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諸葛亮故居 隆中對 ZT

(2007-09-04 23:21:35) 下一個

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總是被認為出入很大.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無所不知, 無所不能, 大智大謀, 是一個定軍之師. 曆史上的諸葛亮善於治國, 開源,修路,處理民族矛盾 勤政愛民, 發展經濟, 是一個安邦之才.

其實我覺得這兩個形象並不矛盾, 有很多共通之點, 比如勤, 比如智, 比如忠. 在襄樊一走, 便來到了著名的諸葛亮故居 - 隆中對的發生地. 追古思今, 雖然滄桑變幻, 但躬耕之地尤在, 八卦陣的陣式尚存, 劉備謙卑等候的門廊, 諸葛孔明當年如閑雲野鶴安睡之所仍然沉靜如夕. 幾隻孔雀在後院散步, 烏黑的孔明蝶在花浪中翻飛. 登高處, 但見襄樊紫氣東來. 湖北是我的福地, 三國古城, 滾滾長江, 說不盡的千古風流人物. 道不明的曆代曲折故事. 當愛才的人遇上真正的智慧達人, 一個懂得千金易得而一知己難求, 一個了解千裏馬常在而伯樂難求. 一段段精辟的點睛分析直入困頓的心靈,論者懷才得遇 聽者豁然開朗, 指點江山處, 共辟一個廣闊天地. 留下一個美麗的傳說.

 

大夢誰先覺,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遲遲

 

早就想貼一貼行走中國的景色,寫一寫觀感, 還曾經熱切地想把我的中國遊記組成一本<山河水>留給自己. 但心中總覺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怎讓我這一知半解之人隨便亂談. 但是興致所致,也顧不得了, 全當戲說. (因為數碼相機突然損壞, 當時就用手機拍了一些)

- Maggie
July 3, 2007

 

《隆中對》的原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誌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 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複言!”羽、飛乃止。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