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背搖籃》介紹 (圖)

(2007-10-05 00:25:03) 下一個


孫岩:發自內心的幾句話www.yojochina.com 2007-4-29 15:21:57 幼教·中國

發自內心的幾句話——《馬背搖籃》序二

  回憶和編寫“馬背搖籃”的人和事,是姚淑平同誌多年的心願,現在她終於編寫出來了,真令人高興!

  1941年1月,在延安陝甘寧邊區教育廳,我和姚淑平相識,她在教育科,我在編審科。因為住的窯洞臨近,也就熟悉了。記不清什麽時候我們都相繼離開了延安,直至1949年9月,我到北京西郊萬壽寺中央托兒所工作,她在北京六一幼兒院工作,才又相遇了。從此以後,她和北京六一幼兒院就成了我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老師和榜樣。

  這本回憶錄的手稿送給我看時,使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當年戰火紛飛,隨時準備奔赴前線的戰士,把體弱多病的幼兒,送到保育院。孩子們對新環境的生活不適應,思念媽媽。他們受到保育員無微不至的關懷,才克服了種種困難,逐漸健康起來,並且茁壯成長。我不由地流下激動的淚水。又看到經過許多地方轉移,最後母子團聚,媽媽擁抱著聰明健康的孩子,一再向保育院的同誌們感謝的激動人心的場麵,也使我情不自禁地流出了興奮、喜悅的淚花。多麽不容易啊!延安第二保育院勝利地出色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在那麽艱難的條件下保育孩子的任務。

  一位不滿30歲,尚未結婚的男院長張熾昌,帶著一批從沒有參加過集體教育幼兒的工作人員。他們又是從四麵八方調來的教職員工,其中有的保育員、勤雜員隻有十二、三歲。這支隊伍要承擔的任務卻是教養一百多個從兩歲到五、六歲的嬰幼兒。而且要在炮火連天、硝煙彌漫中行軍,多次不停地轉移,時時防備敵機轟炸及其他意想不到的侵擾。對撫育、保護好幼兒已經夠難為他們啦,還要使幼兒受到好的教育。在艱苦歲月的磨煉中,他們形成了一支堅強的保育隊伍。他們研究摸索出教育幼兒的原則、內容和方法,積累了培養未來革命者、建設者的基本經驗,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從這本回憶錄中不難看出,除一切外部條件外,保育員自身刻苦努力進行工作的情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全體人員都有那麽一種精神。就是大家都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的。也就是為打垮日本侵略者,全國人民得解放,相信隻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取得勝利,並願跟著黨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這一堅定的信念是大家凝聚的精神支柱。當明白了教養幼兒也是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養革命的後備力量,關係到國家民族的未來時,就能夠做到齊心協力,全心全意,一切為革命,一切為孩子。

  其次,不會的就學,在實踐中增長才幹。這一批保教工作的“門外漢”,經過與孩子們的接觸、了解,發現問題,研究解決,逐漸摸索出集體教養幼兒的“門道”,進而建立起衛生保健、值班交接等一係列製度、規約,形成了11個教育觀點,想出了使孩子心靈上能夠滿足,促進他們健康發展而建立的“接孩子的製度”,又發現幼兒自我教育的好方法,推廣了一位保育員的經驗“兒童畫報”等。同時在工作人員中,使教育者首先受教育,常年辦黑板報,後改名為“保育日報”,深受全院人員的歡迎。許多人不單是熱心的讀者,也是積極的投稿者、通訊員,在積極參與中不斷提高自己,這就是“實踐出真知”嘛!

  第三,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保育院做的工作的根本保證。從保育院成立後,除不斷加強集體領導和團結外,凡是交代任務都讓大家清楚,明白目的,貫徹辦法,注意事項等,許多都是經過大家層層討論、研究,再去貫徹執行。發現誰的好經驗,就組織大家學習、研究、補充、完善,並逐步推廣。在全院按著“保教合一”原則撫育幼兒的過程中,就逐漸明確做到麵向全體幼兒,加強因人施教,重視解決“特殊兒童” 的教養。這些都是領導與全院人員共同創造、探索出來的。院領導真正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群眾的智慧,加以總結,使工作步步提高,向前發展。

  總之,延安第二保育院創造性的工作,積累了集體教養幼兒非常豐富、寶貴的經驗。對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幼兒教育提供了可貴的借鑒內容。這本回憶錄正是保教工作者、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生、幼師生的讀物,從閱讀中可以研究分析那些可以借鑒的經驗以及規律性的教育原則,這樣對推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1994年10月)

附《馬背搖籃——憶戰火中的延安第二保育院》簡介:

  《馬背搖籃——憶戰火中的延安第二保育院》,是北京六一幼兒院的前身——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工作經驗總結。延安第二保育院是馬背上的搖籃,革命的搖籃,它建院之初的四年多,絕大部分是在紛飛的戰火中度過的。它在將近三年的時間裏,數次轉移,行程數千裏。在不平凡的經曆中,創造性地譜寫了一支革命搖籃曲。

  本書由姚淑平著寫,韓作黎和孫岩作序,同時收錄了當時保教人員創作的兒歌、歌曲和故事,以及六一幼兒院的工作人員、畢業生和家長的回憶文章。正如孫岩先生所評價的那樣,這本書記錄的寶貴、豐富經驗,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幼兒教育提供了可貴的借鑒內容。” ——編者按

www.yojochina.com 2007-4-29 15:21:57 幼教·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