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子孫,漢人,唐人,華人稱呼的來源
(2007-09-02 02:04:48)
下一個
炎黃子孫,漢人,唐人,華人稱呼的來源 轉貼
轉貼說明:
1。此貼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不代表本人立場見解。
2。此貼很多內容,網路有爭論,如:楊隋,李唐是否鮮卑族,又如:。。。——請自行搜索研究。
3。此貼有某些硬性錯誤,如:漢中城南門外就是漢水,“漢”的本意就是:銀河!!!漢水得名於“天漢”,因為它就好象是地上的銀河一樣。 又如:初時秦人完全是畜牧的。——不一一指出。請自行研究。
——————
§ 漢服韻坊 § —— 漢服愛好者論壇 » 『 曆史文化 』 » 炎黃子孫,漢人,唐人(一)
炎黃子孫,漢人與唐人(一)
現在常有人自稱炎黃子孫, 貶別人為胡人,蠻人,甚至假漢人的。那麽究竟誰是炎黃子孫?誰是漢人?誰是唐人?
不妨說說炎黃子孫,漢人與唐人的來源。
這裏不想挑起各地方人矛盾或煽動地方主義。如你是中國人,漢人也罷,鮮卑人也罷,苗人也罷,旗人也罷,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若你自認是漢人,南方也罷,北方也罷,正宗也罷, 旁支也罷, 別人不認也罷,又有何妨?筆者隻談概念不涉及袌貶。
中國人現在常常自稱炎黃子孫。不過這隻是近百年來的一種說法而已。很大程度上僅僅是一種政治的需要。曆史上未必如此。這與韓國人有意虛擬曆史也有一點相象。有漢人非炎黃子孫的, 也有炎黃子孫並非漢人的。就看你自己認不認。
也有人說現在的中原人應是漢人的代表。因此不妨先從古代中原人說起。
有曆史說,在中原先有泰而後有炎帝。炎帝神農氏的部落好像比較雜。有西邊薑水的也有江漢南方的,有苗黎。好像以南方為主。炎帝部下最為出名的恐怕就是祝融了。炎帝與黃帝打仗靠的就是祝融。 這祝融者乃重黎之後的黎苗。炎帝部下的黎苗還有昆吾,蘇,顧, 溫, 董諸姓。炎帝好像比黃帝早出好幾代。可後來又與黃帝爭中原。可能是炎帝的後代吧。也許仍稱炎帝。炎帝後來被黃帝打敗了。
黃帝好像是從西邊來的。黃帝姬姓。 但炎帝之後的蚩尤,這位三苗九黎的首領好像不買黃帝的帳。與黃帝在中原反複交戰。最後在涿鹿被打敗了。黃帝得到了蚩尤的大批俘虜。黃帝的部落稱為百姓而那些俘虜稱為黎民(也就是炎帝或蚩尤的後代)。現在的苗人還有比漢文的古史更為詳細的關於蚩尤與黃帝打仗的傳說。不過大致相同。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打敗了蚩尤後才代神農氏的。而黃帝打敗炎帝也在涿鹿。也許講的是同一件事。反正,黃帝打敗了炎帝的後代蚩尤,把炎帝趕出了中原地區。當我們說炎黃子孫時,至少應知道炎帝與黃帝曾是仇人。可能在當時還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好像後來舜還與苗爭過。再後來大禹建立了夏。
這部分中原人自稱為華夏人。如果這些人的後代是漢人的話,其中自然有許多黎苗的血統。百姓黎民。後來又說成黎民百性。
可見蚩尤的部下的後代,也就是炎帝一部的後代,或古代這些黎苗的後代自然是後來華夏的主體之一。如果你認為自己是華夏人的後代,最好不要隨便貶稱別人南蠻,苗蠻。 因為自遠古以來南方的苗黎就是華夏的主體的一部分。
