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戰陝北:毛澤東在葭縣

(2007-10-25 13:55:09) 下一個

試論毛澤東轉戰佳縣
作者:康衛宏
文章來源:網友投稿

陝西榆林佳縣職教中心719200

摘 要

解放戰爭時期黨中央毛澤東在轉戰陝北途經9個縣曆時370天的進程中,毛澤東先後在佳縣住過105天。考證毛澤東轉戰佳縣的行蹤,緬懷毛澤東在佳縣的功績,不僅能激發佳縣人民的鬥誌,而且能發揚中國革命的光榮傳統。毛澤東在佳縣住過的舊址,成為佳縣紅色旅遊資源。毛澤東轉戰佳縣,成為佳縣革命曆史的紅色記憶。毛澤東轉戰佳縣,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1947年3月18日,毛澤東和黨中央決定撤離延安,開始了曆時一年零五天轉戰陝北的光輝曆程。毛澤東和黨中央轉戰陝北,從延安出發,途經安塞、靖邊、清澗、綏德、米脂等縣,於1947年8月16日抵達佳縣境內的曹家莊,直到11月21日離開佳縣烏龍堡,在佳縣共留駐了105個日日夜夜。毛澤東和黨中央轉戰佳縣,成為佳縣革命曆史的紅色記憶。本文試圖考察毛澤東轉戰佳縣的史實,以紀念黨中央毛澤東轉戰陝北60周年。

一、毛澤東轉戰佳縣的史實考察

1.行蹤

1947年8月16日,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幹部從米脂陳家岔動身來到佳縣烏鎮。他們在烏鎮沒有停留,繼續向東前進。天黑時冒雨趕到曹莊,次日天不明,偵察部隊報告,蔣軍已向烏鎮方向追來。於是,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導人又動身行軍,到了佳蘆河邊。由於洪水阻擋,隻得折向西北方向前進。下午,到達白龍廟村。這時,把尾追的敵軍劉戡部已甩在黃河岸邊,並把敵軍鍾鬆部123旅引向烏鎮地區,從而徹底粉碎了蔣胡軍隊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

18日,他們兩次強渡洪水滔滔的五女河,沿著河川前進,傍晚到達楊家園則村。

19日到達梁家岔村。為了部署沙家店戰役,毛澤東又連夜趕到西北野戰軍總部駐地——前東元村,主持召開了軍事會議,對沙家店戰役進行了具體部署。

在毛澤東親自指揮下,8月20日上午,我軍在常高山一帶,將企圖由烏鎮趕往沙家店增援的敵軍123旅一舉殲滅。黃昏時分,又將沙家店守軍一網打盡,全殲胡宗南三大主力師之一的整編36師約6700多人。

8月23日,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從梁家岔村來到朱官寨村。9月21日,毛澤東離開朱官寨,經張家崖窯村,於23日到達神泉堡村。

在這其間,毛澤東還先後到過佳縣縣城、譚家坪、南河底、白雲山、香爐寺、呂家坪、峪口紙廠、閆家峁等地方居住或視察過。

11月20日,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幹部,從閆家峁村動身,途經烏鎮,

21日離開佳縣,向米脂楊家溝走去。

1948年3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和中央其他領導人,告別了米脂楊家溝,途經綏德吉鎮,22日晚住宿在佳縣螅鎮劉家坪村。

3月23日,經吳堡縣川口附近的元子塔渡口,東渡黃河,離開了戰鬥生活了13年的陝北,前往華北,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

