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this.width=450}"/>450)this.width=450}"/>“馬背搖籃”進北京——北京市六一幼兒院..."> 450)this.width=450}"/>450)this.width=450}"/>“馬背搖籃”進北京——北京市六一幼兒院..." /> “馬背搖籃”進北京——北京市六一幼兒院 - 博客 | 文學城
正文

“馬背搖籃”進北京——北京市六一幼兒院

(2007-10-04 22:37:25) 下一個



“馬背搖籃”進北京——北京市六一幼兒院

北京市六一幼兒院的前身是延安第二保育院,1945年6月1日,在朱德、康克清同誌的關懷、指導下誕生於革命聖地延安。  

在經曆了3300多華裏的艱苦行軍後,於1950年遷址至北京玉泉山下,昆明湖畔,由中央教育部命名為北京市六一幼兒院。從此這所曆史名園掀開了發展的嶄新篇章。

新的曆史時期,六一幼兒院堅持立足保教合一傳統、挖掘馬背搖籃新意、探索現代發展教育、培養世紀奠基人才,成為全國幼教界的一麵旗幟。  

到今天,六十一歲的“六一”已經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優秀人才,在五十年院慶時,江澤民同誌親自為幼兒院題詞“昔日馬背搖籃,今日兒童樂園”。

其辦學經驗在2005年全國貫徹落實《綱要》大會中進行交流,得到幼教專家、同仁及社會的充分肯定與認可,獲得了“北京市園本培訓示範校”等榮譽。

香山腳下的兒童樂園

六一幼兒院坐落在風景優美的玉泉山腳下,占地麵積約為6萬平方米,建築麵積為16985.6平方米,設有獨立的小班樓、中班樓、大班樓及辦公樓,四季青叢翠綠,滿園鳥語花香,草坪、黃楊樹、藤蘿架、白楊樹構成了一片立體綠化空間,鬆樹、梧桐、銀杏等季節綠化,形成了多彩多姿的獨特風景線,200多個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也成為幼兒親近自然、了解自然的綠色教育基地。

幼兒院不但具備了幼兒體操房、音樂教室、電腦房、美術教室、資料室、圖書室、多功能廳等專用活動室,還配置了多媒體、投影、音像等完善的電教設施。

“景美則心曠,心曠則神怡,神怡則智清,智清則學佳。”一個淨化的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並激起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花園式的六一不僅是幼兒享受童年的快樂天地,更加成為了教師們展現精彩的人生舞台。

愛孩子、懂教育的“六一人” 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師資隊伍永遠是關鍵,構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提高辦院水平的根本保證。多年來我院一直把培養“一切為了孩子”的無私奉獻精神作為隊伍建設的根本,培養出一批批熱愛幼教,對事業執著追求的“六一人”,堅持對新人進行“二一一”(2本書、1個崗位、1位師傅)的傳統教育,並通過重新整理院史、定期學習院史、召開老院長姚淑平思想研討大會、成立“馬背搖籃”合唱團、創辦《馬背搖籃》院刊等等措施使“馬背搖籃”精神得以弘揚,使今天的“六一人”具備愛崗敬業的良好師德。

時代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也改變了,然而不變的是“六一人”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責任。

近幾年來,“六一”已基本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備的梯形結構的教師隊伍,全院共有教職工115人,其中教學一線教師52名,保育員30名,擁有北京市骨幹教師1人、海澱區骨幹教師8人、院級骨幹教師20人;研究生4人、大學本科22人、大專生38人。

目前共有26個教學班,其中大班8個,中班10個,小班8個,在院幼兒近800名。 在教師隊伍建設中,一方麵創立了“量化管理細則”,並通過加強日常工作的管理,促進教職工逐步由他律變為自律,將科學、嚴謹的量化細則內化為自身適宜的教育行為,確實提高了日常的工作績效,有效促進了各項工作的全麵健康和諧發展;另一方麵通過富有特色的“園本培訓”工作,營造寬鬆和諧的工作學習氛圍,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平台。

“六一”的園本培訓的理念定位於:讓孩子快樂成長,讓老師感受成功!讓園本培訓成為教師最好的福利!並形成了四種特色的培訓方式——集體參與式培訓、年級互助式培訓、課題研討式培訓、分層定位式培訓,獲得了“北京市園本培訓示範校”的榮譽。為了孩子,與時俱進 幼兒園應該成為研究型的機構,這是新的時代對幼兒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它指出的是一種方向,是一種發展的必然。

長期以來“六一”在這條前進的道路上通過積極參與各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嚐試著、探索著,如“八五”期間參與“幼兒發展評價”課題的研究,“九五”期間在北師大龐麗娟教授的指導下,開展的國家“九五”科研課題“更新教師觀念與行為、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實驗研究,“十五”期間全國、市區等各級課題的參與,“十一五”期間的自主研究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為我院培養了一批具有一定教科研意識、水平及能力的骨幹教師,全麵提升了幼兒園的保教質量與辦園質量。

1989年,“六一”被首批認定為“一級一類幼兒園”,1994年順利地通過了北京市的回訪驗收。2001年4月,又以大院所特有的豐富內涵,以科學嚴謹的管理理念、明確務實的辦園方針以及在新時期的創新與發展贏得幼教同仁及專家領導的認可,贏得社會各界的肯定,榮獲北京市“示範園”的光榮稱號。 

在發展中,“六一”始終堅持在市區教委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規程》精神,及時了解國內外幼兒教育的先進理論和信息,在繼承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的基礎上,勇於改革,大膽創新。

