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義模板
自定義模板
博客頭圖
最佳顯示效果(980 * 265)
博客背景色
模塊背景
模塊標題背景
模塊標題文字
攝影沙龍
普通
|
寬屏
美圖欣賞
普通
|
寬屏
音樂之聲
普通
|
寬屏
視頻瀏覽
普通
|
寬屏
寵物寶貝
普通
|
寬屏
默認模板
普通
|
寬屏
嘻哈戀人
普通
|
寬屏
科技路標
普通
|
寬屏
雲淡風清
普通
|
寬屏
木製長槍
普通
|
寬屏
時光沙漏
普通
|
寬屏
曾經滄海
普通
|
寬屏
時尚節拍
普通
|
寬屏
政話時分
普通
|
寬屏
佛手天下
普通
|
寬屏
文學城首頁
博客首頁
登錄
注冊
雨前茶
雨前茶
首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個人資料
給我悄悄話
更換頭像
博客訪問:
最新文章
揭開甘肅隴南市委書記王義政治流氓的麵紗(轉貼 多圖)
隴南書記叫王義,包了二奶泡小秘.貪汙受賄近一億,多行不義必自斃(多圖)
俺是大盜,不是小偷,俺在世界排名第007。
隴南市,不景氣,有個書記叫王義.二奶包了八九個,貪汙受賄近一億.(多圖)
王震上將:每個月的口糧不夠吃,天天餓肚子,這樣的生活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隴南書記叫王義,多行不義必自斃.
甘肅隴南武都暴動真相,不殺王義,隴南不平!天理不容!20張圖(轉貼)
毛澤東的四種不同的婚姻模式
甘肅隴南武都民眾維權抗暴 更多鎮壓圖片曝光(組圖)
中共“和諧社會”讓這組恐怖血腥場麵撕得粉碎(多圖)
文章分類
我的文章
(1556)
明前雨前茶博客目錄
(2)
歸檔
2007
(377)
08月 (70)
09月 (88)
10月 (169)
11月 (6)
12月 (44)
2008
(1181)
01月 (105)
02月 (116)
03月 (87)
04月 (74)
05月 (91)
06月 (85)
07月 (104)
08月 (118)
09月 (139)
10月 (113)
11月 (149)
正文
漢族人稱“漢族”的由來 與 網路討論
(2007-08-31 01:59:58)
下一個
漢族人稱“漢族”的由來?
出處:漢中 作者:武侯漢桂 漢台旅遊網 2006年12月17日
蘇景園
漢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人數最多的民族,那麽,“漢族”這個稱謂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要從“漢”字最原初的意義說起;
“漢”字從早期的金文、小篆一直演變到楷書,左邊的形符始終沒有變化,顯然與水有關。“漢”字的本意就是一條被稱作“漢”的河流“漢水”,也稱“漢江”。
漢水是長江的一條最長的支流。它發源於陝西省的西南部,流過秦嶺與大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後進入湖北,在武漢注入長江。兩千多年前,漢水的上遊地區因為一個叫作劉邦的人物而開始出名。
劉邦當時被封在這裏作漢王,他以這個富庶而又易守難攻的偏僻地區為根據地,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當劉邦擊敗項羽登上皇帝寶座,他便以它的發跡之地來命名這個新建立的王朝。
漢朝是中國曆史上繼秦之後的又一個統一國家,是當時的世界上與羅馬帝國並列的強國。正是在這個公元前後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朝代,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一些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傳統——孔子的學說開始主導國家的意識形態,禮樂教化成為統治的重要手段,文官製度完成了初期建構。在這片文明富強、幅員遼闊的國土上,大一統的國家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終於不可逆轉地成為中國曆史發展的主流。
正是在這個時期,與漢朝人作戰的匈奴人,開始稱漢軍士兵“漢子”,這種稱呼後來為契丹人、蒙古人、以及邊疆地區其他一些民族所沿用,往往稱中原民族為“漢人”,這就是現代“漢族”稱謂的由來。因此可以說,“漢族”這個名稱來源於一條河流與一個朝代,也來源於各兄弟民族的交往。
有趣的是,“漢子”這個稱謂從原來專指漢軍士兵,逐漸演變為對一些有豪勇之氣的男子的稱呼,這或許是因為漢朝軍隊的英勇善戰吧。於是,“漢”這個字就被附加了“男性”的引伸義,而“漢子”中的優秀者則被稱為“好漢”,這在中國民間一直是對於男性的高度評價。
由“漢”字組成的詞匯大都與漢水流域、漢朝、或是漢族有關,可以說它們都來源於那條被稱作“漢”的河流。唯一的例外是古人將銀河星係也稱作“漢”,先秦的《詩經》中已經有這樣的詩句:“維天有漢,監亦有光”。這意思是說,天上的銀河,望去象是水光在流。當我們的祖先詩意地仰望著群星閃爍的星係時,不知他們是否已經意識到:後來以同樣的字命名的後代子孫,成為這個星球上人口最為繁茂的民族。