2.住址與住期

住宿村寨
到達時間
離開時間
住期
房東
住宿

位置
大事

神泉鄉曹家莊
47.8.16晚
47.8.17早
1晚
曹根生
院西

窯洞
指揮

沙家店戰役

西山鄉白龍廟
47.8.17晚
47.8.18早
1晚
李樹前
院內

右一

朱官寨鄉

楊家園則村
47.8.18早
47.8.19早
1晚
楊連正
院內右三

興隆寺鄉梁家岔村
47.8.19午
47.8.23午
4天
劉永升
院內

右二

朱官寨鄉朱官寨村
47.8.23晚
47.9.27早
34天
張生海

張月勝
院內

右二

興隆寺鄉

張家崖窯村
47.9.21晚
47.9.23午
2天
李懷寧
院內

右一

神泉鄉神泉堡村
47.9.23晚
47.11.14
46天
高繼榮
院內

右三
修訂土地大綱

頒布宣言

劉家山鄉閆家峁村
47.10.13

參加迎新大會

佳縣山城東拐角
47.10.17午
47.10.18午
1天
任恕
院內

中窯
題詞 登白雲山

峪口鄉譚家坪村
47.10.18晚
47.10.21早
3天
賀加厚
院內

右二

佳縣山城
47.10.22早
47.10.22

下午

再登白雲山題寫:與時並進

佳蘆鎮呂家坪村
47.10.29午
47.10.31午
2天
張格普
院內

右二

劉家山鄉閆家峁村
47.11.14晚
47.11.20早
6天
閆揆耀
院內

右二

烏鎮鄉烏龍堡村
47.11.20晚
47.11.21早
1晚
陳占真
院內

右二

螅鎮鄉劉家坪
48.3.22晚
48.3.23午
1晚
區公所
四合院

內正中

本表依據《毛澤東年譜》、《佳縣文史》,並走訪考察了轉戰沿住戶後輩,經多方考訂而成。

3.線路圖

本圖是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展示的毛澤東轉戰陝北線路圖的局部,采用多媒體技術繪製。

4.感人故事

毛澤東、黨中央機關先後在佳縣15個村鎮居住過,還到過前東元、閆家峁、峪口紙廠、白雲山參加會議和進行視察。

他們每到一處,總是和群眾打成一片,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如在朱官寨住留一個多月,這是他們轉戰陝北過程中糧食最困難的一段時間,毛澤東、周恩來等也和當地農民一起,隻吃高梁米和瓜果合在一起再加幾把黑豆片片熬成的“錢錢飯”。

當地幹部群眾看見中央幹部吃這樣的東西,心裏實在過意不去。於是就將節省下來的小米送去,烏鎮區的群眾還送去紅棗、米酒,但都被毛澤東婉言謝絕。

佳縣縣委書記張俊賢代表全縣人民,帶了兩隻山羊去看望主席,也被謝絕。

毛澤東對他說:“不要這樣做,老百姓很苦,他們吃什麽,我們就吃什麽。”

張俊賢堅持要將羊肉留下,毛澤東隨手寫了收條,指示把肉送給傷病員,並且一再叮嚀張俊賢:“要盡最大努力,想辦法安排好群眾生活,組織好生產。”

毛澤東指示隨行工作人員,要幫助村民恢複農會,挨門逐戶訪貧問苦,發動幹部戰士幫助農民鋤地、送糞、種冬麥。

村民朱文均全家患了“出水病”,毛澤東派醫生給他打針吃藥.還送去五升小米、三升黑豆,派了八頭騾子給他家地裏送糞、幫種冬麥。

在閆家峁村,毛澤東還抽空給閆揆耀家打過兩次場,幫助當地住戶收獲莊稼。

毛澤東到神泉不多久,下了早霜,莊稼還未成熟就凍死了。毛澤東親自到山上視察後,指示九支隊(中共機關代號)幹部戰士幫助農民搶收莊稼,還指示把灶上省出來的3鬥9升麥子,送給十幾戶沒有麥種的烈軍屬和貧下中農,並叫九支隊派出100多人,幾十匹馬,幫助老鄉種冬麥。

在呂家坪,他指示隨行人員,不要坐吃山空,要幫助群眾醃菜。

至今,佳縣仍流傳著一首讚頌中央機關(代號九支隊)幹部戰士的歌謠:紅天紅地紅霞飛,咱神泉來了九支隊。多少代來多少輩,沒見過這樣的好軍隊。

毛澤東遊覽白雲山時,經過真武大殿,來到樂樓,劇團正在演出晉劇《反徐州》。有個警衛員看到主席想看戲,就準備叫前麵看戲的群眾騰個地方再找些凳子,讓主席坐下來看戲,卻被毛澤東製止說:“老鄉們平時很少看戲,難得遇一次機會,不要麻煩他們了”。樂樓下麵的群眾專心致誌看戲,誰也沒有注意,在他們的身後,正站立著自己的領袖,也和大家一起在看戲。當時毛澤東是以普通一員的身份,站在群眾當中,堅持看完那場戲。這是多麽密切的黨群關係,這是多麽深厚的軍民情誼!

