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許世友最後一擊,打過奇窮河“牛刀殺雞”ZT

(2007-10-20 03:41:28) 下一個
許世友最後一擊,打過奇窮河“牛刀殺雞”

  諒山市以奇窮河為界,一分為二,河北是新市區,河南是老市區。我軍占領北市區,攻下了省府大樓。按戰前的計劃,總部有不準過奇窮河的指示,打到諒山北市區便撤軍。但是,黎筍為了掩人耳目,要新聞單位對外宣傳,說中國軍隊在諒山碰得頭破血流,堅如鋼鐵的諒山永不可摧。許世友聽說後,氣得差一點把手中的半導體收音機摔掉。他原來想占領諒山省會,殲滅對方第三師,完成軍委的作戰意圖後,就可以撤軍了;而現在,被打得一敗塗地卻不肯認輸。許世友決定一鼓作氣,攻下整個諒山市:“傳我的命令,打過奇窮河,叫黎筍徹底認輸!”【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1979年,許世友指揮廣西對越自衛反擊戰。圖為他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1979年,許世友同誌和王震同誌在南寧【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前段時間中央電視台播放《上將許世友》,一直想好好看看關於中越自衛反擊戰那一段,卻沒成想熬了那麽多晚上,電視劇中竟然沒有這段,鬱悶之極,本來想也寫一個觀後感,一下子沒了興致。

  現在,網絡上關於許世友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文章、帖子夠多的了,但都內容差不多,那幾個文字被大家轉來轉去。

  許世友的最後一仗

  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許世友就曾向毛澤東主席提出:“如果有仗打,我還想打一仗,然後就休息。”

  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許世友從南京軍區調到廣州軍區。1978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進行對越自衛還擊。中越邊境西段由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員的楊得誌指揮,東段由許世友指揮。當年許世友74歲,比楊得誌大5歲,成為我軍曆史上親臨前線指揮的年齡最大的指揮員。

  鄧小平點名要許世友指,揮許世友飛往前線秣馬厲兵。

  1978年12月9日,許世友從北京開會一回到廣州,就接到中央軍委關於做好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書麵命令。他將命令仔仔細細看了幾遍,又用紅鉛筆劃了劃,就起身到室內,那裏有一張廣西中越邊界地圖,他站在地圖前,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

  直到10日晚上,許世友才走出辦公室。他指示司令部:軍委書麵命令已到,通知所屬各單位的領導,明日8點到軍區作戰室開會。【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許世友要不折不扣地把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變為現實。

  11日上午8時整,許世友身穿整潔的綠軍裝,腳登一雙圓口黑布鞋,腰束皮帶,掛著左輪手槍,看上去利落樸實、威武健壯。他左手拿著一隻黃色牛皮紙公文袋,一陣風似的走進作戰室。他落座後,示意參加會議人員坐下,從公文袋裏掏出命令,宣布:“現在開會。今天是作戰會議,傳達中央軍委書麵命令。”

  他轉過頭來對時任軍區司令部參謀長的周德禮說:“你向大家傳達,我用紅鉛筆劃的暫不要傳達,為了保密,以後再說。”

  傳達討論結束後,許世友又作了總結性的講話。他說:“這次軍委鄧主席點名要我指揮,我還要說幾句,中央軍委的命令,要認真執行,認真貫徹,決不能馬馬虎虎,不行便不打,要打就一定要打勝,續寫新的光榮戰史。”他喝了幾口茶又說,“同誌們尤其要注意,我們軍區部隊幾十年沒打仗了,一下子要打仗,彎子轉得急,轉好這個彎子不簡單,很不簡單!平常每晚上太太平平地在床上睡覺。打起仗來要在野外睡覺,要在石頭上睡覺,有時還沒有時間睡覺。平常每天三餐飯,打起仗來,一天一餐就不錯,也可能三天一餐,也可能三天沒有飯吃。平常按時上班下班,一天八小時按部就班,打起仗來,沒日沒晚,情況多,軍事急,都要我們盡快處理。所以,要求同誌們要從平時轉為戰時,生活上要適應戰爭環境的需要,作風上要快、要準、要艱苦。當前是要做好行動準備,做不好就追查責任,不管你是誰!”他掃了一眼參加會議的各單位領導人,嚴厲地說:“我說話是算數的,誰要是完不成任務,我是要嚴格執行戰場紀律的!”【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12月中旬,各參戰部隊按時進入了廣西邊境指定位置。許世友也乘軍用飛機從廣州親赴南寧“秣馬厲兵”。