自80年代以來,漢中學者陳顯遠等提出漢族之名稱源於漢中,其說引起社會重視,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所接受,然亦有爭議或懷疑者。為此,特輯錄以下資料以供研究:
《辭源》載:“漢,民族名。因漢代聲威播於國外,外人稱中國為漢。”中華書局《文史知識》雜誌1984年第8期載著名史學家李一氓文章《試釋漢族》認為:“漢”原非族稱,劉邦定國名為“漢”,當時比鄰國家或民族稱其為“漢人”,意為“漢國之人”,並非謂漢族。經過魏晉南北朝與鮮卑族對稱,直至清代與滿族對稱,漢作為族稱就肯定下來了。作者強調民族形成與民族融合的聯係,辛亥革命民族融合過程最後完成,因此,確切意義上的漢民族成立了。
商務印書館1936年出版《中國民族史》一書談及民國時確定我國民族名稱時說:“因漢代年祚之久,兵力之強,與他族接融之繁,故漢之朝代名遂兼用為種族名,於是華夏之名遂再變。自此以後,漢雖滅亡,然漢族之名稱曆代不改,沿用至今。”“華夏之名稱,則原意久已不傳,後人推測之辭甚多。夏……,因夏水得名:章太炎雲:‘質之史書,夏之為名,實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謂之夏,或謂之漢,或謂之漾,或謂之沔,凡皆小別互名。本出武都,至漢中而始盛。地在雍、梁(漢中)之際,因水以為族名,猶生姬水者之氏姬,生薑水者之氏薑也。夏本族名,非邦國之號,是故得言諸夏。”
“華夏係不特為今漢族之主幹,且亦為全中國民族之主幹。各係與此係接觸混合後大都為其所同化。然以其吸收成份既多,故此係久已非夏初時華夏係,而為一複合的新族,故在今日宜名之為漢族,不應再稱為華夏係。華夏之名肇自太古,正可用為此係之古稱。漢族,則漢亦雖屬曆史上之名,然發生在華夏之後,且沿用至今,較華夏之稱更為普遍,而漢以後別無可以代替之名,如‘唐人’之名,使用亦不廣,重造新名實行不易,故隻有用‘漢族’之名較為適當。在本書中使用之例,則漢以前隻稱華夏係,漢以後則稱漢族。”
南宋詩人陸遊詩雲:“豈知高帝業,煌煌漢中起。”
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詞雲:“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
可見在南宋以前,漢中就被認為是漢家的發祥地。
漢水-漢中-漢王劉邦-漢朝-漢族。“漢族”之稱謂實與漢中有直接關係。
華夏民族中漢族占了十之八九,而在古時代,華夏卻是專指漢族,換句話說,漢族是古華夏族的傳承。
我國最早的文化典籍《尚書·康誥》上記載:“丕顯文正,克明德慎罰,用肇造我區夏”。《立攻》篇也說:“乃平我有夏或商受命”。那麽夏族到底是什麽人呢?孫星衍在《尚書今古文注疏》釋閂:“夏者,《說文》:‘中國人也。’”之所以稱為華夏,見於春秋時成書的《友傳》。
據其記載,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些都是在先秦之前記載的有關漢族、中國人的稱謂華夏族就是漢族的古稱。
秦末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劉邦領導的漢軍統一中國而告終,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華夏族經秦時的發展融合,到此時已成為多民族的統一民族,“秦人”(華夏族)隨漢朝建立而稱為“漢族”。
“漢”的稱謂,據《史記·項羽本紀》載:公元前207年,項羽率軍進入鹹陽,秦王朝滅亡後分封天下諸侯,封當時的劉邦部為漢軍,封劉邦為漢王,居巴蜀之地的漢中,劉邦建國後就叫漢朝。
漢朝的多民族封建國家通稱為中國,意為“中原之國”。 而漢朝的對外政策也由於當時的國力微弱,強調內外政局的穩定,與民休養生息,以“和親”“綏靖”政策加強了與境外他族的民間交往,這種交流融合也逐漸形成了外界對中國華夏之族的統一看法和形象,於是“漢族”的稱謂也流行於此時。
而且,從曆史上看,在禹至秦統一前,華夏族所居的伊、洛、河、濟一帶經過兒千年的發展、融合、分化以及相互的爭戰,到漢朝中央集權建立,一個多民族的、地域廣闊的西漢國家的鞏固,才使得這一國家的民族稱渭得以固定,得以傳揚。
而且幾千年來,不管中央政權的分分合合,—直保持著民族的獨立和完整,這無疑足和漢劉邦有著密不可的關係。
從華夏族到漢族,標誌著小華民族發展到了新階段。它始於漢王劉邦,出現了漢、漢軍、漢將、漢使、漢吏等稱謂。這些稱謂雖多指漢政權,但已有民族共同體主義廠。
先秦的諸夏,往往指中原地區;秦漢時期的統一,使秦人、漢人、漢族的概念成了廣闊小華民族共同的代名詞。
漢族與中國觀念的形成,也標誌著漢與邊境各少數民族在共同地域、共同經濟、共同文化心理因素的加強。
————————————
標題:漢水-漢中-漢朝-漢族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丁丁伐檀
於 2007-01-24 12:40:4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現在漢族的漢的起源是漢水的漢,有沒有不同意見的?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丁丁伐檀