在佳縣,還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毛澤東愛民親民的故事。這是毛澤東革命領袖形象的具體體現,是當年贏得戰爭勝利的力量源泉,對今天進行勤政廉潔執政為民的幹部教育有著深刻的啟迪作用。

二、毛澤東轉戰佳縣的重大功績

毛澤東轉戰佳縣,先後曆時105天,集中在1947年夏秋,正值解放戰爭轉折時期,留下了大量著述文獻,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思想尤其是軍事思想的理論寶庫。

1.親自指揮了著名的沙家店戰役,扭轉了陝北戰場的局勢。1947年8月19日,在佳縣毛澤東首次使毛澤東的真名。部署沙家店戰役時, 毛澤東來到梁家岔,即下令立刻架通與西北野戰軍總部的電話線。電話鈴響了,毛澤東急步走到跟前,拿起電話機,說:“是呀,我是毛澤東!”自從蔣胡軍侵占延安以來,毛主席一直使用李德勝這個代號,今天第一次使用他的真實名字,這說明解放戰爭的形勢大大改觀。

19日傍晚到梁家岔村,沒有歇腳,連夜趕到距梁家岔村二十多裏路的西北野戰軍駐地——前東元村。毛澤東親自主持召開了軍事會議,對沙家店戰役進行了具體部署後,當晚又返回梁家岔村。

8月20日上午,西北解放軍在米脂縣常高山打響了殲滅胡宗南最狂妄的主力部隊——整編30師的戰鬥。不到兩小時,又將沙家店之敵36師6700多人一舉全殲。

21日,毛澤東、周恩來和任弼時再次趕到前東元村,主持召開軍事會議,會上,毛澤東表揚沙家店戰役打得好,進一步部署了全殲劉戡匪軍的戰鬥。

2. 為中共中央起草了《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黨內指示,分析解放戰爭的形勢,作出了轉入外線作戰,進入戰略進攻階段的戰略部署。

1947年9月1日,毛主席在朱官寨村時,工作十分繁忙,窯洞裏燈光從天黑一直亮到天明。這天他寫成的《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一文,是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黨內的指示。指示規定,解放戰爭第二年的基本任務是:以主力打倒國民黨區域,由內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也就是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進攻階段。

3.起草並簽署頒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和《中國土地法大綱》兩大重要文件,為解放戰爭和中國革命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1947年10月9日,毛主席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央工委、晉察冀中央局電:“土地法大綱業已修改完畢,決於明(十)日發表,至於按照土地法實行分配土地,應在你們土地會議決定實行步驟,全部在布置完畢以後,方才開始。”[2] p242

《中國土地法大綱》宗旨,是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地主土地製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製,以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中國土地法大綱》為在全國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保證和政策法規。《大綱》頒布後,在廣大解放區掀起了土改的熱潮,有力地推動和支援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

1947年10月10日,毛澤東在神泉堡起草並頒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震動了國內外。同一天,毛澤東還簽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口號》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即後來我軍一直沿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這些口號和訓令的重行頒布,加強了部隊的思想建設和組織紀律性,有力地推動了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4. 為佳縣人民題詞,闡述了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偉大真理。

1947年10月17日毛澤東來到佳縣縣城。那天正逢集市,在大街人群中走過,許多人認出了他是毛主席。在縣委書記張俊賢的陪同下,他瀏覽了香爐寺,眺望了河東的山西河山。

18日清晨,毛澤東應邀來到縣委書記張俊賢的辦公室。張俊賢請毛澤東題詞,毛澤東聯想到佳縣人民的友善、勤勞,看到人民群眾的真誠淳樸,略加思索,奮然揮筆,在一塊白市布上,瀟灑地寫下“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麵”13個大字。[4]p166

這13個字的題詞,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對人民的關心和熱愛,更道出了毛澤東對人民的感激和信賴。解放後,題詞被刻成巨大的石碑,一直高高矗立於佳縣正街的南端,深深地印在曆屆縣委縣政府領導人和廣大幹部群眾的腦海裏。

