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周朝屬哪國?——漢族,漢文化
(2007-08-31 03:21:37)
下一個
漢水-漢中-漢王劉邦-漢朝-漢族
首頁 -> >> -> 魅力漢中 繁體 簡體
漢中各縣地名考
06年06月05日 華夏經緯網
漢中所屬11縣區現今縣名的形成,遠及先秦,近幾近代。作為曆史文化遺存,它給漢中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大地,增添了豐富的人文積澱。個別縣名亦有不同說法,隻輯其較為合理者。曆代演變,不予贅述;拋磚引玉,但願不貽笑大方。
漢中 因漢水而得名。
據《史記。秦本紀》載: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秦“攻楚漢中,取地六百裏,置漢中郡”。這是“漢中”一詞最早見諸於史籍。
楚國的漢中郡,位於今旬陽以東的漢水中遊,故名。
秦統一六國後的漢中郡(秦36郡之一),相當於今漢中(除寧、略二縣)、安康、商洛市西南及湖北十堰市大部。
關於秦時漢中郡的郡治,學術界說法不一。漢中學者陳顯遠先生在《漢中市建製沿革》中,特別注明為西城(今安康市);但根據我國曆史地理學權威、複旦大學教授譚其驤所編著的《中國曆史地圖冊》,秦的漢中郡郡治在南鄭(今漢中市)。著名史學家、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史念海,在《漢中曆史地理》中注明秦的漢中郡郡治“初設南鄭”,因為“秦不但要抗擊強大的楚國,而且還要統治相當於今四川(重慶)的巴蜀”地區。至於以後秦是否遷移漢中郡治、為什麽要遷移,因筆者史料有限,暫無考。
西漢時,漢中郡設治西城。東漢初,漢中郡治遷回南鄭。
有人根據《漢中府誌》“郡臨漢水之陽,南麵漢山,故名漢中”的記載,解釋漢中地名的來由,實屬望文生義。
漢台區 因古漢台而得名。
古漢台,位於漢中市東大街。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四月,劉邦在南鄭(今漢中市)就漢王,此地曾為劉邦駐馬畢之所。西漢立國之初,漢中太守田叔在此“置名材,立官室”,為劉邦建造了行宮。後人稱之為漢台。
解放前,今漢中市區一直為南鄭縣治。
1949年12月6日,漢中解放之日即析南鄭城郭(即:原城關鎮、漢水、石馬二鄉),置南鄭市,南鄭縣治東遷十八裏鋪(今漢台區鋪鎮)。
1954年1月,南鄭市改為漢中市,這是漢中作為城市名的開始。
1959年全國並大縣時,將南鄭縣全部及褒城縣、黎坪中心區之一部並入漢中市。
1961年9月恢複南鄭縣建製,並以漢水為分界南北劃分。
1964年8月改為漢中縣。
1980年9月重改漢中市。
1996年6月改為漢中市漢台區。
南鄭 其名始於春秋初年。
前770年,居住在今陝西華縣一帶的鄭國人,因犬戎入侵,國破,一部隨周平王東遷進入今河南境內,是為“新鄭”(今河南新鄭市);另一部分向南沿秦嶺穀道進入漢水上遊,是為“南鄭”。《水徑注》亦有“(鄭)恒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稱”的記載。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始置縣(治今漢中市區)。解放後,南鄭縣城遷至鋪鎮。1958年—1961年南鄭縣曾一度被撤銷,並入漢中市。1961年9月恢複建製時,縣城乃遷周家坪(今縣城)。
城固
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始置成固縣,取“始城而冀其鞏固”之意。古代“成”“城”通假,南朝劉宋時加“土”於“成”,相延迄今。
勉縣 因“沔水”而得名。
秦漢時期,漢水被稱為“沔水”。西漢初,在今縣城東舊州鋪始置(年代暫無考)沔陽縣(水之北稱“陽”)。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改興州(治今略陽縣)為沔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遷沔州於今勉縣舊州鋪。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降沔州為沔縣。1959年全國並大縣時,將原褒城縣褒河以西地區及黎坪中心區部分並入;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難認,經國務院批準改“沔縣”為“勉縣”。
洋縣 因川而得名。
據《漢中府誌》載:“洋以川名,舊治在西鄉祥河之上,祥河之川,其後改祥為洋”。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始置洋州,故址在今西鄉東南20裏處的祥河(今涇洋河)岸上。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洋州遷至今洋縣縣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降洋州為洋縣。
西鄉 因西鄉侯張飛而得名。
三國時,劉備曾封張飛為西鄉侯。後,蜀漢設南鄉縣(年代暫無考)。晉太康二年(281年),因西鄉侯張飛“曾寄采食於此”而改名西鄉縣。
寧強 原名“寧羌”,取“寧定羌氐”之意。
寧強,古代曾為羌、氐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分綿穀縣(治今廣元市)北部置金牛縣,治通穀鎮(今大安鎮)。此為寧強設縣之始。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平洮州(今甘肅臨潭)羌亂後,設寧羌衛(軍事駐地)於徽州(今甘肅徽縣);據地方誌釋義:“其曰寧羌,蓋亦輯寧氐羌,以羌之永寧耳。”三十年(1397年)九月,遷寧羌衛於羊鹿坪(今縣城);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設寧羌州,州、衛並存。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為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元旦改為寧強縣。於右任先生曾為此題寫新縣名曰“安寧強固”。1959年並大縣時,將原黎坪中心區大部並入。
略陽 “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陽”,故名略陽。
秦漢時,為氐、羌等少數民族聚居地。三國時,諸葛亮派大將陳式築武興城,這是略陽築城之始。東晉太元十一年(382年),設東益州武興縣;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東益州改為興州。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詔改興州為沔州,順政縣改為略陽縣,略陽之名即延續及今。
鎮巴 處巴山腹地,“境內有大小巴山,置縣以鎮攝之意”,故名鎮巴。
東漢和帝永元七年(95年),為“定遠侯”班超的“采食之邑”。清嘉慶七年(1802年),分西鄉縣南二十四地置定遠廳。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為定遠縣;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因安徽、四川、雲南也有定遠縣(四川改為武勝縣,雲南改為牟定縣),即改為鎮巴縣。
留壩 因境內有“留侯祠”而得名。
明清以前,本名“劉壩”。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析鳳縣南部置留壩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留壩縣。1958年撤銷,並於鳳縣;1961年恢複原境,將原並入漢中市的褒城縣東北部(即馬道區)劃入縣境。
佛坪 因原縣城在佛爺坪(今周至縣厚畛子鎮老縣城)而得名。
清道光五年(1825年),劃周至、洋縣部分地區設佛坪廳。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改為佛坪縣;民國十五年(1926年),因匪患猖獗而遷縣城於袁家莊(今縣城)。1959年曾撤消並入洋縣、周至、石泉等縣;1961年9月恢複原境。
作者:天漢之光 中國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