從語言學來說,現代漢語(包括北方各方言,西南官話,粵語,吳語,客家,閩南,
福建,贛南,湘西)為漢藏語係一支。漢藏語係中與漢語最親近的有黎,苗,泰(傣)壯,彝 等。漢藏語係還有藏,緬等。
南亞的馬來語則與漢藏語係無關。西亞,北亞,東北亞的突厥諸語(維吾爾,卡薩克,阿讚班疆,烏茲別克,土庫曼,土耳其等),蒙古語,滿語,通古斯,韓語 都同屬阿爾泰語語係。也有把日語算入的。 這些語言與漢藏語係在語言學上毫無關係。
當然,突厥,鮮卑,蒙古,滿語對漢語的語音演變還是有影響的。比如卷舌音就是典型的非漢語特征。當然今天大多數講漢語的人的語音裏是沒有卷舌音的。卷舌音用的最多的是北京方言。現代“您”這一用法出自阿爾泰語特有的敬體。大概日常生活中用“您“一詞的主要在北京附近。
語言學不能用來完全確定血統。但可以確定文化關係。 中原遠古時代的文化來自南方不會有錯。
但是上麵說到的大禹的夏人不等於是後來的漢人。當時夏其實隻不過中原的一部分。
夏人有一個首領叫桀的。好像沒人願意說自己是桀的後代。
桀無道。後來東邊的子姓的商人把大禹的子孫從中原趕走了。其中一支逃到了西邊的周原。
商其實並不在夏之後。夏時一直有商存在。夏商並存。商人自約3600 餘年前起,入主中原。
商人好像是東夷的一支。好像上古時與舜有些聯係。但卻不是夏人。子姓的商人與夏人是有很大的不同。如你是商人的後代那也很好。中華的青銅文化當以商為代表。沒有商文化就沒有中國文化。
我們的祖宗有許多不那麽偉大的領袖。商紂王算是一位。紂王被周武王姬發打敗了。
周人祖先是薑嫄後人。這薑嫄未必是一人,好像是一起源於薑水的母係部落。 周人好像是夏人後代的一支。所以周人的確是炎黃一支的後代。周人在羌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商。周人入主中原。
周的疆土好像比商大些。周的統治靠封建。周人雖然是炎黃之後,但是是旁支。 周封炎帝之後於焦,封黃帝之後於祝,封堯之後於薊,舜之後於陳,禹之後於杞。
周時其它的封國大都是姬發的親戚。也有薑姓的。望封在齊。當時的齊不過是今山東的昌樂而已。其東大多為東夷。周未封少昊之後,顓頊之後和帝嚳之後。
商人被周占了中原是反抗的仇恨的。武庚就反了。許多殷商人逃到東夷。箕子據說去了朝鮮。(東夷與今之韓人恐有點關係。今韓國人說有起源於山東的 也未必完全胡說。)商人還有不食周粟的。
後來周封子姓的商人之後於宋才慢慢平定下來。因此,武王後的周人增加了炎黃堯舜禹的後人和殷商後人的宋。
但周人並不等於漢人。商和西周初期,中原和中原周圍還住有:東夷(人方),西戎,羌,巴,蜀,北有鬼方,土方,北戌,燕亳,肅慎,南有楚,吳,越,百越等。相互有多種交往。
東方:齊原不過今山東的昌樂,後來把許多東夷的地方和人收入為齊。鐵器起於東夷。而東周列國以齊首先使用鐵器。薑齊成了田齊後得了東夷之助。齊後來強大起來。到了戰國,齊人中有許多東夷的血統。東夷當然不是炎黃子孫。
西方:周穆王滿西征犬戎。戎秦附之。西周時秦人為周養馬。初時秦人完全是畜牧的。周孝王時周分土使其為附庸。為的是和緩西戎諸部。以秦為西邊屏障。秦當時是西戎諸部中的強者。孝王還說秦馬養得好 賜姓嬴。秦在周平王後乃至齊恒稱霸時,還有很濃的畜牧味。 秦人當然不在原華夏之列。
