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琴 椒 桃,胡說 扯 謅 編,胡鬧 來 攪 搞......語義探源

(2007-08-28 00:01:38) 下一個
從胡琴、胡椒 到胡說、胡來

——漢語構詞“胡” 之語義探源

譚汝為

“南有大漢,北有強胡”,我國古代對北方和西北方的各少數民族泛稱為“胡”。因此,來自這些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外的物品,也標明“胡”字以示區別。如“胡琴”“胡笳”“胡椒”“胡桃”“胡馬”“胡服”“胡僧”“胡蘿卜”等。這個“胡”標明了外來物品的產地方位。

但是,漢語詞“胡說”“胡扯”“胡話”等,卻表示隨意亂說。為什麽用“胡”來表示這種貶義呢?這得從曆史文化中尋求答案。

黃河中下遊地區,古代稱為“中原”,一直是漢族的居住地區。但自“五胡亂華”後,胡人曾一度主宰中原,胡漢混居,相互融合。經過魏晉南北朝四百多年的戰亂和分裂,在中原地區以及部分江南地區形成了民族大交匯,人口大遷移的局麵。

北魏孝文帝元宏(鮮卑族,原姓“拓拔”,改漢姓為“元”)遷都洛陽後,禁止其國人胡服胡語。據《魏書·高祖記》載:“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詔不得以北俗語言淤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者。”聖上有旨:誰在朝廷上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話,就罷誰的官!可見這位鮮卑皇帝在推行民族共同語上的決心。此處的“北俗語言”,泛指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專指鮮卑語,俗稱胡語。

後為實事求是,就采取區別對待的方針,孝文帝說:“今欲斷諸北語,一以正音,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言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魏書》卷十二)明確規定:三十歲以下的官員,不說漢語就降級或罷官。於是,胡人學說漢語蔚然成風。南北朝時期,北人南遷也造成漢語語音發生某種變化。顧炎武《音學五書》記載:“河淮南北,夾雜胡言,聲音之變,當自此始。”

許多少數民族人士開始學習漢語,初學伊始,不免發出怪怪的腔調,一張嘴就表明其為另類(正如我們今天聽侯躍文相聲《糖醋活魚》中那種洋腔洋調),令人忍俊不禁。另外,胡人用漢語講話,遣詞造句也難免生硬別扭。當時,人們稱之“胡說漢語”。如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這二老漢,各人好與三十棒。一個說長說短,一個胡言漢語。雖然如是,且放過一著。”又如明無名氏《村樂堂》二折:“同知,休聽這弟子孩兒胡言漢語的。”

所謂“胡言漢語”,猶今老外說中國話,帶有異類、隨意、搞笑的意味。於是“胡扯”“胡說”“胡話”“胡言”“胡吹”“胡攪”“胡謅”“胡編”“胡言亂語”“胡說八道”“胡枝扯葉”“胡謅亂扯”等詞都接著產生了。

後來,“胡”由描述言語擴充到描寫行為,於是“胡鬧”“胡來”“胡搞”“胡吃海塞”“胡攪蠻纏”“胡思亂想”“胡作非為”“胡猜亂想”等詞語也都產生出來了。

應指出,這些帶“胡”字的詞語,最初不無民族歧視和偏見,但綿延至今,經曆史歲月磨洗沉澱過濾蒸餾,此般用意早就蕩然無存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