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007-09-10 10:26:01)
下一個
臨江仙-----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注釋]此詞為<二十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作意]:此詞就曆代的興亡盛衰和英雄人物的成敗得失抒發感慨,表現出一種曠達超脫乃至於大徹大悟式的曆史觀和人生觀.
——————
2007-04-05 | 為無名的名人所破歌 大家都知道這首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但隻知道這是羅貫中引作《三國演義》的開場詞,其實原作者是明代楊慎的(臨江仙)
楊慎(1488—1562),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二年(1507),楊慎鄉試中魁;六年(1511),殿試第一,被任為翰林院修撰.《四庫全書總目提出要》責他“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好付棗梨,餖飣為編,隻成雜學”等等。楊慎即長期被冷落,一直不被重視。流風餘波所及,以至近百餘年來的中國儒學史、中國思想史著作中,多無楊慎的一席之地。
由此,被羅貫中鑽了空子.揚名天下.而楊慎成了無名的名人.
——————
網摘——淺析《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等三篇
網摘:寧靜以致遠——淺析《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是明代文人楊慎所作,羅貫中將其錄入《三國演義》後,更加廣為流傳。該詞給人的感覺極為深沉、悲壯,意境清空、高遠。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此句甚為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湧東逝,不可拒,空留偉業。
曆史給人的感受是濃厚、深沉的,不似單刀直入的快意,而似曆盡榮辱後的滄桑。“青山依舊在”即象是對英雄偉業的映證,又象對其的否定,但這些都不必深究,“幾度夕陽紅”,麵對似血的殘陽,曆史仿佛也凝固了。
在這凝固地曆史畫麵上,白發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但“慣”字又表現出了莫名的孤獨與滄涼。“一壺濁酒喜相逢”使這份孤獨與滄涼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給這首的詞的寧靜氣氛增加了幾份動感。“濁酒”顯現出了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這些高山隱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隻不過是人們荼餘飯後的談資,何足道哉!
該詞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感受滄涼悲壯的同時,又創造了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詞中高遠意境就在這寧靜的氣氛中反射出來。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簡析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注釋】
淘盡:蕩滌一空。
漁樵:漁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塊陸地。
【鑒賞】
這是楊慎所做《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後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首。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曆史的進程,用後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吒風雲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曆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曆史現象的總結, 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 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盡管曆代興亡盛哀、循環往複,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隻著意於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誌。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曆史觀和人生觀。
明 楊慎詞《臨江仙》賞析
2007-03-28 20:41:00
大中小
標簽: 《臨江仙》 詞 賞析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是明代楊慎的《臨江仙》詞。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第一及第,授翰林修撰,後充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他因為直諫觸犯了明世宗,被謫戍雲南,流放終生。其生於蜀,禍於京,成於滇。有《升庵集》。
已故作家汪曾祺曾到楊慎的故鄉四川桂湖並題詩:桂湖老桂弄新姿,湖上升庵舊有祠。一種風流誰得似?狀元詞曲罪臣詩。
這首《臨江仙》原是楊慎晚年所著曆史通俗說唱之作《廿一史彈詞》(原名《曆代史略十段錦詞話》)中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後來被清初的毛宗岡移置到《三國演義》的卷首,結果名揚四海。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憑添萬千感慨。在讓我們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曆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恒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曆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我們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曆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曆史的歎息,於是,在歎息中尋找生命永恒的價值。
滾滾長江,洶湧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一轉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雲滅,不見蹤影。隻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在這凝固的曆史畫麵上,白發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江渚就是江灣,是風平浪靜的休閑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濁酒”似乎顯現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又算得了什麽?隻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長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陽”、“漁樵”、“江渚”、“秋月”、“春風”、“濁酒”,意境高遠而淡泊。襯托這些意象的還有“滾滾”、“淘盡”、“轉頭空”、“依舊在”、“幾度”、“慣看”、“喜相逢”、“笑談”這些生動的字眼,給這首詞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幾份動感。
長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隻是這憤慨已經漸漸沒了火氣。麵對似血的殘陽,曆史仿佛也凝固了。是對英雄偉業的謳歌還是否定?“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曆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複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蘇東坡也寫過“赤壁懷古”,用的是《念奴嬌》詞牌,起首就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楊慎並非有意給三國的故事寫開場白,可是說到無情曆史和千古英雄的時候竟然產生不謀而合的感觸。即使明代的楊慎受到宋代蘇軾的影響,那也一定是懷著深深的同感,不僅限於字句修辭的模仿。
楊慎之所以能夠以這樣高遠而深邃的眼光看待曆史,產生出這樣令人觸痛的感慨,寫下這樣氣度宏闊的詞篇,跟他的個人身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明代文人中,楊慎的才氣學識與悲劇命運都是令人稱奇的。他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家境優越,他24歲就中了狀元,春風得意,成了眾口一詞讚美與羨慕的蜀中才子。然後為官十年,隻是因為多說了幾句話,觸犯了“龍顏”,讓皇帝不高興,楊狀元和他的眾多位同事在宮門外被剝掉褲子和尊嚴,狠狠地打了一頓屁股,然後謫戍邊關,在當時邊遠而落後的雲南度過了人生中寶貴的35年。
江山永恒,人生短暫。楊慎愈老愈深悟這一點。
楊慎的這首《臨江仙》數百載之下,猶自慷慨激昂。淡語深刻,絕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達到,但又非要憑借舉重若輕,漫不經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這或許就是所謂“無技巧”的境界。
楊慎何以能在這“無技巧”的境界中遊刃有餘呢?他不是生來命運多舛,而是曾經那樣春風得意――宦家子弟,高中魁首,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富貴家學,生而擁有;功名愛情,唾手可得。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轉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再想回到從前平靜的生活,再想回到美麗的故鄉,已經不可能。
天賦的才華加之別樣的人生經曆,使得他擁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詞更加體現出淡語深刻,舉重若輕的渾然大氣。
曆史固然是一麵鏡子,倘若沒有豐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殘酷的人生體驗,那麵鏡子隻是形同虛設,最多也隻是熱鬧好看而已。正因為楊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來,令無數讀者產生心有戚戚的感覺。