南方:周時南方有楚,吳, 越,百越。 楚雖說在南方,其實上就在漢水,淮水,長江南北。
楚強盛時國土延伸至今河南葉縣一帶。其實也就在中原或中原邊緣。
夏商周的國土從來未到達漢水流域。 周一直想擴張到漢水。周的第四代王,昭王瑕伐楚。這昭王瑕是穆王滿的父親。昭王伐楚集六師之軍。浩浩蕩蕩。一直打到漢水邊。強迫楚人當船夫。王師所到之處,燒殺擄掠,攪得雞犬不寧。據說楚人非常反感。楚人弄詐而使這位昭王落漢水而死。楚軍乘機反擊。周軍大敗。周侵楚六師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楚國不在周土之內。周人不包括楚人。楚的疆土不比周的疆土小多少。 楚文化有別於周文化。 楚文化不亞於周文化。
楚有老子,楚辭,屈原,離騷。
周之諸侯國君都稱公者,侯者,也有稱伯者。楚君竟稱王,與周王平起平坐。周時列國最不能容楚的就是這一點。
楚王甚至還要問鼎。
因此盡管西(東)周列國都不願意,或不認可, 事實上,在周時,楚是與周抗衡的一大國。
所以即使在當時周也不能單獨代表中華文化。當時中華文化至少有周、楚二個並列的相互影響的文化。
到了春秋時,東周列國,特別是邊緣諸國向外慢慢擴張。楚,吳,越相繼稱霸。南方各國也向北發展。秦也開始向東發展。各國人也開始流動。老子耼是楚人,孫武是齊人仕於吳,而名揚天下。其後代孫臏則為吳人卻成了齊將。 魯之汪踦乃汪芒氏之裔出於今浙江。是越人。
春秋戰國五百餘年,周,楚,吳,越,秦各國人民與文化開始融和。 一個新的文化與民族漸漸形成。
秦最後滅了六國。
也就是炎黃子孫,殷商的後人和楚人,吳人,越人統統做了亡國奴。 但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建立了。
秦的疆土的南端還包括了今日的廣東,海南和越南北部。
後來暴秦被六國之後人推翻。推翻秦的主力則是楚人與吳人。
西元前206 年,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 漢人,漢文化終於出現了。
漢初的疆土比秦時小一點。 主要是秦將趙佗自稱南越王。 趙氏南越時降時反。到武帝時南越降漢。
漢置郡州。武帝又收閩越,又建立後來的甘肅。 漢代的本部包括今之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江蘇,浙江,福建,粵,湖南。湖北 安徽,江西,陝西,川北及四川盆地,黔大部,桂一部,另加今之甘唷4籩氯緔恕?當時如有漢人一說的話,當然就是大漢臣民,那就是當時住在這些地方絕大部分人。
狹義的漢人就是這些人的後代。
漢時的北方人仍有自稱趙人,燕人。 但漢時沒有北方的漢人稱南方的漢人為南蠻又同時自稱漢人的。
漢一詞當然出自漢水。 難道漢水邊的大漢臣民不是漢人,倒反過來住在黃河北邊的趙人成了漢人不成?
難道陳豨手下是漢人,而劉濞部下倒不是漢人?漢時有南北之分,趙吳之別,燕蠻之差。卻沒有北漢南蠻之說。
有人會說, 等一等,不是有漢楚之爭嗎? 那是劉邦項羽之爭。在大漢建立之前。此漢非那漢也。
如一定要說那時漢,那也是由川人,漢中的人來稱。 由劉邦封地的人來稱。怎麽也論不到關東東周列國的遺民來自稱漢人而指別的大漢臣民為其他吧?
大漢可不是東周列國的繼續。劉邦出自沛。沛今江蘇。古為吳屬地。 還沒有趙地,魏地或燕地的人要把劉邦稱為南蠻而又自稱漢人的吧?
