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圐圙—窟窿—庫倫—古裏延—古列延

(2007-10-21 04:51:40) 下一個
圐圙—窟窿—庫倫—古裏延—古列延

有個怪詞兒叫“圐圙(kū lüè)”
作者:餘家溝
2007-02-04 23:27:27

陝北話裏有個“圐圙”一詞,是指圓圈或是圍起來的一塊地方、圈子、圓形物等。

如:

圓圈形食品油饃饃,也叫“油圐圙”。

把羊圈在這圐圙裏。這豬圈圐圙不大大嘛。

酒曲·瞪眼拳:一抹胡子二瞪眼,肚子上畫個圓圐圙。

也說作“圐圙圙”,意思同“圐圙”。

如:羊圈圐圙圙。

“圐圙圙”還從“圐圙”發展引申為小圓窟窿。

房簷滴(diē)水響叮當,什麽不想就想你的圐圙圙。

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圐圙”本為蒙語。《現代漢語詞典》解:蒙語指圍起來的草場,現多用於村鎮名稱。也譯為庫倫。

確實,古代蒙古語中,“圐圙(kuriyan)” 就是圈子,古人曾翻譯做“古列延”。

16世紀波斯人拉施特主編的《史集》:“所謂古列延(kuriyan)是圈子的意思。當某部落駐在某地時,就圍成了一個圈子,部落首領處於像中心點那樣的圈子中央,這就叫做古列延。在現代,他們(蒙古人)也按這種形式布陣,使敵人和異己無法衝進來。”[1]

元《蒙古秘史》卷二90節“古裏延”旁譯“圈子”,卷三120節“古列延”旁譯“圈子”,卷四129節“古列額惕”旁譯“圈子每”,卷五151節“古列延”旁譯“營”。


“圐圙”也是漢語的“圈”,不過那是後話了。

——————

[1] 轉引自[美]朱學淵著《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中華書局,2002年5月版,24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