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也罷的太陽照常升起~
(2007-10-19 19:48:48)
下一個
傳說中薑文每七年才推出一部片子,而且一出一個紅,於是他的新作“太陽照常升起”在未麵世前已經具有了傳奇色彩。
聲明一下,我不是薑迷,俺先生是。他對“陽光燦爛的日子”裏青春日子以及漂浮出的時代氣味屢聞不厭,又好像是薑文導演出來了一片陽光下的剪影,不可言傳的符合著如俺先生一樣的許多相似背景下的人的身形神韻... 我想大概電影最讓人心動的魅力就是能讓人有一種置身於中的感同身受;而能引起觀眾共鳴的電影無疑是成功的。插一句說,其實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現在的電影其實越來越往這個方麵發展了,過去的美國的英雄硬漢與當時代的越戰等等有著那麽一點兒關係,現在流行的是小人物的悲歡能牽動大世界的主題:如《蜘蛛俠》II中拯救世界的英雄也有累,沒有錢吃飯的窘迫;《指環王》裏麵的小矮人起到的關鍵作用; 連《史瑞克》裏麵也寧可是公主變怪物,而非怪物變王子了...
扯遠了,繼續將這個“太陽照常升起”吧!俺先生既興致很高的要看,我哪能不側座相陪~ 盡管這一相陪事後看來簡直是要勇氣十足才行~ 故事的梗概我就盡量不多講,省得那些還沒有看過的朋友敗了興致。總之,第一部分的瘋媽的尖叫,狂笑,摔東西的動靜真不是很容易忍;第二部分陳衝的色誘舉止也是讓我雞皮疙瘩亂掉,吐不出來的難受;突兀的死亡場麵;過於強烈的顏色/聲音/場景等元素對比;沒有章法的小孩的笑鬧/槍聲;過於“蒼茫”的山野和薑文橫搶斜睨的不羈的形象,讓我簡直以為他要把自己塑造成東方施瓦辛格呢!拜托,都講究和諧社會了,這個也太過氣了~;最受不了的還是那濫用了的聲音元素,重複的詩句吟誦,尤其是最後周韻喊叫著的點題句,聲嘶力竭了六遍!六遍啊~什麽有意義的句子用喊的來六遍也受不了啦~這就好比一壺好茶,拿六個可樂杯給你灌進去,也不管燙不燙的蠻來,能受得了嘛!整個一部電影看下來,兩個字形容就是“難受”,“憋屈”——多委屈啊,被人強灌了一耳朵的!四個字形容是“生不如死”~哎!
我想我屬於神經比較敏感的人,好的電影裏那種若無若無的東西,我體會起來會特別來勁兒;那種點到為止的意境最讓我愛不釋手。薑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是成功的,即使我這樣的不太能在剪影裏定位的人,還是能品出裏麵的點點滋味,每品之下的甘苦酸甜都有些許不同。於是,對著這一部“照常升起的太陽”調好了心境,摒除了各種戒心和不上心,好整以暇的準備賞味!這下好,猶如專為能清心而避居多時的一片安寧之所,本打算迎來一個遠道的師友,或彈或歎,或吟或誦,明月清風夜的聞聞竹香,卻不料闖近來的是一個暴發戶,疵著金牙(這比喻諷刺一下用房明祖這樣的名人之後),倒是一身文士打扮,呼扇著大鐵扇子,聲如洪鍾地說聲“請了”便大步入堂。一首“白雲悠悠”要念100遍,還用方言上;好好的國人要叫“阿遼莎”,狗屁不通到了幾點;吵得頭痛耳熱,放屁山響,色不入流之外,還喊著“高雅”,“意境”,在一片燦爛後留下個18年後死得莫名其妙的光屁股小娃娃~ 可怕啊!要不是看是名導,我哪能事前毫無防範至此,哪容其上門行凶至此?
後來氣憤不過的上網看看,看到幾個罵得痛快,很解氣。有一句我挺喜歡就是“這麽個片子,被人如此追捧,簡直就是小資現象的泛濫”... 是啊,現在大家都務實,唯獨小資們還務著虛呢,以看得懂為榮耀,以看不懂而假裝看得懂為高雅...
可氣的是有個大哥(我覺得他肯定的薑文派來的)還執筆苦口婆心的解釋說,劇中處處寓意深刻,年代意義,鞋象征什麽,衣服象征什麽,羊象征什麽,大樹象征什麽,碗象征什麽....等等等等....我承認他一說,我還真覺得有理,也不懷疑薑文用意如何深刻等等~ 隻是一碗好菜,不管原料再怎麽好,燒糊了就是難吃的,也別和我說多看幾遍這種話~ 別說我沒有這個時間看你的寓意深刻的東東,就是有,硬嚼出來的東西哪有香的~ 難道吃多幾遍,就嚐不到糊味了?我可不願犧牲自己的舌頭味覺去迎合...
我想薑文劈心瀝膽的拍出這麽部片子(本來打成了“‘排’出”,覺得很解氣的好笑,看在老公份上,超生一下,放到括號中來),其實還是很用心的,奈何“薑”郎才盡,猶不自知罷了?!