說白了,楚地,吳地或越地的大漢臣民是地地道道,理所當然的漢人。而在原東周列國的屬地居住的臣民在這個問題上,當然沒有任何優先權。
漢繼承了夏,商,周及楚,吳,越,秦。大漢與周之不同就在於漢包括了楚吳越秦。漢還有閩,粵和甘涼。而原東周僅為大漢的一小部,也談不上是主體。
漢人或漢族自秦一統起,經兩漢,四百四十餘年,漢本部各地方融和一體, 漢人,漢族,漢文化到了東漢完全確立了。 後經三國,西晉又約百年。 晉襲漢, 漢文化進一步發展。
明白了漢人和漢族的原義後,希望可以避免諸如古趙地,或古燕地的人指江蘇人為吳蠻,或指湖南人為楚蠻,而又自稱漢人的笑話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07-9-2 15:34
清除 Cookies - 聯係我們 - 漢服韻坊 - Archiver - WAP 界麵風格 ---------- amoyd 默認風格 誅仙 Powered by Discuz! 5.5.0
——————
發表於 2007-8-22 18:27 資料 文集 短消息
炎黃子孫,漢人,唐人(二)
晉武帝傳位於衰,即惠帝。中國出了個白癡皇帝。司馬家族能人多的是。司馬炎自己兒子也有不少,偏偏讓一個白癡做皇帝。於是醸成“八王之亂“。司馬家族互相殘殺。 引來了一個自稱漢人的匈奴首領劉淵。 從而帶來了對古代漢人和漢文化來說的一場空前的大災難,滅頂之災。
所謂千古浩劫,莫過於此。 八王之亂後中原人口大減,民不聊生, 經濟蕭條。西元304年匈奴人劉淵乘機稱王。攻城掠地,在中原屠殺漢人。
西元308年劉淵稱帝。西元311 年,劉淵之子劉聰的部將劉曜攻入洛陽,大肆燒殺搶掠。一次屠殺三萬民眾。洛陽化為一片廢墟。 西元316 年劉曜攻入長安。西晉亡。
漢族及其先人在中原苦心經營二三千年的家園完全喪失了。
永嘉南渡,衣冠東渡。 北方“乞活”的流民相繼南逃,各士族舉族南遷。兵荒馬亂中,黎民百姓嚎哭數百裏。慘不忍睹。
匈奴,羯,氐,羌,鮮卑五胡亂華,橫行中原。劉曜,石勒 石虎及子孫,符氏家族,乞伏國仁,禿發烏孤,赫連勃勃,沮渠蒙遜,慕容,拓跋 在中原燒殺淫搶,無惡不作。陷一城而屠一城。 屠殺漢人一次就數萬乃至數十萬。甚至把漢人當烤肉食之。石虎一次一人就奪漢女九千。也有漢人殺羯人報複者,如冉閔。中國北方有時數百裏荒無人煙。屍骨露野。
晉書說,中原漢人永嘉年間十之六七都南遷。為安置大批北方漢人,東晉在江南僑立了淮南,鬆滋,魏郡,廣川,曹陽,黨邑等郡縣。 還有上黨百姓南渡,東晉在今蕪湖僑立上黨郡。江北還立了幽,冀,青,並四僑州。可見北方各地南遷規模之大。
所謂立僑郡,就是,比方說,上黨人遷到江南,在江南劃一塊地,稱上黨郡,讓南逃的上黨人居住,上黨的官府繼續辦公。也好讓尚未南遷的上黨人以後再南遷。
沒有立僑郡縣的北方漢人有進一步南遷閩粵的。這史上都有詳細記載(如唐時“閩中記”)。閩書雲:晉永嘉二年(西元308)中州板蕩,衣冠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
這隻是永嘉年間的大南遷。
五胡亂華,一百三十餘年裏,還有大批北方漢人不斷南遷。北魏建立後還有北人南逃的。
總之,自晉永嘉年後,漢人主流到了江南,漢文化的中心也就移到了南方。在中國北方還留有不少漢人。但再難代表漢人文化的主流。
(三百年後的大唐文化下麵再談。)