於 2007-01-24 12:43:2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漢水流經陝西、湖北,在武漢的漢口注入長江。所以,漢水是長江的支流。
劉邦曾經被項羽封為漢中王,後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了漢中,贏得天下,建立了漢朝。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提點兩淮刑獄
於 2007-01-24 12:46:54.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但江北人和徐州人偏偏說他們是漢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難以讀懂(聖戰篇)
於 2007-01-24 12:46:5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當然有不同意見
漢文化起源於江蘇徐州,大漢帝國是一幫徐州人締造的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難以讀懂(聖戰篇)
於 2007-01-24 12:47:2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當然有不同意見
漢文化起源於江蘇徐州,大漢帝國是一幫徐州人締造的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5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提點兩淮刑獄
於 2007-01-24 12:47:4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作者:難以讀懂(聖戰篇) 於 2007-01-24 12:46:5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當然有不同意見
漢文化起源於江蘇徐州,大漢帝國是一幫徐州人締造的
————————————
但江北人和徐州人偏偏說他們是漢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6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提點兩淮刑獄
於 2007-01-24 12:48:0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江北人果然來證明我的觀點了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7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張家港老甲魚
於 2007-01-24 13:52:08.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樓主忘記了還有個[size=24]
"漢城"
[/size]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8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4 14:23:3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韓國的漢城已經改稱首爾.這樣有別於我們漢民族.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4 14:36:2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徐州不應該稱之為江北.貼切的說應該稱之為北方,這樣來得科學.江北通常是指江蘇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區.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0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提點淮南東路刑獄公事
於 2007-01-24 14:38:0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作者:一葉孤舟--------- 於 2007-01-24 14:36:2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徐州不應該稱之為江北.貼切的說應該稱之為北方,這樣來得科學.江北通常是指江蘇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區.
