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的平民飲食

(2007-10-23 12:43:47) 下一個
毛澤東的平民飲食
時 間:2007-07-27 15:54:09  
責任編輯:黃麗珊


  筆者有幸作為“毛澤東養生飲食文化研究會”專家委員會的一員,經常參加學術活動,其間,從他們那裏,親耳聽到一些有關毛主席養生飲食方麵的事情感觸頗深。今述諸文字,以饗國人。

  作為一代偉人,毛澤東從十幾歲就闊別家鄉,離開父母,先是在長沙求學,後來走上了革命道路,經常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奔波,整年往來於小城鄉鎮之間;再後來是帶領紅軍上了井崗山,在高山峻嶺之中生活戰鬥了七年;1934年~1936年又參加了舉世無雙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到達陝北後,在延安窯洞又生活了十幾年;解放戰爭時期又轉戰陝西、山西、河北……一句話,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幾十年中,他幾乎沒有過過安定的日子,環境艱苦、生活艱難,粗茶淡飯。

  在住進中南海之後,他已經56歲,所謂年過半百了。毛主席經常每天工作18~20小時,而且幾乎是在夜間,他的體力、精力都是超負荷透支。正像曾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吳連登同誌所說的那樣:“主席活到83歲,已是長壽;按他一生的工作付出,實際上他早已是超過百歲了。”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使得這位偉人一生精力過人、健康長壽呢?這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而又很感神秘的事情。其實秘訣不外乎三個方麵:心胸極度寬廣,酷愛遊泳、登山、散步,平民化的飲食。

  社會上傳說毛主席最愛吃紅燒肉,於是就有了“毛氏紅燒肉”這一特別菜肴。其實這是片麵的說法。

  毛主席從來都是以素食、蔬菜為主,他不吃山珍海味,每頓少不了辣椒。葷菜愛吃幹魚、臘肉、紅燒肉、豬蹄和河魚;素菜以青菜為主;湯類愛吃白菜豆腐湯、魚頭湯和青菜豆腐、白肉丸子湯。主席不喜甜,飲食鹹淡適中,他總強調戰爭時期每人每天三錢鹽,常說要堅持。

  主食方麵,毛主席除了米飯之外,還常吃紅薯、土豆和各種雜糧(如小米、豆類等)。

  雖說毛主席每餐叫“四菜一湯”,但量都不大,小盤小碗,正好一餐吃完,主席容不得浪費。

  毛主席平日不喝酒,在特殊情況下才喝點葡萄酒。茶是他一生鍾愛的飲品,喜喝濃茶,泡了幾遍之後,連茶葉一起咀嚼吃掉,他一個月要喝掉2斤茶葉。茶葉中含咖啡堿、茶堿、鞣酸等,有興奮大腦和心髒的作用;此外,茶可以減少煙中的有害成分。所以茶對吸煙量很大的毛主席,也發揮了一定的保健作用。

  主席從不服用保健品,隻是有時因連續工作,顧不上吃飯,工作人員才在他的茶水中加些葡萄糖,有時也給他送上一杯西洋參水,但一旦被他發現,便說“我不喝這個”。為了保證他的健康,後來工作人員將西洋參研成粉裝入膠囊中,與安眠藥混在一起,以免被他發現。

  就是這樣的平民飲食結構,既提供了毛主席超負荷工作所需的營養,也保證了他的健康長壽。這就是毛澤東的飲食理念、健康理念和養生理念,也印證了一句真理:平平淡淡即是真。

  今天,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生活質量極大提高,國人開始過上了小康生活。過去皇帝、富豪才能吃到的東西,我們也都能享受。但是我們這個擁有克勤克儉傳統的民族,千萬不要忘記、背離,乃至拋棄這個傳統。每個中國人,特別是那些有權、有錢的中國人,都應該以節儉為榮,以奢侈為恥;以珍惜為榮,以鋪張為恥。不是不去消費,而是反對浪費;不是不去享受,而是反對揮霍。過度的消費與享受,是有害於己;過度的揮霍與浪費,是有害於國。從毛澤東的平民飲食中,我們難道不應該很好地去反思、去感悟、去學習、去效法嗎?

來源 : 中國中醫藥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