五胡亂華後, 北方原來的漢人所剩無幾。 偶有劫後逃生的北方漢人,一時逃不到南方,為了生存,或隱入山中者,或起兵依胡者,或被迫做者,或認胡人為父“曲線救漢”者(如冉閔),或嫁女與胡姻親者,甚至有寧做為胡人殺漢人也不願意事漢者(如王猛,張賓),凡亡國者求生之計,都有人為之。
匈奴,羯,氐,羌,鮮卑先後十六國,一波又一波地疊更,北方漢人一批又一批南逃。 匈奴,羯,氐,羌,鮮卑各部, 一次又一次的征服中國北方,重複地屠殺漢人。到了後來已無漢人可殺, 就互相殘殺。
凡一百三十餘年。一直到了北魏時,鮮卑舉國遷入中原的無人之境,在中原建立了北魏鮮卑國。北方才開始相對穩定。
北魏南遷之初,鮮卑人已開始在黃河以北逐漸農業化。黃淮間連年戰爭,已荒無人煙。連鮮卑人都感到太荒涼了,不原意南遷。鮮卑朝廷是被北魏孝文帝騙到黃河南邊的。但因此北魏得了千裏中原並得以均田。從而經濟迅速發展,人口也大幅度地增加。北魏強大了,北魏一統中國北方並得以鞏固。
北朝也有璨爛的文化。鮮卑自東漢崛起。鮮卑人從前燕慕容皩起,經後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德,北燕馮跋先後經營中國北方有一百年。
到北魏時,鮮卑拓跋氏統一中國北方。鮮卑無文字,用的是漢字。所以北朝的文字是漢字。北魏的人民以鮮卑為主體,包括鮮卑化的漢人,半鮮卑化半漢化的匈奴和其它胡人。 北魏的文化則以漢文化和鮮卑文化為主體。北朝的文化當然也是中華文化一部份。但說它就是漢文化恐怕有一點自欺欺人了。
自五胡亂華至隋,約三百年。 中國北方一直被外族統治。西元450-451年北魏南征的瓜步之役, 北魏鮮卑軍隊渡過淮河,在淮南殘殺大批南方漢人。還把漢人的嬰兒刺在長矛上舞盤,以作遊戲。北魏軍隊所到之處燒殺擄掠。北魏軍隊返回淮北後,江淮地區赤地千裏。
北魏時,漢人士族崔浩投靠北魏,結親與鮮卑貴族。在北魏做大官五十餘年。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大。崔浩晚年奉命修北魏史。寫了一兩件北魏的醜事。竟被尿身,受盡侮辱後被處死。可以說北魏的繁榮恐有粉飾迫害漢人之嫌。
北魏時中原人口也增長了。但原因恐怕是大批胡人特別是鮮卑人舉國遷入中原奪取漢人家園造成的。
北魏時相對和平,鮮卑人口大增。許多生存下來的北方漢人士族以操鮮卑語為榮。 北朝人大都為未漢化的鮮卑人,鮮卑化的漢人,漢化的鮮卑人, 以及漢化或鮮卑化的匈奴人,氐人。鮮卑貴族娶漢士族女為妻以示時尚。漢士族娶鮮卑女為妻以求仕途。至北魏時,普通漢人與鮮卑人通婚也很普遍。
到北齊,北周時,北朝人血統以鮮卑為主。漢人血統平均恐不到三,四成。
當然,各地情況還有不同的。關中漢人成分要高些。關中漢人很少有機會南遷的。
黃河兩岸的漢人成分要低一些。那裏的漢人南遷的占大多數。中原先是戰亂中心,後又是北魏鮮卑的統治中心所在。漢人殘留的要少的多。
高歡算是漢人。但早已鮮卑化了,是鮮卑化漢人。他在統治北魏,東魏時,靠的是未漢化的六鎮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及鮮卑化的匈奴人。他不僅不提倡漢話,反而提倡講鮮卑話。恢複鮮卑體製。高歡的子孫後來成了北齊的皇帝,也不太自認為漢人。北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鮮卑皇朝。