______---
所以我把兩者區分了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1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4 14:47:39.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徐州脫離北方中原政治體係大約有600年的曆史了.這一地區稱為淮海地區.淮海地區和河南,山東的西南地區是一脈相承的.聽說未來要成立淮海省.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2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4 15:03:14.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江蘇帶了徐州這麽長時間,江蘇淮河以北貧窮落後依舊.江蘇不完全南方省份的帽子何時摘掉.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3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提點淮南東路刑獄公事
於 2007-01-24 15:06:37.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江蘇除了蘇錫常、啟海,其餘都是北方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4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8:40:3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江蘇省分為人文,經濟三大板塊.第一塊是,蘇.錫.常.啟海.第二板塊是,揚.鎮.寧.泰.淮.鹽.第三板塊是,徐.連.宿.第一板塊是吳語純南方.第二板塊是中國東部南北過渡板塊.大眾說江淮官話.科學的說也屬於南方的範疇.第三板塊是純北方中原地區.和河南,山東魯西南一樣.至此江蘇是不完全南方省份.這是行政區劃的不合理的地方.是江蘇的敗筆之處.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5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8:44:27.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希望江蘇的行政區劃能夠得到調整和改進.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6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8:46:2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當務之急,淮海地區盡快建省.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7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8:50:1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建議中國省級行政區劃不橫跨秦嶺---淮河一線.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8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人在國外
於 2007-01-25 08:59:57.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江蘇人有點怪。中國中部跨地理南北界限的省份有江蘇,安徽,陝西,河南。為什麽隻有江蘇人內訌,某些江蘇人應該反省。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19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9:05:2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反省你的頭.江北佬.江蘇的情況特殊你懂嗎.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0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9:08:2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巴子.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1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人在國外
於 2007-01-25 09:10:04.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9:05:23.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反省你的頭.江北佬.江蘇的情況特殊你懂嗎.
=====================================================================
你是浙江人吧,又來挑撥了,真沒出息。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2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9:46:29.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我老家是重慶雲陽.在南京讀的大學.現在,在安徽工作.女,今年25歲.請問你是什麽文化水平.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3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人在國外
於 2007-01-25 10:01:0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作者: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09:46:29.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我老家是重慶雲陽.在南京讀的大學.現在,在安徽工作.女,今年25歲.請問你是什麽文化水平.
=====================================================================
你一個重慶人,挑撥江蘇的事幹嘛?
至於我的文化水平嘛,應該不比你低。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4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25 12:22:44.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你大概是大專文化.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5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洛陽才雄
於 2007-01-25 20:26:20.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謝謝您的閱讀,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6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一葉孤舟---------
於 2007-01-30 10:12:2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繼續發表您的觀點.我們大家暢所欲言.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7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新華-東北
於 2007-01-30 11:13:15.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417 個閱覽者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8條回複: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
大飛哥101
於 2007-01-30 11:16:01.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江蘇本來很和諧,搗亂的都是浙江山民!
他們看不得別人好!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540
個閱覽者
[
打印
]
[
加入書簽
]
[
編輯
]
[
刪除
]
-=選擇論壇=-
房地產經
妙手家園
文城往事
海外原創
書畫藝廊
財經頻道
網上談兵
時事述評
我的中國
兩岸交流
想唱就唱
移民論壇
難得一笑
腦筋急轉
體育看台
大千股壇
奇聞怪談
星相卜卦
婚姻生活
私房小菜
親親寶貝
寵物樂園
健康養生
流行時尚
愛的星空
愛車一族
我愛我家
世界風情
職場生涯
幾曾回首
大學春秋
閑趣謎語
文化走廊
品茶小軒
音樂快遞
武俠軍事
跨國婚姻
影視人生
回國發展
生於70's
法律谘詢
人在北美
人在澳新
人在歐洲
人在日本
人在獅城
人在英國
人在法國
人在德國
人在香港
人在韓國
中南美洲
實用電腦
電玩高手
攝影沙龍
子女教育
詩詞欣賞
百家雜談
美語世界
AI 潮流社
投資理財
人到中年
書香世家
唯美貼貼
運動健身
科學天文
常青人生
閱讀
()
┆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