399個彎道,是他老人家親自用火柴棒記數確定的。

  傳說畢竟是傳說。實際情況是那天天氣特別晴朗,周圍景物的能見度非常高。頗具詩人氣質的毛澤東,搖下駕駛室的窗玻璃,探首在登山公路上環視,不時向車上惟一的知情人——司機小高詢問這路轉景移的登山公路到底有多少彎道?小高多次登山,曾經數過,告知四百有餘,四百旋由此得來。

  含鄱口與黃洋界

  毛澤東在廬山所攝的照片,最多也最令人神往的是姿態各異的含鄱口照。其中有站姿、坐姿、正麵、側影;有席石凳而坐的,有端坐藤椅上的;有以漢陽峰為前景的,也有借鄱陽湖作襯托的;還有一張與夫人江青坐在一條石凳上的合影。

  毛澤東十分喜愛含鄱口,每每緊張工作之餘,就輕車簡行奔赴含鄱口極目湖天,寄情廣袤,遙望湖間狀若繡鞋的湖心島興趣盎然。他曾向我問過這隻“巨鞋”有多大?繞鞋湖水有多深?

  毛澤東喜愛廬山含鄱口,與他喜愛井岡山黃洋界是一脈相承的。兩者都以視野開闊著稱。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也是我隨同警衛,乘車從茅坪到茨坪他一路都未下車,即使車過八角樓,也隻隔窗眺望一番。獨有車臨黃洋界才招手停車,健步奔壑口駐足環視,回賓館就寫下了《西江月·重上井岡山》。詞中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與《七律·登廬山》詩中句“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推 車

  我記得毛澤東親自在廬山上推過車。

  那是一天傍晚,登山公路上,一輛專給大會拉生活物資的中型卡車,全速行駛在薄暮中。司機開足了馬力往前衝,就在車即將衝上高坡時,隻聽“哢嚓”一聲,車輪在原地打了幾個轉,倒退著溜了一段,就熄火不動了。

  正在他焦急顧盼的時候,我擔任警衛的主席車隊開來了。前麵的開道車剛過去,毛澤東乘的那輛車的司機老顧和我都認出了拋錨的是會議生活車,正欲張口時,一個洪亮的聲音從車窗裏傳出:“停車!”車停後我趕快下車給毛澤東打開車門,他下車一麵招呼隨行人員幫助推車,一麵徑直往中型卡車走去,加入推車的行列。

  中型卡車緩緩向坡上移動,熱淚盈眶的中型卡車司機從駕駛室伸出頭來,隻見毛澤東正一邊上車,一邊向自己揮手告別。

  遊 泳

  青年時代就立誌“會當水擊三千裏”的毛澤東,兩次廬山會議期間,遊泳自然成了常習的必修課。

  毛澤東一慣喜歡在大自然中遊泳,不願意在遊泳池中劃水。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在廬山電站大壩的上源水庫嬉水。1961年廬山會議期間,蘆林大峽穀中壘起了麵積比電站水庫大的人工湖——蘆林湖,毛澤東在山上遊泳的天地就更加廣闊了。

  每天午後,隻要不下傾盆大雨,他是定要下水遊泳的。毛澤東遊泳非常放鬆,盡管周圍有許多人伴遊,他依然自由自在的憩遊在湖光山色之中。一會兒側泳,一會兒仰泳,一會兒踩水前進,一會兒將身子浮在湖上漂流,任瀲灩的波光輕漾、撫摸,似乎進入了一種忘我之境。他還有一手絕技,可半躺在水上抽煙,邊抽煙邊無拘無束地與人交談。

  提倡到大江大海中搏擊的毛澤東,免不了要忙中偷閑驅車下山去長江暢遊。一次去長江遊泳,安排迎接毛澤東上山的司機小高開吉姆車送他下山,我隨車警衛。眼看還有1/3的下山路,怎麽小高老是空擋滑行,車速卻又挺快,好在是單線行車,不會車我也沒說什麽。吉姆車將毛澤東送到長江邊,小高才舒了一口長氣,悄悄地告訴我車煞在半山上失靈,開始有點慌亂,偷眼看主席那麽沉穩地端坐著,心也就定下來了。但這事我現在想起來還後怕。

毛澤東與工作人員在蘆林一號合影(後排左起第一人是作者)(1961年)



毛澤東在蘆林湖遊泳(1961年)

  望著在江心甩開膀子劈波斬浪的毛澤東,想想半山上演繹的那場有驚無險,我似乎若有所悟。毛澤東一生多次曆險,無不化險為夷,這與他柔時湖上漾波,剛時江中劈浪的性格魅力有無必然聯係呢?

  (兆言:1959年、1961年廬山會議期間,以江西省公安廳警衛處處長身份負責會議警衛工作,江西省檢察院副檢察長任上離休)

關於毛澤東的故事匯總的讀者評論並不代表井岡山旅遊在線讚同或者支持讀者的觀點。井岡山旅遊搜索

標題 內容 作者 旅遊熱門信息 我的性啟蒙老師 刺激的3P遊戲 關於毛澤東的故事匯總 木子美的性日記全文下載 木.. 情色文學的總結 《井岡山》第二十三集 電視.. 井崗山地圖 井崗山市地圖 ..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介紹 毛澤東主席簡介 毛澤東生日..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入區門票..井岡山旅遊推薦 電視劇《井岡山》劇情簡介.. 井岡山火車站列車時刻表 井岡山機場2007年航班時刻.. 井岡山鐵路18日開通迎客 4.18革命聖地井岡山火車正.. 黃洋界賓館 四星級 寧岡賓館 二星級 映山紅賓館介紹 四星級 周恩來珍貴相片 黃洋界霧凇迷人

JGSol.com © 2006 井岡山旅遊在線 贛ICP備07003542號 合作網站:ChineseOO QQ:851401 網站統計

首 頁新聞資訊旅遊景點紅色文化經濟生活圖畫井岡旅遊路線旅遊常識美 食酒 店導遊博客旅遊論壇 【旅遊景點】 | 紅色旅遊 | 綠色旅遊 | 特色旅遊 | 景點風光 | 旅遊路線 | 井岡自助遊 | 旅遊常識 | 旅行社 | 賓館酒店 | 井岡美食【紅色文化】 | 革命傳奇 | 人物軼事 | 革命詩歌 | 革命歌曲 | 井岡山精神 | 風俗民情 | 遊記心得 | 教育文摘 | 大話井岡 | 將軍榜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