自永嘉年間至隋大業三百年,一個以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為主體包括鮮卑化的匈奴及其它胡人的新民族逐漸在中國北方產生。
事實上,複姓長孫(拓跋),慕容,尉遲,呼延,宇文固然是鮮卑姓。而北方的周(普),奚(達奚),伊(伊婁),丘(丘敦),車(車焜),穆(丘穆),陸(步六孤),賀(賀賴),劉(獨孤,或 匈奴劉淵之後),樓(賀樓),於(勿忸於),連(是連),仆(仆闌),苟(若幹),梁(拔列),略(拔略),寇(若口引),羅(吒羅),茹(普陋如),葛(賀葛),封(是賁),阿(阿伏),延(可地延,呼延),鹿(阿鹿恒),駱(他駱拔),薄(薄奚),桓(烏丸),和(素和),侯(胡古口引),渾(古渾),婁(匹婁),鮑(俟力伐),盧(吐伏盧),雲(牒雲),是(是雲),利(吒利),副(副lu),那,如(如羅),扶(乞扶),單(阿單),幾(俟幾),兒(賀兒),古(吐奚),畢(出連),何(賀拔),莫(莫那),蘆(莫蘆),韓(出大汗),路(沒路真),高(是樓),解(解枇),房(屋引),狄(庫狄),潘(破多羅),薛(叱幹),費(費連),祝(叱盧),溫(塭盆),杜(獨孤渾),稽(紇奚),呂(叱呂),等等也都是鮮卑姓。在此還至少可列上幾十個漢式鮮卑姓。
這些都是鮮卑統治者統一改的。後來長孫改孫或張,慕容改慕,尉遲改尉或遲,呼延改呼或延,宇文改文或宇。這些姓氏都是鮮卑的貴族姓氏。許多鮮卑平民,到唐宋時,幹脆就姓李,王,張(就像後來的契丹人)。
與此同時,中國南方情況則完全不同。
自東晉起,北方漢人的主體遷入南方。北方漢人與原來在南方漢人進一步融合。由於南方除了侯景之亂外,比較安定。大批財富也隨北方的士族帶到南方。南方的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東晉初年北方漢人士族與南方漢人士族還有互相排擠和爭權。也有北方移民入嶺南後不與當地人漢人融合的。如客家人就是他們的後代。
但是北方士族和江南士族後來還是混合了。南方的平民寒族後來代替了士族的統治地位。南遷的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經東晉,劉宋,南齊--梁,陳三百年繼承了大漢的文化。現在大多數江南漢人的家族史都從衣冠東渡開始的,而且大部從河南(也有從山東或山西)在東晉年間遷入江南的。
北周大象三年,楊堅稱帝建隋。至開皇九年,楊堅滅陳。一統中國。
楊堅不像劉邦或朱元璋,他不是平民出身。而是靠皇親篡位的,如王莽。不過,與王莽不同的是,楊堅不是以漢族皇室身份篡位的,而是以鮮卑皇室的身份篡位的。
楊堅家世代為北魏貴族。楊家世世代代與鮮卑貴族通婚。在北魏時就是一個地地道道鮮卑貴族。其父楊忠為宇文家族在以周代魏的戰爭中立大功而封爵為隋國公。楊堅家的鮮卑化程度恐比高歡家更深。楊堅從小就沒有用過漢姓,一直是隻用鮮卑姓名。他的外孫就是宇文闡,也就是周靜帝。楊堅好像最多隻有四分之一的漢血統。那楊廣就隻有八分之一為漢人。今日,自認漢人的人,既不必為有隋煬帝這樣的皇帝而慚愧,也不必為有楊堅這樣的皇帝而自豪。
如你是北魏,隋時鮮卑人的後代,那也很好。鮮卑人是隋唐時北方人的主體。鮮卑人是當然的唐人。唐人的後代那當然是中國人!