“六一人’知道,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在世紀之交的今天,這所曆史名園,隻有麵對時代的挑戰,團結進取,不斷創新,才能使它在新世紀的發展洪流中重現異彩、再展風姿,實現我們的辦園目標,即:立足保教合一傳統、挖掘馬背搖籃新意、探索現代發展教育、培養世紀奠基人才,成為全國幼教界的一麵旗幟。

近年來,六一幼兒院提出了在幼兒養成教育過程中具有六一幼兒院特色的“三個轉變”,即:由過去“嚴格的要求”轉變為今天“快樂的學習”;由過去“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今天“主動的需求”;由過去“消極的保護”轉變為今天“積極地培養、鍛煉”。

這一經驗在2005年全國貫徹落實《綱要》大會中進行交流,得到幼教專家、同仁及社會的充分肯定與認可。

————————————————————————
 
好歌!喜歡陝北風味的音樂! 回複:故事片《啊,搖籃》插曲:馬背搖籃

彩色故事片 《啊!搖籃》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9年拍攝導 演:謝晉 編 劇:徐慶東 劉青

演員表

村裏 .... 羅桂
田方超 .... 院生
馬曉晴 .... 湘竹
張潮 .... 丁大勇
張瑜 .... 梁燕
倪以臨 .... 趙玉霞
虞桂春 .... 王喜
張文蓉 .... 方華
劉浩學 .... 參謀
央拉 .... 亮亮
李仲文 .... 冬來
張磊 .... 丹丹
陳曉楓 .... 孩子
白樺 .... 孩子
王薔 .... 孩子
秦怡敏 .... 孩子
鄭清 .... 孩子
俞巍 .... 孩子
祝希娟 .... 李楠
張勇手 .... 蕭漢平

故事梗概:

1947年春,保衛延安的戰鬥開始了。中直第61大隊3支隊的孩子們在保育員們的帶領下撤離延安,開始了馬背搖籃的旅程。

某旅三營教導員李楠在強行軍中巧遇江西老鄉保育員羅桂田,並幫他填寫保育院的花名冊。 身負重傷的某旅部衛生大隊長方華將兒子亮亮托付給該保育院,並留給他一塊紅玻璃,亮亮極不情願地離開了母親。

“羊羔羔吃奶望娘親,離開延安想親人……”行程中,保育院隊伍遭遇空襲,與總部失去聯係,處境十分危險。某旅旅長肖漢平根據總部電文,決定從火線調回李楠執行護送孩子的任務,同時委托她在馬家溝帶上自己的兒子毛毛,她不太情願地服從了命令。 騎著肖漢平的“火龍”馬,李楠同警衛班長丁大勇上路了。

兩人在馬家溝找到了保育院的孩子們,可寄養在村裏的肖旅長的兒子毛毛,卻和全村人都被國民黨軍隊殺害了。

孩子們在緊張的行程中吃上了一頓難得的飽飯。稍作休息,隊伍在黑夜中離開了馬家溝,登上崎嶇的山路。 40多個孩子在騾背上的搖籃時漸漸睡著了。李楠和離別多年的羅桂田大叔暢敘離別之情。

途中,騾子失蹄,保育員趙玉霞的兒子院生被驚醒,為避免敵人發現,趙玉霞險些將發出聲響的兒子悶死。

晨曦中,李楠給院生做人工呼吸,院生醒了,大家總算放了心。

隊伍抵達黃河邊的河口鎮時,大部隊已經渡過了黃河。擔任掩護任務的部隊隨後到達,肖旅長在古長城上見到了李楠和孩子們。

李楠謊稱毛毛病了,沒有帶上山來。同時,李楠從肖漢平處得知已失去父親的亮亮又失去了母親——方華。

這給李楠以極大的震動,肖漢平“愛孩子,就是愛同誌愛明天”的勸導進一步打開她的心扉。

遊戲中亮亮失手,紅玻璃掉在地上摔碎了。肖漢平答應大哭的亮亮,再給他找一塊紅玻璃。

肖漢平設法找到兩條船,命令李楠和丁大勇繼續護送孩子們到太行山區。

黃河邊,肖漢平同李楠依依惜別。意識到兒子可能犧牲了,肖漢平把毛毛的毛衣和一塊亮亮要的紅玻璃片交給李楠,囑咐她好好愛護孩子們。

渡過黃河後,隊伍迎著烈日走上崎嶇的山路。亮亮溜出隊伍,去追趕蝴蝶,遭遇了十多個敵軍軍官,引發了戰鬥。

14歲的保育員吳湘竹犧牲了,羅桂田為掩護李楠救亮亮也中彈負傷。

為尋找水源,老羅帶傷上山。李楠追了上去,並向羅大叔訴說了自己悲傷的往事:原來她16歲被逼嫁人,17歲生孩子時難產,生個女兒又被男人活活淹死,她也再不能當母親了。這使她再也不敢想要孩子,也不敢接受肖漢平的愛。

羅大叔勸她,人要向前走就必須往前看,這話語撥開了李楠心中久積的雲霧……

又是八月十五中秋節,老羅忍著重危的傷痛給孩子們做了最後一次月餅。

在稚氣的《月餅歌》的歌聲中,老炊事員羅桂田閉上了眼睛。

保育院隊伍終於開進了太行山區,孩子們一個不少。

在表彰保育院的發獎大會上,肖漢平為每位保育員和李楠、丁大勇佩上“紅色保育員”獎章,孩子們親切地稱李楠為“李媽媽”。

經過戰火的磨練,肖漢平和李楠產生了真摯的愛情,和失去雙親的亮亮組成了新的家庭。

李楠和孩子們擁在一起,她願意和孩子們永遠在一起…… 該片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