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和他的九弟——毛澤連
(2007-10-07 23:48:19)
下一個
毛澤東和他的九弟
在滴水洞風景區的韶山水庫大壩下,有一片古老的土地,這裏是毛澤東的祖輩繁衍生息之所,也是毛澤東少年時代讀過私塾的地方,叫東茅塘。
東茅塘一棟簡陋而陳舊的農舍裏住著兩位老人,男的叫毛澤連,號潤發,現年80歲,女的叫張玉蓮,79歲,是毛澤連的老伴。毛澤東的祖父毛恩普與毛澤連的祖父毛恩農是親兄弟,毛澤連的親姐姐毛澤建烈士曾過繼給毛澤東父母作女兒。親房“澤”輩兄弟共10個,毛澤東排第三,毛澤連排第九,因為毛澤連這輩子沒有掛過一個官銜,左鄰右舍都叫他“毛九阿公”。共和國領袖的弟弟是韶山衝裏一個普普通通的莊稼人,又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毛澤連身高足有1.8米,身材消瘦,背微駝,黧黑的臉膛上,條條皺紋像刀刻似的,雙腮下凹,有一雙失去光明的眼睛。老人讀書不多,卻健談,還挺有精神。青年時代的毛澤連,身強力壯。那時家境貧寒,隻好以出賣勞動力為生。有一天夜裏,他從毛震公祠參加農協會回家,手上拿著的火把突然熄滅,冷不防摔倒,左眼被柴蔸猛紮了一下,頓時鮮血直流。他一步一拐回到家裏,隨便包紮了事。左眼後來化了膿,因無錢到大醫院治療,從此失明。毛澤連的左眼出事之後,生活不便利,尤其是晚上出不了門。地下黨組織考慮到他已身殘,不便參加社會鬥爭,便做通他的工作,未讓他加入共產黨。談到這件事,他仍然抱怨不已,認為自己沒有加入黨組織,為黨做的貢獻太少了。還是他的堂兄毛澤東說得好:“沒入黨不要緊,隻要你的思想好就行了。”這一句話,對毛澤連是個最貼切的安慰。他就憑著右眼的一點光明,承擔了繁重的家庭勞動,有時還擠出時間為黨組織走腳報信。
1949年8月,四野先頭部隊打到了湖南,組織上派人到韶山找毛澤東的親人和革命烈士的親屬。當時,毛澤連住在毛澤東故居上屋場。這年9月,在組織的幫助下,他和韶山如意亭的李科一起去北京見毛澤東。毛澤東對這位分別了22年的堂弟關懷備至,見他左眼失明,右眼也患疾,非常痛心,便叫毛岸英和田家英帶他到協和醫院治病,並讓李敏、李訥兩姐妹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由於眼疾時間太長,無法複明,最後醫師為他動了手術。手術後,毛澤東到協和醫院看望弟弟。過了一段時間,醫師要給毛澤連換上隻假眼睛,澤連問毛澤東:“主席三哥,你看我的眼珠子還是換不換?”毛澤東說:“換隻假眼睛也是擺設,還是看不見……”就這樣,毛澤連的左眼一直空著一隻眼球。
一個月後,毛澤東跟堂弟說:“你的眼疾時間太長,北京治不好,你還是早些回韶山的好!”快要離開的時候,李科在毛澤東麵前反複數落毛澤連的家庭困難,並請求主席給以特殊照顧。毛澤東說:“澤連的困難我曉得,我是要整個地解決全中國的困難,而不是解決個別困難。當然,我可以自己拿點錢幫助幫助。”毛澤東留堂弟在北京參加了開國大典,澤連親自聽到哥哥用濃重的韶山口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10月初,毛澤連離北京時,毛澤東把自己用過多年的一口皮箱,裝上蚊帳、棉衣、棉褲和村衣,一並送給堂弟。這些衣服毛澤連穿了多年,那口皮箱前年已交給韶山毛澤東紀念館作文物展出。