佳縣人民知道,這是毛澤東對佳縣人民的信任、勉勵和期望,也是佳縣人民的無比榮耀。這13個字的題詞,不僅僅是對佳縣人民的勉勵和信任,更是對中國革命勝利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正充分地體現在這13個樸實直白的話語中。

5.指示保護文物,繼承文化遺產。1947年10月18日中午,毛澤東從佳縣動身,經南河底,登上白雲山。毛澤東在縣委領導的陪同下遊覽了白雲觀,參觀聽道士講述了道觀的修葺曆史。毛澤東對陪同的同誌講:“這些都是文化遺產,除了牛頭馬麵外,都要保存下來。不要毀壞了。你不信神,我不信神,老百姓還有信神的,毀壞了,後人不知道主就是神。你明天出個布告,要把這些文物保護好。[6]P188

10月22日(農曆九月初九)正值白雲山廟會。毛主席再次登上白去山。每逢這一天,白雲觀道觀都要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

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以及其他隨從人員,隨著人流走進真武大殿,他們站在真武大帝聖像左側,靜靜地看著,道士們在聖像麵前,誦經禮拜,上表祝願,淨齋念供,在一陣悠揚動聽的道教音樂演奏聲中,男女老少隨著道士們行跪拜之禮,整個大殿沉浸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

當中大殿中放有簽筒,不少人抽簽,毛澤東看到這種情景,也頗有興趣的從簽筒裏抽出一支簽,見上麵寫著:第43簽上吉——日出扶桑。其簽預意是:“黑暗將要消失,旭日將冉冉升起,猶如站在海岸遙望海中,是已經看得見桅杆的航船,也可以說是站在高山之巔已看見的一輪朝陽。它示意著: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了。它要推翻黑暗的舊社會,將要徹底幹淨地消滅蔣家王朝的反動勢力。誰謂其言不預,可以說這個預言很快就實現了。”[6]p54

毛澤東還滿懷喜悅地將簽遞給周恩來、任弼時手中,他們看過,三人相視一笑,然後又把簽放進簽筒裏。

毛澤東在樂樓看完晉劇《反徐州》,指示任弼時送給劇團一麵錦旗,上麵寫著“與時並進”四個字,又給劇團贈送了“人民喉舌”四個字,以資鼓勵。[6]p55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毛澤東高瞻遠矚,敏銳地提出要保護祖國珍貴的曆史文物,繼承優秀的文化遺產,為中國革命勝利後文化建設事業指明了方向。

三、毛澤東轉戰佳縣的深遠影響

毛澤東黨中央在佳縣住過的舊址,現已成為佳縣主要的紅色旅遊資源;毛澤東轉戰佳縣的經曆,成為佳縣革命曆史的永遠豐碑和紅色記憶;毛澤東給佳縣人民的題詞,一直鼓舞激發著勤勞淳樸的佳縣人民;毛澤東在佳縣的感人故事,成為教育子孫後代的珍貴素材;

毛澤東在佳縣過的13戶農家,一直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入住為榮耀,甚至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毛澤東轉戰佳縣的革命曆史,激發著一代又一代的佳縣兒女。

那些毛澤東住過的農家窯洞,原本是普通的窯洞,隻是因為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轉戰陝北時期駐足留宿而變得彌足珍貴。這些窯洞和它所在的村莊便具有了不同尋常的特殊意義,成為而今一批又一批旅遊者爭相參觀遊覽的對象。

窯洞主人們的命運便也和中國革命有了或多或少的聯係,那些曾接納過毛澤東的一孔孔土窯洞雖然早已破敗不堪,那些曾保護過毛澤東的房東們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半個多世紀裏雖然一直默默無聞,幾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但他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以及熱情留宿轉戰陝北的毛澤東黨中央的功績,將千秋萬代,永不磨滅。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曆史(1921—1949)北京:中共中央黨史出版社,2002.9

[2] 逢先知,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M]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8

[3劉保生,毛澤東傳(1893—1949)[M]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8

[4] 梁瑞郴、遊和平,毛澤東題詞趣談 [M]北京: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9

[5]毛澤東軍旅生涯 [M] 楊慶旺編[M]北京:中共文獻出版社

[6]佳縣文史 [M] 劉保生主編陝榆新出批(1996)字第0006號

[7]佳縣旅遊 [M] 莊懷厚著陝內資圖批字(99)EY26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