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
————————————
百度百科 > 瀏覽詞條
編輯詞條 發表評論 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天可汗
tiān kě hàn
1. 唐代西北各族君長對唐太宗的尊稱。我國古代西北各族君長稱可汗﹐為對太宗表示擁戴。故尊之為天可汗。唐王朝給西北各族君長的璽書對太宗亦沿用此稱。
唐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麵坐,夷狄千群趨。鹹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宋王溥《唐會要.雜錄》:貞觀四年,諸蕃君長詣闕,請太宗為天可汗。乃下製,令後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皆稱皇帝天可汗。
2. 後亦為西北各族對中國皇帝的尊稱。
————————————
返回雅虎首頁
搜索 相關標簽: 科學 | 考古曆史 | 考古探秘
“天可汗”都有誰 唐太宗獨據此尊號?
“天可汗“這一尊稱,是否為太宗所獨據?抑或是”天可汗”泛指唐廷諸帝?遊牧民族君長,有否類似之稱號?
自太宗至代宗,唐朝皇帝均有被上稱為”天可汗”的紀錄,絕非隻有太宗一人所獨有之,而其中尤以玄宗一朝為最,高達七次之多。
分析其原因,可能與當時大食入侵西域地區有關,西域各城邦諸國紛紛要求唐廷出兵,保護其國防安全;再者,尊稱唐帝為”天可汗”的種族中,有北方的突厥、回紇(鶻)以及西域諸國,從未有東方(如日本、朝鮮三國)與南方(如南詔、天竺)或西南方(如吐蕃)民族稱唐帝為”天可汗”。
推究其原因可能是東方及南方諸國,對其君長並非稱作”可汗”(或稱王、天皇、讚普),是故其上書稱唐帝時,也就不用”天可汗”此一稱號,而采用皇帝、天子、陛下等尊稱。
蓋貞觀四年,上尊太宗為”天可汗”者,為當時西域、北方諸君長,而非《通典》及《資治通鑒》所謂的”四夷”君長。
以往學者多認為”天可汗”係遊牧民族專對唐朝皇帝之特稱,然而考遊牧民族曆史可以發現,”天可汗”一名並非是唐朝皇帝所獨有,在漢文史料中,即可找到遊牧民族君長有類似稱號:
其一,突厥登利可汗。據《舊唐書》〈突厥傳上〉載:伊燃病卒,又立其弟為登利可汗。《新唐書》〈突厥傳下〉載:其弟嗣立,是苾伽咄祿可汗,使右金吾衛將軍李質持用為登利可汗。明年(開元二十九年)遣使伊難如朝,正月獻方物,曰:”禮天可汗如禮天,今新歲獻月,願以萬壽獻天子”雲。
其二,回紇登裏可汗。據《舊唐書》〈回紇傳〉載:幹元二年夏四月,回紇毘伽闕可汗死,長子葉護先被殺,乃立其少子登裏可汗,其妻為可敦。《冊府元龜》〈外臣部〉載:幹元三年,葛勒卒,長子葉護先被殺,乃立其少子移地健,是為登裏可汗。
考”天可汗”,乃”Tangri Qaghan”一詞之音譯。遊牧民族稱”天”為”Tangri”,唐人譯作”登裏(利)”,或”騰裏”。由此以觀,則在同一時期,突、回民族既稱唐朝皇帝為”天可汗”(Tangri Qaghan),遊牧君長亦自稱為”Tangri Qaghan”,顯示其偉大、神聖。惟在漢文史料中,將前者譯作”天”可汗,而後者則譯為”登利”可汗或”登裏”可汗。
自我觀念之深植人心,故不將突厥與回紇之”登利”、”登裏”譯為”天”。於是乎”天可汗”之稱就成為自唐太宗以來,對中原皇帝獨一無二之專稱。
不唯如此,漢人在稱”登利可汗”時,將”登利”譯釋為”果報”,如《舊唐書》〈突厥傳上〉載:登利者,猶華言果報也。此亦是天朝自我觀念使然,要維持唐朝皇帝稱”天可汗”之唯我獨尊形象。
及至近代,法國漢學家伯希和(Pelliot)予以指正,以為”登利(tangri)突厥語訓為天或神,與果報之意甚遠”。
事實上,”果報”本身就含有天、神之意,因為唯有天及神才有權力決定世間的果報,隻因為撰史者欲避唐皇帝”天可汗”之唯一性,故將”登利”隱譯成為”果報”。
而突厥、回紇君長自稱為”天可汗”,原因在於當時兩國國勢均十分強盛,其君長欲與唐朝皇帝相抗衡。