此後,毛澤東就從自己的稿費中,每年定期給毛澤連寄上200元作生活補助,一直延續到1958年。大食堂散夥後,中央辦公廳又每月寄給毛澤連20元,接連寄了好幾年。毛澤東得知後,硬是要把這筆錢從自己的稿費裏開支。
1952年,毛澤連之母去世,毛澤東得悉,隨即寄上300元,“送澤連葬母和治病”。毛澤東對自己的嬸母很敬重,1925年毛澤東和楊開慧在韶山住了半年,就是澤連的母親為其料理生活的。
1954年,澤連應堂兄之邀去北京,毛澤東去信要求:“要自己準備路費,不要麻煩政府。”到了北京,毛澤東關切地問他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得知堂弟在農村勤勞儉樸,滿心歡喜。用餐時,毛澤東笑著對澤連說:“潤發,那次沒跟你買新皮箱有意見吧!這次跟你買口新的帶回去!”澤連回答說:“主席三哥,弟弟是窮苦了半輩子,哪裏還能講排場。”毛澤東還是買了一口比較好的皮箱送給了毛澤連。
從建國前夕到毛澤東去世的27年間,毛澤連共去北京11次,除毛澤東到外地視察或參加特別重要的會議外,每次都受到接見。毛澤東的嚴格要求和親切教誨,影響了毛澤連的行為。他雖是毛澤東的堂弟,卻絲毫沒有打著這個金字招牌去謀取私利,始終以一個莊稼人身份,在這個綠色的山衝默默地耕耘。
解放後,毛澤連分得了田地,他帶領全家積極參加互助組、高級社。農村集體化以後,他雖患眼疾、腳病,仍積極從事集體勞動。實行農業生產責任製後,他和廣大農民一道分得了責任田。
毛澤連沒有因為自己有一個特殊的身份而放棄對子女的嚴格教育,他的子女也沒有因為有一個特殊的背景去追求富貴榮華。
1958年前,毛澤連夫婦倆含辛茹苦,省吃儉用,加上毛澤東每年資助的200元錢供養了3個孩子的生活和上學。
人民公社化後,國家遇上3年困難時期,毛澤東自己也很少吃肉吃水果,因而停止了對毛澤連的資助,毛澤連家的生活過得十分清貧。
1961年,毛澤連的長子毛岸平考上高中,因無錢就讀,隻好綴學務家。他當了3年農民,憑著積極表現和一口純正的韶山話,被選到了韶山公社廣播站當播音員。
岸平以後走上幹部崗位,先後擔任過如意公社、韶山公社的革委會副主任和黨委副書記,韶山管理局成立後,又被調到接待科當科長。
1988年,韶山賓館升為處級單位,岸平擔任了韶山賓館副總經理,負責接待方麵的工作。此時,他已是參加工作29年的老幹部了,妻子劉傳玉仍然是賓館汽油庫的工人。
毛澤連的女兒毛小青,1972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複員,分配到湖南廣播設備廠。後於1991年12月停薪留職,到深圳、福州闖蕩。小青的愛人張曙光在廣播設備廠生產科當外協員。
毛澤連的小兒子毛堅平,1959年6月毛澤東回故鄉時,父親帶著他榮幸地見了主席伯伯,照相時,主席伯伯又把小堅平拉到身邊。堅平1974年高中畢業後參軍,1988年複員,現在是韶山自來水公司所轄的球山水泵房的司泵工。堅平的愛人劉建平,在離家40多裏的韶山棉織廠當工人。
毛澤東是一位人情味很濃的人。但他一貫嚴於律己,親人有了困難,他慷慨解囊,從自己的工資和稿費中給予幫助,更多的是給以啟迪,培育誌氣。
另一方麵,毛澤東的親屬也從不願意用主席的光環打扮自己,正如毛岸平所說:“我們雖然有著特殊的背景,但是父親和我們全家都以社會的普通一員嚴格要求自己。從這一點說,我們對毛澤東這個偉大形象添了光彩!”
蔣國平 《人民日報》1993年12月9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