  在南寧期間,許世友常以打獵為掩護,察看地形,檢查各參戰部隊的準備情況。一天,在某師一連高炮陣地,許世友走進陰暗潮濕的防空工事,目光像一把尺子丈量著工事的長度和寬度。

  “你這工事挖得夠不夠深?”

  “報告首長,不夠!”

  “為什麽不夠?”

  “地下水位太高了。”

  “什麽?”

  “再往下挖就出水了。”

  “出水怕什麽?”

  “水多不好挖。”

  “不好挖會死人嗎?”許世友不高興了。

  “是,我們繼續挖!”連長“哢”地一個立正說。

  “那很好,一定要挖夠標準。你打人家,人家的飛機也打你,不夠標準就會增加傷亡!”許世友邊走邊說。【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離開炮連陣地,許世友又來到某營指揮所,舉起望遠鏡觀察四周地形。他命令:“把營長找來!”

  “報告首長!”營長匆匆趕來。

  “你看,各連的陣地,敵機能不能發現?”

  “能發現。”

  “怎麽辦?”

  “進行偽裝。”

  “那好,嚴密偽裝,不徹底重來。”

  “是,不徹底重來!”

  “什麽叫徹底?”

  “和原來的地貌一樣。”

  “回答得很好。你們幹,明天我還要來檢查。”

  某空軍機場。許世友的吉普車在機場四周轉了一圈。下車便問前來迎接的一位師長:“你們到這裏幾天了?”【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報告首長,三天。”

  “怎麽不做工事,不搞偽裝?”

  “這是臨時發射陣地,等計劃擬好了就進入基本發射陣地,準備那時搞。”

  “計劃什麽時候搞好?”

  “大概要兩天。”

  “兩天內敵機來轟炸怎麽辦?”

  “我們馬上就搞!”

  “對部隊要嚴格要求,不要姑息,累不死人,隻會打死人。不論是基本發射陣地,還是臨時發射陣地,都應當挖工事做偽裝。”

  這以後幾天,許世友又跑了很多地方,勘察地形、道路、橋梁、水庫、河壩,了解與作戰有關的問題,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選好突破口“牛刀殺雞”

  廣西戰區作戰地域,東起東興縣,西至那坡縣,南至越南北部高平、諒山一線,東西長637公裏,南北寬50餘公裏。作戰地區屬於亞熱帶山嶽叢林,高山、森林、河流密布。許世友帶著參謀長周德禮、作戰部副科長龔穀成等少數幾個人員以打獵為名出發了。他們時而一身戎裝,時而身著便裝。許世友在望遠鏡中看到邊境那邊山形奇特陡峭無比,坡度普遍為40度到60度,有的達到80度,大多數由石灰岩構成。聽邊防部隊介紹說,這裏自然洞穴多,小的洞可容幾個人,大的能容幾百人。那邊林密草深,河流也多,河床狹窄,水流湍急,不便於部隊開進和展開。【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許世友思考著,對周德禮說:“那邊的地形太複雜,必須選擇好開進的路,我看隻有選大路突進。”