西元618年,李淵稱帝建大唐。大唐時,中國各民族大融合,在東亞開創了一個空前燦爛的文化。幼時讀史,不知“中國各民族大融合”為何意。各史家有意說的含糊。幼時以為是漢人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融合。其實不然。這中國各民族大融合主要是指漢人與鮮卑人的融合。
當然還有匈奴。在隋唐境內和邊境的整個匈奴民族完全被唐化。匈奴人成為唐人。另外,羯,氐也完全溶化在以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為主體的北方唐人中。
和楊堅相同,李淵祖上為鮮卑大貴族(李淵做了皇帝後非說自己是李廣的後代不可---也許是吧。李淵倒不說是李陵的後代)。 李家也世代與鮮卑貴族通婚。李家世代為鮮卑將領。李淵的祖父李虎是鮮卑化的漢人。李虎竭盡幫助宇文泰建立關中政權。是西魏的開國功臣, 北周代魏時,李虎又是北周的開國功臣。李虎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這唐國公是北周鮮卑宇文氏封的,不是隋朝封的。 李淵襲唐國公,是地地道道的鮮卑貴族。李淵同時又是後來隋朝的皇親(是鮮卑那一方血親而非漢方血親)。
李淵的血統,說多一點,恐怕也不會超過八分之三的漢人血統。有人不必為此不安。其實史家都知道,有的隻是不點明罷了。不過大多數還是從側麵把這一事實講了出來。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三漢人在當時的北方自認是漢人中是很正常的。更有些人根本不自認為漢人。
而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李世民恐隻有十六分之三的漢人血統。而李治,唐高宗,很抱歉,隻有三十二分之三的漢人血統。
正如前所說,自北魏起,在中國北方一個以漢化的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為主體的新民族逐漸形成。而到唐時就成了北方唐人。唐朝的宰相至少有二十多個是鮮卑人。這在當時就明明白白記載的。這還隻是文官之首,其他的官員是鮮卑人的就多的無法記了。漢人學文胡人習武, 這是唐代風氣。(據說鮮卑女子也習武。李淵起兵時,李淵的女兒 竟自帶上萬娘子軍響應。)唐時最高級的文官中有這麽多鮮卑人,武官中鮮卑人就更不用說了。唐初將領鮮卑人為多。這是眾所周知的。
說一個大家不一定知道其鮮卑背景,但卻眾人都知的初唐將領,薛仁貴。薛仁貴是一個唐化的鮮卑人。唐朝將領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胡人的將領, 後來還有高麗人為唐將的。一百餘年後的天寶年間,最出名的還有哥舒翰,安祿山,史思明。哥舒翰是胡人大家知道。史是唐化的鮮卑人也是眾所周知的。而安祿山竟是新來的西域胡商賈之子(一說安祿山是波斯商人之子)。
大唐的長孫皇後,是北魏拓跋氏皇族的嫡係。大唐以鮮卑皇族為後,而母儀天下。而唐高宗僅有三十二分之三的漢人血統。故有史家說大唐,至少初唐,是一個鮮卑皇朝也不算太過分。
所以,鮮卑人是地地道道的唐人。鮮卑人的後代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人。
南方的唐人是東晉年間衣冠東渡的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的後代。北方唐人是唐化的鮮卑人與唐化的鮮卑化漢人的融合。經唐,五代三百餘年,一個新的民族產生了。那就是唐人。
但唐人不等於以上所說的漢人。
唐初時北方唐人中的原漢人血統平均恐不過四,五成。唐中後期,南方漢人有流動到北方的。但數字上改變基因成分不多。 既不存在南方漢人征服北方的事件,也沒有南方漢人大舉北遷的記錄,倒是有突厥,沙陀人溶入唐人的記載。
因此唐末時,北方唐人中鮮卑和其它胡人血統平均仍有約五,六成。但唐文化的主體是漢文化的發展並吸收了鮮卑及中國北方其他各遊牧民族的文化。
如你是北方唐人的後代當然可以稱南方唐人的後代為南蠻,但最好不要同時又自稱漢人。 北方唐人也好,南方唐人也好。都是唐人。這些人的後代都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人。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07-9-2 15:28
清除 Cookies - 聯係我們 - 漢服韻坊 - Archiver - WAP 界麵風格 ---------- amoyd 默認風格 誅仙 Powered by Discuz! 5.5.0
——————
漢人,唐人,華人稱呼的來源