貞觀四年,東突厥雖已敗亡,其餘眾尚有十幾萬部落降唐,後因貞觀十三年(639)九成宮之變,太宗於貞觀十五年(641)命悉徙突厥還故地,突厥民族遂又逐漸壯大。傳至默啜(Batur)時其國勢逐漸強盛。其子毗伽可汗(Bilga Qaghan)在祖先餘蔭之下,國勢如日中天,被稱為Elteris(Ilteris)Qaghan ,即國家複興可汗之意。至毗伽可汗之子則不可一世,自號為登利可汗(Tangri Qaghan)。
————————————
大唐帝國往事:天可汗時代(獨家全文)
唐朝,一個令人神往的朝代,一座不可企及的高峰,所有中國人最自豪的光榮與夢想。從建國之初,大唐就具備了征討四方的實力,並征服了一個個強大的對手,被四夷君長推戴為“天可汗”,具有了至高無上的威權。與中國曆史上的曆朝曆代相比,唐代的國人自信心最強,最願意向世界敞開心扉,最能包容並蓄異域文明。這一切,皆源於大唐帝國的開明開放和自信自強。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使其治下的人民過上了一段身心舒爽的日子,那種安樂慈愛、其樂融融的境域,至今仍令中國人懷想。紙香墨飛詞賦滿江,豪傑英氣大千錦亮。沿著宿命走人迷思,再度夢裏回到唐朝。
作 者: 徐磊 出 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07年07月23日類 型: 人文社科 > 曆史 定 價:2 元 (包月用戶在包月期間可直接閱讀所有VIP圖書,現在就去包月)授權連載 不得轉載 本書每1天將有4個章節釋放為非vip章節,至第60節,敬請關注!
1第一部分
有一種說法是唐朝並非是從隋煬帝手中奪得天下,而是在平定群賊之後才定於一尊的。李唐確實沒有和隋煬帝正式交手,主要是隋煬帝在江都根本就不想回來,倒省了攻打長安的李淵父子不少麻煩。不過,李淵在一年之內由太原到長安稱帝,除了他的兩個兒子、眾將士以及像李三娘這樣的巾幗英雄之外,還有一個功臣是李淵未曾賞過的,即李密。
第1節:亂世群雄(1) Vip! New! 第2節:亂世群雄(2) Vip! New!
第3節:亂世群雄(3) Vip! New! 第4節:亂世群雄(4) Vip! New!
第5節:亂世群雄(5) Vip! New! 第6節:亂世群雄(6) Vip! New!
第7節:亂世群雄(7) Vip! New! 第8節:亂世群雄(8) Vip! New!
第9節:亂世群雄(9) Vip! New! 第10節:亂世群雄(10) Vip! New!
第11節:亂世群雄(11) Vip! New!
2第二部分
李家曾自稱是飛將軍李廣的後人,這個雖然沒有什麽根據可以讓我們相信,但他們看來也是有這個“資本”的。李世民的箭術就不說了,征戰中他就是以弓箭為主。李淵的箭術也當真很了不起,憑著這個,他娶到了一位美麗而又聰明的妻子。竇毅那道“屏風孔雀題”好像專是為他而設一樣,不然,眾多公子中,怎麽隻有李淵射中了孔雀兩眼呢?李淵的箭術可說是出類拔萃,但當時還有一位更有名的射手長孫晟,“一箭雙雕”這個成語就是由他那而來。李淵箭名比不上長孫晟,大概也與他長期擔任文職有關,而且他也很懂得韜晦,很懂得隱藏自己的長處。湊巧的是,這兩個人後來成了親家,隻是李世民恐怕沒有機會得到嶽父大人的指點,更多的還是繼承了李淵吧。
第12節:痛並快樂著——李淵(1) Vip! New! 第13節:痛並快樂著——李淵(2) Vip! New!
第14節:痛並快樂著——李淵(3) Vip! New! 第15節:痛並快樂著——李淵(4) Vip! New!
第16節:痛並快樂著——李淵(5) Vip! New! 第17節:獨步曆史的天空——李世民(1) Vip! New!
第18節:獨步曆史的天空——李世民(2) Vip! New! 第19節:獨步曆史的天空——李世民(3) Vip! New!
第20節:獨步曆史的天空——李世民(4) Vip! New! 第21節:獨步曆史的天空——李世民(5) Vip! New!
第22節:獨步曆史的天空——李世民(6) Vip! New! 第23節:獨步曆史的天空——李世民(7) Vip! New!
第24節:難兄難弟——李建成和李元吉(1) Vip! New! 第25節:難兄難弟——李建成和李元吉(2) Vip! New!
第26節:難兄難弟——李建成和李元吉(3) Vip! N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