  隨行人員打開地圖,平鋪在吉普車的車頭上,許世友戴上老花鏡,伏在上麵仔細地看了片刻,然後指著水口地區對周德禮說:“水口好像有一條縱向公路通高平,打高平的部隊從這裏插進去行不行?”周德禮正思考著,沒有馬上回答。龔穀成便搖頭否定說:“不行,從這條公路進去,坐汽車要一個小時到高平。對方估計到我們要從這裏進攻,早就在公路兩側修起了工事地堡,並設下了許多障礙,況且,公路的東端有一座大橋,越軍一旦炸毀大橋,我們就寸步難行,騎虎難下了。”

  龔穀成接著指向水口以南的布局地區說:“布局這地方山高穀深,地形複雜,隻有幾條鄉間土路能到越南,很不引人注意。敵人在這裏的防守較弱,我覺得我們從這裏突進比較好。”

  許世友問周德禮:“你覺得他的意見怎麽樣?”

  周德禮說:“布局我去過,小龔說得有道理,我們從布局插進去,上了同登到高平的公路,速度就快了。”

  許世友手一揮,當即表示說:“行,那就算一個突破口。為防萬一,我們再多找幾個突破口。”

  接著,許世友一行又顛顛簸簸地跑了20多裏,來到了友誼關西側的金雞山。

  金雞山海拔593米,山形像一隻昂首啼鳴的公雞,故名金雞山。山下就是越南境地。90多年前,這裏曾爆發過震驚中外的鎮南關大戰,當年老將馮子才抵抗法軍的三座炮台,現在還巍然屹立在這裏,90多年風風雨雨,古炮台雄風依舊。許世友拍拍南炮台的炮筒,自豪地說:我比老將馮子才大8歲呢!”【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大家都笑了!

  看完南炮台,許世友不顧疲勞,堅持再看西炮台。西炮台的觀察條件很好,向西看去約1500米處的國境線內,有一座山格外引人注目,山上鐵絲網遍布,新挖的戰壕像一條條長蛇纏著山腰,這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浦念嶺。1978年8月25日,越南黎筍當局派200多名軍人,腰裏別著匕首、手槍和手榴彈,手裏揮舞著木棍,從三麵撲向浦念嶺,打傷了我執行上級指示未予還擊的9名工作人員,公然侵占了我國領土。

  友誼關一帶山連著山,群峰重疊。周德禮以前來過三次,他指著前方對許世友說:“往東南方向看,那座山叫扣考山,海拔811米,扣考山右邊是扣馬山,海拔800米,這兩座山過去不遠就是諒山。”

  許世友果斷地說:“扣考山、扣馬山是諒山的屏障,我們攻占了這兩座山,形成直取諒山態勢,對方可就六神無主了。”

  看完金雞山,許世友提出要到布局。布局離這裏200多公裏,他們返回南寧,坐上直升機,直飛寧明。寧明駐軍首長陪同許世友坐上吉普車,到了邊境布局。布局的地形更複雜。除了兩三條小路通向越南外,全都是山和水溝。【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許世友說:“這裏的地形是差一點,但我們如果從這裏出發打進去,一定不會引起對方的注意,這就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缺點嘛,就是道路狹窄點,不允許一下子集中大部隊的兵力打進去。”說完,他提議再找一個突破口。

  周德禮對這一帶很熟悉,他指著念井方向說:“我看這裏也可以作一個突破口。我們從這裏插進去,一出念井,就可以登上平孟至高平的公路,直插高平,與布局出發的部隊一起形成對高平兩翼包圍的態勢。”

  許世友彎下腰,伏在地圖上琢磨了好一會,點頭說:“好吧,攻打高平的方案就這麽定了。”

  回到南寧後,許世友考慮如何給越軍一個突然猛烈地攻擊,如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它個措手不及,把戰場的主動權穩穩地握在自己手裏,打破越軍挽救敗局的任何企圖。許世友決定采用“牛刀殺雞”的戰術,使用強大、優勢的兵力、兵器,對準敵人的弱點,實施猛烈的突擊,使敵人無力抵擋,在短時間內快速全部殲滅敵人。