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雲,又何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何如寄情山水,托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負未展,橫遭政治打擊。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屈從、阿附權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操。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曆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
無論過去,當下,還是以後,追逐名利似乎總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韁利鎖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感悟生命的本質不一定要自己經曆痛徹入骨、心力交瘁的苦難,借鑒別人的人生感悟有時候也會使我們豁然開朗。
當然要建功立業,當然要展現英雄氣概,當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曆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遠見都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煉。
浪奔浪流,萬裏滔滔江水永不休,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曆史總要不斷地向前推進,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逝者如斯,誰也留不住時光的腳步。可是人們卻不甘就這樣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事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負。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恒。
宇宙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暫的;短暫的人生,應該將超然世外的曠達胸懷融入自然宇宙的永恒。
——————
百度首頁 | 百度知道 > 人文學科 > 中國文學相關問題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空頭: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空頭...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的開篇詞。
這是明朝楊慎寫的臨江仙。不是三國人寫的。
回答者:jianghua_gz - 魔法師 五級 8-28 21:16
《三國演義》
明 楊慎《二十一史》彈詞第三章《說秦漢》開場詞《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此句甚為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湧東逝,不可拒,空留偉業。曆史給人的感受是濃厚、深沉的,不似單刀直入的快意,而似曆盡榮辱後的滄桑。“青山依舊在”即象是對英雄偉業的映證,又象對其的否定,但這些都不必深究,“幾度夕陽紅”,麵對似血的殘陽,曆史仿佛也凝固了。
在這凝固地曆史畫麵上,白發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但“慣”字又表現出了莫名的孤獨與滄涼。“一壺濁酒喜相逢”使這份孤獨與滄涼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給這首的詞的寧靜氣氛增加了幾份動感。“濁酒”顯現出了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這些高山隱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隻不過是人們荼餘飯後的談資,何足道哉!該詞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感受滄涼悲壯的同時,又創造了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詞中高遠意境就在這寧靜的氣氛中反射出來。
楊慎(1488~1559) 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人皆驚歎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讚賞。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議大禮,違背世宗意願受廷杖,楊慎謫戍雲南永昌衛,居雲南30餘年,死於戍地。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淒婉。《宿金沙江》描寫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裏樓。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對,襯出離愁的痛苦。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敘述自己因病歸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及《後海口行》揭露豪紳地主勾結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詩中指出,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托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鬆茂正幹戈。表現了農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雲南風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海風行》寫了下關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梁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衝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而《龍關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裏聞歌不見人。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曆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楊慎在前七子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複古風氣較為流行的時候,能別張壘壁。他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他濃麗婉至的詩歌風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峽《竹枝詞》9首,描繪山川風情,頗得樂府遺韻。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風範。《於役江鄉歸經板橋》:千裏長征不憚遙,解鞍明日問歸橈,真如謝□宣城路,南浦新林過板橋。抒發行役倦苦的情懷,情致綿細,別出新境。楊慎又廣為采攬桑間濮上的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如《送餘學官歸羅江》,全用綿州民歌,後綴四句送行語,構思新穎,別致清新。
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如〔浪淘沙〕春夢似楊花一首,描寫細潤,言辭華美流暢。散曲〔駐馬聽〕《和王舜卿舟行之詠》,寫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並暢想駛入長空銀河,意境優美,記敘細微。他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季曆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他的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漢雜事□辛》事皆淫豔而言辭端雅,不見鄙穢。他早年的疏奏《丁醜封事》,規勸正德皇帝偏聽生□,獨任成亂,以古之聖人必謀於眾相諫誡,情摯意切,時婉時激。他的《新都縣八陣圖記》、《碧□精舍記》等也是記敘散文的佳品。另外他還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記》、《太和記》、《割肉遺細君》等雜劇。
楊慎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量很多,涉及麵極廣。如《丹鉛總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奇字韻》、《希姓錄》、《石鼓文音釋》等等,還有《全蜀藝文誌》、《雲南山川誌》、《滇載記》等地方誌及史料。這些著述往往有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學術價值。然而,因他久居雲南,尋書核對不易,有時隻憑記憶寫作,所以也有一些誤引、臆測不實之處。
楊慎的著作很多。據《明史》記載,明代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除詩文外,雜著多至 100餘種。四川省圖書館所編《楊升庵著述目錄》達 298種。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稱《升庵全集》)。此集萬曆間四川巡撫張士佩所編訂,取楊慎《丹鉛錄》等書,刪除重複,分類編次,附於詩文之後。包括賦及雜文11卷,詩29卷,雜著41卷。其雜著合集另有明焦□輯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楊金吾輯的《升庵遺集》26卷。詞、散曲、彈詞另輯有《升庵長短句》 3卷,《陶情樂府》4卷,《二十一史彈詞》12卷等。
清初,毛宗崗父子取來放在《三國演義》的卷首,因而廣為流傳。
回答者:藤原め彌子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8-28 21:20
這是明朝楊慎寫的《臨江仙》。但同時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回答者:等待十六年 - 試用期 一級 8-28 21:27
大開眼界,多謝!
回答者:fxyyanzi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8-28 21:42
對
回答者:餘俊潛 - 門吏 三級 8-28 21:42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回答者:zhyy1979 - 舉人 五級 8-28 21:49
《三國演義》
回答者:淩雲舊主 - 舉人 五級 8-28 21:52
©200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