漢族以前被稱為“華夏”族,戰國時代秦國設漢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漢中由此而得名,為後來秦統一後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漢戰爭時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漢軍”,駐紮在漢中.後劉邦率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首先占據關中,進而統一天下,定國號為“漢”。
強盛的漢帝國為反擊匈奴入侵,與匈奴進行了長期的,大規模的,慘烈的戰爭,強悍的漢軍鐵騎大規模追擊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數千裏,甚至翻越了蔥嶺,使當時非常強大的匈奴屢次遭受重大打擊,最後灰飛煙滅,極少數殘餘遠遁歐洲,致使“漠南無王廷”當時各國震動,談漢色變。。。。。。
由於空前強大的漢軍在西域,中亞各地演繹了一百多年不敗的神話,使漢軍,漢人威名遠播域外,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強大的漢帝國用鐵和血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使其子民在異族麵前,可以自豪的大聲說“我是漢人!!!”。。。
從此以後,無論中原華夏後裔怎麽改朝換代,人們都稱其子民為漢人,這就是漢民族的來曆。
注: 古漢中,即今陝西省漢中市,二千餘年未易其名,未移其地,位處漢水中上遊.
漢中城南門外就是漢水,“漢”的本意就是:銀河!!!
漢水得名於“天漢”,因為它就好象是地上的銀河一樣
“漢人”的稱呼起源於漢朝,意為漢朝之人。到了北魏後期才演變為中國人的代稱。後來,“漢人”所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大。經過曆代各族之間的雜居、融合,許多民族加入漢人的行列。到中華民國時期,“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現在占全國總人口的93.3%。
華人
《辭海》的注釋是:“中國人的簡稱。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外國公民。”根據這一概念本人理解為華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長期僑居國外;二是必須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才可稱為華人。
因此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可能有這樣兩種情況:一種是仍然保留中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僑;另一種是已經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人。如加入了美國國籍的中國人就稱為美籍華人。那種“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都是華人”的說法是錯誤的,沒有把華僑與華人區別開來。
唐朝是陸路對外交通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海路交通得到長足進步,並取代陸路交通在對外交往中的地位的時代。
由於唐朝對海外的影響,在宋代時,東南海外諸國在與宋朝廷的交往中,甚至將宋朝管轄下的中國地區稱之為“唐”[1]。
曆宋、元至明,在海外,尤其是在東南亞各地,一直將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物事稱之為“唐”。不僅以“唐”作為“中國”之地的代稱[2],而且稱中國人為“唐人”[3],中國姓氏為“唐姓”[4],中國衣飾為“唐衣”[5],中國商船為“唐舶”或“唐船”[6],而從舶上轉販得到的中國貨物則被稱為“唐貨”[7]。
最可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習稱的“漢語”,也被宋代海外諸國目之為“唐語”[8]。
中國人留居海外一年不還,稱之為“住蕃”;而外國人在中國逾年不歸,則稱為“住唐”[9]。
沿襲至今,有些流寓海外的華人仍然自稱為“唐人”,華人在海外都市中的聚居地被稱為“唐人街”,而華僑則將祖國稱之為“唐山”。
曆時千載,綿綿不絕。唐朝在海外的影響於此可見一斑,而這種影響是與唐朝發達的海路對外交通是分不開的。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07-9-2 15:35
清除 Cookies - 聯係我們 - 漢服韻坊 - Archiver - WAP 界麵風格 ---------- amoyd 默認風格 誅仙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