  周德禮說:“‘牛刀子戰術’在濟南戰役中可是發揮了神奇的作用,在8天時間裏殲滅國民黨11萬守城部隊,還活捉了守城司令王耀武。”

  周德禮所說的“濟南戰役”,是指1948年9月,華東野戰軍以6個半縱隊和地方武裝約14萬人攻打國民黨軍濟南守敵約11萬人,迅速突破,速戰速決。提起濟南戰役,許世友記憶猶新,可他說:“此一時彼一時嘍,由於敵情、我情、地形、氣候的不同,戰法也應當有所不同,不能千篇一律,搞經驗主義。打濟南時用‘牛刀子戰術’,那是因為濟南城是敵堅固設防的城市,守軍是國民黨的正規軍隊,數量也比較多;這次提出‘牛刀殺雞’,是因為這次是野外打仗,或者說大部分是野外作戰,敵軍數量較少,戰法要與打濟南城有所不同,要與當地的敵情、我情緊密聯係,把敵人割開、打垮、殲滅。”【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周德禮和作戰部根據許世友的設想,準備將整個戰役分為兩個階段。預計1979年2月17日發起戰鬥,作戰一個月,速戰速決速撤。

  這個作戰方案送到許世友手中,他仔細地研究後,臉上露出了少見的笑容。他十分滿意地說:“車走直,馬走斜,炮打隔子,象飛田。這麽多部隊參戰,車馬炮多,兵種多,一定要重申《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切行動要服從命令。還有,我們過去打仗都是在北方打,此次在南方打,還是‘抹布洗臉頭一回’,參戰的各級領導幹部,要邊打邊總結。”

  “開弓沒有回頭箭,打不下複和不要來見我!”

  2月17日黎明,廣西前線萬籟俱寂。指揮所坑道的作戰室裏燈火通明,參謀們默默地等待著戰鬥發起時刻的到來。許世友身披棉大衣,腰間掛著左輪手槍快步來到作戰室。他坐在軍事地圖旁,手持懷表,雙眼緊盯著指針。許世友明白,這是他完成軍委交給的任務的關鍵時刻。

  突然,他抬起頭,放大嗓門莊嚴地宣布:“時間到,還擊開始!”

  頃刻間,隆隆的炮聲震醒了沉睡的大地,火光映紅了天空。中越邊境廣西段呈現出我軍猛烈進攻的壯烈畫麵:一排排炮彈飛向敵陣,轉瞬間敵人陣地上烈火團團,濃煙滾滾。30分鍾後,一組組工兵在敵人的雷場上前仆後繼;一排排坦克吼叫著向前推進;一群群步兵殺聲震天地衝向敵群。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序幕全線拉開。【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許世友發出還擊開始的命令後,態度更加嚴肅,在作戰室裏背著手走過來走過去,設想著前線的情形,想象著我軍殺敵的場麵,等待著各單位的報告。

  不到3小時,戰報如雪片般飛來:北集團突破了莫隆防線,消滅了莫隆地區的敵人。南集團突破了布局防線,打垮了布局地區的敵人,奪占了水口大橋。東集團突破了同登防線,正與敵人激戰……

  許世友聽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消息,心情無比振奮,他對作戰部長說:“開門紅,任務完成得很好啊!打得漂亮!快打電報向他們祝賀,要一往無前,再創輝煌!”

  部隊成合圍態勢後,許世友命令北集團以高平為目標,攻擊前進。北集團各部隊接到命令,以泰山壓頂之勢向高平猛攻,其勢如風卷殘雲,所向披靡。然而殲敵很少,敵人主力三四六師也不知去向。

  許世友不愧為沙場老將,他立即作出判斷:“敵人肯定是分散了。這是敵情的重大變化。敵變我變,改變戰法,拉網清剿敵人。”

  駐守高平的越軍三四六師,原來是堅持“邊界固守,一線取勝”的作戰原則的,開打後,見我軍炮火猛烈,攻擊部隊勢不可擋,他們怕遭我殲滅,便利用複雜的地形,由大股化為小股,化整為零,化軍為“民”,分散潛藏,與我周旋。如固守長白山朔江的越軍第二四六團,棄江分散上山。長白山山高700多米,從山底到山頂,每隔幾米就有一個石洞,洞裏有前幾年中國援助的大米和裝備。每個洞門口都埋設了許多地雷。我孟麻旅於旅長和張政委接到許世友“敵變我變,改變戰法”的命令後,即在山底下召開軍事作戰會議,發揚軍事民主,請幹部戰士獻計獻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後形成一致意見:對方在暗處,我在明處,不宜自下而上強攻,隻能智取,夜間行動為好。於是,孟麻旅派了兩個連隊於夜間占領了長白山的製高點,掩護主力攻山,拉網清剿,然後由上向下打。經過兩天一夜的激戰,他們搗毀了34個石洞和敵人暗堡,全殲了越軍第二三四團和地方武裝、公安、民軍等。許世友聽到這個匯報,興奮得一拍桌子說:“好!戰士們越打越勇,越打越精了!”【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這天傍晚,許世友剛端起飯碗,突然想起南集團進攻複和縣城的水口旅有幾個小時沒有消息了,他匆匆扒了幾口飯,丟下飯碗就來到作戰室,劈頭就問參謀們:“水口旅進展如何?他們打下複和城沒有?”

  大家麵麵相覷,沒有人敢回答。好一會兒才有一人應道,水口旅沒有打下複和城,也沒有能控製水口至複和弄龍之公路要點,有部分部隊還退了下來。

  “什麽,什麽?”許世友頓時雙目圓睜,兩眼噴火,大聲吼了起來,“到現在還打不下複和?還退了下來?真是廢物、孬種、怕死鬼!”

  一旁的向仲華政委也十分焦急,他考慮後,向許世友提了個補救辦法,就是將機動集團的南寧旅調上去把水口旅換下來。許世友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吼叫道:“不行!開弓沒有回頭箭,非要他們打,打不下複和,叫他們不要來見我!怕死的先死!”

  許世友滿麵通紅,眼睛也紅,全身的血直衝腦門,在作戰室裏,隻聽到他呼哧呼哧的喘氣聲和粗重的腳步聲。

  許世友在屋子裏轉了一會。大概是太安靜了,他突然停住了腳步,瞪起眼睛掃視屋裏的人,心情稍稍平靜了一點兒,聲音也低了下來,說:“同誌們,什麽叫戰鬥力?嚴肅的命令就是一種戰鬥力!紀律鬆弛的部隊是打不了勝仗的!這種部隊不能換下來,如果不聽從命令就換下戰場,那麽誰都可以借機不上戰場。”他將臉轉向向政委,嚴肅地說,“如果將他們換下來,我們就開了個壞頭,這個壞頭一開,就會嚴重地毒化我們的戰場風氣。好的戰鬥作風是打出來的,怯場的部隊戰鬥作風差,讓他們在火線上鍛煉改正錯誤,我相信他們會變成一支好的部隊!”【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向仲華政委點點頭,參謀長周德禮忙對王參謀說:“快下命令,要水口旅振作精神,一鼓作氣拿下複和城,許司令、向政委在等候他們的喜訊。”

  水口旅接到命令,重新整頓了部隊,調整了部署,在響亮的衝鋒號聲中,奮不顧身地向複和城西麵的高地攻擊前進。不久,便傳來了捷報,占領了複和城。

  北線攻打高平的部隊戰鬥捷報頻傳之際,南線攻打諒山的戰鬥正進入白熱化狀態。

  諒山在越南是個省會。你別看它城市小,外圍的據點卻又大又多。扣馬山、417高地、536高地、馬外山等地據點、暗堡星羅棋布。東集團將主攻諒山的任務交給了憑祥旅。

  諒山市以奇窮河為界,一分為二,河北是新市區,河南是老市區。我軍占領北市區,攻下了省府大樓。按戰前的計劃,打到諒山北市區便撤軍。但是,黎筍為了掩人耳目,要新聞單位對外宣傳,說中國軍隊在諒山碰得頭破血流,堅如鋼鐵的諒山永不可摧。許世友聽說後,氣得差一點把手中的半導體收音機摔掉。他原來想占領諒山省會,殲滅對方第三師,完成軍委的作戰意圖後,就可以撤軍了;而現在,被打得一敗塗地的黎筍集團卻死要麵子,不肯認輸。許世友決定一鼓作氣,攻下整個諒山市。他拍著桌子吼叫道:“傳我的命令,打過奇窮河,叫黎筍徹底認輸!”【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周德禮一愣,想起總部有不準過奇窮河的指示,便遲疑著站在那裏沒動,卻又不知怎麽和許世友說為好。恰在這時,機要參謀送來了軍委急電:爭取自衛還擊戰的更大勝利!

  周德禮看著這條急電,心中踏實了,許世友也興奮地說:“軍委這條急電來得真是時候,和我想的一個樣,我們現在是上下一致,沒有後顧之憂了,你趕緊通知部隊,準備打過奇窮河,實現軍委的新意圖,司令部要迅速擬定作戰方案。”

  3月4日6時50分,東集團執行許世友、向仲華簽發的作戰命令,依然先向敵開炮。脫膛的炮彈飛越奇窮河,落在諒山南市區。北岸的坦克邊開進邊射擊,打擊四處逃散的守軍。步兵寧明旅分兩個梯隊,緊跟坦克後衝鋒,步兵過了河,迅速組成7支突擊隊,向南市區攻擊。浦寨旅過河後,搶占了城市外圍的製高點。

  我軍過了奇窮河,原本十分囂張的黎筍,這才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他怕我軍打到他們的首都去,急令第一軍區前進指揮所後撤,並令河內市城防司令部在市內街道口挖工事。他們又趕忙通知各國外交使團,準備往市外地區轉移……此時的黎筍集團驚恐萬狀,河內市一片混亂。【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com.cn】

  許世友說:“打過奇窮河,又向河內前進5公裏,造成威逼越南首都河內之勢,不如此,越軍不會認輸,也不足以教訓野心勃勃的黎筍集團。”

  3月5日這天,新華社奉命發表了撤軍聲明。從3月6日起,許世友指揮部隊向國內撤軍。

  這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從2月7日開始至3月5日結束,共計28天。許世友指揮廣西軍區部隊,戰高平,攻同登,克諒山,威逼河內,成績卓著。然而,班師歸來後,他卻大談教訓:

“第一就是30年沒有打仗了,很多人對打仗這個東西不適應了。基層幹部沒有打過仗,有的高級幹部也沒有打過仗,現在一下指揮幾千人、上萬人甚至幾萬人,要一下子適應戰爭不容易。

第二是過去我們多在北方打仗,對於南方作戰從我自己到下邊各級指揮員都不熟悉。沒有打過亞熱帶叢林戰。

第三是對困難估計不足。打到縱深後,行軍無人帶路,餓了無人送飯,傷員無人後送。

第四是我們的裝備太落後,戰士負荷太重。這次作戰,戰士負荷80斤,有的60斤,既不方便走,也不方便打。過去哪有這麽多東西?隻背一塊薄毯子,頂多二三斤重,我當紅軍十年沒蓋過被子。現在我們一件雨衣淋濕了就有8斤重,太落後了,戰士要背子彈、背幹糧、背水壺……太重了。”

  許世友說:“我們是打勝了,可是代價也不小,糧食、彈藥、油料花了不少錢。‘殲敵一千,自損八百’,我們也傷亡了不少好同誌,作為軍人,不能怕打仗,也不能怕傷亡。但願這是我一生的最後一仗。”

  參考資料:《黨史縱橫》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